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鱼出现这种状况,既有它们自身的原因,也有饲养方面的原因。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很多人认为是由于血缘过于接近所致,或者是由于不同种类的杂交造成的。另外,在饲养方面,有可能是因为饲养数量过于密集或饵料不足等原因造成鱼儿营养不良。另外,粪便和饵料残渣聚集也会引起这种现象发生。
关于针尾病的治疗,如果能早期发现的话,基本上只用盐就可以治愈了,如果同时土霉素或氯霉素之类的药品一同使用,往往会收到相反的结果,因此需要谨慎使用。另外,在处理其他疾病和由于水的pH值造成的刺激症状时也同样需要注意这个问题。在一些比较旧的饲养书上,同常会建议盐与这种药剂同时使用,并说水温较高一些,效果会更好,但是,最近的饲养书则开始主张,“治疗疾病只使用盐即可”,并同时要给孔雀鱼加强营养。当然,无论旧的主张还是新的见解都认为,换水是必须的。
具体来说,每10升水放入30~50g的盐效果比较好,但只限于早期发现的时期。当真正看到仔鱼的尾巴呈针状之后,这种治疗方法便有些迟了。
雌雄分养的时间和个体选择
无论仔鱼发育为美丽的个体概率多么高,在特定时期内如果不对雌性和雄性进行分养,并且选择优秀个体作为繁殖的亲鱼,那么就不会保证漂亮的基因能够遗传给后代,作为一个品种的特征也就无法保持稳定。实际上,如果将所有的孔雀鱼没有选择没有甄别地放在同一个水箱中饲养,那么半年或一年之后,就只能看到一些平庸、普通的个体了。
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必须进行“甄别和淘汰”。饲养者对于“甄别”并不太陌生,但是对于“淘汰”的问题,很多人会认为太可惜了、太可怜了,而且也不知道如何进行淘汰。
这是背部有较大弯曲的个体。在选择时,要看鱼儿整体的线条、头部和鳍部、以及腮部等部位,是否有变形或其他缺陷等。
1.雄性和雌性的分别
为了维持品种系统和培育优良漂亮的个体,仔鱼出生后三周左右,要将雄性和雌性分开饲养,必须得到从未进行交配和繁殖的“处女”雌鱼。
虽然理论上说在仔鱼出生后三周左右进行雌雄分养最好,但是如果做不到的话,在雄性的受精管发育完成前、出生后一个月之内完成分养也是可行的。在熟练之后,便可以在更早的时期将雌雄分开,当然,一开始也不必要那么严格。
怎样区分雄性和雌性呢,根据以下两点便可以简单地将其区分开来。首先,可以看下腹部的鱼鳔部位,如果呈黑色则是雌性,如果是透明的则是雄性。第二点,可以看臀鳍的形状。臀鳍比较尖的,是雄性,否则便是雌性。
在进行选择淘汰的时候,要避免选择那些体色偏黑、发育不良、瘦弱的个体,或者背部过于弯曲以及畸形的个体。
另外正如前文所述,雄性和雌性应该分开饲养,但并不是说将所有的仔鱼都进行分养,而是在仔鱼中选出明显带有雌鱼特征的几条个体进行单独饲养。
尾鳍的伸展情况和背鳍的大小都是最重要的。图片上的个体就不能作为繁殖用的品种亲鱼。
2. 第二次筛选种鱼
将仔鱼的雄性和雌性分养的1个月之后,即仔鱼出生2个月后,要进行第二次筛选。最初的筛选目的在于保证选出处女雌鱼,而第二次的筛选则要选出繁殖后代的亲鱼。
关于种鱼的数量,36cm大小的水箱可以留下5条,45cm的水箱可以留下10条左右。第二次筛选时要求雄性和雌性都比较健壮,尾鳍必须伸展。但是这时候,孔雀鱼的尾鳍尚不能看出花纹,所以只能先以体形作为筛选的标准。在这时有些个体的形态良好、品种特征也已经显现,但是这些个体通常在今后的成长中不太有出色的表现,所以不能选择这样的个体。
3. 第三次筛选种鱼
第二次筛选的一两个月之后,即仔鱼出生的3、4个月之后,就要进行第三次筛选了,也就是选出用来繁殖的种鱼。
这次筛选的标准在于体型和品种特征。雄性要身体健壮,完美地体现出品种特征,雌性也要具有清晰的品种特征,同时还有具备品种典型的体型。如果饲养者在这次选择中体现自己的个人偏好,就会使繁育出来的后代带有鲜明的“个性系统”特征。
