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传世名著百部(第21卷):荀子
48791800000002

第2章 引子

先秦诸子的著作虽多,但保存下来的很少,《荀子》就是有幸传诸后世的诸子著作之一。

《荀子》的作者是荀子。荀子,名况,又称荀卿或孙卿(荀、孙音近,故有此异),战国后期赵国人。荀况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个大师,也是先秦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生卒年月现在已无法确知,后人的考证之说很多,概括起来,有公元前334——前236年、公元前314年——前217年等说法。不管哪一说,都表明荀子的寿命是很长的。

根据史书记载,荀子15岁就来到齐国游学,“孙卿有秀才……年十五,始来游学”(《风俗通义》)。当时齐国的稷下学宫处于兴盛时期,时贤名流汇聚,天下学者向往,淳于髠、田骈、慎到、环渊、宋钘之流均在此设坛立说。荀子在齐国生活了很久,有机会对各家学说加以学习研究,并曾直接拜宋钘为师,这为他确立自己的学说打下了基础。

公元前285年前后,齐湣王灭宋而骄,大举兴师,“南侵楚、西侵三晋,欲并二周,为天子”。湣王的作法,引起国人的反对,而学者们也向他直谏,齐湣王不从,于是稷下学宫的学者们纷纷离去,荀子也去了楚国。《盐铁论·论儒》中说:“诸儒谏不从,各分散,慎到、接子皆亡去,田骈如薛,孙卿适楚。”

公元前279年,即稷下学宫遭破坏的5年后,齐襄王掌政,他重整稷下学宫,使之再度兴盛,荀子重新回到齐国。此时,许多学者或老或亡,荀子成为最有影响的学者,并三次担任祭酒之职,《史记》载:“田骈之属皆己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史记》卷74《孟荀列传》)。

公元前266年之后,荀子曾一度到秦国游历考察,并与秦昭王、相国范睢进行过讨论。汉代刘向在《校书序录》中说:“孙卿之应聘于诸侯,见秦昭王。昭王方喜战伐,而孙卿以三王之法说之,及秦相应侯,皆不能用。”应侯指范睢。荀子与秦昭王、范睢的谈话内容见于《荀子》一书的《儒效》、《强国》两篇中。

荀子回到齐国后,时值齐王建在位,荀子因向齐相进言,遭到一些人的陷害,于是荀子再次离开齐国,投奔楚国春申君,担任兰陵(今山东枣庄)令。刘向说:“齐人或谗孙卿,孙卿乃适楚。楚相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校书序录》)。

在楚国,荀子同样遭到陷害。有人在春申君面前说:“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孙卿,贤者也,今与之百里地,楚其危乎!”于是荀子离开楚国,回到赵国。

在赵国期间,荀子曾与临武君、赵孝成王探讨过有关军事的一些问题,事见《荀子·议兵》,刘向也记载了这件事。这一时期,楚国春申君聘请荀子入楚,荀子不从,春申君又坚决邀请,于是荀子返回楚国并重新担任了兰陵令。公元前238年,春申君遇刺身亡,荀子遂废居兰陵。《史记·孟荀列传》云:“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荀子在兰陵“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死后葬在兰陵。

《荀子》一书原有322篇,初经刘向整理,删去重复的290篇,编定为32篇,并定名为《孙卿新书》。唐朝中叶,杨倞根据《孙卿新书》,对该书的篇章次序重新编排,分32篇为20卷,同时为其作注,并更名为《荀卿子》。我们今天看到的《荀子》,就是杨倞编定的。《荀子》之名最早见于《新唐书·艺文志》,这一名称被沿用下来。《荀子》一书绝大部分出自荀子自著,其中少数篇章为其弟子杂录和后人伪托。

《荀子》内容广泛,较全面地记载了荀子在政治、经济、军事、哲学等各方面思想,对于研究荀子及其学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荀子学识渊博,对《易》、《礼》、《春秋》尤其有研究,是当时负有盛誉的学者。在他的思想中值得注意的是其天道观和性恶论。

荀子学说中的“天”,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不具有神秘的色彩,这与当时普遍存在的天是主宰的思想很不一致。荀子在《天论》中说:“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是不干涉人间事物的,“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天只是一种客观存在,它的一些变化如星坠等也与人世的吉凶无干,“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天既然如此,那么人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对待它呢?一是顺应天,即顺应自然规律,不与天争职;二是制天,就是利用自然规律,“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荀子的制天思想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其意义非常重大。他的天道观是唯物主义的,是古代认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成果。

荀子学说中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他的性恶论,这是他学说的基础所在。在人性问题上,先秦时代有多种说法,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有人认为性无善无恶,有人认为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有人认为有的人性善而有的人性不善(见《孟子》《告子章句上》)。而荀子则主张“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性恶篇》)。为什么人性恶呢?因为人有欲望,“人生而有欲”(《礼论篇》)。有欲望就是有追求,追求不到,就出现纷争,“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礼论》)。“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性恶》)。荀子言性恶时,对孟子的“性善”说进行了驳斥,“人之性固正理平治(指善)邪?则有恶用圣王、恶用礼义哉!”(《性恶》)人如果真的性善,那圣王和礼义又有什么用!荀子言性恶,目的在于说明“其善者伪也”,从而为其社会观中的“礼”建立基础。荀子的性恶说,在当时是不同凡响之论,但在后世则给荀子学说的传播带来了不利影响。

《荀子》很重视“礼”的作用,把礼推到极高的位置。对人来说,礼能制约人的恶的本性,使人向善,放弃争斗,“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礼论》),因而提出“礼者,养也”的观点。对国家来说,礼是兴存的保证,“立隆(指礼)以为极,而无下莫之能损益也……从之者治,不从者乱;从之者安,不从者危”(《礼论》)。荀子认为,礼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是完善自我、协调人与人关系,实现理想社会的根本手段。因而,必须给以高度重视。

荀子的学说十分丰富,前面所叙数端,只不过是其学说中最重要的几点而己。他的学说是在与其他各家学说的辩难中确立起来的,是有感而作,有感而成。因而,荀子的思想吸取了先秦各家学说的精华,是集先秦思想之大成。要全面了解荀子的思想,应直接从书中体悟,故兹不赘述。

《荀子》一书,宋以后版本渐多,我们使用的是清光绪年间成书的王先谦《荀子集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