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奇效冬病夏治
48801000000065

第65章 强直性脊柱炎(1)

强直性脊柱炎(AS)为常见风湿病之一,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也可累及内脏及其他组织的慢性进展性风湿性疾病,是一种血清反应阴性、病因不明且表现为进行性、独立性、全身性的疾病,由骶髂关节向上至髋关节、椎间关节、胸椎关节侵犯性发展性疾病,以侵犯中轴关节及四肢大关节为主,并常波及其他关节及内脏,可造成人体畸形及残疾。此病多见于青年男性患者,16~32岁发病较多,多数患者呈隐匿发病。本病发展缓慢,可迁延10~20年。病变早期呈转移性、上行性腰背疼痛,以下腰痛最多见,并伴有困倦乏力、消瘦气短、贫血症状,少数伴有低烧,以及晨僵、夜间翻身困难、起床费力或活动受限,且一种姿势保持越长久,症状越明显。严重者脊柱功能活动受限,X线显示骶髂关节间隙模糊,椎小关节正常。病变中期,腰背、下肢关节疼痛较著,脊柱活动受限,部分韧带钙化,小关节骨质破坏。此时若能得到正确、彻底的治疗,大多可以治愈。病变发展到后期,进展较快,很短时间内形成驼背畸形,关节强直,X线显示骶髂关节融合,脊柱竹节样变,并出现全身症状及内脏受累,有少数患者瘫痪卧床,甚至死亡。实验室检查可见轻度贫血、Hb 降低,血沉呈轻度增快或中度增快,但与疾病活动性相关性不大,而C反应蛋白则较有意义。90%~95%的患者HLA~B27阳性,但一般不依靠LHA~B27来诊断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放射线证据。X线检查对AS的诊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98%~100%病例早期即有骶髂关节的X线改变,是本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中医学无强直性脊柱炎之病名,但在中医经典著作及历代中医的文献中早有类似于本病症状的描述。如《灵枢·寒热》:“骨痹,举节不用而痛。”《素问·痹论》:“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督之为病,脊强而厥”。通过其脊柱强直、驼背畸形以及关节肿大、变形、骨质受损等临床特征,可知本病痹在体为骨,在脏为肾,故当属“骨痹”、“肾痹”范畴;其病性顽固而缠绵难愈,又称“顽痹”、“尪痹”,晚期发生驼背畸形,又称龟背。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于调养,肾督亏虚,卫阳空疏,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袭,深入骨骼脊髓。由于正气亏虚,邪气深伏于内,痰浊瘀血交互产生,壅滞督脉,邪正混淆,如油入面,胶着难解,终致脊柱强直、变形而发本病。本病在冬季寒冷季节症状加重,夏季症状趋于缓解,甚合“冬病夏治”。根据“冬病夏治”之理,在夏季阳气隆盛之时,应用补肾壮督、袪寒化痰、温经通络的中药进行穴位贴敷、内服,以及中药熏蒸、药浴、热敷、针灸、推拿等法治之,不但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具有积极地预防作用。

一、穴位贴敷法

穴位贴敷法1

骶部疼痛取大肠俞、秩边、次髎、环跳、足三里穴;腰骶部疼痛取肾俞、大肠俞、秩边、腰眼、环跳、次髎穴;胸腰部疼痛取肺俞、膏肓、至阳、脾俞、肾俞穴;颈胸部疼痛取风池、天柱、颈4夹脊、大椎、风门、肺俞穴。用“冬病夏治消喘膏”。取炙白芥子21份,元胡21份,甘遂12份,细辛12份,生姜适量。上药烘干共研细末,过100目筛储瓶备用。用时取生姜适量,洗净浸泡后捣碎取汁,再用生姜汁拌和药粉(药粉和生姜汁的比例大致为10克∶10毫升),拌匀调成膏状,药膏直径为1.3厘米、厚约0.3厘米。取适量药膏摊涂在5厘米×5厘米贴敷纸中心部位,贴敷于穴位。成人每次贴敷的时间为4~6小时,儿童相应缩短。如果局部有烧灼感或疼痛,可以提前揭去。如贴后局部有发痒、发热舒适感,可多贴几小时,待药膏干燥后揭去。贴敷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中午时分为佳,共贴敷3次,一般连续贴治3年。

