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走下神坛的关羽
48779300000013

第13章 横刀立马天地间(6)

一般人都会认为曹操这回死定了,正好撞在重情重义的关羽同志的软肋上,还不拿大刀劈了你算完事。但事实再一次证明了,曹操绝对不是吃素的,而关羽也实在是不争气,再一次被曹操给忽悠了。

原因还是那个,关羽的软肋。

归根结底,这就是一个打心理战的问题,谁能说服了谁,谁就是最后的赢家。多读几年书看来绝对没有坏处,曹操算得上个大学生,所以将小学水平的关羽给绕进了圈套里,从而顺利逃出。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曹大人先开口:“云长,我们好久没有在一起聊天了。”拖延时间,故意舒缓关羽的愤怒情绪。

“我们已经没有什么好聊的了,我是奉令来捉拿你回去的。”关羽不上钩,看来得继续瓦解他的意志。

曹操仰天长叹(故意做深沉状):“算了,我知道愿赌服输,我认输,绝不抵赖(骗谁呢),但是士可杀不可辱,大丈夫死也要站着死。”宣誓完毕,曹操就开始拔剑,准备往自己的脖子上抹。

关羽没想到曹操会来这一手,吃了一惊,但是曹操可不是那么容易死的人,他还没活够呢,身旁早有人把他的剑夺下,对他大喊,“丞相,你不能死啊,你死了,我们该怎么办啊?”

曹操很为难的样子,想了想,“云长是个好领导,我死了你们就跟他混,将来一定会大有出息的。”说完又要找剑抹脖子。

再次被众人拦下,这边曹操他们上演的欲死欲活的戏还没完,旁边一个人忽然扑通跳下马给关羽跪下了:“云长,丞相当年怎么对你,你应该心里最清楚,如今我们落难了,你不能乘人之危啊。”

说这话的人是张辽,当年关羽走后,还一度惦记这位他在曹营唯一的朋友。张辽的话说到了关羽的心坎里,如果这个时候曹操意气风发,神情矍铄,那关羽一定会二话不说地跟他决一死战。

但是眼前的这个人,头发凌乱,老泪纵横,说他是丞相,倒不如说他是一个孤苦的老人更让人相信。

但是关羽忽视了一点:姜是越老的越辣,狐狸是越老的越精,人是越年纪大的越心眼多啊!

关羽握紧了手里的刀,只要他一声令下,曹操就会在这里结束他的政治生涯以及生命,那么之后的历史恐怕就要改写了,但是关羽就是喊不出口。

张辽说得对,曹操是如何对自己的,自己很清楚,如果今天就这样把曹操抓回去,恐怕日后也睡不安稳吧。情感终究还是战胜了理智。

“你们走吧。”关羽为曹操让开了一条路,他没有看曹操,他怕自己会反悔:“这次,我把欠你的全部还清了,下一次你就不会这么幸运了。”

曹大人这个时候也不说惭愧,也不说要闹自杀了,一鞭子抽在马屁股上就溜了,那速度绝对可以和关羽的赤兔马媲美,开玩笑,好不容易等关羽松了口,再不抓紧机会还等什么。

看着曹操带领着他手下的残兵败将一一离开,关羽反倒是松了一口气,张辽是最后一个离开的,他看着关羽,张了张嘴,终究还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望着张辽默然离去的身影,关羽知道,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了。我们本来应该是好朋友的,但是各自的立场不同,只能当敌人。

“不管怎么样,我终于将压在心里这么多年的包袱放下了,我欠你的,我终于在这一刻还清了,从今往后,你是你,我是我,我们互不相欠。”关羽心中暗语。

后来有诗为证:“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

只是回去该如何面对刘备和诸葛亮呢?他可是信誓旦旦地说要把曹操捉拿回去的,错过这次机会,将来恐怕再也不会有机会了,关羽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是会后悔,但此刻他只觉得轻松,不欠人情的感觉,真好。

“曹操,我和你之间的恩怨终于两清了。大哥,我还是你的兄弟,不管我今天做了什么,我都是你的兄弟。相信我。”

政策跟不上形势

怀着不能言说的心情,关羽极度郁闷地回去了,看到关羽一个人回来,连根曹操的毛都没有,周瑜十分诧异地问他:“曹操怎么会从你手上逃脱呢?”

关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他骑的是赤兔宝马,而且还是精神抖擞的赤兔宝马,他为什么就没有将曹操拦截下来呢,而且周围那么多双眼睛看着,是关羽一手把曹操给放走的,在如此庞大的证人群面前,关羽也实在不好意思编什么瞎话。

既然如此,索性就装哑巴,关羽是一问三不知:你问什么我都摇头,你要不就当我脑袋被门挤了,要不就当我是个哑巴把我打死,反正我是想好了,就算是打死我,我也不会说话的。

你不开口没关系,问其他人,这下热闹了,周瑜传讯了当时在场的几位士兵,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对当时的场面进行了回顾,虽然乱七八糟的,但是周瑜还是听出了所以然来,真是没见过这么轴的人,周瑜心里有点不满,但是关羽是刘备的手下,自己也不好说什么,而且仗也打完了,那就这样吧。

