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地球有话说
48781800000026

第26章 陆地、海洋中的迷雾(1)

人类失踪之谜

据国外多家媒体报道:1999年7月2日,在中美洲的哥伦比亚100多名圣教徒,到阿尔里斯山的山顶去朝拜。这伙圣教徒相信1999年8月“世界末日”来临,他们上山去祈祷上帝的拯救。谁知这伙圣教徒上山以后再没有下来,就此失踪了。此事惊动了哥伦比亚,他们派出了大批警察在阿尔里斯山顶四周大面积寻找,并出动了直升机。用了近一个月,查遍整个内华达山区,但不见一点踪影。

1915年12月,英国与土耳其之间的一场战争,英军诺夫列克将军率领的第四军团准备进攻土耳其的达达尼尔海峡的军事重地加拉波利亚半岛。那天英军很英勇地一个一个爬上山冈,高举旗帜欢呼着登上山顶。突然间,空中降下了一片云雾覆盖了一百多米长的山顶,在阳光下呈现淡红色,并射出耀眼的光芒,在山下用望远镜观看的指挥官们对此景观也很惊奇。过了片刻,云雾慢慢向空中升起,随即向北飘逝。指挥官们才惊奇地发现,山顶上的英军士兵们全部消失了。

诺夫列克将军率领一千多名士兵登上山顶,并亲手插上英国国旗,旗帜还在山顶上飘扬,而人却一个也不见了。

更为令人惊奇的是1978年5月20日,在美国南方的新奥尔良城,在一所中学的操场上,体育老师巴可洛夫在教几个学生踢足球射门。14岁的巴尔莱克突然一球射入球门,他高兴地跳起来一叫,当着众人的面,眨眼工夫就失去踪影。

1975年的一天,莫斯科的地铁里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失踪案。

那天晚上21点16分,一列地铁列车从白俄罗斯站驶向布莱斯诺站。只需要14分钟列车就可抵达下一站,谁知这列地铁车在14分钟内,载着满车乘客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列车与乘客的突然失踪迫使全线地铁暂停,警察和地铁管理人员在内务部派来的专家指挥下,对全莫斯科的地铁线展开了一场地毯式的搜索。但始终没有找到地铁和满列车的几百名乘客。这些人就在地铁轨道线上神奇地失踪了。

1990年9月9日,在南美洲委内瑞拉的卡拉加机场控制塔上。人们突然发现一架早已淘汰了的“道格拉斯型”客机飞临机场,而机场上的雷达根本找不到这架飞机的存在。

这架飞机降临机场时,立即被警卫人员包围,驾驶员和乘客们走下飞机后,立即问:“我们有什么不正常?这里是什么地方?”机场人员说:“这里是委内瑞拉,你们从何方来?”飞行员听后惊叫道:“天哪!我们是泛美航空公司914号班机,由纽约飞往佛罗里达的,怎么会飞到你们这里?误差2000多千米呀!”接着他马上拿出飞行日记给机场人员看:该机是1955年7月2日起飞的,时隔35年!机场人员吃惊地说:“这不可能!你们在编故事吧!”后经电传查证,914号班机确实在1955年7月2日从纽约起飞,飞往佛罗里达,突然途中失踪,一直找不到。当时认为该飞机掉入了大海里,给机上的50多名乘客全部赔偿了死亡保险金。这些人回到美国的家里,令他们家里人大吃一惊。亲人们都老了,而他们仍和当年一样年轻。美国警方和科学家们专门检查了这些人的身份证和身体,确认这不是闹剧,而是确凿的事实。

最近,美国著名科学家约翰·布凯里教授经过研究分析,对“时空隧道”提了以下几点理论假说:一,“时空隧道”是客观存在的,它看不见摸不着,对人类,它既关闭,又不绝对关闭——偶尔开放,就看谁偶尔碰上,被拉进去。二,“时空隧道”与人类世界不是一个时间体系。进入另一套时间体系里,有可能回到遥远的过去,或进入未来。因为在“时空隧道”里,时间具有方向性,可逆性,可以正转,也可倒转,还可以相对静止。三,对地球上的人类和物质来说,被吸入“时空隧道”就意味着神秘失踪,而从“时空隧道”中出来,又意味着神秘再现。由于“时空隧道”的时间可以相对静止,故而失踪几十年、上百年,就像一天与半天一样。

