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问佛陀:《碧岩录》里明心见性大智慧
48806200000019

第19章 寻求共生之道——佛说圆融(1)

【颂】妙峰孤顶草离离,拈得分明付与谁?不是孙公辩端的,骷髅着地几人知?

【评】一念就可以涵盖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这便是诸佛的智慧所在。当我们能够放下心中的得失计较,寻求与他人的共生之道时,一个崭新的世界就出现在我们眼前。这便是圆融的世界。

佛家认为,真正的财富就在我们自己心中。因此,我们无须过分执著于心外世界的种种欲望和妄念。只要敞开心胸,不断地以求同存异的方式寻求共生之道,我们就可以拥有达观的人生,就可以安享欢喜圆融的人生。

抛开“唯一”狭念,包容不同声音

赵州禅师说:“条条大路通长安。”人生的道路有很多条,只是我们常常为自己的情绪和欲望所困,无法从“唯一”的梦中醒来。若是不按照“唯一”的路径付诸实行,我们便会感到景色暗淡,日月无光,即便是自己平日最喜欢的东西出现在眼前,也会觉得索然无味。

世人常言“天无绝人之路”,而我们总对此心存疑惑:若是果真如此,自己又为何还沉浸在失败的痛苦中不能自拔?其实,无论是痛苦,还是委屈,都是由我们自己带来的,都是因为自己走进了认知的死胡同中。命运从来不会将所有通向成功的门都关闭,当轻轻地关上其中一扇时,一定会悄悄地开启另一扇。只是我们无法在短暂的时间内包容与之前完全不同的声音。

有一位高僧是庙中的方丈,因为年龄原因,便思考着寻找一个合适的接班人。高僧心中有两个人选,一个是慧明,一个是尘缘。怎样才能选出合适的接班人呢?高僧冥思苦想了几天,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一天,高僧将两位弟子叫到跟前,告诉二人,谁能够运用自己的力量从寺庙后面悬崖的下面爬上去,谁就可以成为下一任方丈。

两位弟子一起来到悬崖下。面对极其陡峭的悬崖,身强体健的慧明开始信心百倍地向上爬,但是不到一刻钟就从上面滑了下来。慧明又试了几次,结果还是一样。最后一次,慧明终于爬到半山腰,可惜因为力气耗尽而重重摔在石头上,晕了过去。师兄弟们赶紧将慧明抢救回去。

接下来轮到尘缘了。开始的时候,尘缘也像慧明一样全力地向上爬。失败了两次之后,尘缘稍作休息,将目光不经意地投向山下,而正是这不经意间的一瞥让尘缘想到了一个极妙的主意。休息过后,尘缘朝山下走去,然后沿着一条小溪流顺水而上,穿过树林,越过山谷……最后,没费什么力气就到达了崖顶。

当尘缘重新站到高僧面前的时候,高僧十分高兴地将衣钵传给了他。原来寺庙后面的悬崖并不能通过人力攀援而上,只有心中无碍,随境而变,随情而行,才能找到解决的方法。

慧明只是从悬崖正面直行,结果因为摔晕而不得不退出比赛。尘缘在尝试失败后,寻找新的方法,巧借溪流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正因为尘缘在尝试失败后没有执著于“唯一”的途径,随境而变,随情而行,才顺利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心中无碍则心牢不生,心牢不生则万事遂顺。世间的真理只有一种,而通向真理的道路却有很多条。五祖法眼禅师便是深谙此理的个中高手。

法眼禅师有言:“如果有人能对‘廓然无圣’这句话做出透彻的见解,那么就说明他已经见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就可以回家安坐了。如果不能做出透彻的见解,被言语的葛藤缠住了,就要想方设法帮助这个人打破像黑漆桶一样的困惑。这样,他就可以彻悟达摩祖师的这句话了。所以说,参透了一个公案也就相当于参透了千万个公案。这样的话,自然就可以坐得断、把得定,不会再有任何疑惑。”

无论是直接悟入,还是经过一番辛苦之后渐悟,都可以领悟“廓然无圣”这一佛学要义的深刻内涵。只要心中无碍,遵循“一事通百事融”的原则,我们就可以做到“条条大路通长安”了。这便是法眼禅师所要表达的真意所在。

我们常常会在生活中为自己设定无数个“唯一”,“唯一”的理想、“唯一”的方式、“唯一”的追求……正是这些“唯一”隔断了我们与世界对话的声音。当与心中的“唯一”生活轨迹告别,开始包容不同的声音,我们就可以不受任何阻碍地接纳来自各方的新事物,就可以走向圆融的境界。

【莲心慧语】

《华严经》中有这样一首偈语:“菩萨清凉日,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月现前。”当心中清净无碍时,我们便可以随境而变,随情而变,不再受“唯一”的困扰,顺利地走向圆融之境。

资之深,则取左右逢源

曾经有一位僧人向马祖道一禅师请教:“如果‘离四句,绝百非’的话,请师父为我直截了当地开示祖师西来的意旨是什么。”

马祖禅师回答:“我今天感到很疲倦,不能告诉你答案,你还是去问西堂智藏禅师吧!”

