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问佛陀:《碧岩录》里明心见性大智慧
48806200000024

第24章 从当下开始——佛说笃行(1)

【颂】擒得卢陂跨铁牛,三玄戈甲未轻酬。楚王城畔朝宗水,喝下曾令却倒流。

【评】只从知识和事境中汲取智慧还不够,只有知行合一,将自己的智慧竭尽全力地运用到行动当中,我们才能更好地做事,才能梦想成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总是借助各种不同的途径来汲取智慧,然而,智慧如果没有转化成行动的力量,就只是一座没有根基的海市蜃楼。只有将智慧和行动结合起来,以出世之心体悟,以入世之心做事,我们才能笑对功名利禄,以淡定的态度看待是非得失,才能与成功相遇,与欢喜同行。

以出世心境,做入世的事业

佛家认为,要不辞辛苦地去追寻心中的道,并且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入世寻道。同样的道理,即使理想再美好,目标再高远,若是不能怀着一颗真心去身体力行,也只是一座无法触摸的空中楼阁。

一位僧人问大德禅师:“当修行达到非常清高的境界,一个人就好像站在高高的山顶上,站在人迹罕至的地方。这时,他会有什么佛法道理可言吗?”

大德禅师回答说:“有的。”

僧人又问:“什么是深山里的佛法?”

大德禅师回答:“石头大的大,小的小。”

修行达到人迹罕至的清高境界并非没有继续前进的余地,大德禅师的话为修行者指明了一条继续前进的道路——要将自己修行的功夫运用到尘世间的行动中。悟道不仅仅是要修得自身的清明高远,还要惠及他人,回到繁杂的尘世中,做到普度众生。

生活同样是一种修行。要想功德圆满,梦想成真,我们就需要将自己的理想、真心和行动结合起来,三者缺一不可。实际上,很少有人会为理想和行动发愁,人生旅途中从来就不缺乏追求理想的人和践行者,最难的是拥有一颗真心。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过多的牵挂和过度的执著牵绊,以至于时常被焦躁激越的情绪牵着鼻子走。

若是让负面情绪引领人生的主旋律,我们纵使拥有万丈豪情,最后也只能在痛苦和纠结中蹉跎,不可能活出洒脱的境界,更不能将自己的理想付诸行动。

长久以来,取得成功,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便成为几乎每个人的心中所想,并且为了实现这一梦想,很多人付出了无数艰辛的努力,只是结果并不乐观。很多时候,我们还是会有那么多无法掌控的事情,还会时常感觉不到快乐。其实,这一切都与我们自己密切相关。我们已经在过多的牵挂和过度的执著中失去了一颗真心,模糊了洞悉事情真相的慧眼,竟然无法分辨出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所谓真正的成功,就是用出世的心来做入世的事,笑对功名利禄,坦然面对得失,在成败面前处变不惊。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将自己的理想变成现实。

曾经有人这样问慧海禅师:“禅师,你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禅师回答:“有。”

“是什么呢?”

禅师答道:“我饿的时候就吃饭,累的时候就睡觉。”

“这算什么与众不同呢?每个人不是都会这样做吗?”提问的人非常不解。

禅师笑言:“当然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不一样呢?”提问的人仍继续提问。

禅师答道:“这是因为其他人在吃饭的时候总是想着别的事情,并不能专心地吃饭;睡觉的时候也常常做梦,睡得并不安稳。而我就不同了,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什么也不想。这就是我的与众不同之处呀。”

稍微顿了一顿,禅师继续说道:“世人很难做到心用合一,因为他们总是在利害得失、浮华富贵中穿梭,有了种种思量和千般妄想。这样,他们就很容易被生活的表象所阻,迷失了自己的心,无法用自己的心去感悟生命,结果也就不能找到生命的真谛。”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只有放下是非得失,放下种种思量和千般妄想,我们才能感悟生命,才能领悟生命的真谛。慧海禅师的一席话,正是对出世之心最好的说明。