千年万载不死的动物

1990年初,埃及考古学家马苏博士在与同事们开掘一座4000年前古墓时,发现守在墓旁边的一只早已绝种的猫科动物。

这座4000年前的古埃及法老切路勃泽四世的坟墓,是在著名的帝王谷地下27英尺深处找到的。打开了墓穴石门,当马苏博士等人提着灯笼走进去时,见到一只活生生、两只黄绿色大眼睛滴溜溜转的猫,正盯着来人。墓穴里除了一具石头棺材和这只准备猛扑过来的大灰猫以外,什么都没有。这只大灰猫像一只小豹那么大。当考古学者们向前移动时,这只猫拱起背嘶嘶乱叫,令人毛骨悚然,接着它抖动浑身的灰尘向马苏博士猛扑过去,用尖牙猛咬住他的大腿。受惊的其他考古队员,听到马苏的尖叫声后,立即上前打退了这只猫,但被激怒的猫旋即退到坟墓的角落,准备用它的尖牙再次阻止这些不速之客。但就在它欲发起第二次袭击之前,人们用帆布将它捉起来送进实验室。在古埃及的习俗中,猫科动物被古埃及人视作活神,专门用来守卫神圣的寺院和坟墓。被捉的是一只雌猫,脸庞很瘦,轮廓明显,耳朵很长。但一进入实验室,该猫的健康急剧恶化,几小时后就死了。马苏博士计划将对这只猫的尸体做进一步的研究。

1782年4月,巴黎近郊的采石工人从地下45米深处的石灰岩层中开采出一块巨大的石头。他们将石头劈开以后,意外地发现石头内藏有4只活的蟾蜍。这4只蟾蜍并非聚在一起,而是各有各的窝。窝比蟾蜍稍大一些,窝的表面还有一层松软的黄土。蟾蜍从石头内出来后,还能在地上活动。一位生物学家取了其中一只较肥大的做了标本。石灰岩层经科学家测定,证实其形成于100万年前。就是说,这4只蟾蜍在岩石内已生存了100万年之久。

自从上述发现后,又经过164个年头,即1946年7月,在墨西哥的石油矿床里,一位石油地质学家挖掘出一只冬眠的青蛙。青蛙被埋在2米深的矿层内,挖掘出来时皮肤还是柔软的且富有光泽,经过两天后才死去。经科学测定,证实这个矿床是在200万年前形成的。青蛙只能在矿床形成时被埋在矿层内。由此可见,该青蛙在矿层内已生存了200万年之久。

千古传奇谜中谜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许多以往的传奇在20世纪成了人们追逐探索与研究的对象。经他们的努力,其中有些已获得解答。而有些则将赖后继者继续努力,也许在本世纪或者更久远,才能解开其中之谜。

杜林尸布与耶稣血型

在意大利西北部城市杜林的一座教堂内,保存着一块亚麻布,令人惊奇的是布上有一个人的全身影像,而这个人据说就是耶稣基督。

最早发现这块布的是法国人。1356年左右,尸布在李莱城被公开,顿时引起整个基督世界的震动,因为布上的人影不仅容貌酷似传说中的基督,且还有血迹。后来在宗教学者的研究之下,认定这块布是在耶稣死于十字架之后,用来包裹其尸体的,因而留下了耶稣的身影。

中世纪的学者认为,尸布最早出现在中东,几经辗转才最终流至意大利,并一直保存在杜林市的大教堂内。由于这块布是基督教的圣物,意大利将之视为国宝。

到了20世纪,科学家开始对尸布做深入的分析研究,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杜林尸布的神秘性正一步步被揭开。例如,人们在对尸布上的血渍进行处理后发现,耶稣的血型是AB型。

寻找诺亚方舟

《圣经》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义士诺亚为躲避洪水建造了一艘长方木柜形大船,即方舟,据说方舟最后停在了阿拉拉特山上。

根据这个记载,人们不断地试图去寻找方舟,以解开《圣经》和人类之谜。方舟是否真的存在,现今未有定论,而阿拉拉特山却是座真实的山,它位于土耳其境内,靠近伊朗与亚美尼亚的边界处,海拔近5000米,终年积雪。最早翔实记载阿拉拉特山的人是13世纪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他在书中指出,该山便是诺亚方舟之山。

在20世纪内,也曾有许多人对诺亚方舟展开追寻,有些人甚至宣称已经找到方舟。但无论他们怎么说,至少到目前为止,方舟始终仍仅存于各种故事和人们的印象之中。

“平顶海山”之谜

在夏威夷群岛、加罗林群岛、马绍尔群岛和斐济群岛一带的深海海底,有一座座奇异的海山,它们的顶部像被截掉一样,都是平坦的,被称为“平顶海山”。这种海山除太平洋外,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中亦有存在,它们有的孤独地耸立于海底,有的成群出现。

平坦的顶部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从几百米到二三十千米不等;顶部离海面最浅为400米,最深为2000米。美国海洋地质学家赫斯对此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他认为“平顶海山”是沉没了的岛屿,就像神话中描述的“亚特兰蒂斯”王国那样。但他无法解释海山的顶部为什么如此平坦。

