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跟李叔同学修身养性,向南怀瑾学为人处世
48805800000020

第20章 南怀瑾:慈云化雨作春风的布道人(3)

我们不是和尚,也不是尼姑,人生一世,总会有各种欲望。人与人的追求不同,所以欲望不同。有的人求子孙满堂,得之,心满意足;有的人求福如东海,得之,心中无憾;有的人求无上智慧,得之,最是得意;有的人求万事如意,得之,甚为欢喜;有的人求名扬四海,得之,风光无限;有的人求家财万贯,得之,幸福无比。但是无论是求喜、求乐、求名、求财,说穿了,都是欲望在起作用而已。

欲望的存在是合理的,试问,一个人对人世毫无欲望、看破红尘,活着有何乐趣可言?然而,人不能没有欲望,更不能放纵欲望。欲望只可浅尝,而不可沉溺。

在勾践灭掉吴国后,辅佐勾践二十余年的功臣范蠡却上书请辞,他对勾践说:“过去大王受辱,臣不敢言退。今日大仇已报,臣不敢居功享乐。”

勾践十分不解,劝他说:“你遍历辛苦,难道不想有快乐的一天吗?现在你功高位尊,无所忧患,正是尽享富贵的时候,为何轻言放弃呢?”

范蠡搪塞掩饰,不肯正面回答。后来他对家人说:“盛名之下,其实难久;人不知止,其祸必生。勾践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

他的家人不相信他的推断,都劝他不要在功成名就时离开。

但范蠡自信无失,他长叹道:“人的一念之差,往往决定着一生的生死福祸。若为贪念所系,不加约束,祸发之日再想收手,就为时已晚了。”

于是,他带着家人从海路逃到齐国,改名换姓,在海边耕田,再创家业。

范蠡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他经营有方,加之苦心不懈,没多久,就积累了数十万家产,富甲一方。齐王听说了他的才能,深以为奇,便任他为相。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殊荣,范蠡的想法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他忧心地说:“治家能积累千金,居官能升至将相,这是平民百姓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了。至此若不思退,不用理智制止放纵之念,凶险马上就会降临。”于是他退回了相印,决定散尽家财远走他乡,他的家人苦劝不止,又说:“有官不做,我们无话可说,可散尽家财就不可理喻了。这是我们辛劳所得,不贪不占,为何要白白送给别人呢?”

范蠡开口说:“官高招怨,财多招忌,这都是惹祸的根苗。人贫我富,人无我有,若只取不施,为富不仁,钱财再多也无益,不如放弃!”

他把家财分给好友和乡亲,自带一些珍宝来到陶邑,隐居下来。

初到陶邑,范蠡自觉无比快乐。时间一长,他不甘清闲,又思治业大计。他的家人心有怨气地说:“人人思富,个个求财,你富不珍惜,认为钱财无用,今日何必再提此事?钱财有那么好赚吗?”

范蠡轻松一笑说:“穷富之别,在乎心也。只要有心,钱财取之何难?”

范蠡在陶邑以经商为业,求取利润。范蠡的经商谋略也是超群的,他采用“贱取如珠玉,贵出如粪土”的方法,买贱卖贵,有进有止,遵循“积贮之理”,没用多长时间就又积聚了巨万资财,成了当地首富,号称“陶朱公”。

后来,范蠡又散尽家财,周济贫困的乡党故旧,为此他表白说:“在我看来,经商是一种乐趣,在求取金钱上不该贪得无厌。钱财乃身外之物,不过分看重它才能得到它,此中真谛非守财者所能悟出。它让人受益无穷啊!”

人生如梦,弹指一挥间,夕阳已落山。在生命的过程中,有多少人为自己的欲望所支配,一生忙碌,不可解脱。超越欲望的,从来不是人。欲望如同火种,一个不懂得收敛欲望的人,会不断在火上加柴,放得越多,火势越大,最后大到无法控制,酿成火灾。面对欲望,做得最好的人不是清心寡欲的人,而是能很好地支配欲望却不被欲望支配的人。

勘破名利的陷阱

人世间有一则不变的名言,即“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南怀瑾先生指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是世人对待事物的原则,就此也告诫世人,善于用物可以,但绝不可被物所用,以免在与现实外物的博弈中输得一塌糊涂。从古至今,又有几人能够摆脱利益、外物的束缚,用现实而不为现实所用呢?