于是,那位僧人就去问西堂智藏禅师。

西堂禅师问:“你为什么不去问和尚呢?”

僧人回答说:“师父吩咐我来请教你。”

西堂禅师说:“我今天头疼,没办法告诉你,你还是去问怀海师兄吧。”

僧人又去百丈怀海禅师那里。

百丈禅师说:“这样的情形之下,我是不会讲的。”

僧人最后又回到马祖禅师那里。

马祖禅师说:“藏头白,海头黑。”

提问的僧人请教的是禅宗中最核心的佛理“祖师西来意”。遗憾的是,他尽管求道心切,却没有找对体悟佛理的脉络。佛家讲究“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文字和言语并不是悟道的最佳途径,而且真正的佛法是不着文字的。正是没有明白这一点,所以尽管他先后参访了马祖、西堂、百丈三位禅师,三位禅师却都不肯用言语来表述这个事境。最后,本着权宜方便的原则,马祖禅师才说出“藏头白,海头黑”一语。

《孟子》说:“资之深,则取左右逢源。”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说功夫到家之后,做事就会得心应手、顺利畅通,就会达到圆融的境界。而找到正确的脉络就是功夫到家的一种重要特征。找到事情的正确脉络就像为自己找准正确的定位一般,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非但不能达到圆融的境界,还会适得其反。

外面的雨刚停,道路上一片泥泞。一位老婆婆要到庙中进香,却不小心跌进泥坑,身上的衣服都沾满了泥,准备的香火钱也掉进了泥地里。老婆婆感到一阵惊慌,这可是她攒了很久的钱。此刻,一位慈悲的富人刚好从此经过,想去扶老婆婆又怕弄脏了自己的衣服,便让下人将老婆婆从泥坑中扶了起来,并送了她一些香火钱。老婆婆十分感激,连忙道谢。

一个僧人看到老婆婆满身污泥,连忙躲到一边,嫌弃地说道:“你这个样子会污染了佛门圣地,还是将身上弄干净之后再来吧!”

瑞新禅师此刻正好从此经过,就将老婆婆扶进佛殿之内,对僧人笑言:“旷大劫来无处所,若论生灭尽成非。肉身本来就是无常的飞灰,从无始中来,还要回到无始中去,所谓生灭不过是空幻一场。”

僧人听了此言,便问道:“周遍十方心,不在一切处。难道连成佛的心都不存在吗?”

瑞新禅师指指远处的富人,嘴角浮起了一丝苦笑:“不能舍,不能破,还在泥里转!”僧人听了之后,顿时感觉到无比惭愧,便垂下了目光。

在这个故事中,无论是慈悲的富人还是阻拦老婆婆进殿的僧人,都没有抓住悟道的正确脉络。尽管有着强烈的悟道意愿,但如同瑞新禅师所言,若是不能放下对于外物的计较,他们就不能悟道。由此可见,放下对外物的计较才是悟道的正确脉络所在。

星云大师有言:“人生不要光顾心外的生活,最重要的是必须建设心内的天堂,如果心内的天堂没有建好,把忧悲苦恼的地狱留在心里,就会带来苦不堪言的人生。”没有找到为人处世的正确脉络就是没有建设好心内天堂的重要表现。在心内的天堂没有建设好之前,忧悲苦恼还会时时袭来,它们将严重影响我们对事情真相的洞察和对形势的判断。唯有找准正确的脉络,我们才能将心中的所思所想融会贯通,并将其应用到行动中。

【莲心慧语】

圣严法师说:“禅的态度是知道事实,面对事实,处理事实,然后就把它放下。简而言之,面对它、接收它、处理它、放下它。”找到事情的正确脉络就是接收、处理事情的过程。若是能够顺利地找到它,我们就能超越事情的表象,将自己的所思、所学、所想、所行融会贯通,就能够建设好自己心内的天堂。

只有“心旷”,才能“神怡”

很多人都曾经历过一种撷清风入心、揽明月入怀的美好体验。每当回忆起这一瞬间,人们的嘴角都会不自觉地流露出幸福的笑容。因为唯有此刻,我们才能真正地放下心中所有的规则和包袱,敞开心扉,迎着大海、旭日和山川喊出心中最真实的声音。其余时候,我们再次将放下的规则和包袱背起,再次关闭了自己的心扉。

