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太空迷幻漫游
48786100000006

第6章 探索银河系之谜

天上的银河系像一袭轻纱,带给我们奇思遐想。

银河系是由两千亿颗年龄不同的恒星和大量的星际气体、宇宙尘埃组成的。我们的太阳系绕银河系旋转才刚刚转了不到20圈。

人们实在难以想象,再过一个银河年之后,人类是否还存在,如果还存在,会进化到什么速度?

人们在发现并一定程度地认识了银河系之后,就开始把精力投入到对它的结构的研究上。

经过长期观测,人们发现银河系有四条对称的旋臂。这四条旋臂分别是:靠近银河系中心的人马座的主旋臂,太阳所处的猎户座旋臂,英仙座旋臂,跨越狐狸座和天鹅座的旋臂。

1976年,法国的两位天文学家根据实际状况绘制出了这四条旋臂在银河系中的位置,这是迄今为止的银河系旋臂结构图像。

从这四条旋臂结构图像上可以看出,银河系是明显的漩涡式结构,就像河流中出现的水的漩涡一样。

那么,银河系这种漩涡状结构是怎样形成的,也就是说为什么银河系的中心会是这种漩涡结构呢?

一般的解释是说由于银河系的自转造成的。20世纪20年代,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证明,恒星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就像行星围绕太阳旋转一样,并且距银河系中心近的恒星运动得快,距离中心远的恒星运动得慢。

奥尔特在仔细验算后,得出太阳围绕银河系中心的公转速度为每秒钟220千米,绕银河系中心一周则要花2.5亿年。

按理说,银河系处于不停的自转当中,它的那些旋臂应该随着它的转动越缠越紧,直到看不到旋臂为止,但它为什么老是那个样子呢?

为了解释这个问题,瑞典天文学家提出了“密度波”概念,试图解释旋臂的稳定性问题。

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美国的几个天文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初完成了对银河系434个银河星团的图表绘制,揭示了每个星团的距离和年龄。通过分析他们宣称,银河系并没有漩涡结构,而只是一小段一小段的零散旋臂。他们认为漩涡只是人们假想出来的一种东西,是一种“幻影”而已。因为银河系各处产生的恒星总是沿银河系旋转方向而形成一种“串珠”。而不断产生的新恒星则连续地显现着漩涡的幻影。

这种说法简直有些石破天惊,一时弄得人们无所适从。至今,人们仍弄不清银河系究竟有没有漩涡结构?是大尺度连续的双臂或四臂结构,还是零散的局部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