过量繁育出的孔雀鱼该如何处置呢
自己饲养的孔雀鱼生出了小宝宝,而且数量越来越多,真是件令人开心的事情。但是,如果任由这种势头发展下去,在很短的时间内,水箱中的孔雀鱼就会变得拥挤了。筛选后被淘汰的个体该如何处置是很多饲养者烦恼的事情。
如果朋友恰好有合适的饲养器具,那么送给朋友是个不错的处置方法,也许会多一个饲养孔雀鱼的挚友呢。但是,当朋友也面临同你一样的困境时,也许他会反过来对你说“生的太多了,你拿回去些吧”。
很多人也许会想,“如果孔雀鱼商店能回收一部分,这样饲养者还能赚点零花钱,一举两得”,但是非专业人士饲养的孔雀鱼根本无法作为商品出售。最多只能用这些多余的孔雀鱼换些饵料。而商店接收这些孔雀鱼仅仅会当做“国外产孔雀鱼的杂交后代”来对待,甚至会被当作肉食观赏鱼类的饵料。有些专业饲养者认为与其那样,还不如将这些多余的孔雀鱼作为自己饲养的肉食观赏鱼的饲料。
有些饲养者将多余的孔雀鱼放生到野外的池塘或河川,这绝对是不可取的。孔雀鱼是生活在热带区域中的鱼类,它们很可能会给野生的鱼类带来新的疾病,对自然环境造成危害。
2006年12月,在日本,与孔雀鱼有着近缘关系的某种鱼类,由于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危害,而依据《外来生物法(2006年6月制定)》被指定为“特定外来生物”,据此,凡是属于这类鱼的种类都被禁止进口和开始新的饲养,而过去延续着的饲养也必须获得相关部门的许可。
如果在室外环境中频繁见到孔雀鱼的话,那么这种情况会导致最恶劣的后果是,孔雀鱼也会被加入特定外来生物的名单中,继而有可能会被禁止饲养。
关于孔雀鱼的遗传
看到“遗传”二字,很多人会感觉高深莫测。但实际上只要理解了“遗传”的形式,其实质是非常简单的。对孔雀鱼品种进行改良或维系,必须以遗传方面的知识作为前提。
遗传基因的种类及其之间的相互组合决定了外形特征
首先要了解,所谓遗传,是指遗传基因从亲体传向仔体,而遗传基因存在于细胞中的某个固定的染色体中,两个染色体为一组。
孔雀鱼的染色体个数与人类同为46个,其中包括决定雌雄性别的性染色体(Y染色体和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性染色体中存在的遗传基因决定了孔雀鱼的身体颜色、花纹和尾鳍色彩与花纹,而常染色体上则存在决定孔雀鱼体色(底色)和缎带、燕尾等鳍的形状等的遗传基因。
其次应弄清,存在于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遗传基因,是通过怎样的渠道进行遗传的呢?需特别注意的是,常染色体的遗传基因和性染色体的遗传基因的遗传方式是不同的,不能混为一谈。饲养者需要掌握一些诸如“门德尔法则”或“××遗传”等这些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曾经讲述的知识。
门德尔法则
在孔雀鱼的遗传方面,门德尔法则具体表现如下。
优性法则
对立状态的形质(不能同时成立的形质),例如:野生个体与白子个体交配后,其后代(F1)会全部回归野生体色。这时候表现出来的形质即为“优性”,而未能表现出来的形质便称为“劣性”。后代虽然也带有白子个体的遗传基因,但是,由于野生形质比白子形质更占有优势地位,因此按照门德尔法则,后代形质便表现为野生特征,这便是优性法则。
分离法则
野生个体和白子的遗传基因,在孕育后代的过程中被分离开来,并各自被遗传入其他细胞中。其结果造成第三代(F2)的优性与劣性之比为3∶1。这便是所谓的分离法则。
在这种法则下,野生和白子个体交配后,第三代后代个体中有四分之一会成为白子个体。
独立法则