人生从来都不是千篇一律可以加以复制的旅程,并不受任何妄想与思量的左右。只有做到心用合一,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我们才能避开是非得失对自我行动的影响,才能在现实中拥抱理想。

【莲心慧语】

弘一大师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欲挽救世道人心,必须于此入手。”所有的是非、善恶、成败、福祸都是我们自己带来的。如果我们能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就能使自己的身心放松,就能促使自己的理想尽快变成现实。

每一次转念都可以得到真正的自由

荀子曾在《劝学》中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在荀子看来,看得远的人并不是因为手臂更长而是因为站得更高,声音传得远的人并不是因为声音加速了而是因为借着风势。生活莫不如此。不善于转变想法的人常常陷入困境,就像失去了方向的翅膀,所有的飞翔都只是姿势而已。他们只能一边品尝着自己带来的苦果,一边将目光停留在别人已经获取的成就之上。

面对这些令人羡慕的成就,他们不禁心生向往。若是自己也能如此就好了,可是为什么自己就迟迟没有这样的好运?其实,无论是成就也罢,运气也好,都是由我们自己带来的。若想自己也拥有如此成就,我们就要在别人的辉煌面前静下心来,将目光转到如何找到正确的出发点上。

有一天,一位僧人问赵州禅师:“自古以来,赵州城东的石桥就很有名气。可是,当我到赵州的时候,却只看到了独木桥。”

赵州禅师说:“你只看到独木桥,却没有看到石桥。”

僧人继续问:“石桥又怎么样?”

赵州禅师回答:“渡驴、渡马。”

石桥本来是赵州最有名的建筑,而僧人却说他只见到独木桥。接着僧人又问石桥如何。很显然,僧人提问的出发点并不在于石桥,而在于与赵州禅师切磋机锋。正是因为了解到这一点,赵州禅师才回答“渡驴、渡马”。

佛家认为,每一次转念都是幸福的好机会。如果我们能将自己的关注点做个转换,将对事情结果表象的崇拜转换为对事情出发点的关注,一个崭新的世界就会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样一来,对于自己是否优秀的质疑将会进入故纸堆,取而代之的是我们对于事情本身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正是在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推动下,我们才会与痛苦、纠结这些负面的情绪说再见,迎来一个充满欢喜的明天。

【莲心慧语】

圣严法师说:“只有放下,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只有放下对以结果形式出现的现象的崇拜,找准事情的出发点,我们才能真正从现象崇拜的迷雾中解脱,为自己的行动提供借鉴,安享快乐的生活。

备足柴火再烧水

古人常说:观其言知其行。时至今日,这条规范仍然在人们中间通行。每当有言行不一的情况发生,人们就会表现出极大的反感。星云大师也说:“做事的态度不要空谈,要落实!举心动念时要想我能不能做到,不可轻诺寡信,生活教育才是根本。”

有一天,保福从展、长庆慧棱两位禅师一起去游山。

保福禅师用手指着山说:“这座山和文殊菩萨与善财童子所说的胜乐国妙峰没有什么差别。所以说,这里就是妙峰的峰顶。”

长庆禅师说:“这样说是不错,只可惜有点…”

后来,长庆禅师把这件事告诉了镜清禅师。镜清禅师说:“如果不是长庆,就要掉进见地偏枯的枯木寒岩那样的境界里了。那样的话,漫山遍野见到的就都是骷髅了。”

就这则公案来看,长庆禅师并不反对保福禅师“无处不是妙峰峰顶”的见解,只是认为还缺少点什么。在长庆禅师看来,像保福禅师那样悟到超越形式限制的虚空境界并不完善,必须要回到众生的世界当中才是圆满。而将佛法传递给众生正是佛家的根本宗旨所在。所以镜清禅师才会说“如果不是长庆,就要掉进见地偏枯的枯木寒岩那样的境界里了”。

