书城心理学说谎心理学
48820600000014

第14章 怎样做个正直的说谎者(1)

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

——[前苏联]高尔基

本章导读

谁把说谎视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接受它,那么,他说谎就不容易被发现,因为他能够快速评估被发现的风险。如果观察说谎的过程,我们就不难发现,对风险的评估是有意识地进行的。我们先说出一句话,之后才认识到它跟事实不是那么契合;同时,我们也会注意到,这个自然而然说出的谎言,与这个时间点是多么相符。我们不需要花时间去思考说谎,但潜意识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谎言。

上司问:“工作都完成了?”你马上回答:“差不多了!”事实上,成堆的文件还堆在桌子上一动未动。同事问:“你会来参加我的聚会吗?”你不假思索地说:“真抱歉,我已经有约会了,可能抽不出时间。”但其实你甚至做梦都不想参加那个无聊的聚会。因此,说谎很简单——或许应该这样表述:每个真相都有千种面具,这些面具可以随着场合、目的的不同而自动变换。

又例如,“你看我美吗?”关于这个问题,答案可谓五花八门。

丈夫或许会说:“你看起来迷人极了!”而他心里却在想:“她今天的配饰不错,但整体上并不是很搭,不过,她在衣服的搭配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了。”朋友或许会说:“口红换个颜色应该会更好。”但同时也会想:“我要是挑剔过多,她会生气的吧?可是那口红的颜色太可怕了!哎,这种事真不好处理。”恋人或许会说:“你穿什么都好看。”但他没有告诉你的后半句话是——“腰再瘦一些就好了。”

美国作家大卫o纽伯格长期专注于谎言的研究。他从哲学角度,巧妙地描述了这一难题:“我们应该尝试着张弛有度地说出真相,让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得到最好的结果。也就是说,只说‘恰当的真相’,而不是全部真相或什么也不说。”我们完全赞同这个观点,并且已经在这么做了。我们或掩饰一些细节,或刻意转变看问题的角度,是为了更好地和对方沟通,不给对方造成伤害,同时也有利于自己。很显然,比起赤裸裸的真相,这种充满爱意的、有针对性的谎言要好得多。

有些社会学家甚至认为,说谎对人类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人类一面追求更好地说谎,一面学会有效识破他人的诡计,这促进了大脑的发育——“出于进化的压力,我们需要不断地、狡猾地进行欺骗,这是大脑增大的一个原因。”

1.与谎言“互利共生”

靠一个恰到好处的奉承,我可以活两个月。

——[美国]马克·吐温

为什么我们常常掩饰真性情

我们很少不加掩饰地向周围人展示真性情。我们所说的90%的话,和真实的情绪或第一反应有着天壤之别。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控制着情绪,调节着愤怒,就算插在口袋里的手已经握成了拳头,也仍能平静地提问、说话。

出于某些原因,我们不想或者说不能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负面情绪。如果一个人不懂得掩饰情感、控制情绪,那么用不了多久,他就会把自己置于一个相当尴尬的境地。

就算你难以抑制愤怒,也不会在办公室使劲儿踢墙;就算你恨不得打烂某人的嘴脸,但也绝不会真的付诸行动;就算别人公开了你的糗事,你也不会像警犬那样汪汪叫或者上去咬人;就算你被一个女人迷得魂神颠倒,也不会在高端严肃的公共场合盯着她看好几分钟。

除此之外,大部分人还是“情绪转换大师”,能在瞬间调整心情。比如,当我们在和自己的伴侣吵架时,电话响了。我们拿起听筒,电话那头的人问道:“最近好吗?”我们立马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轻松地回答“很好,谢谢”,甚至笑呵呵地跟对方开起玩笑来。但只要听筒一放下,我们就会顽固地回到刚才的场景中,继续争吵。也就是说,电话里的亲和友好只是一种表演,与我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和心情相去甚远。

在争吵中,我们常常无法赞同或不愿赞同对方的观点——这一点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提到过——即使那套说辞原本令我们心悦诚服,因为一旦赞同对方,我们就失去了愤怒的理由。当情绪激动时,我们很难说谎以迎合社会价值观的要求。

来看一个糟糕的例子。

莱因哈德把一个昂贵的盘子借给了邻居,他千叮咛万嘱咐,要邻居使用时小心点儿。然而第二天,他在家门口看到了这个盘子——它已经被打碎了,盘子下放着一个包裹。

莱因哈德十分愤怒,他径直去找邻居,并大声指责。邻居一边道歉一边解释说,孩子玩耍时撞到了桌子,盘子就掉地上了。但是,这个解释反而加剧了莱因哈德的愤怒。

邻居原本想说自己已经买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新盘子,就放在他家门口——这句话原本可以解决一切矛盾。可惜,愤怒的莱因哈德已经气昏了头,根本没有给邻居说话的机会。最后,他吼道:“以后再也不会借你任何东西了!”