庄子说:“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其乐彼与此同,故无忧而已矣。”大意是,不追求官爵的人,不因为高官厚禄而喜不自禁,不因为前途无望、穷困贫乏而随波逐流、趋炎附势,荣辱面前一样达观,他也就无所谓忧愁。所以,庄子主张“至誉无誉”。也就是说,在庄子看来最大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同样,最大的名利就是忘记名利。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把荣誉、名利等外物看得很淡、很轻,才能不被名利等外物所束缚,才能远离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陷阱。

一条小鱼问阅历丰富的大鱼道:“妈妈,我的朋友告诉我,钓钩上的东西是最美的,可就是有一点危险,要怎样才能尝到这种美味而又保证安全呢?”“亲爱的孩子,”大鱼说,“这两者是不能并存的,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绝对不去吃它。”“可它们说,那是最便宜的,因为它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小鱼一脸艳羡。“这可就完全错了,”大鱼说,“最便宜的很可能恰好是最贵的,因为它要别人付出的代价是整个生命。你知道吗,它里面裹着一只钓钩!”“要判断里面有没有钓钩,必须掌握什么原则呢?”小鱼又问。“那原则其实你都已经说了,”大鱼说,“一种东西,味道最鲜美,价格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出任何代价,那么,钓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任何东西都有代价。钓钩是鱼垂涎鱼饵的代价。被名利所蛊惑的心,往往要付出跳下陷阱的代价。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江苏镇江的金山寺,看到山脚下大江东去,百舸争流,不禁兴致大发,随口问道记和尚:“你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可知道每天来来往往多少船?”高僧回答:“我只看到两只船。一只争名,一只夺利。”人性丛林中伏设了不少名利的陷阱,有时候,一个人为了名利,往往不顾一切跳入陷阱,结果名利反而离他而去。

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住持,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着找接班人。

一日,他将两个得意弟子叫到面前,这两个弟子一个叫慧明,一个叫尘元。高僧对他们说:“你们俩谁能凭自己的力量,从寺院后面悬崖的下面攀爬上来,谁就是我的接班人。”

慧明和尘元一同来到悬崖下,那真是一面令人望而生畏的悬崖,崖壁极其险峻、陡峭。身体健壮的慧明,信心百倍地开始攀爬。但是不一会儿他就从上面滑了下来。慧明爬起来重新开始,尽管他这一次小心翼翼,但还是从悬崖上面滚落到原地。慧明稍事休息后又开始攀爬,尽管摔得鼻青脸肿,他也绝不放弃……

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慧明屡爬屡摔,最后一次他拼尽全身之力,爬到一半时,因气力已尽,又无处歇息,重重地摔到一块大石头上,当场昏了过去。高僧不得不让几个僧人将他抬回去。

接着轮到尘元了,他一开始也和慧明一样,竭尽全力向崖顶攀爬,结果也屡爬屡摔。尘元紧握绳索站在一块山石上面,他打算再试一次,但是当他不经意地向下看了一眼以后,突然放下了用来攀上崖顶的绳索。然后他整了整衣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扭头向着山下走去。旁观的众僧都十分不解,难道尘元就这么轻易放弃了?大家对此议论纷纷。只有高僧默然无语地看着尘元的去向。

尘元到了山下,沿着一条小溪流顺水而上,穿过树林,越过山谷……最后没费什么力气就到达了崖顶。

当尘元重新站到高僧面前时,众人还以为高僧会痛骂他贪生怕死、胆小怯弱,甚至会将他逐出寺门。谁知高僧却微笑着宣布将尘元定为新一任住持。众僧皆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尘元向其他人解释:“寺后悬崖乃是人力不能攀登上去的。但是只要于山腰处低头看,便可见一条上山之路。师父经常对我们说‘明者因境而变,智者随情而行’,就是教导我们要知伸缩退变啊!”

高僧满意地点了点头,说:“若为名利所诱,心中则只有面前的悬崖绝壁。天不设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在名利牢笼之内,徒劳苦争,轻者苦恼伤心,重者伤身损肢,极重者粉身碎骨。”然后,高僧将衣钵锡杖传交给了尘元,并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攀爬悬崖,意在勘验你们的心境,能不入名利牢笼,心中无碍,顺天而行者,便是我中意之人。”

一个人面对名利的诱惑,仍能保持一颗清醒的心,不能攀爬便放弃,这是一种智慧。能做到这一点时,他就能对客观的、外在的出身、家世、钱财、生死、容貌都看得很淡泊,就能够达到精神的超脱、洒脱的境界。

慧忠禅师曾经对众弟子说:“青藤攀附树枝,爬上了寒松顶;白云疏淡洁白,出没于天空之中。世间万物本来清闲,只是人们自己在喧闹忙碌。”世间的人在忙些什么呢?其实不外乎是名和利。万物清闲,人又何必为了争名夺利而使自己不得清闲呢?摆脱名利等外物的束缚,才能体会“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惬意。

