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亚洲——越南
48785300000007

第7章 54个民族,54枝花(1)

越南有54个民族,京族占总人口的89%,大量聚居在冲积三角洲和沿海平原地区。越南是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又相互融合。

越南总人口数为8600多万(2008年数据),排在东南亚国家第3位,世界第13位。人口密度是世界人口密集标准的5倍,比中国人口密度多一倍。越南超生现象严重,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人口的迅速增长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984年,越南部长会议决定成立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现在,越南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9.6%,年均增长3.4%,农业人口年均增长0.4%。受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人口性别比率发生了变化,男女比例为98.1∶100,较1999年增加了1.4名男性。

越南全国人口分属54个民族,目前越南有关部门根据各民族所使用语言的状况,将全国的54个民族分为三大类:南亚语系的越族、芒族、傣族、岱依族、侬族、赫蒙(苗)族、瑶族、高棉族等;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的占族、嘉莱族等;汉藏语系的汉族(华人)、贡族等。

京族是越南的主要民族,占总人口的89%,京族作为一个最大的同系社会群体,控制国家的政治经济,主导文化事业,对社会生活施加巨大影响。越南京族与居住在高地的少数民族少有共通之处,并在历史上敌视他们。其余53个民族中人口在50万以上的有6个:岱依族、傣族、汉族、高棉族、芒族、侬族。

越南每一个民族的居住地相对集中。京族主要居住在平原地区。

除高棉族和占族居住在南部和中部南区平原以外,其他各少数民族大部分都居住在山区、半山区。没有任何一个省、一个县只居住一个民族的人口,各少数民族处于相互杂居的状态。往往每个县都居住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族。这种杂居情况,使得各民族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联系比较密切,生活相互影响,文化彼此交融。

越南语分为3个方言区:以河内为中心的北部方言区、以顺化为中心的中部方言区和以胡志明市为中心的南部方言区。北部方言是越南的标准语。越南古代一直采用汉字,后来在汉字的基础上创立了字喃,一度存在着汉字与字喃并存的现象。16世纪初,西方传教士进入越南后开始创立拉丁化文字,20世纪初期这种文字才取代了汉字,成为国语字。

第一节主体民族——京族

越南的54个民族中,京族的人口最多。

京族人主要居住在平原以及全国的城镇中。

京族人的主食是大米,同时也食用杂粮,如马铃薯、白薯、玉米等。他们的日常副食品主要有鱼、鱼露、酱、腌菜和各种蔬菜。祭日、节日和摆酒席时有糯米饭、烤肉、白切鸡和酒。

越南海岸线很长,河流、湖泊、水塘也很多,所以鱼在京族人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越南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料——鱼露,就是用鱼加工而成的。大米饭、清水煮空心菜(蕹菜)蘸鱼露,是京族人最爱吃的家常饭莱。总体来说,越南人的日常饮食讲究一个“鲜”字。

与中国人一样,京族人过节也是按照农历过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民族传统节日。京族最重视的民族传统节日是春节。春节期间,京族有合家团圆、放鞭炮、贴春联、拜年的习俗。大年初一早晨,家家户户都吃用黄精叶包成的糯米粽,这种粽子个头比中国的粽子大,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取自古代天圆地方、天地合一的含义,象征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大吉大利,糯米粽是越南人过春节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另外,春节期间,京族人的家庭中还有三样必不可少的节日装饰品:含苞欲放的一枝桃花、金橘盆景和一个盛有五种水果的果盘。

这3样东西既是室内节日装饰,又是预示着新年吉庆的吉祥物。

京族的姓名与中国汉族的姓名特征基本相同,一般也是3个字,4个字的名字一般为女性所用。姓名的第一个字是姓,中间是垫字,最后一个字是名。一般来说,中间的垫字,女性常用“氏”,如阮氏梅、武氏六等,又如黎氏红锦、阮氏和平等等。而京族人男性的名字,一个家庭的几代人用的是同一个垫字。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姓名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比如出现不少较以前不同的4个字的姓名,前两个字是父母的姓,后两个字是本人的名,比如,陈黎秋红、郑阮芳草。另外,女性姓名中间的“氏”也趋于淡化。中国习惯称呼人名,如小张、老李等,而越南却习惯称名,如阮文追只称一个“追”字,前面再加上一个适合的称谓,译成中文就成了追哥、梅姐、德叔、明婶等,或译为阿追、阿梅等。京族人一般就是这样用表示某种亲属关系的名词相互称呼,同辈人以兄弟、姐妹互称,对长辈以叔、伯、姑、婶等相称,对小辈以侄相称。人们之间的关系、态度、情感、褒贬等都可以从不断变换的称谓中表现出来,比较复杂,如果掌握得不好,很可能会闹出笑话,甚至还可能伤害感情。

