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奇效冬病夏治
48801000000002

第2章 冬病夏治基础知识(2)

为什么“冬病”要“夏治”呢?是因为“冬病”患者本身体质就偏于虚寒,再加上冬天环境也是寒冰一片,两寒夹击,便毫无解冻的可能。所以在冬天治寒症,就像是雨天里想晾干湿衣服,是很困难的。然而在盛夏之际,外界是暑热骄阳,里面是心火正盛,这时积寒躲在后背的膀胱经和关节处,最易被赶出来。但若是阳气衰弱,里面没有推动之力,就会错过排寒的大好时机。再加上有很多人,体质本来就有些阳气不足,夏天再去痛饮“祛暑”的饮料,如冰镇啤酒、凉茶、水果冰等,然后整日在空调房间里工作,那真是“陈寒未去,又添新寒”。要记住,寒气是会沉积的。且身体被寒气侵袭的地方,必会气血瘀阻,这叫做“寒凝血滞”。若寒气停留在关节,就会产生疼痛,停留在脏腑就易产生肿物,停留在经络就会使经络堵塞,气血也就流行不畅,不但会四肢不温,也常会有手脚发麻的症状出现。所以倘若不在夏日祛除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的时候,就又会内外交困了。所以,“夏治”就是针对冬季容易发作的疾病,在夏天的时候进行对症治疗,以期通过改善人体的阴阳平衡,来达到使冬天发病率降低或减缓病情的目的,坚持数年后,有些疾病甚至可以根治。如何在夏日去除积寒呢?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内用温热”、“外散风寒”。内用温热就是服用偏温热的饮食。有人说,大热天,再吃热的东西,那还不得心烦气躁。不错,关键是服温热药有个技巧,即可以待热药变凉后服用。比如说红糖姜汤水,本来是温热暖胃的,但我们在暑天服用,可以先倒在塑料瓶中,然后放到冷水里浸一下,此时,我们虽然喝的是冷饮,到胃里的却是热药。还有那些不出汗或出汗怕风的人,此时可用“玉屏风颗粒”数袋冲成一瓶,放凉,每天当饮料频饮,汗多可止,无汗可发,又可防风,真是一石三鸟,不妨一试。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正好体现了人体应天时而动的这种自然调节功能,即泻心经之气血(火)来补充膀胱经的虚弱(寒)。心在五行属火,于夏天最盛;足太阳膀胱经为人体之藩篱,是抵御外寒之屏障,也是清除内寒之通道。夏天毛孔大开,最易出汗,汗为心之液,可泻过旺之心火,也可将侵入机体的寒邪及时排出,所以发汗法是排除体内寒邪的最好方法。夏天身体多汗是上天赐予我们清除寒气的自然疗法,不但可以清除寒气,发汗本身还可排出体内大量的瘀毒。

假如夏日里我们贪食冷饮,胃肠中积有大量寒气,本来用于发汗的心火,转而被用于温暖肠胃了。此时,体表便缺少气血来抵御外邪侵袭。而所谓的外邪也是我们一手制造的,那就是空调的冷气。冷气从皮毛而入,冷饮从肠胃而入,心火虽盛,难敌二寒。既不能很好的消化,也不能很好的发汗,结果就出现了所谓的“肠胃型感冒”的症状:发热无汗,吐泻交加。此时,我们可以吃“藿香正气丸”,此药偏温热,外散风寒,内消寒湿,用一药而两邪解。

人类依赖大自然而生存,人的生命活动规律、生理和病理都受自然规律影响和制约,风霜雨雪、阴晴冷暖都能对人体产生微妙的影响。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此时用温热治疗某些属于寒性的疾病,可以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冬病夏治适用于所有阳气不足、肺气虚弱、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的疾病。不论是内服还是外治,冬病夏治常采用药物和穴位敷贴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起到鼓舞正气,驱逐宿邪、痰饮和瘀血,疏通经络,活血通脉,温经散寒等作用,使人体阳气充沛,抗寒能力增强,经络气血贯通,并可针对个体体质不同,通过益肺、健脾、补肾的药物扶助人体的阳气,纠正虚寒体质,使气血流行通畅,水谷精微输布正常,从而达到治本的目的。哮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关节炎、风湿病、胃病等都属于这一类疾病,夏季在采用敷贴、针灸、中药调理等方法治疗后,冬季可以减轻发病或者彻底根治。

