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奇效冬病夏治
48801000000034

第34章 高血压(3)

(四)耳穴法

耳穴法1

取耳穴肝、胆、高血压点、目1、目2。选取0.5寸短柄毫针针刺,耳穴局部常规消毒,以左手固定耳部,右手进针。进针深度以穿破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宜,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可间隔捻针。或取“图钉型”皮内针(即揿针),耳穴局部常规消毒,用镊子持针柄,对准所选穴位,垂直刺入,令环状针柄平整地留于皮肤上,以胶布固定,留针2~3天,埋针期间,每天以拇指、食指按压埋针处2~3次,以加强针感,增强疗效。或取王不留行子,耳穴局部常规消毒,把王不留行子置于8毫米×8毫米胶布中心,贴敷于所选治疗点上,用拇指、食指相对按压,揉捏至耳穴局部发热、红润、疼痛,留置3~5天,每天按压2~3次。此方法具有平肝潜阳的功效,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耳穴法2取耳穴肝、神门、胃、肺、眼。耳穴局部常规消毒,选取0.5寸短柄毫针针刺,进针深度以穿破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宜,留针20~30分钟,或用镊子持“图钉型”皮内针针柄,对准所选穴位垂直刺入,令环状针柄平整地留于皮肤上,以胶布固定,留针2~3天,埋针期间每天按压埋针处2~3次,以加强针感增强疗效。或取王不留行子,耳穴局部常规消毒,把王不留行子置于8毫米×8毫米胶布中心,贴敷于所选治疗点上,用拇指、食指相对按压,揉捏至耳穴局部发热、红润、疼痛,留置3~5天,每天按压2~3次。

此方法具有镇肝熄风的功效,用于治疗风火上扰型高血压。

耳穴法3

取耳穴肾上腺、皮质下、神门、脾、胃。选取0.5寸短柄毫针针刺,进针深度以穿破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宜,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可间隔捻针,或取“图钉型”皮内针(即揿针),耳穴局部常规消毒,用镊子持针柄,对准所选穴位,垂直刺入,令环状针柄平整地留于皮肤上,以胶布固定,留针2~3天,埋针期间,每天以按压2~3次,以加强针感,增强疗效。或将中药王不留行子置于8毫米×8毫米胶布中心,贴敷于所选治疗点上,用拇指、食指相对按压,揉捏至耳穴局部发热、红润、疼痛,留置3~5天,每天按压2~3次。

此方法具有健脾益气、补血安神的功效,用于治疗中气不足型高血压。

耳穴法4

取耳穴肾、肾上腺、内分泌、神门、皮质下、胃。选取0.5寸短柄毫针针刺,进针深度以穿破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宜,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可间隔捻针。或取皮内针对准所选穴位,垂直刺入,令环状针柄平整地留于皮肤上,以胶布固定,留针2~3天,埋针期间,每天以拇指、食指按压埋针处2~3次,以加强针感,增强疗效。或将中药王不留行子置于8毫米×8毫米胶布中心,贴敷于所选治疗点上,用拇指、食指相对按压,揉捏至耳穴局部发热、红润、疼痛,留置3~5天,每天按压2~3次。

此方法具有滋补肾精的功效,用于治疗肾精不足型高血压。

耳穴法5

取耳穴脾、胃、肺、三焦、耳尖。耳穴局部常规消毒,选取0.5寸短柄毫针针刺,以左手固定耳部,右手进针。进针深度以穿破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宜,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可间隔捻针。或用镊子持揿针对准所选穴位,垂直刺入,令环状针柄平整地留于皮肤上,以胶布固定,留针2~3天,埋针期间每天按压2~3次。或取王不留行子耳穴局部贴敷,留置3~5天,每天按压2~3次。

此方法具有健脾祛湿、豁痰通络的功效,用于治疗痰浊中阻高血压。

(五)穴位注射法

穴位注射法1

取5毫升注射器抽取“当归注射液”,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刺入三阴交、肝俞、胆俞穴,令穴位产生较强的酸胀感,注入当归注射液,每穴各0.3毫升,左右交替注射,每天1次。

此方法具有平肝潜阳的功效,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穴位注射法2取5毫升注射器抽取“0.5%~1%利多卡因注射液”,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刺入阳陵泉、丘墟或中封穴,令穴位出现沿经或大体沿经传导之针感,注入“利多卡因”注射液,每穴0.3毫升,左右交替注药,每天或隔天1次。

