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亚洲——越南
48785300000009

第9章 54个民族,54枝花(3)

高棉族人信奉佛教,佛教是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小乘佛教于公元13世纪传入当地,后来成为高棉族的正统宗教。高棉族人居住的九龙江平原,约有400座寺庙,1万余名僧侣。男子成人前都要先出家修行,僧侣很受人尊敬,父母到寺庙里见到了作为僧侣的儿子也要跪拜。寺院既是诵经讲道的场所,也是识字和传授科学知识的学校。寺庙已经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寄托,人们死后的骨灰也要送入寺庙保存。

寺庙没有自己的土地,包括僧侣的生活起居在内的一切费用,全由村民负担。

高棉族人的信仰和风俗都与佛教有密切的关系。几乎每个月都有与宗教有关的活动。泼水节,节日期间行浴佛礼等;祭月节,给孩子们吃香蕉和糯米片,预卜一年中的财运,沿河施入蕉筏灯,放风筝;播种和插秧季节举行传统的赛龙舟活动以求雨;耕作首次开犁时,也要举行盛大的仪式;祭谷节要呼唤谷魂,谷魂的形象是一尊手持稻穗,坐在鱼背上的女性塑像。

高棉族人的主食是粳米饭、鱼露、蔬菜、豆类等,肉食不多见。在节日期间,则有各种肉类、鱼类制品和各种糕饼,丰富多样,还有糯米饭、米粉等。高棉族人还喜欢在菜肴中加一些调味品,如咖喱、椰肉、椰汁、糖棕果等。

高棉族男女平时均穿着圆领短衫,戴一条有方格图案的长巾,有时缠在头上,有时搭在肩上。京族人也十分喜爱这种长巾,纷纷仿效。

高棉族的家庭手工业很有名,包括编织和纺织等,其中养蚕、织绸和制裙,在一些地区十分兴旺,并且制陶业也很发达。

高棉族在公元7世纪就有了自己的文字,高棉文化在11世纪到12世纪发展到了顶峰,其标志就是灿烂的吴哥文明。

高棉族人不论男女老少,几乎都会跳舞。其民间舞蹈有挲丹姆鼓舞、孔雀舞、椰瓢舞、婚礼舞、跳大神舞等。古典民族舞蹈有节摩润、昭荣、该勒席等。跳舞自然离不开音乐,高棉族的音乐受到了印度古典音乐和东南亚传统音乐的很大影响。其乐器有鼓、笛、琴等,其中木船琴别具特色。

高棉族的民间故事题材多样,《昭青昭通》、《黑婆山的来历》、《讴婆塘》、《姐姐井和哥哥井》等很着名,《孟泽诗》则是笑话和寓言中的典范。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贝叶文学作品,也就是写在树叶上的文学作品,其内容包括民间传说、节日纪实、民间游戏、训歌、宗教故事等。

越南的“苗族”

赫蒙族居住在越南北方各省的山区。赫蒙族与中国的苗族为同一民族共同体,赫蒙族的祖先,最早居住在中国南方的洞庭湖地区。首批苗族居民于四百多年前迁入越南。

赫蒙族居民以耕种山坡地为主,主要种植玉米、旱稻,还有燕麦、薏苡、薯类、瓜类、花生、蔬菜、芝麻等。在经济作物中,亚麻的种植最为普遍,种植面积也最大。赫蒙族居民的服装一般是用自织亚麻布缝制而成。

整套赫蒙族妇女传统服装包括:裙子、前襟开衩带有短围胸的上衣、前围裙、腰带、后围腰、绑腿。裙为斗笠形折裙,呈喇叭状下垂,走起路来动感很强。还有一种筒式裙,两边打折。赫蒙人的服装上有各种饰纹图案,如螺蛳、猪蹄、狗爪、蝴蝶、蛇、鸟眼、耙齿、芦笙、花朵、钱币、十字等,图案格调清新、色彩协调,体现了赫蒙族传统的文化特征。

赫蒙族居民十分好客。客人在吃饭时应注意民族礼节,如当主人将鸡头、两只鸡腿和整副鸡肝夹到客人的碗中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时,客人应夹一只鸡腿和半副鸡肝回敬主人;如果同桌有长辈在座,主人则将一只鸡腿和半副鸡肝夹给长辈,剩下的一半夹给客人;主人请客人喝酒,客人不应推辞;在祭拜祖先的席上勺子要仰置,不能扣放;男方家庭在为迎接新娘而办的酒席上,碗要成双数;为女儿出嫁办的酒席上,碗要备成单数。赫蒙族居民普遍认为万物有灵,人有三魂,位于头顶和双手处,因此严禁拍打小孩头部,也不允许小孩拍手玩耍。

赫蒙族的民歌占有重要的位置,其种类有祭歌、情歌、婚礼歌、媳妇歌等。民歌不仅用口唱,而且还用芦笙、唇琴演奏,甚至用一片树叶就可以吹奏出美妙的曲调。

赫蒙族有在阴历十一月底过春节的习俗,而且是举族同庆。在3天的节日中,家家设宴,居民们挨户吃喝。节日期间,青年男女举行迎春聚会,会上人们抛绣球,吹芦笙,用吸管围着酒坛喝酒(同傣族),这也充分说明越南各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绣品名扬国际的瑶族