中医“冬病夏治”的基本思想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借助自然界夏季阳旺、阳升,人体阳气有随之欲升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对阳虚者用补虚助阳药,或内寒凝重者用温里祛寒药,以求更好地发挥扶阳祛寒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为秋冬储备阳气,令人体阳气充足,至冬季时则不易被严寒所伤。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有些“冬病”在冬天治疗效果很差,而在夏天治疗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冬病夏治的应用特点

“冬病夏治”一直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特色方法,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人们总结出冬病夏治的四大应用特点:一是顺应四季,择时而治;二是重治未病,防患为先;三是外治为主,兼施内治;四是加强调养,增强体质。

1.顺应四季,择时而治

“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在“七月流火”的季节,去医院扎针、贴药,可治疗顽固性的“老慢支”、支气管哮喘等咳喘疾病,这就是为很多人所推崇的“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临床治疗中独特的一种方法。

疾病应时而生,也要择时而治。冬季天气寒冷,是哮喘、支气管炎这类慢性病的高发期。对于体质偏寒的人,机体抵抗力差,容易感冒犯病。夏季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此时人体阳气发泄,腠理开泻,皮肤松弛,毛孔张开,经络气血趋于体表,流通旺盛,在这个时候用药治病,药物能够得到很好的吸收,随着气血经络到达病变部位,疏通经络,调节脏腑。这种按照传统中医学“天人合一”的理论形成的冬病夏治法,至今已经延续了几百年,乃至上千年了。

冬病夏治与中医学的“天人相应”有着紧密的关系。自然界五运六气与人体脏腑之气相应,换句话说,自然界有五运六气的变化,人体也有五脏之气和三阴三阳六经之气的运动。五脏和六经之气在人体内的运化与五运六气在自然界中的运动变化相通,如《淮南子·泰族训》:“天之与人有以相通也。”《吕氏春秋·贵生》也指出:“人之与天地也同……其情一体也”;《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又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医门棒喝·温暑提纲》更精辟的将其概括为“人身是一个小天地”。自然界五运六气的运动与人体五脏六经之气的运动是相应的,气候的变化都要相应影响人体各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而人体各脏腑组织又将随着气候变化作出不同的适应和反映,这就是所谓“天人相应”理论的诠释。

在什么时间开始冬病夏治比较好呢?往年多从“三伏”天开始进行治疗,其实夏天是从“夏至”开始的。夏至是中国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或22日。“夏至”者,时夏将至,故名也。夏至是太阳黄经90°,这一天是北半球白天最长的一天。根据《三礼义宗》的记载,夏至的“至”有三义:一以明阳气之至极,二以助阴气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谓三至。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白天气温一般都在30℃以上,最高气温有时达35℃,部分地区气温甚至达到38℃。但此时的“夏至”,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因为夏至太阳直射点虽然逐渐南移,但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仍比地面放出的热量多,气温可继续升高。此后还有小暑、大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40℃的高温天气。“冷在三九,热在中伏”,这就是说明“大暑”这个节气的炎热程度。此时,累积的热量达到顶峰,开始放热,所以“大暑”期间最为炎热。

从“小暑”到“立秋”的这段时间,老百姓称之为“伏夏”。一般每年公历的7月7日或8日是“小暑”,7月22日或23日是“大暑”,8月7日或8日是“立秋”。这一时段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的时期,冬病夏治正是利用这个时间治疗。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伏”,即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10天,三伏共有30天。有的年份“中伏”为20天,三伏则共有40天。《说文》曰:“庚位,西方强貌也。”西方主金属肺,庚为阳金,内应于手阳明大肠经,辛为阴金,内应于手太阴肺经,二者存在表里关系。庚日为大肠、肺经气血旺盛之日,按子午流注法,庚日大肠经开穴时辰为辰时(相当于上午7~9时),贴药多集中在上午。

