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航天精神
48789100000004

第4章 航天精神:见证中国“飞天梦”圆(4)

无论哪个领域,无论什么工作,无论何种岗位,都离不开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步入新的发展征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立足岗位、恪尽职守,像航天科技工作者那样,用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作风去探索、去创造、去完成自己担负的工作任务、去对待自己的工作职责。这样,就可以汇聚成无比巨大的力量,把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航天精神是坚定的大局观念

航天工程是规模宏大、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高新技术领域,全国数千个单位、十几万科技大军参与这项工作。我国航天工程能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取得历史性突破,靠的是集体的智慧、集体的力量、集体的奋斗。这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大局观念形成了强大的合力,这种力量不仅为神舟系列飞船取得成功提供了重要保证,也为我们做好改革建设各项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1975年研制发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协作项目就达4800多项,涉及21个部委、25个省市自治区的1300多个工厂、研究所和高等院校,返回式卫星直接参加研制的单位就有81个,分布在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1980年我国首次向南太平洋海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就有30多个部委、27个省市自治区的1000多个单位参与协作,动员了10万人参与试验工作。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直接参与研制的单位有110多个,配合协作的单位有3000多个,涉及数十万科技人员和工人。全国有关部门和单位通力合作,协同攻关,解决了航天工程所需要的原材料、元器件、各种设备,提供有力的保证服务,从而创造了航天事业的一个个奇迹。

航天事业是全国各行各业的共同事业。每一项航天工程,都有上千家单位、几十万科技人员承担研制、建设、试验任务。在系统内和系统外单位之间,主研制单位和配套单位之间,同一单位的各部门之间,不同岗位的员工之间,没有大力协同精神,也不可能完成好航天型号科研生产任务。在完成一项又一项科研生产任务的过程中,航天人学会了协作,并将大力协同的精神发扬光大。可以说,我国航天事业一创建,“大力协同”就被摆到了很重要的位置上。

同舟共济、团结协作,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我们夺取各项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无论是抗洪抢险、抗击非典,还是航天,都充分体现了这种大局观念。

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要坚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最大限度地集中人力和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最佳组合,形成统一的决心、统一的意志、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行动。

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都要像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那样,不论前方后方,不论什么岗位,为了一个共同目标,齐心协力,相互支持,紧密配合,协调行动,做到局部服从全局,部分服从整体,当前服从长远,自觉在大局下行动;像航天科技工作者那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大局观,是一个人的修养、品德、学识长期积淀而成的。有什么样的大局观,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前途。放眼世界,哪一个成功人士不是胸怀全局、目标远大?尽管奋斗之路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利益选择,会面临着许许多多痛苦的抉择,他们在权衡利弊后毅然决然服从了大局利益。中国航天人正是在这样的大局观下,才能同舟共济、团结协作,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中国航天人同舟共济、团结协作,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就要在各项工作中增强这种意识,树立这种观念,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

航天精神是为事业献身的崇高品质

我国航天事业凝聚着几代中国航天人的艰辛和奉献。他们时刻准备用鲜血和生命报效祖国,忠实履行祖国和人民赋予航天人的历史使命,把心里装着祖国、时刻为了祖国、甘愿为祖国牺牲奉献,视为航天人最大的光荣和最高的荣誉,真正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以国家荣誉为先,以国家利益为重,以献身载人航天事业为荣,不损国威,不忘责任,不辱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说,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的一次次成功,就是中国航天人用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铸就的通往太空之路上的一座座里程碑。

航天工作者能够淡泊名利、默默奉献,源自他们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强信念。航天事业是一项十分艰苦、非常复杂、风险极大的事业。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航天人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个人选择与党的需要、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奋力拼搏、挑战极限,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

有人以为远洋航行十分浪漫,其实不然。船上的空间有限,收不到电视广播,几乎与世隔绝,船员们只能长时间待在潮湿狭小的舱室里,生活十分枯燥,还要时刻面临狂风大浪的袭击。每次执行任务,海上生活少则一月,多则数月,最多时一年有半年在海上度过。任务期间一般不靠港,不补给,船员们吃不上新鲜蔬菜,洗不上澡,睡不好觉。一个航次,最多要跨越8个时区,经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遇到大风浪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要晕船呕吐,有的连胆汁都吐出来了,但是他们一边吐一边还要坚持工作。

船上最艰苦的地方是主机舱,这里是船舶的心脏,马达轰鸣,最高温度达到58摄氏度,最高噪音110分贝。凡是在这里工作3年以上的船员,都不同程度地患有耳膜内陷、心律不齐的职业病。“远望三号”船轮机长李德胜在这种环境下已经有很多年,他不知道自己在机舱里留下了多少脚印,更不知道洒下多少汗水。

“远望号”上80%以上的船员电脑的桌面或者屏幕保护都显示着孩子或爱人的照片,他们在用这种方式表达着对远方亲人不尽的思念。为了祖国的远洋测控事业,许多“远望人”不仅默默地奉献自己,还默默地奉献了家人应该得到的天伦之乐。