曾经的美好体验带来的只是感动的瞬间,多数时候,我们还是无法解开横亘在胸中的心结,无法跨越人为设定的底线,还是习惯于画地为牢,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的心囚禁于无形的牢笼中,原本为了权宜方便而设立的规则却成了阻碍圆融境界到来的枷锁。当遵守这些规则成为一种习惯,我们总是习惯于享受如沐春风之感,而忽略了这份舒服背后隐藏的真相。

是它们锁住了宽阔的视野,因为这份缺失,欲望、名利与得失成为很多人命运的主宰;是它们锁住了本该开启的心窗,因为这份封闭,阴郁的心情遮蔽了生命的诸多精彩;是它们锁住了世人寻求共生之道的舞台,因为这份遗憾,人们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错失了圆融人我关系的最佳时机。

是我们的怯懦将这一切从一种可能变成令自己痛苦和愧疚的现实,变成自己心中的隐痛。

据《华严经》记载,德云大师住在妙峰山的孤顶之上,从来没有下过山。有一次,善财童子去参访他,一连七天都没有在妙峰山的孤顶之上找到他。后来,善财童子却在另外一座山峰的峰顶与德云大师相遇。

德云大师看到善财童子,就对他说:“一念就可以涵盖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诸佛的智慧都在这里显现出来。”

德云大师认为一个念头就可以横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拥有融会贯通的心念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只要是他修行的地方,就可以说是妙峰山的孤顶。这样,善财童子即使在其他山峰的峰顶见到德云大师,也可以说是在妙峰山孤顶上见到大师。

融会贯通的心念在日常生活中同样重要,它可以助我们跨越那道被我们视为生死线的人为设定规则的底线。佛家认为,只有“心旷”,才能“神怡”。唯有放下心中的羁绊,我们才能将自己的认知和思想进行整合,才能真正地使自己的身心水乳交融。

有一个年轻人准备到寺庙中去。他在路上遇到了一件有趣的事,准备去考考寺里的老和尚。等来到寺中,年轻人与老和尚边喝茶边聊天。年轻人突然想起了路上遇到的事情,于是就问:“和尚,什么是团团转?”

老和尚随口答道:“皆因绳未断。”

不料,老和尚的回答竟让年轻人目瞪口呆。

老和尚见年轻人这副模样,便问他:“你为什么会这样惊讶呀?”

年轻人回答说:“和尚,我在路上遇到的事你并没有见到,怎么会知道得那么清楚呢?我在早上来的时候看到一棵大树下拴着一头鼻子穿孔的牛。牛想离开树去吃草,可是左绕右绕,怎么也没有办法脱身。我想师父没有看见,肯定不会知道,没想到师父一下子就答对了。”

和尚微笑着说:“你问的是一件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因为被绳子拴着没办法挣脱,我答的是心被世间俗物纠缠不能超脱。一理通百事呀。”

和尚讲得很有道理,“一理通百事”。年轻人的眼光只局限于具体的事情之上,即使掌握了再多的表象,也只是在规则当中,没有迈出规则一步。和尚则是以理入手,用的是“一事通百事融”的方式,自然可以站在更高远的角度来回答年轻人的问题。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为自己设下许多人为的规则与底线,只有勇于突破它们,敞开心门,我们才能生出融会贯通的心念,才能令自己身心交融,才能赢得圆满的人生。

【莲心慧语】

星云大师说:“监狱有有形和无形之别,有人虽在监狱外,心却住在无形牢狱——心牢,有人虽犯了错,只要心存悔过,依然能坦白自在。”我们只要不再背上规则和包袱,容下与人为设定规则不同的声音,就可以拥有融会贯通的心念,就可以使我们的身心真正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

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一床宽

佛家认为,禅者要有独立的精神,不要别人恭维几句就欢喜,讥评几句就烦恼。当为别人的言语或喜或悲的时候,自己的命运也就操纵在了别人手中。只有想得开,看得破,才是豁达的人生。若是能够超越是非得失的阻碍,我们就将展开广阔的视野,拥有达观的人生。

有一次,一位僧人向巴陵颢鉴禅师请教:“什么是吹毛剑?”

巴陵禅师说:“珊瑚枝枝撑着月。”

巴陵禅师是云门禅师门下的弟子。当初,云门禅师也曾提及吹毛剑的问题。其他师兄弟回答吹毛剑这句话时都说:“了。”只有巴陵禅师没有如此回答,而是回答“珊瑚枝枝撑着月”这句话。

“吹毛剑”是云门宗的重要法理。参透了它,禅者就可以掌握云门宗的机要。同大多数师兄弟回答的“了”,巴陵禅师的答案“珊瑚枝枝撑着月”不仅活泼清新,还拥有比众位师兄弟更深远的境界。由此可见,巴陵禅师已经突破事境上的阻碍,拥有了“见水仍是水,见山仍是山”的达观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