如此说来,“三伏”从农历“夏至”日(公历6月21日或22日)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有10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一般为10天,闰年为20天),立秋(公历8月7日或8日)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三伏,有10天)。也就是说,“初伏”是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后到第四个庚日前的10天,“中伏”是从第四个庚日后到第五个庚日前的10天,“末伏”是从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后到第二个庚日前的10天。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定。看夏至到立秋之间有几个庚日,一般中伏为10天,也有中伏为20天的。为了顺应天时,贴敷治疗定在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而当遇到历时40天的“三伏天”时,为了保证治疗的连贯性,使每次贴敷的间隔时间相同,通常会增加1次,称之为“加强灸”。

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尤其是“三伏”天,此时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毛孔张开,有利于药物吸收。此时治疗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地以热治寒,鼓舞阳气,驱散体内寒气,调整阴阳,从而减少冬季发病频率或者彻底根治疾病,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因此,“三伏”是阳气隆盛的最好时令,利用这个时令进行穴位敷贴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冬病夏治以前时间上比较讲究集中在“三伏”天,但是现在随着医学理论在传承传统上的继续创新和全球气温变暖的影响,敷贴疗法的治疗时间也有延长,每年立夏之后至立秋之前均可进行敷贴治疗,不必拘泥于“三伏”的那30天或40天。需要提醒的是,穴位贴敷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并不是只限于三伏天使用的。数据显示,三伏天和非三伏天做穴位贴敷对预防“冬病”发作都有效果,只不过前者效果更好些。

2.重治未病,防患为先

中医学养生保健的精髓就是“治未病”,冬病夏治是祖国医学中很重要的预防医学思想。“冬病”指一些特定的疾病在冬天容易发作和加重,在夏天处于缓解期。“三伏”天人体气血旺盛,腠理开泄,此时贴敷,药力更易直达脏腑,从而激发正气,减少冬天发作的程度,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医圣张仲景曾指出“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病”包含几方面的意思,首先是在未病的时候进行调理,预防疾病的发作;其次是已经发病了,在疾病的萌芽阶段或者发生疾病的时候预防它的传变,把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有些疾病康复了或者是在恢复期,为了使之不容易复发,中医也通过调理防止复发,这些都属于中医的“治未病”范围。

冬病夏治其实是对“治未病”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凡是冬重夏轻的疾病,患者身体多是阳虚之体。冬病夏治与其说是“治病”,倒不如说是“治本”,即通过春夏养阳,达到纠正和改善阳虚体质的目的,使人体阳气逐渐充沛,恢复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健康状态。特别是对一些慢性、间歇性发作或有缓解期的疾病,把握疾病“未发”这一有利时机进行有针对性的用药治疗或调整,助正达邪,防止其再度发作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伤寒论》曰:“患者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柯韵伯对“先其时发汗”的机制作了透彻的解析,他说:“未发热时,阳犹在卫,用桂枝汤啜热稀粥,先发其汗,使阴出之阳,谷气内充,而卫阳不复陷,是迎而夺之,令精胜而邪却也。”由此引申,对某些慢性、顽固性疾病,在未发之前进行较长时间的预防性用药,如哮喘、习惯性感冒等,最好的办法是在其发病之前或间歇期、缓解期提前用药,及早干预,先安脏腑,顾护正气。

冬病夏治,冬天容易发生的疾病在夏天的缓解期我们进行调理,扶持人体的阳气,起到很好的抵御邪气的作用,减少冬天发作的程度和次数,这就是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所以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非常具有中医“治未病”特色的疗法。对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寒冷季节发病加重的疾病而言,冬病夏治是指通过夏季提前的预防和治疗,将这些冬天好发、阳气虚弱的疾病,在阳气旺盛而未发病的夏季,通过中药敷贴等方法进行治疗和调理,以减轻在冬季发作时的症状和病情,从而促进其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