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亚洲——越南
48785300000006

第6章 丰富多彩的文艺生活(3)

北宁地区有一座灵山叫“云盖山”,常有白云像罗伞一样罩着山顶。

奇怪的是,若在晴朗的日子,山峰看得清清楚楚,周边一点声音都没有;可是当白云笼罩山顶的时候,山上便传出悠扬动听的歌声,人们聚集在山脚下静静地听着,却不知道是谁在唱歌。等到云开雾散,山峰重新出现在人们眼前时,人们发现山上什么人也没有,什么声音也没有。而白云再次笼罩山峰时,悦耳的歌声就又从山上传来。天长日久,人们认为不会有凡人在山上唱歌,一定是神仙到此游乐歌唱,因此就把这座山称为“仙游山”。人们年年岁岁听着仙游山上传来的歌声,渐渐跟着传唱起来,但是不知唱的是什么歌,也不知唱的是什么调。

传说曾有一天,一位知识广、阅历深、通晓各民族音乐艺术的大官路过此地。由于长途跋涉,到达仙游山下时,这位大官已经很累了。下属献上丰盛的酒菜,却引不起他的一丁点兴趣。大官正打着瞌睡,忽然,白云笼罩,仙游山上传来了动人的歌声,这位大官精神为之一震,睡意全没了。“嗬!”他收紧缰绳,大喝一声,马也随之停住。这位大官静静地听着,完全沉醉在这婉转的歌声中。后来,人们就以这位大官吆喝他的马停下听仙曲这件事,把“仙游山”传下来的歌曲定名为“官嗬”,天长日久就成了今日的“官贺民歌”。

北宁民歌通过或悠扬欢快、或情思缠绵、或哀伤悲切的曲调,丰富的词句、生动的比喻和美妙的音韵,唱出了劳动人民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纯真善良的性格和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其内容绝大部分是歌颂爱情的,也有离别、友情、游乐、生产等内容。北宁官贺民歌的曲调,据说共有300多种。人们在吟唱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而填上新词。北宁官贺民歌现存的有近500首,特别是《你呀,留下来别走了》、《可爱的绿竹》等歌曲,流传极为广泛,已经成为越南民歌宝库中的珍品。

越南人民有爱好诗歌和音乐的传统。吟诗和唱歌都离不开音乐和乐器。越南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乐器,但这些乐器又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构造简单,造型美观,音质优美,音响丰富。京族的独弦琴,虽然只有一根琴弦,但琴声悠扬,余音缭绕,能充分反映生活的广度和人们心灵的深度。

越南西原少数民族的德朗琴,用竹管编制而成,弹奏声音清脆,犹如山涧里淙淙流水,能充分展现节日里喜庆欢快的气氛。1949年,西原地区发现了石制德朗琴。据考证,石琴是在约三千年以前制造的。

石琴现在保存在法国人文博物馆中,在河内的历史博物馆内只保存有石琴的复制品。其他如苗族和傣族的芦笙、岱依族的丁琴、芒族的月琴、西原少数民族的格尼琴等,都优美动听,各具特色。

越南的少数民族爱用多种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乐钟、串铃等许多各具特色的乐器,在很久以前,就进入了越南各少数民族愉快热闹的音乐生活。这些乐器现在得到了保存和推广,并且同现代乐器和谐地结合,构成越南乐器和音乐的多样性。

2009年9月30日,北宁官贺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确认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UNESCO专家理事会高度评价了北宁官贺民歌的文化价值特别是社会习惯、表演艺术、歌唱技巧、文化交际风格、歌词以及服装。

3.清新古朴的磨漆画

从越中边境向东南延伸,红河沿岸的山区、半山区绵延数百千米,不仅风景怡人,而且也是越南林产品、土特产品十分丰富的地区。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茶叶和生漆。在山林中,生长着一种名叫漆树的落叶乔木,它的胶液是一种优良的天然涂料,耐酸碱,历经久远岁月也能保持原来晶亮的光泽,越南人用它装饰祭祀祖先的神台、首饰盒、槟榔盒、宫殿、房子、家具,也用它在竹筐、木斗、竹船、刀鞘上绘制各种美丽的图案,以保持物品的美观和牢固。

