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高点也有低点,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一个人能否被人认可和接受,关键是看这个人的心态和价值观。当你被困难纠缠的时候,要敢于直面困难,用自己的双手征服困难,挺直腰杆来承担一切,让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当你被胜利笼罩的时候,你应该冷静下来,看清你周围一切缥缈的东西,找到不足的地方并加以改进,那么,你人生中就会少一些低点,多一些高点了。只要我们去积极适应和改造环境,那么,困难的冬天很快就会过去,胜利的春天马上就会到来。
于智博,世界500强企业联想集团的总裁高级助理。他21岁被当时全球最大电脑商戴尔电脑公司聘用,先后在3个重要部门任职。2009年,他毕业于哈佛大学商学院,曾是花旗银行10名“全球领袖计划成员”之一。 在人们交口称赞他取得成功时,更被他背后的故事所感动。
9岁时,于智博的父母离异,他从上海转学到了成都,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转学时,我本应读小学四年级,但参加了当地学校的入学考试,成绩不好,结果又降了一个年级,从三年级开始读。”
初到异地,于智博听不懂“川音”,常常被同学们嘲笑,但这并没有对他产生太大影响,一来老师及时制止了他们;二来他整天想得最多的还是去外面操场跑两圈、打打球。他实在太喜欢体育了,其他的事情不太往心里去。
对于智博的学习成绩,父亲说:“80分左右就行了,掌握基本知识和理论就够了,为了几分点灯熬油不值得。”
有一次,母亲被学校“邀请”参加了他的家长会,那次考试他综合排名在全班倒数第三,数理化成绩倒数第一,母亲回来后,狠狠地打了他。不过,父母也没有以耽误学习为由反对他参加校田径队。
于智博当时是校田径队的主力,每天训练时的奔跑,是他释放学业压力和树立信心的办法,他说:“小时候,是觉得好玩,中学时,体育成了我自尊心的避风港。田径场上锻炼的意志和吃苦精神,是在课堂上体会不到的。”
16岁那年夏天,于智博成为美国俄勒冈州中部的密歇尔高中毕业班的一名留学生。 作为镇上唯一的一所中学,密歇尔高中是全俄勒冈州里规模最小的高中,于智博当时的心理落差挺大,“全校学生还不到50人,学校只有一座连排的平房”。
刚来美国的头3个星期,于智博发现自己原有的英语底子十分有限,跟同学校的老师、同学交流时感觉很吃力。于是,他便下定决心苦学英语,听录音并大声模仿,“我不怕出丑,跟着重复同学和老师所说的话,多与当地人交流,模仿他们讲话时的口吻和语气。”两个月的时间,于智博基本掌握了美式英语的发音,“年轻的时候,只要想学,挺容易上手的”。
进入高中毕业班后,没想到令于智博在中国上学时最头疼的数理化,在美国竟让他“大出风头”。“美国高中三年级的数理化内容是我在国内初三就学过的,在那边,我考试基本上八九不离十地拿满分,还被提拔成数学老师的助教”。因为表现出众,于智博代表优秀学生在高中毕业典礼上发言。会后,校长私下跟他说,若不是他最后用中文说了句“谢谢大家”,他差点忘了他是位外国学生。
考虑到自费留学和成绩等个人条件,在选择大学的时候,于智博选择了“一所又小又便宜的大学”——东俄勒冈大学。
在东俄勒冈大学上了一年后,于智博开始计划自己人生的下一步——转学去名牌大学深造。经过反复权衡,于智博决定转到密歇根州立大学,攻读供应链专业。“密州大不仅学费比其他同级大学便宜,而且它的商学院拥有全美排名第一的供应链管理系”。
进入密歇根州立大学后,于智博成功牵头筹办了学校里第一届中国供应链论坛,因此获得了学院里学生的个人最高奖项——“最佳学生”。后来,这个论坛保留了下来,还设立了相关的奖学金。
从密歇根州立大学毕业后,于智博在戴尔总部工作了3年,25岁的时候,他觉得自己还需要学习一些东西,便决定报考哈佛商学院,不过,这次有点小曲折,GMAT(经企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测试他考了3次才通过。
蜗牛只要能够爬到山顶,和雄鹰所看到的景色就是一样的。这是于智博最喜欢的一句话。“人生有多个起跑线,也许我现在落后于人,但并不见得会永远落后于人,找到属于自己的最佳匹配,才是最重要的。”
2008年,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这一年年底,也就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毕业生们离开学校四处求职的时候,于智博一下子拿到了5家机构的聘书,分别是花旗银行、三星株式会社、LG电子、苹果计算机和美国篮球联盟(NBA总部)。于智博选择了到花旗银行工作,尽管与其他4家公司相比,花旗银行给的待遇是最低的,但是在“工作中可以锻炼的能力和学到的东西是其他4家公司的数倍”。
正当他在花旗银行崭露头角的时候,2010年,于智博毅然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决定——回国发展。
对此,父亲很赞成。于智博说:“在戴尔和哈佛,尽管有同事之间的合作,但主要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式的战斗。今后的岗位需要的是协调各方,进而领导多个部门,需要更多的韧性和付出更多的辛苦。”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输在了起跑线上,而于智博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在今天能否取得成功,是否能够取得骄人的成绩,与他的过去关系不大。“未来的成绩取决于你现在迈出的每一步,而不是你曾经在起跑线上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