后来,人们从“平顶海山”的顶部打捞到了呈圆形的玄武岩块,据此有人认为,它们可能是一座座海底火山,顶部是火山口,被火山灰等物质填平了,所以呈现平顶。年龄测定表明,它们形成于距今1亿年至2500万年之间的火山大量喷发时期,这就给火山说提供了一个依据。

20世纪50年代,人们从太平洋西南的凯普-约翰“平顶海山”的顶部打捞到造礁珊瑚、厚壳蛤以及层孔虫等生物化石,以后在太平洋中部又有类似的发现,表明“平顶海山”的顶部过去有过珊瑚礁发育。造礁珊瑚需要生活在有光照的水里,因而其生存的最大水深在50米左右。

这说明曾有一段时间,海山顶部的水深不超过50米。由于此时的海山顶部离海面近,风浪顶部的水深不超过50米。

由于此时的海山顶部离海面近,风浪就有可能将其削平,并在其上发育造礁珊瑚。以后,海山下沉,沉到水深400米以下的地方,所以“平顶海山”上就残留着以前发育的造礁珊瑚和其他喜礁生物。但美国学者德利指出,海底火山不一定发生过上升和下沉,可能是天气寒冷和冰川时期,海平面大幅度下降,使海底火山的顶部露出海面被风浪削去。

但有些“平顶海山”的顶部直径达二三十千米,说它是被风浪削平的似乎难以使人相信。

著名海洋地质学家孟纳德认为,太平洋中“平顶海山”都位于一片原来隆起的地壳上,他称之为“达尔文隆起”。这些隆起的海山顶部接近海面,被风浪削平,尔后,整个隆起下沉,便形成了今日的“平顶海山”。

但有一些人不同意孟纳德的见解,他们认为没有事实证明“达尔文隆起”曾经存在过。

看来,要想解开“平顶海山”这个谜,科学家们还需做进一步的努力。

充满谜团的可可西里无人区

可可西里无人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交界处,但主要在青海省境内。

东至青藏公路,西以喀喇昆仑山脉为界,北依昆仑山,南被唐古拉山截住。方圆约24万平方千米,是青藏高原最大的高寒地带。因为那里海拔5000余米,气候干燥寒冷,严重缺氧和淡水,环境险恶,人类无法在那里生存,那里的一切都是未知数。

这也许是世界各国探险队迟迟未对可可西里进行考察的重要原因。

可可西里无人区,是中国最大、海拔最高、最神秘的“死亡地带”,也是世界屋脊的最后一块考察区。国家考察队于1990年5月,首次对它进行历时90天的探险考察,总行程25万千米,考察面积达75万平方千米。

这次考察,共建了11个考察站,其中最低的工作站驻扎在海拔4350米的山坳里。

一般认为,海拔3000米高度对人体有一定损伤,这种损伤性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增。在海拔5000米以上地区活动的人,普遍地心脏会变大,变大的心脏压迫肺,使肺变小。

如果连续工作超过90天以上者,变大了的心脏将很难恢复,直至无法呼吸而死亡。

一天考察探险队碰上一个奇迹,竟在距青藏公路百余里的无人区境内发现两户牧民。他们一见考察队员们,便一家三代统统跪下,三步一磕头地老远迎过来,显然,他们把这些人当成天神了。

奇怪的是这里还生长着成群的藏羚羊、野驴、野牦牛、狼,它们以旺盛的生命力使这块弥漫着死亡阴影的地区充满些许活力。

可可西里,一个充满谜团和生机的世界,人类正试图一步步走进的无人区。

最深的湖——贝加尔湖之谜

在贝加尔湖湖边森林处观赏湖光景色,会看到森林的树枝上飘动着许多丝带和布条,都是游客系上的,表达日后能来此重游的希望。

的确,这个蓝色的深湖是极富吸引力的旅游胜地。来自四面八方的俄罗斯游客把贝加尔湖看作“圣海”。

“贝加尔”之名据说是大约1300年前住在这里的库里堪人起的,意思是“大量的水”。

此湖最深约1620米,所蓄淡水占世界淡水总量的五分之一,约有23000立方千米,相当于北美洲所有大湖水量的总和。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就面积而言,却只居第9位。全湖呈半月形,长635千米,周长2000千米;平均宽度为48千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之一,形成于1500万到2500万年之前。

那时,亚洲沿着一条地壳断层慢慢裂开,出现了一条地沟。

起初,这条地沟深8千米,但是随着岁月流逝逐渐被淤积填塞,从淤泥中的微生物化石可以显示其形成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