邻居感到很头痛:“我到底还要怎么做?”

莱因哈德说:“我怎么知道!”

这种闹剧结束后,发脾气的人通常会觉得羞愧,并且向别人道歉。但事情毕竟已经发生了,留在彼此间的隔阂很难抹去。但是,在这个“事故”中,莱因哈德根本无法压制愤怒,因为情绪一旦爆发出来,是很难控制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在很多情况下都选择压抑怒火、平息风波。

我们的心理机制是独一无二的,它可以精确地感知到什么时间发火可以不受惩罚,以及是否会因为过激的反应而招致不快。所以,我们是否发火,不是由怒气的大小决定的,而是由心理机制决定的。

上司讲了一个愚蠢的笑话,破坏了气氛,但我们仍然会哈哈大笑;有人甚至能做到面带微笑地听上司在众人面前训斥自己。

看到一个发育不良的男人,我们脱口而出:“矮子!”但话一出口,我们就感到不好意思,恨不得咬掉自己的舌头。这种时候,如果大大方方地道歉,恐怕只会更尴尬。于是,在心理机制的引导下,我们会试着从这个话题中绕出来,通过一场有趣的谈话来转移大家的注意力。

当我们和同事发生争吵时,常以“我有一个问题”作为开场白;当我们在会议上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常会捏造一个“路人甲”为自己辩护。很多套话能使批评听起来温和一点儿,或者将要求转化成请求。

总之,在社会环境下,我们所说的话几乎都是经过过滤的。人际交往从来都是有色的,愤怒、批评、要求、期待、愿望等应当如何表达,哪些笑话是能被社会接受的,哪些语言是有伤风化的,社会早已制定了相关的规则。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遵守的规则是很复杂的。

真相的“替身演员”

我们总觉得自己说个小谎是有理由的,就像别人送我们的酒也并非都是纯的一样。一个人的说谎能力以及如何与谎言打交道、在何时使用谎言等经验,几乎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获得的。相比于其他社会行为,在谎言的习得上,我们更依赖于直觉,并且也学会了很快忘记某些谎言。这个游戏到底有多复杂,从这一点也可见一斑。

波兰讽刺文学作家维斯劳·布鲁德金斯基曾说:“谎言是真相在危险时的替身演员。”

我们站在一个分裂的社会现象面前。我们明知道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说谎,但仍然毫不怀疑地声称自己和自己认识的人“无比诚实”,并且坚定地蜷缩在一个信念中——我们一直被真相围绕。

诚然,我们听到的任何一句话,都有可能包含着一些虚假信息,但如果我们时刻准备着迎接谎言,那么长此以往,将造成人与人之间极端的不信任感,从而使任何形式的相处都变得困难重重。因此,就像吃得太多时,消化球菌能很好地帮助我们消化一样,生活中偶尔出现难以“消化”的问题时,谎言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尽管谎言具有潜在的威胁性,但我们已然与之“互利共生”。

不过,就像大肠杆菌只能在暗处工作一样,谎言虽然“神通广大”,但也绝对不能大肆宣扬。同时,我们也很清楚,如果人体被细菌完全掌控,那将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甚至会威胁到生命。

2.暗藏危机的真相

没有人可以为自己提出占有全部真相的要求,否则,他将难以与人相处。

——[德国]理查德·冯·魏茨扎克

真相就像珍珠一样宝贵,但出现得不合时宜,也有可能成为一场灾难。

一个男人很爱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一次,他们公司的人一起出游,那个男人酒后和一位女同事发生了关系,事后两人都把这件事归咎于酒精。但这个男人始终摆脱不了沉重的内疚感,最终向妻子坦白了一切。妻子承受不住这种“欺骗”,带着孩子离开了他。而在这之前,一家人感情很好,生活很美满。“我宁愿什么都不知道!”妻子说。

没人可以使时间倒转,碎了的镜子再也不可能完好如初。一次冒失的坦白,让孩子失去了家,让夫妻彻底决裂。

一个真相,持久地伤害了四个人。

妮可在街边的咖啡店里。她看到一个男人暧昧地抱着一个女人消失在对面的酒店。她认识那个男人,是朋友罗琳的丈夫,但那个女人却不是罗琳。妮可脑海里立刻蹦出一个词:外遇!几天后,妮可向另一位朋友打听罗琳的近况,那个朋友说:“她还是老样子,日子过得挺不错。”妮可感觉到自己已经进入了雷区——要不要告诉罗琳真相?或者至少给她一点儿暗示?或者找那个男人谈谈,假装无意地提起当时的场景?

