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奇效冬病夏治
48801000000068

第68章 慢性腰肌劳损(2)

热敷法5

取当归30克,川芎30克,乳香30克,没药30克,醋300毫升。上药在醋中浸泡4小时,再移入锅内加热数十沸。用纱布放入醋内浸透,趁热敷贴腰痛处,冷则更换,每次连续敷4~6小时,每天1次。

此方法具有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的功效,用于治疗瘀血腰肌劳损疼痛。

热敷法6

取肉桂30克,吴茱萸90克,生姜120克,葱白30克,花椒60克。上药粉碎炒热,将药倒入厚纱布,熨痛处,冷则再换炒热。

此方法具有温阳补肾、通经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肾虚腰肌劳损疼痛。

(二)药浴法

取生川乌15克,生草乌15克,透骨草15克,制没药15克,制乳香15克,莪术15克,威灵仙15克,桑寄生15克,皂刺15克,生马钱子10克,细辛10克,淫羊藿10克,酒白芍20克,制南星12克。风胜加防风、羌活、独活;寒胜加大川草乌等辛温药物,再加桂枝、附子、海风藤;湿胜加炒苍术、豨莶草、路路通、海桐皮;痰瘀互结之顽固腰痛加穿山甲、白花蛇;虚性腰痛加五加皮、杜仲、狗脊、黄芪、白术等。诸药研粗末,装入布袋内,以清水浸泡1小时后,再用文火煎30分钟以上。取出布袋,温浴患部,每次30分钟。每天1~2次,1剂药可用2~3天。

此方法具有温经散寒、活络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腰肌劳损。

(三)熏蒸法

取苏木100克,羌活100克,独活100克,威灵仙100克,秦艽100克,防风100克,桂枝100克,木瓜100克,伸筋草100克,艾叶100克,松节100克,透骨草100克,制川乌100克,制草乌100克。将药倒入特制蒸浴箱内,加热水20千克,令患者去衣仰卧于蒸浴椅上,用塑料浴罩覆盖,使头露出罩外,加热蒸浴箱,使罩内温度升至38~45℃,蒸浴20~30分钟,每天1次,12天为1个疗程。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及体弱者不宜用本法。

此方法具有祛风除湿、温经通络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腰肌劳损。

三、针灸治疗法

(一)针刺法

针刺法1

主穴取肾俞、腰阳关、委中穴。寒湿配大肠俞、关元俞穴;肾阳虚配命门、腰眼穴;肾阴虚配志室、太溪穴;外伤配水沟、腰痛穴及阿是穴。寒湿及肾阳虚者用补法,针后灸之;肾阴虚用补法;外伤者针刺用泻法或点刺出血。主穴直刺1.0~1.5寸,留针20~30分钟,隔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

此方法具有温经、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腰肌劳损。针刺法2取大椎、风池、风府、肾俞、太溪穴。先针大椎穴,再针风池、风府穴,用泻法,不留针。再针肾俞、太溪穴,用补法,留针30分钟。此方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风寒肾虚腰肌劳损疼痛。

针刺法3

取肾俞、志室、气海俞、命门、腰阳关、次髎、委中及阿是穴。各穴均直刺1.0~1.5寸,皆用补法,留针30分钟。针刺后可在腰部穴位上加拔火罐,以散瘀温经止痛。隔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

此方法具有温阳补肾、通经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肾虚腰肌劳损疼痛。

(二)艾灸法

艾灸法1

取肾俞、命门及阿是穴。用隔药饼灸法。取当归10克,红花10克,川断10克,狗脊10克,公丁香10克,桑寄生10克,升麻10克,川芎10克,木香10克,乳香6克,没药6克,全蝎3克,研碎后加黏合剂,用黄酒制成药饼。将药饼放在俞穴及压痛点上,上置艾炷,同时点燃,每穴灸5~7壮。灸时每壮燃至患者有明显热灼感后,可更换1壮,不必等待艾炷燃尽。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3天。

此方法具有温阳补肾、通经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各种肾虚型腰肌劳损疼痛。

艾灸法2

取脊柱中线的压痛点。用阳燧锭灸法。取硫黄120克,生川乌10克,生草乌10克,辰砂10克,细辛6克,四叶树6克,冰片6克,麝香末0.3克。将硫黄末放入铝盒内,置酒精灯上加热,再将生川乌、生草乌、辰砂、细辛、四叶树、冰片研末拌匀倾入。竹棒搅和,使铝盒离火,再倒入蟾酥末、麝香末搅和,待凉后成饼状,剪成麦粒大小备用。取2厘米×2厘米白纸一张,使其中点对准脊柱中线的压痛点,其四角涂上凡士林紧贴皮肤,取本药1粒置于白纸中点,用火柴点燃烧尽(不使白纸燃起来),待患者感到温热或灼热痛时将火压灭即可,揭去白纸。隔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此方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各种腰肌劳损疼痛。