三、义气如虹大丈夫

真正的大丈夫,是一个真实面对自己、面对他人的人,他反对一切虚伪掩饰!他不反对成大功立大业,却瞧不起一切虚饰。刘邦灭了楚人项羽,靠的不是勇武德行,而是他善于收买人心,见势不妙,转首就逃,一待事成免死狗烹!诸葛亮机谋深沉,老是以退为进,要人三顾茅庐,其实这本身就是有招身价之嫌。历朝历代,谋士从政,文人做官,莫不是深谙这种虚饰作伪的伎俩!才识过人、博学见的高士未必是大丈夫。真正的大丈夫是粉碎一切伪饰、光明磊落面对世间的勇者。

救助苍生是自我最好的救赎

南怀瑾先生说:“中国文化讲大公无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救尽天下苍生,心中不留一念,这样才是大公无私,才是菩萨。”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南怀瑾先生对这句话的解释是:中国文化讲孝道,敬祖宗,鬼在这里是指祖宗的灵魂。拜人家的祖宗就是谄媚,不知从何说起。“见义不为,无勇也。”看到应该做的事情,不敢去做,没有勇气。南怀瑾先生认为,一个人看到自己该做的事情,勇敢去做,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大公无私,这样的行为才称得上是真正以苍生为念。

远古时,有一座大森林忽然发生火灾,大量树木被烧着了,不少动物家园被毁,四处逃散。

林中有一只雉鸟,挺身而出,它拼尽自己微薄之力欲熄灭这场大火。它飞向远处的河,跳入水中,把自己的羽毛湿透了,再飞入森林救火。

如此往返,飞来飞去,不以为苦。但毕竟杯水车薪,于事无补,但它还是坚持这样做,竭力想救灭大火。

这时,天帝见它这么不辞劳苦,便问道:“你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啊?”

雉鸟回答道:“我只想救这场大火,好让森林中的动物都能得到安身之处而已!森林,是动物生活的地方。我虽然身体小,但还是有力量的,尽管这力量很薄弱。既然还有力量,为什么不尽力扑救呢?”

天帝又问:“你的力量这么薄弱,肯定是扑不灭这场大火的,那你打算干到什么时候呢?”

雉鸟回答道:“我一直这样飞来飞去,取水救火,一直到我飞不动了,死了,才会停止。”

雉鸟就是这样一只带着“傻劲”的鸟,它对他人的爱已经远远胜过了对于自身的爱。它用它那仅有的一颗菩提心拯救着他人,它的善良足以让我们感动。

世间得道的圣人都如同雉鸟一样,都有爱人济世的情怀。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心愿便是这种情怀的体现。佛家也讲究心如菩提,以天下苍生为己念,佛家的这种慈悲也是一种济世情怀。

有一位得道高僧总是穿得整整齐齐,拿着医疗箱到最脏乱、最贫困的地方为那里的病人洗脓、换药,然后脏兮兮地回山门。他也总是亲自去化缘,但是左手化来的钱,右手就救助了可怜人。他很少待在禅院,禅院也不曾扩建,但是他的信徒愈来愈多,大家跟着他上山、下海,到最偏远的山村和渔港。他说:“我的师父还在世的时候,曾教导我什么叫完美,其实,完美就是求这世界完美;师父也告诉我什么是洁癖,洁癖就是帮助每个不洁的人,使他洁净;师父还点化我,什么是化缘,化缘就是使人们的手能牵手,彼此帮助,使众生结善缘。”最后,高僧说:“至于什么是禅院,禅院不见得要在山林,而应该在人间。南北西东,皆是我弘法的所在;天地之间,就是我的禅院。”

效法天地的法则立身处世,去掉自我人为的自私,这位得道禅师是真正摒弃私心的人。他视天地之间为自己的禅院,把自我的身心看成是外物。因为外物如同己身,所以能做到忘此身而心存天下。

只身存天下,将己身与天下融为一体,是对自身最好的安排。世界上有很多大公无私的人,表面上看,他们似乎因为无私而失去了许多,殊不知,他们为此得到的更丰裕。如果推开历史,走进生活之中,你会发现,如果不将自己局限在一个狭小自私的位置,获得的将会更多。正如冰心的一首小诗:“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的时候,天地便小了。”

在人生的大道上,总会遇到许多公与私之间的艰难抉择,但我们或许不知道,生命的旅程中,以苍生为念才是最好的选择,救赎苍生,也是对自我的救赎。

做上品人,养浩然气

南怀瑾先生在《原本大学微言》中提到,南北朝之前的中国历史,有很多记载是关于英雄和名士的,这些人都是真正的大英雄、大豪杰,他们肝胆侠义,风流倜傥,一般都是性情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