在越南北方的一些省份,许多家庭还以漆作画,把漆画作为工艺品来出售。而磨漆画则是漆画的一个变种(或者说是一个进步),20世纪20年代诞生在美术院校里,美术学校的师生在漆匠指导下学习制作漆器,用油漆绘画。经过探索,磨漆画诞生了,并很快传播开来。

磨漆画的诞生引起了许多画家的重视,不少艺术家开始了磨漆画的探索历程。画家阮祥麟的六扇磨漆画屏风,画面上有竹丛茂密的村庄、挑担来往的人物、怀抱婴儿的母亲等,展示了充满乡土气息的农村风光。阮祥麟在这一套屏风上镶嵌白蛋壳,然后再磨光。而画家陈光珍在1932年为调和色彩,把黄沙和赭漆一起搅拌,使浓色变成淡色。竹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池塘显出倒影,画面栩栩如生……磨漆画具有其他画种所不及的优势,如变涂的潇洒,点染的斑驳,画面的厚重等。它的画面达到了绚丽、深沉、古朴、高雅的艺术效果,画风清新别致,表现了浓郁的东南亚风情。尤其是天然漆所特有的表现力——华美光亮及丰富多变的肌理效果,更使磨漆画成为美苑中的骄子,收藏家的宠儿,同时又是最大众化的工艺品和装饰品,堪称越南的国宝。在越南美术博物馆里,有几个陈列室专门介绍木雕、牛角雕、牙雕、玳瑁制品、藤竹制品、磨漆制品、陶瓷制品、刺绣品等越南有代表性的工艺美术品,仅磨漆画作品就陈列了200多件。

在现今的越南,从北到南,许多城镇、乡村都有从事工艺美术品生产的工厂、企业和家庭作坊。磨漆画已经成为越南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为艺术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四节教育及新闻出版

越南的封建教育受中国文化影响很深,法国统治期间,95%的越南人是文盲,胡志明在1945年发动扫盲运动,20世纪70年代越南解放后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作为一个佛教大国,越南非常重视对佛教徒的教育。在越南,佛教教育有完整的体系。

越南的报纸由国家控制,中央及地方新闻单位共450家。

1.发展中的教育事业

大约在11世纪,越南的封建教育体系就已形成,从当时的李朝(1009-1225年)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越南最早的大学是1076年李仁宗在升龙(今河内)建立的国子监。1259年,国子监改名为国学院。

1075年,越南举行首次初级科举考试(考秀才),到了13世纪开始可以考举人,考进士是从14世纪开始的,至今河内文庙中仍然完好地保存着82块进士碑,碑上刻有历届科举考试考中的进士名单。

越南受中国文化影响很深,在很长的时期内,越南封建教育使用的教材为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教学使用的也都是汉字。但到了1918年,汉字不再被使用,儒学考试也停止了。

法国占领时期,法国殖民者采取愚民政策,因此到1945年八月革命以前,95%的越南人是文盲。1945年八月革命胜利,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以后,越南的教育事业得到飞速发展。

针对当时的实际,胡志明主席发动了扫盲运动。他提出,扫除文盲是全社会所有人的工作,不识字的人有学习的义务,识字的人有教学的义务。截至1959年1月,越南北方平原和半山区基本上扫除了文盲。

到1978年2月,南方21个省市扫除了文盲。在努力扫除文盲的同时,越南还积极推进普及小学教育。

经长年的战争使得越南千疮百孔,经济水平落后,但越南的教育事业几十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到目前,越南全国从城镇到乡村,从平原到山区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这个体系包括:

幼儿教育,幼儿学校,接收1至5岁的儿童;普通教育,学制12年,分为三级:一级(相当于小学)5年,二级(相当于初中)4年,三级(相当于高中)3年;专业教育,包括各中等专业学校和技术学校;大学教育,包括3年制的大专(越南称为高等学校)和4年制到6年制的大学,以及大学后教育;经常性的成人教育。

