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跟李叔同学修身养性,向南怀瑾学为人处世
48805800000033

第33章 南怀瑾:慈云化雨作春风的布道人(16)

从前,有一个叫林类的老头,年近百岁,身板硬朗,无儿无女,别人都替他担忧,同情他无依无靠,生活没有着落。暮春时节,他在别人的田中拾取收割后遗下的谷穗,嘴里还哼着歌声。孔子到卫国去,远远地望见了他,便对自己的学生们说:“那个老头值得你们去和他谈谈。”

于是,子贡走上前去问道:“老人家,你一个人在这里拾谷穗,看你还哼哼唱唱,是什么让你这样快乐地?”

老人理也不理他,于是他又问,老人才仰起头来说:“我为什么不快乐?”

子贡说:“有人说,你年轻的时候,好吃懒做,苟且偷生,虚度光阴;长大之后,不学无术,与世无争;现在你年老体衰,行将就木了,却连妻子儿女也没有。你衣食都没有着落,可你还这么快乐,以至于在捡谷穗儿时还要唱歌。这是为什么呢?”

林类听完子贡的话,笑一笑说:“让我实话告诉你:年少的时候不努力,没有花费心力,使我生命力旺盛,体魄强健。长大了不与人竞争,欲望少,气血没有溢出体外,凡事想得开,心无牵挂。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才能长寿。长寿难道不快乐吗?现在我虽然无妻无子,死亡临头,但我同样感到很快乐。”

子贡说:“你说长命百岁让你快乐我还能理解,可你说你以死亡为快乐,这我就很难理解了。请问这是为什么呢?”

林类说:“死和生是人生的两件大事情。许多人都贪生怕死,因为生时可以享受一切荣华富贵,死后就什么都享受不成了。但是我认为,死和生应该是同样为人所具有的,这就好比一去一来。人在这儿死去,却又在那里生出来了。人世间就是这样生死轮回不已。从这种意义上说,死是为了生,生是为了死。我们如果能把生死看透,在生时优哉游哉,死亡来临时也坦然无惧,那么人生便会减少许多痛苦,并因此增加许多快乐。由此看来,那些千方百计延长生命推迟死亡的人不是很糊涂吗?即使我今天死去,难道说不比过去活着强吗?”

子贡听得似懂非懂,回去把林类的话如实告诉了孔子,孔子听完后,点头微笑道:“我说他这个人值得谈谈,果不其然!”

“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面对人世间的纷扰和诱惑,对人世的依恋和对死亡的恐惧又有几个人能够像林类那样,以一种超然达观的态度去对待?

酒不醉人人自醉,趋于利,近于色,馁于失,矜于得,人心中的种种妄念使人自醉。不舍妄念,便永远不会清醒。纵有广厦千万间,夜眠不过三尺地。不沉溺于外物之中,看清生命的真相,悟懂人生的真谛,才能自由自在,在尘世中得到真正的超脱,尽享人生的甘美。

繁华过后总是空

印度诗人泰戈尔有诗句:“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

人生是一个从绚烂归于平淡的过程。生,便如夏花,极尽绽放,不停地追求。因为来日方长,便钟爱艳丽与繁华,喜欢一切新鲜刺激的事物,肆意挥洒生命的画笔,将人生填得满满当当;死,便如秋叶,退掉了浓郁的色彩,安安静静,寂然飘落。因为时日无多,所以明白一切都不过是空,生命的脆弱时刻伴随,思想于是远离了喧嚣,尽归于平淡之中。

繁华过后总是空。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中借助两个论语中的场景来说明这个问题。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子夏问孔子,诗经中这三句话到底说些什么,当然子夏并不是不懂,他的意思是这三句话形容得过分了,所以问孔子这是什么意思。孔子告诉他“绘事后素”,绘画完成以后才显出素色的可贵。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孔子在卫国看到一个世家公子荆,此人对于生活的态度、思想观念和修养,孔子都十分推崇。以修缮房屋这件事为例,刚刚开始可住时,他便说,将就可以住了,不必要求过高吧!后来又扩修一点,他就说,已经相当完备了,比以前好多了,不必再奢求了!后来又继续扩修,他又说,够了!够了!太好了。

南怀瑾先生解释,这两个场景以现在人生哲学的观念来说,就是一个人由绚烂归于平淡。就艺术的观点来说,好比一幅画,整个画面填得满满的,多半没有艺术的价值;又如布置一间房子,一定要留适当的空间,也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不要迷于绚烂,不要过分了,平平淡淡才是真。

人生来双手空空,却要让其双拳紧握;等到死去时,却要让其双手摊开,偏不让其带走财富和名声……不明白这个道理,人就很难对许多东西看淡,很容易为外物所累。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戴维斯。有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戴维斯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家里踱来踱去,越踱越觉得家具不是破旧不堪,就是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慢慢地,旧物件挨个儿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戴维斯坐在帝王气十足的书房和睡袍里,可他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

