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不知怎的,他的手指碰到了桌上的一堆灯捻子,他那灰色的眼睛突然一亮,便叫助手拿来几轴棉线,助手们按照他的吩咐,把棉线弯成发夹的样子,放在镍制的模型里,送到高温密闭的炉中,烧成了一根碳精丝,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装进玻璃泡,抽掉了灯泡里的空气,再把抽气口加以密封, 一通电流,电灯便亮了,而且光线是那么明亮、柔和、稳定,成功了!
1879年 10 月 21 日,世界上第一盏白炽电灯诞生了!爱迪生发明的“夜间的太阳”使人类进入了电灯照明的新时代,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 这第一个“夜间的太阳”——电灯,整整地照亮了 45 个小时,爱迪生的助手们都唱着、笑着,就连圣诞节都没有这么欢乐、这么热闹!
当别人问爱迪生为什么试验失败了几千次,还能够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爱迪生面带笑容说:“谁说我试验失败了几千次啊,每一次试验都有收获,因为我知道了那一种物质不能用来制作电灯啊。”爱迪生就是这样享受着他“失败”的试验成果,最终他也如愿以偿地发明了电灯。
成功的关键在于甘愿承受比平常人更多的失败。通往成功的大道上铺的不是别的,正是无数次的失败。失败只是暂时的,失败是成功的开始。有时事情会毫无进展,但并非全盘皆输,而是相反,你从一天的问题和困难中学到的东西比从一个月的舒适愉快中学到的都要多。
你越是成功,也许犯下的错误就会越多。一次失败往往会把你引到成功的路上,而只有失败过才会达到成功。对待失败一定得大踏步地一笑而过。马克·吐温在一项专利中损失40000美元后却宣布:“我把这钱给了一个我憎恨已久的人,巴不得他全家遭殃。”
每当一些重要事情不如预期的那样时,都不要吃惊。从精神角度来看,失败是上帝在控制不要让你一次取得太多成功。失败也能让你在得到成功后更加好好珍惜。没有失败的人生不值得一提,然而有过多次失败却永不放弃的人生充满了意义。
理想是灵魂生活的栖息地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在现实中总是痛苦的,他必须寻找自己的家园,当人们通过对时间、历史、自然和生命的思索明白了家之所在时,他便获得了自由,变成‘诗性的存在’。”海德格尔所谓的“精神家园”就是指灵魂的栖居地,对于一个人来说,理想就是灵魂生活的栖居地。
一个人有了理想,就有了灵魂生活,而灵魂生活比外在生活更为本质。在灵魂生活领域中,我们直接面对自己,每个人都会以最内在深邃的“自我”直接面对永恒,追问有限生命的不朽意义。
灵魂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我们可以相信它是存在的。其实,所谓灵魂,指的是人的内在的精神渴望,更准确地说,是人身上发动精神性渴望和追求的那个核心。
灵魂喜欢独行,灵魂独行的目标就是寻找上帝。灵魂之所以喜欢独行,就是因为每个人只有自己寻找,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上帝。
在寻找的过程中,灵魂似乎永远都不会满足于现状,它总是在追求一种更加完美的境界。这种对理想境界的渴望是从何而来的呢?柏拉图对此提出了一种解释:灵魂必定曾经在一个理想的世界里生活过,见识过完美无缺的美和善,所以,当它投胎到肉体中以后,现实世界里的未必完善的美和善的东西会使它朦胧地回忆起那个理想世界,这既使它激动和快乐,又使它不满足而向往完善的美和善。柏拉图还由此得出进一步的结论:灵魂和肉体有着完全不同的来源,肉体会死亡,而灵魂是渴望着他不朽的。
其实柏拉图是想说,人的灵魂是渴望向上的,就像游子渴望回到故乡一样。灵魂的故乡在非常遥远的地方,只要生命不止,它就会永远思念着、渴望着它的栖居地,永远走在回乡的途中。至于灵魂故乡究竟在哪里,却成为了一个永恒的谜。我们只能用寓言的方式解说,那是一个像天堂一样美好的地方。灵魂是我们身上的神性,当我们享受灵魂的愉悦时,我们离动物最远而离神最近。
释迦牟尼原来是印度的一个王子,住在宫殿里,父亲疼爱,人民爱戴。在十九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释迦牟尼决定放弃这样的生活,出家修行,并最终创立了影响人类社会数千年的佛教。如果释迦牟尼不放弃王位,以他的福缘与智慧,是不是能成为一个不错的国王,而且有娇妻美妾陪伴左右,那样的生活岂不是比他选择普度众生的向佛道路要平坦得多?