此方法具有镇肝熄风的功效,用于治疗风火上扰而致高血压眩晕。

穴位注射法3

取5毫升注射器抽取“当归注射液”,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刺入足三里、血海、脾俞穴,令穴位产生较强的酸胀感,注入当归注射液,每穴0.3毫升,左右交替注射,每天1次。

此方法具有补益心脾、益气生血的功效,用于治疗心脾血虚型高血压眩晕。

穴位注射法4

取5毫升注射器抽取“5%~10%葡萄糖注射液”,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刺入足三里、中脘、关元穴,令穴位产生较强的酸胀感,注入葡萄糖注射液,每穴0.3毫升,足三里、中脘穴左右交替注射,每天1次。

此方法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用于治疗中气不足型高血压眩晕。穴位注射法5取5毫升注射器抽取“维生素B12注射液”,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刺入肾俞、绝骨穴,令穴位产生较强的酸胀感,注入维生素B12注射液,每穴0.3毫升,左右交替注射,每天1次。此方法具有补益肾精的功效,用于治疗肾精不足型高血压眩晕。穴位注射法6取5毫升注射器抽取“阿托品注射液”,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刺入丰隆、中脘穴,令穴位产生较强的酸胀感,注入阿托品注射液,每穴0.3毫升,每天1次。

此方法具有健脾祛湿的功效,用于治疗痰浊中阻型高血压眩晕。

四、中药内服法

中药内服法1

用“逍遥降压汤”治疗。取牡丹皮15克,栀子15克,黄芪15克,菊花15克,柴胡15克,白芍30克,茯苓15克,钩藤15克,夏枯草15克,当归12克,薄荷9克。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1小时,浸透后煎煮。首煎沸后文火煎4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煎好后两煎混匀,总量以250~300毫升为宜,每天1剂,早晚分2次温服。从夏至日起开始服,连续服用2个月。

此方法具有清肝解郁、平肝降压的功效,对控制肝郁化火、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发作,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中药内服法2

用“远菊二天散”治疗。取生远志15克,菊花15克,天麻15克,川芎15克,天竺黄12克,柴胡10克,石菖蒲10克,僵蚕10克。诸药共研细末装胶囊,餐前半小时服,每次20克,每天3次,1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间隔3~5天,从“夏至”日起开始服,连续服用2个月。

此方法具有平肝化痰、安神定惊的功效,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兼有痰湿、心神不安之高血压病。

中药内服法3

用“夏寄芩芍汤”治疗。取夏枯草30克,桑寄生2克,黄芩15克,白芍25克,牛膝35克,牡蛎50克(先煎),钩藤15克(后下)。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1小时,浸透后煎煮。首煎沸后文火煎4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煎好后两煎混匀,总量以250~300毫升为宜,每天1剂,早晚分2次温服。从“夏至”日起开始服,连续服用2个月。

此方法具有清肝泻火、平肝潜阳、养阴柔肝、引血下行的功效,用于治疗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

中药内服法4

用“芪仲降压汤”治疗。取黄芪15克,杜仲15克,生地15克,山萸肉10克,牡丹皮8克,生石决明10克,钩藤10克(后下),甘菊花10克,川牛膝12克,茯苓10克,茯神10克,柏子仁10克。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1小时,浸透后煎煮。首煎沸后文火煎4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煎好后两煎混匀,总量以300~400毫升为宜,每天1剂,早晚分2次温服。从“夏至”日起开始服,连续服用2个月。

此方法具有滋阴潜阳、平肝泻火、补益肝肾的功效,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症见头晕目眩、心烦急躁,甚则耳鸣震颤、舌质稍红、脉弦微数。

中药内服法5

用“祝氏方”治疗。取熟附片15克(先煎),肉桂10克,熟地15克,山药20克,山萸肉15克,泽泻10克,茯苓15克,川断15克,杜仲10克,桑寄生20克,怀牛膝10克,淫羊藿10克。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1小时,浸透后煎煮。首煎沸后文火煎4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煎好后两煎混匀,总量以300~400毫升为宜,每天1剂,早晚分2次温服。从夏至日起开始服,连续服用2个月。

此方法具有温补肾阳、兼滋肾阳的功效,用于治疗肾阴阳两虚型高血压。症见眩晕耳鸣,腰酸膝软,肢冷畏寒,夜尿频数,自汗,便溏水肿,舌淡胖,脉沉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