此方法具有温经化痰、散寒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之关节强直、疼痛。

穴位贴敷法2

骶部疼痛取大肠俞、秩边、次髎、环跳、足三里穴;腰部疼痛取肾俞、大肠俞、委中、足三里、悬钟穴;胸部疼痛取大椎、肺俞、膏肓、脾俞、肾俞穴;颈部疼痛取风池、天柱、颈5夹脊、大椎、风门、肺俞穴。用“天灸膏1方”。取白芥子、斑蝥各等份,共研极细末,用50%二甲基亚矾调成软膏。用时取麦粒大小的药膏,放置于5厘米×5厘米贴敷纸中心,贴敷于穴位上。贴敷时间在每年“头伏”、“中伏”、“末伏”,择其中午时分,5天贴敷1次,3次为1个疗程,必要时可连续贴敷2~3个疗程,连续贴治3年。成人每次贴敷的时间为3小时,儿童相应缩短。一般揭去药膏后即起水疱,逐渐干瘪结痂。水疱不可擦破,若破裂,用甲紫涂擦。注意局部清洁,一般不会感染,不留瘢痕。

此方法具有温阳化痰、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症见腰膝酸软、晨僵、骶髂关节隐痛、体倦身重。

穴位贴敷法3

取骶部疼痛取大肠俞、秩边、次髎、环跳、足三里穴;腰部疼痛取肾俞、大肠俞、委中、足三里、悬钟穴;胸部疼痛取大椎、肺俞、膏肓、脾俞、肾俞穴;颈部疼痛取风池、天柱、颈5夹脊、大椎、风门、肺俞穴。用“天灸膏2方”。取白芥子、甘遂、麻黄、细辛、半夏、元胡,各药等量烘干,共研为细末,过100目筛储瓶备用。用时取生姜适量,洗净浸泡后捣碎取汁,再用生姜汁拌和药面(药面和生姜汁的比例大致为10克∶10毫升),拌匀调成膏状。取药膏3克,摊涂于5厘米×5厘米贴敷纸中心,在药膏上面点少许麝香(或冰片),贴敷于穴位上。固定3~4小时后取下。每年治疗4次,即“头伏”、“中伏”、“末伏”第1天的当日中午时分各贴敷1次,“末伏”后10天左右再敷贴第4次以巩固疗效,每年4次为1个疗程,连续贴敷治疗3年。

此方法具有温经通络、祛湿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穴位贴敷法4骶部疼痛取大肠俞、秩边、次髎、环跳、足三里穴;腰部疼痛取肾俞、大肠俞、委中、足三里、悬钟穴;胸部疼痛取大椎、肺俞、膏肓、脾俞、肾俞穴;颈部疼痛取风池、天柱、颈5夹脊、大椎、风门、肺俞穴。用“白芥子泥丸”。取白芥子15克,洋金花9克,甘遂9克,细辛9克,麝香(或冰片)0.3~1.5克,鲜生姜适量。将前4味药物烘干,与麝香(或冰片)共研为极细末,和匀,密封备用。临用前取出药末1/3,徐徐加入刚刚挤压出的鲜姜汁(生药末和鲜生姜汁的比例大致为10克∶10毫升),搅拌制成膏,以能够成形而不散为度,搓成圆柱状,然后切成直径1.3厘米、厚约0.3厘米的小圆饼。取好穴位后常规消毒,用毫针点刺不留针,出针后即将药饼分置各穴上,用5厘米×5厘米贴敷纸覆盖固定,贴治(同时休息)3~4小时方可揭去。个别对药物过敏的患者,贴后不久即感烧灼疼痛难忍,可提前揭去。如起疱可按烫伤处理,不宜再用此法治疗。贴敷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中午时分为佳,每年贴敷3次。如法连续贴敷治疗3年。第2、第3次贴治时局部皮肤有红晕不影响治疗,但如有破损尚未恢复时可根据辨证另取他穴。

此方法具有温阳祛湿、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二、热敷熏洗法

(一)热敷法

热敷法1

用“热敷膏”。取葱汁150克,姜汁150克,蒜汁150毫升,凤仙花汁50毫升,米醋150毫升,面粉30克,牛皮胶60克。先将葱汁、蒜汁、姜汁、凤仙花汁及米醋放入锅内煎煮,煎成浓汁后再加入牛皮胶及面粉,继续煎至膏状为止。用时取适量药膏摊涂在5厘米×5厘米贴敷纸中心部位,贴敷于所取用的穴位上。取骶部疼痛取大肠俞、秩边、次髎、环跳、足三里穴;腰部疼痛取肾俞、大肠俞、委中、足三里、悬钟穴;胸部疼痛取大椎、肺俞、膏肓、脾俞、肾俞穴;颈部疼痛取风池、天柱、颈5夹脊、大椎、风门、肺俞穴。每天换药1次,10天为1个疗程。