鲁迅在日本学医的时候深刻地理解到,拯救灵魂远远比拯救身体重要,虽然医学即将学成,他也决定放弃,回国从文,成为一代文豪。如果鲁迅不弃医从文,他也很可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外科医生,那样的生活岂不是也会比他选择拯救人类灵魂的文学之路要畅通得多?
也许,在任何时代,从事精神创造的人都面临着这个选择:是追求精神创造本身的成功,还是追求社会功利方面的成功?前者的判官是良知和历史,后者的判官是时尚和权力。对于释迦牟尼、鲁迅来说,其实在原路上坚守也一定会让他们取得更大的成功,但他们放弃了社会功利方面的成功,选择的却是一条更为艰难的拯救人类灵魂的精神之路,但这条道路具有重大的意义,就像鲁迅说的那样,拯救灵魂远远比拯救身体重要。他们在拯救了人类灵魂的同时,也使得自身的灵魂得到完美提升。
有一些人获得了社会功利方面的成功,他们的成功很快就被历史遗忘了,有一些人获得了精神创造方面的成功,他们的成功被历史永远记住了;还有许多优秀的人,他们完全淡薄于成功,最后也确实与成功无缘,对于这些人来说,历史既没有记住他们,也没有遗忘他们,他们是超越于历史之外的。
在灵魂领域的追求中,社会功利方面的成功和精神创造方面的成功,都不是我们的主要目标。目标寓于过程之中,对精神价值的追求本身成了生存方式,至于在追求过程中所获得成功,不过是附带品而已。
追求不可能实现的事即为疯狂
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是一个不朽的典型人物:这个瘦削的、面带愁容的小贵族,由于爱读骑士文学,入了迷,竟然骑上一匹瘦弱的老马,找到一柄生了锈的长矛,戴着破了洞的头盔,要去做一个游侠,锄强扶弱,为人民打抱不平。他雇了附近的农民桑丘·潘沙做侍从,骑了马跟在后面。堂吉诃德又把邻村的一个挤奶姑娘想象为他的女主人,给她取了名字叫杜尔西内亚。于是他以一个未受正式封号的骑士身份出去找寻冒险事业,他完全失掉对现实的感觉而沉入了漫无边际的幻想中,唯心地对待一切,处理一切,因此一路闯了许多祸,吃了许多亏,闹了许多笑话。最后辗转回到家乡时,他已一病不起。
堂吉诃德是一个“永远前进的形象”。堂吉诃德的名字已经变成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名词,成了脱离实际、热忱幻想、主观主义的同义词。
一个人要有远大的志向,但朝着目标迈进的时候要量力而行。志向远大而心神疲劳,任务重大而力量弱小,往往会做不成事,达不到自己的目标。
人的一生,要想走向成功,必须有自己的目标,如果没有目标,便犹如大海上没有舵的帆船或看不到灯塔的航船,就会在暴风雨里迷失方向,无论怎样奋力航行,终究无法到达彼岸,甚至船破舟沉。有的人一生忙碌,但一事无成,便是因为没有目标,导致人生的航船迷失了方向。有的人虽设定了目标,但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还要量力而行。如果在追梦的过程中心有余而力不足,便要审视自己的目标是否可行,自己的选择是否有所偏差。如果目标与方向没有错,就应该朝着既定的目标量力而行。
人生地图上的路有千百条,选择什么样的路,应当量力而行。只有量力而行的睿智选择才会拥有更辉煌的成功,中途可以休息,但绝不能够放弃。
有一天,乌鸦和猪一起坐飞机。猪听见头等舱的乌鸦对空姐说:小妞,过来,有酒么?在遭到空姐礼貌地拒绝以后,乌鸦大声说:“连这个都没有,还开什么飞机?滚! ”
猪觉得乌鸦太牛了。猪也模仿说:“小妞,过来,有酒么?”空姐同样很有礼貌地拒绝了猪。猪也大声说:“连这个都没有,还开什么飞机?滚!”