良好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数十万名经济、文化、艺术专业的专门人才。越南学生多次在世界大赛中获奖,许多科技成果为越南国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越南的教育仍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困难,特别是教育经费短缺,教员队伍生活困难,教学设备落后等。

以1986年12月越共“六大”提出的改革路线为指导,越南提出“教育培训是头等国策”,“在建设和保卫祖国的全部事业中起着关键作用,是使国家摆脱贫困落后、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动力”,要通过教育造就人才,在21世纪为国家建设一支包括经营人才、管理人才、科技专家的知识分子队伍。

越南也十分重视佛教教育。佛教被认为是觉悟解脱之道,若会修行就能让人们消除烦恼,得到真善美。佛的金玉良言具有教育性。

佛教教育的目标是让大家能得到解脱,随个人修行的程度不同而采用不同的修行方法,让自己与他人消除烦恼。佛教的三无漏学——戒定慧,是获得幸福的方便之道,所以佛教教育不离戒定慧。戒定慧就是要有道德、有智慧、心理平衡,其具体表现为在家庭与社会上作到有道德,实行禅定,让内心清静,努力修学得到智慧,精通佛法与世间法,精通五明(即内明、因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等方面。

1965年,越南佛教教会创办了万行大学,开设各门教育专业,培养佛教徒与大学生。同时,各省佛教都创办了中小学的菩提学校。当时,由于国内战争连年战乱,弘法事业发展缓慢。1981年,战争结束,国家统一,佛教各派联合起来,成立了越南佛教会,自此佛教教育开始得到进一步发展。

佛教会下设有一个教育部,教育部制定了教学大纲,各佛教学校都要按照教学大纲开展教学,各寺庙彼此互相合作,因此佛教教育发展得比较好,荣获硕士、博士学位的僧人很多。

目前越南佛教在全国有三所大学本科佛学院,一所在北部河内,一所在中部顺化省,另一所在南部胡志明市。另有4所专科佛学院及29所中等佛学院,总共有10000多名僧尼参加学习,此外还有300多名僧尼在各国留学。

佛学院仅设置佛学课程,因此学僧们晚上在佛学院上课,白天还必须到相当的高中或大学念书,一个学僧等于普通科和佛学课程同时学习,过程中相当辛苦。如果考试不及格就会留级,三次留级则退学。退学后可到佛教工厂做工,如果不愿做工则必须还俗,而且要偿还所有的费用。由于学僧的训练相当严格,所以出家人在越南的地位很高。

2.新闻出版事业

越南新闻出版法规定,报纸由国家控制。中央及地方新闻单位共有450家,主要出版社有政治出版社、文化出版社、文学出版社、科技出版社、教育出版社和世界出版社等。

2005年,越南有各种出版物约17800种,年发行量2.52亿册;报社约有150家,其余为行业小报。

《人民报》是越共中央机关报,1951年创刊,在国外设有3个分支机构,1998年5月起开设电子版。《人民军队报》是越南人民军总政治局机关报。《大团结报》为祖国阵线中央机关报。《西贡解放报》(越文和中文版)是越共胡志明市市委机关报。《共产主义》月刊是越共中央政治理论刊物,1956年创刊,2001年设电子版。另外还有《全民国防》月刊。以上这些报刊为越南的主要刊物。

除了这些报刊外,越南的其他媒体主要有越南通讯社、“越南之声”广播电台和越南中央电视台。

越南通讯社是越南的国家级通讯社,1945年创立,1976年越南南方解放通讯社与之合并。越南通讯社在全国各省市均设有分社,驻外分社有16个。1998年8月开通网络版(越、英、法、西班牙文)。

“越南之声”广播电台成立于1954年,有4套对内节目,用越南语及几种少数民族语言播音,每天广播96小时。对外广播用中国普通话、广东话、俄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日语、泰语、老挝语、柬埔寨语、印尼语、马来语等。每天播音时数为26小时。

越南中央电视台成立于1971年,可同时播送4套节目,每天播出约2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