妮可知道必须谨慎地处理此事,因为即便是出于好意的揭露,也有可能让愤怒和怀疑升级,从而造成难以挽回的局面。因此,她假装漫不经心地和罗琳说:“我的一个朋友最近遇到了一件麻烦事,她发现问我怎么办……”罗琳听完妮可改编的故事后,认真地说:“如果是我,我宁可什么都不知道。”于是,罗琳知道该怎么做了。

在高中毕业20周年的聚会上,艾达得知丈夫在15年前曾与别的女人发生过关系——那时他们已经结婚。艾达决定不计较这些陈年旧事,尽管她内心仍有波动。她安慰自己,当初与丈夫是奉子成婚,而且当时两人的关系也不像现在这么稳定,就算出现一些“意外”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下这样的决心。许多人在得知一件令自己受伤的旧事时,会感到非常伤心,好像那件事是刚刚发生的一样。

激烈的情感永远都带着尖锐的刺藏在人们心中,一旦被激发,就会不断增强。对此,有的人选择压制,有的人则选择付诸行动。如果换作是你,会对这件事寻根究底吗?你真的想清楚明白地了解这些?如果你确认了这就是事实,你又会怎么做呢?

在某些情况下,一次揭露会破坏一段感情,尽管多年以前的那件事对现在一丁点儿影响也没有。因此,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愿意知道太多即使过去很久的谎言,毕竟,我们无法确知灵魂能接受多久以前的欺骗。

即使不是陈年旧事,我们也很难确定自己是否真的希望知道真相尤其是在一些存在重大冲突的事件中。

请你生动地想象以下情景,并好好思考,直到你确定该如何选择——是“我想要知道”,还是“我并不想知道”。

一个非常好的朋友背叛了你。

你的寿命只剩下n天了。

你的伴侣选择你,只是因为你有足够多的钱。

你把幼小的孩子捧在手心里疼,然而他的父亲不是你。

你不是父母亲生的。

你正兴致勃勃地试穿婚纱,未婚夫却在和另一个女人度假。

当心理压力过大时,我们的心理机制会自动选择屏蔽某些伤痛。一项研究证实,当人们不注视令人痛苦或恐慌的现场时,就能够减轻内心的痛苦感和恐慌感。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不忍去看重伤者或死人,而有些人不敢看打针(我们在上一章也提到过)。

这种心理机制也适用于前面所说的情况。很多人刻意淡忘会给自己带来伤痛的事,甚至竭力避免提起与之相关的话题。总之,不管我们是否已经知道真相,我们都不愿意再提、再听。可见,真相并不总是受欢迎的。

3.真相真有那么重要吗

一个人不需要赞成所有的事,但必须能宽宥他人。

——[德国]托马斯·尼德霍于特

在下面的场景中,几乎每个人都会选择沉默。

一位要好的朋友A当着你的面,竭力推荐一款价格过高的珠宝给你的另一个朋友B,还非常热情地说:“真的,不骗你,这个价已经非常便宜了!”你会掺和进来吗?

朋友倒车时碰坏了邻居的篱笆,恰好那个邻居非常令人讨厌。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如果邻居问你,你会怎么说?

你的母亲拿出一袋巧克力和她的朋友们分享,并热情地说:“这是我女儿旅游时特地为我买的。”而事实上,那是她自己去意大利时掏钱买的,你会揭穿这个谎言吗?

我们不愿意让某个和自己关系亲密的人丢脸,所以为说谎者打掩护,从而使自己成为谎言的“帮凶”。但我们认为,这是值得的,因为和真相比起来,友情和亲情显然更重要。

事实上,很多时候,只要结果是好的,真相究竟如何,也许根本不重要!

朱迪的丈夫阿尔弗雷德去世了,她去了以前和丈夫一起度假的房子里。那些老邻居们不明真相,前来拜访,朱迪很客气地告诉他们:“好的,我一定向阿尔弗雷德转达您的问候。”一个十几年没见面的老朋友来访,她解释说:“阿尔弗雷德刚巧外出了,真是不好意思,他有些要紧的事情要办。”

全都是朱迪的谎言!一个月后,朱迪离开了,邻居们跟她笑着挥手告别。不久,邻居们得知了真相,但善良的人们没有对朱迪的欺骗耿耿于怀,因为和朱迪的悲伤、友好、坚强相比,真相实在微不足道。更何况,没有人因为朱迪的这个谎言遭受任何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