五分钟以后,飞机舱门打开,猪和乌鸦都被从五千米的飞机上扔了出去。
这个时候,乌鸦对猪说:小样,我有翅膀,你有么?
“成名成家”固然充满风光,但绝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实现的,“心想事成”只不过是美好的愿望。有信心是重要的,但有信心不一定会赢,而没信心却一定会输。人生的学问,其实就是“量需而行,量力而行”。
要想获得快乐的人生,就不要行色匆匆,不妨停下脚步,暂时休息一会儿,想一想自己需要什么、需要多少。想一想有没有这样的情况:有些东西明明是需要的,你却误以为自己不需要;有些东西明明不需要,你却误以为自己需要;有些东西明明需要得不多,你却误以为需要很多;有些东西明明需要很多,你却误以为需要极少……
也许我们平时会把某个目标定得很高,不过真正实施起来还是要量力而行,不能为了所谓的面子或其他原因勉强自己,这样做的结果多半是让自己后悔不迭。在明知自己可能做不到的情况下还固执地前行,不是执著,而是愚蠢。一件事情遇到困难该坚持的时候,你放弃了,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另一种是方向错了,明明早就该“弃暗投明”,你还是不撞南墙不回头,这是固执的愚蠢,不是执著的坚定。
我们都不是天才,更不是能力挽狂澜的伟大人物,绝大多数人可能只是普通的人,许多事超过我们的能力范围,我们当然不能做一个不自量力的傻瓜。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其实算不上什么特别难堪的事情,就算是伟人也一样会有自己解决不了的事。量力而行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与周围环境最深刻的了解,是用最少的力量取得最大的成绩。
无奋斗不人生
水以下为贵,
人以上为荣。
人生未必因奋斗而延长,
但必因奋斗而彰显意义。
明天是魔鬼的座右铭
智慧女神雅典娜是在某一天突然从丘比特的头脑中一跃而出的,越出之时雅典娜衣冠整齐,没有一丝凌乱。同样,某种高尚的理想、有效的思想,也是在某一瞬间从一个人的头脑中越出的,这些想法刚出现的时候也是很完整的。但是有着拖延恶习的人迟迟不去执行,不去使之实现,而是留待明天再去做。
拖沓是一种浪费宝贵时间的行为,浪费时间这种能力是人与生俱来的。我们所有人都有拖沓的倾向,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把对我们来说不太重要的项目和任务拖延一下没什么关系,但问题在于,我们总是拖延最重要的事业,把时间花费在实际上并不重要的事情上。
每天都有每天的计划和打算,昨日有昨日的事,今日有今日的事,明日有明日的事。今日的理想,今日的决断,今日就要去做,一定不要拖延到明日,因为明日还有新的理想与新的决断。
放着今天的事情不做,非得留到以后去做,其实在这个拖延中所耗去的时间和精力,就足以把今日的工作做好。所以,把今日的事情拖延到明日去做,实际上是很不合算的。有些事情在当初来做会感到快乐、有趣,如果拖延了几个星期再去做,便感到痛苦、艰辛了。比如写信就是一例,一收到来信就回复,是最为容易的,但如果一再拖延,那封信就不容易回复了。因此,许多大公司都规定,一切商业信函必须于当天回复。
拖延的习惯往往会妨碍人们做事,因为拖延会消灭人的创造力。其实,过分的谨慎与缺乏自信都是做事的大忌。有热忱的时候去做一件事,与在热忱消失以后去做一件事,其中的难易苦乐要相差很大。
命运常常是奇特的,好的机会往往稍纵即逝,有如昙花一现。如果当时不善加利用,错过之后就后悔莫及。
决断好了的事情拖延着不去做,还往往会对我们的品格产生不良的影响。唯有按照既定计划去执行的人,才能增进自己的品格,才能使他人景仰你的人格。其实,人人都能下决心做大事,但只有少数人能够一贯地去执行他的决心,并且也只有这少数人才能成为最后的成功者。
当一个生动而强烈的意念突然闪现在一个作家脑海里时,他就会生出一种不可遏制的冲动,提起笔来,要把那意念描写在白纸上。但如果他那时因为有些不便,无暇执笔来写,而一拖再拖,那么,到了后来那意念就会变得模糊,最后,会完全从他思想里消逝了。灵感往往转瞬即逝,所以应该及时抓住,要趁热打铁,立即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