与赫蒙族等一般少数民族一样,瑶族多居住在山区。受居住地域的限制,多数瑶族至今仍以狩猎、捕鱼、耕作,及刺绣、印染等为主要民生资源。生活虽然原始,但凭借着勤劳与智能,改造自然及创造出多元的传统民族工艺,瑶族既丰富了生活,也美化了自己。瑶族居民讲瑶语,瑶语与赫蒙语十分相似。

许多瑶族支系的名称是由服装的特点而来。如红瑶,妇女头戴红巾,胸前佩戴一些红色的花朵。钱瑶,妇女长衫的前后襟、后衣领绣有许多图案,衣襟开衩处缀有几枚铜钱。紧裤瑶,裤腿很窄,紧裹住腿。白裤瑶,姑娘出嫁时穿白色裤子。青衣瑶,穿青色上衣,长发盘头,头戴斗状帽子,帽顶别一枚银星,帽边别有许多鱼鳞状银片。

瑶族妇女的确善于刺绣,刺绣时完全依靠刺绣者的想象和记忆,不必在布上提前画样。其服装、饰品的花哨程度并不亚于花苗,具民族特色的绣工、印染、编织艺术等,更是为国际人士所喜爱。瑶族服装的特色在于上衣的衣襟、袖口及裤脚处等都绣有繁复的图腾纹饰。在饰品方面,瑶族妇女喜爱配戴五色细珠、银制头钗、耳环、颈圈、手饰等。

瑶族人祭祀祖先,也祭神。祭拜谷神是不可缺少的礼仪之一,行礼时,外人严禁进入家庭,以防谷魂附在外人身上走掉,家人也不能外出,以防谷魂走失(高棉族人也祭谷神)。

瑶族的民间口头文学,内容丰富,包括诗歌、民间故事等。唱歌是瑶族人一种比较普遍的爱好,其中男女对唱十分吸引人,可以彻夜不停,有时甚至要连唱两三天才尽兴。

华族

华族是越南一个较为特殊的少数民族。越南政府将华裔越南居民统称为华族,而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则分为华人和华侨两部分。中华民族向越南迁徙的历史可追溯至秦汉时期,从19世纪中叶开始出现了新一轮移民高潮,其中大部分华族居住在越南南方,他们对越南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越南的全国各地,都有华人居住,但现有100万华人大部分集中居住在越南的南部平原。

在南部平原的胡志明市,经常能见到中文字号的店铺。在老城区堤岸的大街上,有孔夫子的全身塑像,底座上刻有“至圣先师”,“万世师表”,8个大字金光闪闪。胡志明市目前约有50万华人,南部平原其他各省有华人50多万。

华人移居越南,据史料记载可上溯至中国的秦代。《史记·秦本纪》中有“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戌”的记载,其中象郡即包括现在越南北方的一部分。

西汉末年,中国宫廷变乱频繁,很多中国人逃难到越南(当时称越南为“交趾”)。从东汉末年董卓之乱到六朝时期,有很多中国士人到越南避难。唐朝旅居越南的学士文人也很多,刘禹锡作有《经伏波神祠诗》,韩渥作有《安南寓止诗》,由此可见中原居民往来越南之频繁。

到了中国宋代初年,由于造船及航海业的发展,对外贸易的相互交往增多,中国居民移居到越南的也越来越多。明成祖时期,为扩大贸易,朝延派遣郑和率船队访问南洋各国,曾七下南洋,对华侨移民影响很大,其出海首次登陆地点即为占城,也就是现在的越南中部地区。

明朝中叶,中越两国互舶贸易盛况空前,广东、福建人士到越南经商的也有很多。

明朝末年,中国官民移居越南者更多。明朝旧将龙门总兵杨彦迪、高雷廉总兵陈上川等,率领士卒3000多人,来到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并开发此地。越南史籍对此均有记载。如今在边和、堤岸、龙川等地,仍保留有祭祀的庙宇,香火不断。

在越南的建造港口、疏浚河道、开发矿山、修建公路和铁路等重大工程项目中,都凝聚着华人的血汗。仅滇越铁路越南段的建成,就有18000多位华人劳动者为之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在越南人民抵抗外来侵略的长期斗争中,旅居越南的许多华人同越南人民并肩作战,患难与共。在法帝国主义侵占越南期间,旅居越南的华人积极支持和参加越南人民的抗法解放斗争,许多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越南的抗美救国战争中,越南的华人也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在越南南方敌占区和游击区的华人积极出版刊物,宣传抗美救国战争。参军10多年荣获“歼美勇士”称号的范士雄,在一年时间内,向前线运送了相当于两年运输量的军用物资。年仅19岁的女民兵战士曾桂,体重仅有48千克,却冒着炮火扛着50千克重的子弹箱,一箱接一箱地送往阵地。

华人迁入越南,同时也将中华文化带入了越南,并一直保留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