此方法具有温通经脉、散寒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肾阳虚衰型强直性脊柱炎。

热敷法2

用“湿热敷方”治疗。取透骨草30克,伸筋草30克,苏木20克,海桐皮20克,嫩桑枝15克,威灵仙15克,红花12克,鸡血藤12克,白芷12克,乳香9克,没药9克,川乌9克,草乌9克,秦艽9克,全当归9克。先将上药用布包裹后放入锅中,加入1000毫升的清水煎煮40~50分钟后取出药包,然后将两条毛巾浸于药液中,待药液温度降至38~42℃时,取出毛巾将其敷于患处。每次敷30~40分钟(要保证药液的温度始终保持在38~42℃)。患者每天可敷1~2次,每治疗1周后休息2天,21天为1个疗程。一般每剂药可连用2~3天。

此方法具有温阳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之颈项强直,骶髂关节隐痛。

热敷法3

用“二乌散”治疗。取生首乌20克,生川乌20克,山奈20克。将上药共研细末后置于棉垫上,再将棉垫敷于患处并用胶布固定,然后用热水袋在棉垫外热敷。患者可每天敷1次,15天为1个疗程。

此方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灼热肿痛者忌用。

热敷法4

用“除痹散”治疗。取荆芥20克,防风20克,秦艽20克,丁香20克,肉桂20克,草乌20克,没药20克,胡椒20克,细辛20克。上药共研细末混匀。先用凡士林在腰背痛处涂一层,然后将药末撒于腰痛部位,用数层醋浸透的纱布盖在上面,在纱布上洒95%的酒精或高度白酒少许,用火点燃,当患者感觉腰背部热烫时立即熄灭,外加温水袋保温。

此方法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温经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寒湿阻痹经络型强直性脊柱炎。

(二)药浴法

药浴法1

用“祛寒温阳药浴方”治疗。取巴戟天150克,桂枝50克,艾叶90克,制附子50克,淫羊藿150克。将上药放入大沙锅内煎煮40分钟,将药汁倒入大木桶内,兑水至适宜温度的量,人进入木桶内浸泡,木桶上口用物围严,头露在外,每次浸泡30~40分钟。此方法具有温阳益气、散寒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药浴法2用“强脊炎浸浴方”治疗。取川椒目30克,海藻30克,鸡血藤30克,羌活15克,独活15克,半夏15克,昆布15克,木瓜15克,桂枝15克,制川乌5克,制草乌5克。上药纱布包之,用水3煎20分钟,倒入浴缸温水中,水量以能浸泡整个人体为度。每次浸浴半小时,每周2次。

此方法具有温通经络、化瘀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腰背疼痛,活动受限者。

(三)熏蒸法

熏蒸法1

用“祛除风湿方”治疗。取麻黄24克,木瓜24克,五加皮24克,防风24克,三棱24克,鸡血藤24克,泽兰叶24克,伸筋草24克,透骨草30克,寻骨风30克,生乳香18克,生没药18克,文术18克,钩藤18克,桃仁18克,牛膝18克,当归15克,红花12克,血竭10克,甘草12克。将上药粉碎成粗末,装入熏蒸治疗床容器内,注水,水煮沸后患者即可上床治疗,熏蒸病变部位。每天蒸熏1次,每次30~40分钟,12天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3天再继续下1个疗程。每剂药可用3天。

此方法具有温经通络、祛风除湿、活血化瘀的功效,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熏蒸法2

用“化瘀止痛方”治疗。取威灵仙60克,生甘草60克,羌活30克,独活30克,川乌30克,草乌30克,土元20克。用蒸熏治疗机,每天蒸熏2次,每次30~40分钟,3~4周为1个疗程。

此方法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腰背痛重者。

三、针灸治疗法

(一)针刺法

针刺法1

取百会、风府、大椎、至阳、筋缩、命门、腰阳关、腰俞穴及相应夹脊穴。合并坐骨神经疼痛者,选用环跳、坐骨、委中、承山等穴。用2寸针从一侧夹脊穴脊柱对侧斜刺,两侧交替刺入,用泻法,针感可沿针尖放射至对侧背部。髋关节病变重用急脉、居髎穴,急脉穴用3寸针深刺,避开血管,行泻法,针感向髋关节内传导。

此方法具有温阳通脉、除湿蠲痹的功效,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针刺法2取大椎、身柱、脊中、命门、肾俞、阳关等穴;合并坐骨神经疼痛者,选用环跳、坐骨、委中、承山等穴。用捻转法进针。风寒湿邪偏盛者,用泻法;肝肾亏虚者用补法。每次选4~5个穴位,每天1次,12天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