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英国著名童话作家卡罗尔的一生非常形象地阐述了这句话。
据说,当年维多利亚女王看过《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故事后,对故事的作者大为赞赏,于是她下令收集卡罗尔的所有著作,准备好好欣赏一番,结果收上来的除了描述扑克牌或文字游戏玩法的小手册之外,多是一些深奥难懂的数学论文。
卡罗尔的生活代表了现代人的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生活在别处。”他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并没有混得风生水起,却无心插柳地在另一个不经意的领域里玩得有声有色。22岁时,卡罗尔从牛津大学基督教堂学院毕业,并留在牛津大学执教终身。他的社会身份是牛津大学数学教授。
他的一生都以自己数学教授的身份为荣,却没想到自己的天赋竟然与他的数学专业在另一个神奇的世界里发生了化合反应,并放射出举世瞩目的光彩。卡罗尔在完成传世之作《爱丽丝梦游仙境》之后,又续写了《爱丽丝镜中奇遇记》。这两部童话都包含了许多数学、逻辑、益智游戏和各式各样奇特的英文诗,到卡罗尔1898年去世时,这两本书已成为英国最畅销的童话书籍。
数学教授并没有在他的数学领域做出重大贡献,他在数学研究上的事倍功半与他在童话创作上的光彩照人形成了有趣的对比。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部被后人评价堪与“莎士比亚最正经的书”并称的杰作,却是卡罗尔在和孩子们做游戏、讲故事时轻松完成的。更有趣的是,卡罗尔对自己的创作天赋浑然不觉。在《爱丽丝梦游仙境》发表时,他羞于用自己当大学教授的真名查尔斯·道奇森,随意起了卡罗尔这个笔名。结果查尔斯·道奇森这个数学教授的名字如今早已湮灭在数学的高山深壑中,而刘易斯·卡罗尔这个童话作家的笔名却仍然在童话世界里熠熠生辉。
数学教授卡罗尔和成年人相处时,通常沉默寡言,甚至木讷拘谨;但是和小孩子在一起时则轻松活泼乃至乐不可支。卡罗尔一辈子没结婚,但他非常喜欢小孩,尤其是乖巧伶俐的小女孩,却极其排斥长大成人的女孩。他在面对成年女性时会窘迫万分,说话甚至都会结结巴巴,这也就不难理解他为何一生独身了。他像是一个拒绝长大的孩子。当女人们聚在一起家长里短、眉飞色舞,男人们围坐在桌边谈论功名利禄、唾沫横飞时,他却宁愿钻到兔子洞里去。他单纯到没有丝毫心机,这也让他面对世俗社会时感到既乏味无聊又手足无措。
他去参加宴会时,别人都正襟危坐了,他却仍旧和几个孩子嬉笑玩闹得忘乎所以,扮成小狗一边狂吠一边追赶着孩子们闯进了主人家的大客厅,这是一幕滑稽到极点的场面:装饰豪华的客厅、衣冠楚楚的绅士、端庄优雅的淑女,忽然间,一群孩子尖叫着、推搡着破门而入,后面跟着趴在地上汪汪叫着冲进来的数学教授。大人们面面相觑,小孩子们则躲在窗帘后咯咯窃笑……
一本正经、心机深沉的大人,有几个能享受到童心天真的快乐呢?穿戴着峨冠博带、习惯于迎来送往的成年人,有几个能听懂来自孩童世界天真无邪的天籁之音呢?
小说《象棋的故事》里那个“除了下棋,他的无知在任何其他方面都一样博大无边”的怪人,恰恰与卡罗尔如出一辙。一个天才,很有可能在某些方面是个白痴。童心和心机,是水火不相容的两种心态,在一个人身上也是此消彼长的。一个人心机多了,童心势必就少了;蚌壳里的沙子多了,珍珠自然就少了;心田里的杂草多了,鲜花就少了。一个人短暂的一生,又能兼顾多少事儿呢?和道貌岸然的成人世界格格不入的卡罗尔,对于人情世故近乎无知的天才作家,像白蚁一样,用特殊材料为自己营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奇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