(三)耳穴法

耳穴法1

取耳穴肝区、肾区、腰痛点、腰椎、皮质下、神门、膀胱。毫针中等程度刺激,留针20分钟,每天或隔天1次。

此方法具有温经、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腰肌劳损。耳穴法2取耳穴腰骶区、神门区、肾区。毫针中等程度刺激,可稍作捻转,两耳同刺,留针10分钟,隔天1次,7次为1个疗程。此方法具有温经、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腰肌劳损。

(四)穴位注射法

取腰部阿是穴。穴位常规消毒,用5毫升注射器抽取“10%葡萄糖液”10~20毫升,或“5%当归注射液”0.5~1毫升,注入阿是穴,每次可取3~5穴。

此法用于治疗腰肌劳损。

四、中药内服法

中药内服法1

用“补肾壮筋汤”治疗。取熟地黄12克,当归12克,牛膝10克,山萸肉12克,茯苓12克,续断12克,杜仲10克,白芍10克,青皮5克,五加皮10克。肾阴虚者加女贞子10克、龟板15克(先煎)。肾阳虚者,加巴戟天12克、补骨脂10克、仙茅10克、淫羊藿10克;急性发作而疼痛较甚者,加乳香5克、钩藤10克、丝瓜络6克;气血虚弱者,加黄芪15克、何首乌30克。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1小时,浸透后煎煮。首煎沸后文火煎4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煎好后两煎混匀,总量以300~400毫升为宜,每天1剂,早晚分2次温服。

此方法具有补肾壮筋、祛湿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腰肌劳损。中药内服法2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取独活10克,桑寄生30克,防风10克,细辛3克,秦艽10克,桂枝10克,当归12克,生薏仁30克,川芎6克,牛膝15克,木瓜15克,杜仲15克,苍术10克,防己10克,甘草10克。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1小时,浸透后煎煮。首煎沸后文火煎4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煎好后两煎混匀,总量以300~400毫升为宜,每天1剂,早晚分2次温服。

此方法具有祛风除湿、通经活络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腰肌劳损。中药内服法3用“身痛逐瘀汤”治疗。取当归12克,川芎6克,地龙2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制乳香6克,五灵脂10克,秦艽10克,香附12克,羌活10克,牛膝12克,甘草6克。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1小时,浸透后煎煮。首煎沸后文火煎4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煎好后两煎混匀,总量以250~300毫升为宜,每天1剂,早晚分2次温服。此方法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腰肌劳损。中药内服法4用“右归丸加减”治疗。取当归10克,枸杞子10克,肉桂6克,制附子6克,熟地10克,山药12克,山萸肉12克,杜仲10克,菟丝子15克,鹿角胶10克。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1小时,浸透后煎煮。首煎沸后文火煎4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煎好后两煎混匀,总量以250~300毫升为宜,每天1剂,早晚分2次温服。

此方法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腰肌劳损。

中药内服法5

用“甘姜苓术汤加味”治疗。取白术10克,茯苓10克,干姜10克,甘草10克,制附子6克,牛膝15克,桑寄生20克,杜仲10克。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1小时,浸透后煎煮。首煎沸后文火煎4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煎好后两煎混匀,总量以250~300毫升为宜,每天1剂,早晚分2次温服。

此方法具有散寒除湿、温经通络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腰肌劳损。中药内服法6用“腰痛验方”治疗。取杜仲(盐水炒)9克,木瓜2.5克,补骨脂9克,萆薢3克,续断4.5克,当归3克,金毛狗脊4.5克,炙甘草3克,核桃肉30克,食盐1匙,甜酒1杯。将核桃肉、盐、酒取一半同药入罐煎,另一半于服药时咽下。

此方法具有温肾通经、理气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腰肌劳损。中药内服法7用“壮本丹”治疗。取肉苁蓉(酒洗、焙干)15克,杜仲(酒洗)15克,巴戟天(酒浸、去皮)15克,青盐15克,胡桃仁3克,补骨脂(盐炒)3克,小茴香3克。共为末,用猪腰子1对,剖开去白膜,入药在内,扎住,再用面包紧,入火内烧熟,去药与面。每服1个,酒送下。

此方法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腰肌劳损。

中药内服法8

用中成药治疗。壮腰健肾丸,口服,每次3.5克,每天2~3次,温开水送服;骨仙片,口服,每次4~6片,每天3次,温开水送服;金匮肾气丸,口服,每次l丸,每天2次,淡盐水送服。小活络丹,口服,每次1丸,每天2次,温开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