例如,白子与金孔雀鱼(相对于野生种类处于劣性)进行交配,那么野生与白子、野生与金孔雀鱼之间,都会呈3∶1的比率,这是由于各自的遗传基因发挥着独立的作用。由此可见,若劣性的形质在F1上出现,则说明亲鱼本身带有这样的遗传基因。所以,必须重视作为繁殖亲鱼的血缘系统。反之,可以利用这种特性,对那些不太明了带有怎样的遗传基因的个体,进行个体交配使其劣性展现出来,以判断其遗传基因的构成。这种做法被称为鉴定杂交(返祖交配)。但是,常染色体上携带的遗传基因大体上是按照门德尔法则发生遗传的,但身体的颜色和花纹等形质特征是由Y染色体所携带的遗传基因决定的,并且从雄性遗传给雄性,这种遗传方式称为“限雄性遗传”。而且,像礼服等品种的遗传方式是由X染色体所携带的遗传基因决定的,这种遗传叫做“伴随性遗传”。这种遗传结果在F1个体上也能显现出来。
白子遗传基因之比为AA∶Aa:aa=1∶2∶1,但表现率为野生∶白子=3∶1。
另外,门德尔法则所依据的数据(出生的后代的比率),只是一种理论上数值而已。实际上的数据并不一定与之相同(例如,野生与白子的F2后代,四条中会有一条是白子)。
各种形质与遗传基因
孔雀鱼有很多种类,而体现品种特征(形质)的遗传基因也同样有很多种类。在掌握了品种的表现特点以及遗传基因构成的特点的基础之上,才能够进行品种的系统维持和品种改良。最好能记住决定各种形质表现的遗传基因名称(见下页所示)。
另外,如果能够合理地利用这些遗传基因的组合,不但可以对维护品种系统有所帮助,而且可以用现有的品种培育出更加出色的新品种,建议大家尝试。
孔雀鱼的疾病及其对策
孔雀鱼本身是比较结实的鱼类,但是饲养者在饲养开始的阶段也应该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等孔雀鱼适应了饲养环境,便不会太容易患病了,饲养者大可不必那么紧张。即便患病,只要早发现,都是可以治愈的。
患病原因
孔雀鱼的疾病大多都是由原生细菌类寄生在身体上引起的,实际上这些细菌平常便存在于水箱中。当水温变化、水质恶化或有擦伤、忧郁等原因造成孔雀鱼的身体状况不佳时,就会使潜在的疾病因素表面化。
等发现孔雀鱼患病后再进行处置,往往已经来不及了。因为我们不能理解,一天对于孔雀鱼而言是多么漫长的时间。
经常有饲养者说“刚刚发现它们情况不好,只有一天的功夫,它们便死了”,或者“早晨还很健康,夜里却死了”等。如果说人的平均寿命为80岁,那么人的一天相当于孔雀鱼的8个月,由此可以理解,人的一天对于孔雀鱼来说,是多么漫长的时光。
因此,对于疾病最重要的是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正如人在“稍微感觉不舒服”时候,开始治疗是最有效的。
孔雀鱼是一种生物,所以,无论平时饲养过程中如何精心,它们也会罹患疾病,也会因此而死亡。如果不认真查找疾病的原因,总是在它们患病之后再想办法,这样的饲养者是没有资格饲养孔雀鱼的。必须认真履行作为饲养者的职责,注意平时管理和观察,一旦发现疾病症状,要“早发现、早治疗”。
怎样发现疾病症状
孔雀鱼是否患病,可以根据以下的症状进行判断:
·进食不好
·游动不积极
·身体没有光泽
·腮部的活动急促、呼吸没有节奏
·游动时鳍部紧缩
·游动时身体颤动
·身体在底砂上摩擦
·静静地停在水面或水底
·在水箱的角落或过滤器的出气口附近聚集
·鳍的外端有伤
当出现以下症状时,就说明鱼儿的病情在发展,要即时治疗。
·口的尖端部分呈白色
·眼睛浑浊
·身体或鳍上有白点
·身体上长癣
·鳞片或鳍的部位有血液渗出
·眼睛凸出、充血
·身体上出现囊肿之类的组织
·异常消瘦
·身体浮肿,鳞片立起
刚刚开始饲养孔雀鱼的饲养者,大概都会经历过这种白点病。如果发现得早,可以通过调高水温(2~3度)的方法进行治疗。这种疾病并不可怕(照片上是患有白点病的孔雀鱼个体)。
烂尾病的初期症状。如果病症继续发展,尾鳍就会一段段的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