曾任“远望一号”船轮机长的刘国安结婚多年,因妻子患有习惯性流产,连续三次都没有保住孩子。当35岁的妻子第四次怀孕的时候,刘国安又因为出海没能在家,得不到丈夫的照顾,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刘辉峰是“远望三号”船上的测控工程师,他刚刚出生的婴儿因为缺氧而生命垂危,还没有脱离危险,但是,为了历史性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任务,他二话不说,毅然出海了。

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不仅仅是“远望人”巡海追天,在其他领域的工作者同样付出了青春和热血,但是他们无怨无悔,因为,中华儿女的千年梦想在他们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精神之花在他们心中绽放。

航天工作者能够淡泊名利、默默奉献,源自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光荣传统。老一辈航天工作者在国外同行难以置信的简陋的条件下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用奉献精神奠定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坚实起点。航天工程发展的几十年间,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贯穿始终,被一代一代航天人传承发扬。在一个团队里,一旦形成一种优良传统,就会持久地影响着这个队伍里的每一个人,成为他们始终奋发向前的精神动力。

航天人的实践告诉我们,辉煌的业绩与崇高的精神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平凡的岗位上可以孕育不平凡的英雄。广大航天人几年、十几年如一日,淡泊名利、默默奉献,舍小家顾大家,像螺丝钉一样把自己拧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拧在祖国的航天事业中,为祖国谱写了一曲曲“追星牧舟”的凯歌。同时,航天工作者也在奉献祖国、奉献人民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生命价值,享受到了一次又一次成功的愉悦、胜利的欢欣,成为令全社会尊敬的航天英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呼唤着强劲的精神动力。中国航天的辉煌成就鼓舞着全国人民的信心,伟大的航天精神振奋着全国人民的志气。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航天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航天精神,像航天人那样,热爱祖国、为国争光,勇于攀登、敢于超越,科学求实、严肃认真,同舟共济、团结协作,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共同创造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未来。

§§§第三章 传承精神之火,奋斗永不停息

钱学森:中国航天之父

英雄人生:

钱学森,作为为新中国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中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他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享有崇高威望的人民科学家。

1938年至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在28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尽管在美国有着优厚的工作和生活待遇,然而,功成名就的钱学森却始终关心着祖国的发展。就在钱学森想要回国的时候,却遭遇了种种阻力。然而,一切都无法改变钱学森回国的志向。其中,关于他有一份感人至深的审讯记录。

美国检察官讯问钱学森:“你忠于什么国家的政府?”

钱学森回答:“我是中国人,当然忠于中国人民。所以,我忠于对中国人民有好处的政府,也就敌视对中国人民有害的任何政府。”

检察官又问:“你现在要求回中国大陆,那么你会用你的知识去帮助大陆的共产党政权吗?”

钱学森答:“知识是我个人的财产,我有权决定给谁就给谁。”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即使拘役的磨难和生命的威胁也不能改变钱学森报效祖国的决心。

到北京后的第二天清晨,钱学森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全家来到天安门广场。面对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钱学森激动地说:“我相信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终于回来了!”

1955年冬,钱学森来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院长陈赓大将问他:“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陈赓拍案大呼:“好!就要你这句话!”钱学森说:“就这一句话,决定了我这一生从事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生涯。”

爱国主义总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结合在一起。钱学森把祖国的强盛、民族的兴旺,作为自己毕生奋斗的目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56年2月,在周恩来总理的鼓励和支持下,钱学森起草了《建立我国国防工业的意见书》,为我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同年3月,钱学森又参与起草了新中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并主持起草了建立喷气和火箭技术项目的报告书,为推动新中国的科学技术、工业、农业、国防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钱学森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任院长。

那是新中国导弹事业起步维艰的年代。钱学森给刚分配来的156名大学生讲授“导弹概论”。这些人当时对什么是导弹一无所知,但后来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批火箭、导弹技术人才。1960年,在他具体领导下,我国研制成功了第一枚导弹。之后,他又亲自主持我国“两弹结合”的技术攻关和试验工作,于1966年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1965年,他向中央提出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时机已经成熟,并于1968年兼任空间技术研究院首任院长。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新中国终于迎来了航天时代的黎明。

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之后,钱学森又担任了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全身心投入到国防科学技术领导工作,从更高层次思考其他领域诸多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提出了许多创新的思想,为中国科学技术攀登一座座高峰作出了重要贡献。

航天情怀:

钱学森通过自己一生的实践证明:一个知识分子,只有把自己与祖国的命运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实现个人价值,也只有在为国家奉献、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才能赢得祖国和人民的尊敬与爱戴。正如钱学森自己所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平生无意求虚名,惟尽百年赤子情。”钱学森离开了我们,但他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在新中国科技、经济、国防建设方面的突出贡献,更有蕴涵其中的极其丰厚的精神遗产。在这些精神财富中,最首要、最核心、最闪光也最令世人铭记在心的,就是贯穿于钱学森一生的那份浓浓的爱国情怀。

凭着这份情怀,在新中国物质技术基础极其薄弱,人才极度匮乏的年代里,钱老以科学独到的卓越智慧和高屋建瓴的远见卓识,带领中国航天人白手起家,自力更生,攻破一系列重大技术难关,实现了“两弹一星”伟大壮举,为航天事业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及自己的贡献,他却谦逊地说:“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