京族人的习俗与中国人有不少相似之处。除姓名外,京族的婚姻和丧葬习俗也与中国汉族大致一样。独特的是男方向女方求婚时要带上槟榔、茶和酒等几种物品,对方收下就表示同意。而丧葬大部分都用木棺土葬。

电影《红河》里的阿桃是个越南女孩,平时喜欢买槟榔当零食吃,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越南的槟榔树很多,越南农村以及城镇一部分居民有嚼槟榔果的嗜好。他们将槟榔果切成小片,将其与一种叫“蒌”的藤类植物的叶子和白灰(或蚌灰)同时放到嘴中嚼,但不吞咽。三样东西一经混合,会立即发生化学反应,变成血红色的汁液,长此以往,牙齿就会被染成黑色。在河内的街道旁、市场上常可见到老年妇人嚼槟榔嚼得满嘴通红、津津有味。越南民间传说中,这三样东西的融合象征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团结和睦,所以槟榔又是京族人传统的婚姻信物。至今,农村男士向女士求婚时仍然要以槟榔为“信”,对方收下就表示答应了亲事。

过去京族人一般穿着褐色、黑色或白色的无领对襟上衣,黑色、褐色肥裤脚的长裤,赤脚或穿木屐,农村尤其如此。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里,城镇妇女多穿浅色的开衩较高的窄袖长袍和白色的丝绸肥裤脚长裤(奥黛)。实际上,奥黛已不仅仅是京族妇女独有的民族服装,而是整个越南妇女的传统服装。一件裁剪制作得十分合身的丝绸长袍,配上白色的肥裤腿绸裤,展示着越南妇女别具一格的风情。

第二节少数民族风情

越南少数民族的华族(华人)、傣族、岱依族、侬族、高棉族人口均超过50万。除华族之外,少数民族多居住在高地。三大少数民族分别是岱依族、傣族和芒族。各民族都有着别样的风情和自己的习俗,同时,各民族之间也有融合共通之处。

1.第一大少数民族的岱依族

岱依族(岱依是种田人的意思)人口超过120万,为越南第一大少数民族。大约在公元4世纪,他们从中国的长江流域迁移到了两广和越南北方地区,1958年以前称为土族,意思是本地人。岱依族在语言和风俗习惯方面与中国的壮族很相似。

岱依族以农业为主业。他们种植水稻和果树。七溪的梨、谅山的柿子和高平的李子,都是越南有名的特产水果。几乎每个家庭都养鸡、鸭、猪、牛,有些家庭还养马和羊。谅山出产的猪十分有名,出产的马也是印度支那地区数一数二的良种马。很多地方的岱依族人都养殖塘鱼和田鱼。养田鱼的地区往往是深水稻田,他们先在小池塘里养鱼苗,待稻秧长高时,把鱼苗放到田里,只需3个月鱼就可长大供食用。用它制成的鱼露叫“田鱼鱼露”,以宣光和安沛等地出产的最为着名。

岱依族的家庭手工业十分发达,主要有木器制作、榨油、纺织、制陶等。岱依族居住地区出产的土锦,色彩艳丽,图案多样,是一种颇具地方特色的工艺品。

岱依族人以村寨为居住单位,每个村寨约有二十户至六七十户,最大的村寨有100多户。在边远地区,一些村寨还筑有坚固的石墙,以防盗贼“光顾”。

岱依族人一般都穿蓝色布质衣裤,几乎是同一种样式,长衫、耷腰裤。妇女缠着头巾,呈鸦喙状。岱依族居民喜爱装饰,妇女都扎着各色腰带,戴着耀眼的银质项圈、手镯和脚镯,有的还戴有金耳环。现在,大部分岱依族青年的穿着同京族青年已经差不多了,只有每到传统节日时,岱依妇女们才穿传统的民族服装。

岱依族的节日与京族基本相同,重视过春节。岱依族人的春节一般从腊月三十开始到大年初三上午结束。每年腊月二十七或二十八,家家户户就开始杀年猪、包粽子等。岱依族人的粽子与越南社会春节普遍流行的四方形粽子(代表天圆地方)不同,他们的粽子更显得中国化,跟广西壮族人的包的长粽子类似。