在镜清禅师看来,作为一个修行的禅僧,一定要让自己的言行与道相应。如果稍有不慎,就会如保福禅师一样,掉进貌似芳草鲜美实则假解脱的陷阱中。言行一致同样是生活中需要遵循的规范,任何挑战认知和诚信底线的行为都将带来对自己的拖累和他人的反感。

一位青年在工作中遇到很多不顺心的事情。于是,他决定去庙中拜访与自己友善的禅师,请禅师为自己指点迷津。当到达庙中时,禅师正在后山的溪边读书。青年就疾步向后山走去,将自己的满腹委屈尽数讲给了禅师。禅师一直微笑着倾听。听完青年的讲述之后,禅师并没有急于作出评论,而是对青年说:“我有些口渴,请你先帮我烧一壶开水!”

青年想也没想便爽快地答应了,随后开始寻找烧开水所需要的东西。他先是在距此不远的小木屋中找到了水壶和炉灶,再出去捡了一些枯枝回来,随后便生火烧水。出乎意料的是,烧水所用的水壶实在太大,捡来的柴已经燃尽,水却丝毫没有烧开的迹象。青年只好再次出去捡枯枝,不过回来之后发现之前烧热的水又凉了。不过,这次青年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没有急于生火烧水,而是又出去捡回一些枯枝。由于燃料充足,水不一会儿就烧开了。

此时,一直在旁边的禅师笑了。青年不明白禅师为什么笑,便向他请教。禅师解释道:“你一开始满口允诺,就像射箭时将弓拉得太满一样,可没有足够的柴是不能将水烧开的。要想把水烧开,你就要倒出一些水,或者先去准备充足的柴火。做事也是如此。若是没有十分的把握,就不要讲十分的话。否则,就会像你刚才那样不断地拖累自己,同时还会引起他人的反感。”青年恍然大悟。

有几分把握,便说几分话,便做成几分事。口不择言,只会拖累自己,引起他人的反感。这就是禅师为青年指点的迷津。

简单的生火烧水如此,包罗万象的人生也是如此。古人常说:“大车无輗,小车无軏。”輗和軏都是车子上的关键所在。当无法把握住这些关键所在时,行为就会失控,我们就会为自己的虚妄付出代价。唯有谨言慎行,言行相符,我们才能在行进的道路上快马前行。

【莲心慧语】

佛说,做人做事要谨言慎行。禅是严谨的,禅就是一面观照内心的明镜。唯有以禅涤心,谨言慎行,我们才能放下心中的虚妄,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祸端,才能言行一致不落空谈,才能赢得自我的圆满人生。

末后一句始到牢关

有些东西总是看上去很美,令人爱不释手。不过,更多的时候,它们不过是欺骗了我们眼睛的假象而已。比如,面前有两杯冰激凌,其中一杯是用容积为五十克的杯子装了七十克的冰激凌,另一杯则是用一百克的杯子装了八十克的冰激凌。猜猜大家会选哪一杯呢?也许,你会说当然是第二杯。错!实际上,我们选第一杯的几率更大一些,因为它看起来更多一些。

这便是“看上去很美”的效果。很多时候,经销商正是利用这种视觉上的错觉来增加自己的营业额。不过,它却会为我们的行动提供一个相当糟糕的指导。若想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我们就需要从岩头禅师的深入见解中获得相应的启示。

雪峰禅师曾经在德山禅师门下做饭头。

有一天,到了晚斋的时候,德山禅师拿着饭钵到法堂去。

雪峰禅师说:“既没有敲钟,也没有敲鼓,和尚拿着饭钵要到哪里去?”

德山禅师没有讲话,低着头走回到方丈室。

雪峰禅师将这件事告诉岩头禅师。

岩头禅师说:“大小德山都不懂得末后句。”

德山禅师听到了,就吩咐侍者将岩头禅师请到方丈室,问他道:“你不认可老僧吗?”

岩头禅师用话暗示他。

后来,德山禅师再到法堂去说法的时候,果然和平常的作风很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