戴维斯被一件睡袍胁迫了,生活中的大多数人则是被过多的物质和外在的成功胁迫着。很多情况下,我们受内心深处支配欲和征服欲的驱使,自尊和虚荣不断膨胀,如着了魔一般不断攫取。一番折腾下来,除了拥有一两点流光溢彩的光鲜和热闹外,我们过得其实并没有那么开心。

人生短暂,我们来不及感慨,仿佛马上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真正属于自己的快乐在于简约的内心,如果自己不能完完全全、真真实实地生活,反而陷入物质欲望为我们设下的圈套中,便很难享受到人生的乐趣。世间繁华就像童话里的红舞鞋,漂亮、妖艳而充满诱惑,一旦穿上,便再也舍不得脱下来,只能疯狂地转动舞步,即使内心充满疲惫和厌倦。当生命的舞会到达终点,脱下红舞鞋时赫然发现,一路的风光和掌声结束后,留下的只有说不出的空虚和疲惫,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繁华过后总是空。最美的生活从来不是最繁华的生活。很多人不断追求所谓的舒适,最后才发现,真正的舒适在于内心。人生若烟火,绚烂过后便归于平淡,一颗通透的心才是最值得追求的,在恬淡与豁达中才能感到生命的甜美。

给人生一个鲜明的意义

“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绝不是为了吃饭。”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生需要一个鲜明的意义。有的人追求爱情,为爱情百折不回、无怨无悔;有的人追求金钱,为金钱殚精竭虑、夙兴夜寐;有的人追求友情,为朋友两肋插刀、赴汤蹈火;有的人追求名誉,为名誉立身持正、两袖清风……

人生在世,都有自己的追求,追求的本身便是自己给自己设立的人生意义。倘若没有追求、没有渴望,人生就没有意义。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南怀瑾先生解释这句不好理解的话时说,孔子的意思是,一个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真不晓得他该怎么办了。对任何事情,都不思索,不懂得提出疑问,只是糊里糊涂地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样的人生连圣人都不知该怎么办了。

在一所很有名望的大学里,著名作家毕淑敏正在演讲。从她演讲一开始就不断地有纸条递上来。纸条上提得最多的问题是——“人生有什么意义?请你务必说实话,因为我们已经听过太多言不由衷的假话了。”

她当众把条上内容念了出来,念完纸条内容以后台下响起了掌声。她说:“你们今天提出这个问题很好,我会讲真话。我在西藏阿里的雪山之上,面对着浩瀚的苍穹和壁立的冰川,如同一个茹毛饮血的原始人,反复地思索过这个问题。我相信,一个人在他年轻的时候是会无数次地叩问自己:‘我的一生,到底要追索怎样的意义?’我想了无数个晚上和白天,终于得到了一个答案。今天,在这里,我将非常负责地对你们说,我思索的结果是: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这句话说完,全场出现了短暂的寂静,如同旷野。但是,紧接着就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这可能是毕淑敏在演讲中获得的最热烈的掌声。在以前,她从来不相信有什么“暴风雨”般的掌声这种话,觉得那只是一个拙劣的比喻。但这一次,她相信了。她赶快用手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但掌声还是延续了很长时间。

她接着又说:“大家先不要忙着给我鼓掌,我的话还没有说完。我说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这不错。但是,我们每一个人要为自己确立一个意义!是的,关于人生意义的讨论,充斥在我们的周围。很多说法,由于熟悉和重复,已让我们从熟视无睹滑到了厌烦,可是这不是问题的真谛。真谛是,别人强加给你的意义,无论它多么正确,如果它不曾进入你的心理结构,它就永远是身外之物。例如,我们从小就被家长灌输过人生意义的答案。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谆谆告诫的老师和各种类型的教育,也都不断地向我们批发人生意义的补充版。但是有多少人把这种外在的框架当成自己内在的标杆,并为之下定了奋斗终生的决心?”那一天结束讲演之后,所有听演讲的同学都有这样一种感觉,那就是他们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听到一个活生生的中年人亲口说,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要你为之确立一个意义。

人生需要我们为之确立一个意义。生活若缺少了意义,就缺少了乐趣,一个人就会变得浑浑噩噩,感到空虚和麻木。

给人生一个鲜明的意义。这个意义,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不会为之感到后悔;这个意义,能赶走生命的颓废和空虚,带来愉快和欣喜;这个意义,能永远璀璨、不会变质,值得为之舍弃很多其他东西。一般来说,这个意义若要无悔,必定与感情有关、金钱无关,而与专注于财富积累的人,最后会发现物欲的增长并不能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快乐。人生的意义,必须包含一些精神上的寄托,如此才能感到生命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