大年初七,岱依族人都会到田地里干点农活,以示对农桑和土地的尊重。岱依族人把初七到农田干活,一般称之为“下田庙会”,这项传统活动已经成为岱依族人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岱依族主要的祭礼是供奉祖先,供牌放在堂屋正面,是家里最神圣的地方。岱依族人除供奉祖先外,还供奉许多其他神灵,从玉皇、北斗、河神到本地的神灵、鬼怪他们都要祭祀。此外他们还信奉道、佛、孔三教,在祖先的供桌上,既祭孔子,又祭观音菩萨。在岱依人的观念里,三个宗教已被合为一体。岱依族也有一些忌讳,如客人在家里烤火时,不能将脚踏在没有燃尽的柴火上,不能把刀伸入火塘,不能用脚蹬踏灶台;参加葬礼回来后,没有洗过澡,不能接触家禽家畜;孕妇不能采摘水果等。

岱依族文化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很久以前,岱依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后来他们利用汉字的造字方式,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岱字喃”。这种文字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不易普及,因此人们仍然习惯使用汉字,至今还有许多岱依族老人可以用汉字作诗、写对联。到了20世纪70年代,越南政府有关部门帮助岱依族创造了拼音文字,并出版了岱依文字典和其他一些书籍。

岱依族的民间文化历史悠久,古代传说和民间故事内容丰富生动,如《侬智高的故事》、《岳父与女婿》、《广珍·玉良》、《坎海》、《宋珍与菊花》等,这些作品大多是歌颂历史上为家乡和民族作出贡献的仁人志士,赞美勇敢和智慧,谴责社会的不公和腐败。

2.男耕女织的傣族

傣族是越南第二大少数民族,越南傣族人的祖先是从中国的西双版纳迁到越南,傣族现有人口约100万,他们的风俗同中国云南的傣族很接近,大部分傣族人居住在越南北部,也有一部分聚居于清化、义安等省的山区。据傣族人的历史记载,在公元9世纪时,他们的祖先就从中国的西双版纳出发,或从泰国的湄公河流域出发,来到了越南。

傣族人能歌善舞,多才多艺。黑傣人擅长诗歌,而白傣人精于舞蹈。

在傣族两个最为隆重的节日——泼水节和新炊节里,或是在婚礼、庙会和祭祀活动中,傣族人常常排成行或围成一圈,载歌载舞,尽情狂欢。

傣族的“赛歌擂台”是一种男女对唱的歌咏会,一般在冬初至春末举行,很受人们欢迎。这样的歌咏会常常是由一位歌唱得最好的姑娘主持。

赛歌时,姑娘们站在“擂台”上,小伙子们则站在“擂台”下。谁唱得好,而又应答如流,谁就能登上“擂台”,否则他只能一直站在“擂台”下,直到歌咏会结束。

傣族人多数以务农为生,他们用很小的犁和木制的耙耕种水田,用锄头种旱地,耕作方法比较原始。多数是一年只种一次作物,种植最多的是糯稻和木薯。傣族人有着娴熟的竹编、藤编技术。他们用竹、藤编制成精巧、玲珑的生活用品,既美观实用,也是很有价值的工艺品。耕犁田地等繁重农活是男子的事,纺纱织布则是女子的事。傣族妇女都很善于纺纱织布,她们纺织出来的布匹足以供全家人穿用,也有少量用来出售。她们还是未嫁人的姑娘的时候,就学会纺纱织布,缝制衣服,她们还可以织出漂亮多彩的锦缎,用来做成被单、床单或装饰。

傣族人的主食是糯米饭和粳米饭。他们喜欢吃牛肉、青蛙肉、蜂蛹、蚂蚁蛋。

有一种调料叫做“模姆碧鄂”,是从牛、鹿、麂等动物的肠子里提取,用蒜、酸汁拌制成的,他们非常喜爱的。重大节日时,人们用大坛盛酒,常常是几个人围坛而坐,用吸管伸进酒坛中吸饮。

除了种田所得的粮食外,傣族人的食物和猎物也来源于森林。森林对于傣族人来说是个宝,既保护了水源,又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他们的住宅就是用木头盖起来的。傣族人种菜很少、如果不够吃就到森林里去摘,一年四季都有野菜、菌类、植物根块、竹笋等。

如果集体外出狩猎,获得猎物后,要论功行赏:报告野兽行踪者可得臀部肉;被派去侦察野兽者可得一条后腿;射死猎物者可得该猎物的头和一块胸脯肉;其余留给参加围猎者平均分配,但拿枪者可多得一点。猎犬与人一样可得一份,孕妇可得两份,猎物受伤后死在其他村寨的地盘上,该村寨最少可得一条腿肉。在封建领主统治时代,土地是领主的,猎获野兽后,要先把猎物的一半或者一条腿,另加胆、茸、虎骨等贵重的部分献给领主。个人单独行猎也一样,要把猎物的一半献给领主,前腿肉分给本村寨每户一点,剩下的请本村寨的人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