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音乐,任何一个真正热爱音乐的人都不会忘记巴赫。把各国不同风格的音乐成功地糅合在一起,他是第一个。他谱写的几百首不朽的传世乐章,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后人以“使音乐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顶点”这样的溢美之词来评价他一生的创作。巴赫的作品可以说滋养了以后出现的世界上所有伟大的音乐家。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音乐家,终其一生都在遭受着职位的卑微和贫穷的窘迫。
1685年,巴赫出生在德国中部的爱森纳赫。这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镇,但这里的民众却酷爱音乐。巴赫家族是地地道道的音乐世家,他祖父的兄弟中有两位是天赋非凡的作曲家,父亲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手,叔伯兄弟姐妹中也有几位是广为人知的音乐家。
巴赫从小就表现出极高的音乐天赋,成长在这样的家庭原本应该说是十分幸运的,然而等待这位未来的伟大音乐家的却是巨大的磨难:他9岁丧母,10岁丧父,只得靠大哥抚养。专横的兄长不允许小巴赫翻阅学习家里存放的音乐资料,无论他怎样苦苦恳求也无济于事。小巴赫只得趁兄长离家外出与深夜熟睡的时候,借着朦胧的月光把心爱的曲谱偷偷抄下来,这给他的眼睛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伤害,以至于他晚年双目失明。尽管如此,他对于音乐的执着也没能打动兄长,当兄长发现了小巴赫的秘密时,不仅无情地没收了他所抄写的全部手稿,还严厉地惩罚了他。
15岁时,巴赫忍受不了兄长的虐待,只身离家,开始独立生活。凭借着美妙的歌喉与高超的古钢琴、小提琴、管风琴的演奏技艺,他被一家唱诗班录取了。巴赫一头钻进这里的图书馆,在丰富的古典音乐作品中汲取、融合着欧洲各种流派的艺术成就,他的音乐视野更加开阔。他常常彻夜不眠,通宵达旦地练琴。每逢假日,他还要步行去数十里外的汉堡聆听名家的演奏。
虽然从未得到过一位正式的老师长期的指导,但是巴赫曾向许多有名的音乐家请教。也正因为如此,他广泛地了解了不同的音乐风格,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发。
1723年,巴赫38岁,他开始在莱比锡的圣·托马斯教堂任歌咏班领唱,收入很低,地位也很卑微,并且这也是他之后27年的生命里一直担任的职位。
18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封建贵族分裂割据,一个城堡便有一国诸侯,领土不大的德国居然被分割为352个各自独立的小国。设立歌剧团和宫廷乐队成为大大小小的领主们炫耀自己的权势与奢华的手段。为求生存,民间艺术家们大都沦为宫廷或教会的乐工、奴仆。在当时,无论在宫廷还是教堂都把乐师视作奴仆,与勤杂工、看门人、厨师等地位相当。
贫困与死亡像一对可怕的魔影在巴赫短短几十年的生命里一直与他紧紧相随。他从未享受过富裕舒适的生活,相反地,他从9岁起因父母相继去世就开始感受死亡的威胁。他做父亲之后,更是眼睁睁地看着他孩子中的11个先他而去。
然而就是在这样时刻笼罩着寂寞与痛苦的生活中,巴赫总共创作了800多首美妙庄重的乐曲,其中包括3首圣乐曲;4首序曲;5首弥撒曲;23首小协奏曲;33奏鸣曲;组成《平均律钢琴曲集》的一套48首赋格曲和前奏曲以及至少还有140首的其他前奏曲、100多首的其他大键琴乐曲;300首大合唱曲以及其他许多乐曲。
巴赫在世时既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赢得社会的承认,他的作品一直不为人们所欣赏。但是,惊世的才华是不可能永远被埋没的,后来的莫扎特和贝多芬发现了他的宝贵价值,巴赫音乐的深刻、完美与无懈可击深深震撼了他们。“他哪里是小溪(‘巴赫’在德语中的本意是‘小溪’)?他分明就是大海!” 贝多芬第一次听到巴赫的作品时,不禁发出这样的惊叹。
肖邦在举行他的音乐会之前练习巴赫的作品,李斯特把他的一些管风琴作品改编为钢琴曲。1829年,门德尔松在柏林的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演出中,使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复活了。越来越多的伟大的音乐家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寂寞一生的巴赫。
如今,走遍世界各地,到处都可以听到巴赫的音乐。巴赫被称为“不可超越的大师”,被誉为“欧洲近代音乐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