完事大吉的孙刘两家分了分东西,正式散伙,各回各家,各吃各饭。

一路上,关羽一直忐忑不安,他想刘备一定会责怪他的,但让他奇怪的是,刘备跟没事人一样,不是跟诸葛亮开开玩笑,就是和张飞聊聊天,时不时地还找关羽说点闲话,而诸葛亮更是奇怪,丝毫不过问关羽追杀曹操这件事情,就好像这任务不是他下达的一样。这真是让关羽想不通了。

关羽实在是憋不住了,他问刘备:“大哥,你怎么不怪我呢,是我把曹操放走的,本来我可以杀掉他的。”

“放得好,放得好。”刘备这个缺心眼的回答让关羽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曹操不是死敌吗,怎么我把他放了,大哥还这么开心,不会是被我气出毛病来了吧。

他问诸葛亮:“你就不奇怪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我早就知道你会这么做的,所以才让你去堵截曹操。”诸葛亮彻底把关羽给绕晕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诸葛亮给关羽讲了一个权力制衡的道理,这个道理很长,因为关羽的文化水平不高,理解能力有限,所以诸葛亮讲了很长时间。我们为了不浪费笔墨,便只在这里简单表述一下。

曹操被打败,如果在这个时候被消灭掉,那就剩下孙权和刘备这两支力量,此时的刘备还远远不足以和孙权抗衡,虽然孙权表面上像是一个和平爱好者,对各类战争表现得十分不感兴趣,但是一旦最大的威胁,也就是曹操被消灭,那他就可以肆无忌惮地翻身做主人了。而刘备这个胜仗也就算是他人生的终结了。

但是要留下曹操,又不能被人察觉,尤其是要瞒过周瑜,实在不容易,那个小伙子太精明,而关羽就是诸葛亮选中的最好人选。

他不需要和关羽交代什么,因为他算准了关羽不会杀曹操,关羽什么都好,就是太一根筋。曹操虽然打不过他,但论起耍心眼来,十个关羽也不是曹操的对手。曹操当然也不会想到自己成了诸葛亮棋盘上的一颗棋子,他只要逃命,活下来就是他那时候最大的愿望。

关羽放走曹操,出于报恩,理由十分充足,周瑜也实在是反驳不出什么来,这就为日后刘备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曹操毕竟还是最强的,虽然他这次吃了败仗,但他的实力依然是全国第一,只要有他在,孙权就不敢轻举妄动。孙权不动,就是刘备的机会,在孙权的庇佑下,刘备可以放心大胆地增强自己的实力,而不用担心曹操的反攻。

唇亡齿寒的道理,但凡是政治家,都会明白的。

两口子不一定感情好,感情好的不一定是两口子,军事家不一定是政治家,政治家也不一定懂军事。

关羽是一个不懂政治的军事家,而诸葛亮恰好是一个军事家里的政治家、政治家里的军事家,所以他既忽悠了孙权他们,也蒙了关羽。

关羽懵懵懂懂的,似乎是明白了,诸葛亮是利用自己成全了刘备的下一步发展,也正好让自己实现了报恩的心愿,使得以后再次和曹操打起来的时候不会再有心理负担。

真是强人,关羽无言地竖起了大拇指。

但是,他们都忽视了一个问题,就是历史规律,在这个庞大的法则面前,他们实在是太渺小了,政策也会有跟不上形势的时候,在这段委曲求全的发展过程中,刘备的确是将自己的实力发展到了巅峰,但是在巅峰之后,便是下坡了。

这个时代的终结者注定不是刘备,也不是曹操,更不是孙权,而是那个至今还未出场的司马后人,这就是历史,谁也无法预料,谁也无法改变。

关羽还不清楚,接下来将会是他人生中的黄金事业期,他将在一步步攀上顶峰的时候,忽然陨落,戛然而止地停留在那个他从没想过会留下的地方。

混个脸熟才是真理

托孙权的福,刘备终于又翻身了,看着身后众多的战利品,一想到曹操狼狈逃窜的样子,刘备就是在睡梦中也能笑醒,发达了,真是发达了,刘备的前景似乎一片光明,没人再来追杀,而且还报了之前的仇,这么多年的苦真是没有白吃啊。

但是事情的本质,刘备还没有看清楚,这次三方混战,无论是赢家孙权,还是输家曹操,在根本上还是这次战役的赢利者,而刘备的这一番忙活,除了挣得点可以拉走的战利品外,还是一无所获。

可以来对当时的局面进行一番分析,孙权在经过赤壁之战后,赢得了荆州四郡,而曹操还是占据着荆州大部分的地盘,荆州是个富得流油的地方,这两位大哥各霸着一半,自然能享受到丰富的资源,而刘备虽然在这次战役中出力最少,但也不该一点土地权都没有。

但事实就是这么残酷,确实一点都不分给你,对此,诸葛亮再次出马,他又一次马到成功地搞定了刘备的滞留问题,将刘备成功地落户在了荆州,为日后刘备当上荆州牧赢得了先决地条件。

正是诸葛亮办的这件事情,让关羽对诸葛亮的认识真正打破了他对读书人的芥蒂,以前关羽一直打心眼里瞧不起那些文人谋士,认为他们都只会瞎出主意,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但是诸葛军师不一样啊。他不但能运筹帷幄,而且能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十分准确。比心理医生还心理医生,关羽又有了新的心得,原来这怀才就像是怀孕,时间长了才能看得出来啊。

诸葛亮跑去找孙权借地,理由是刘备要找块地养亲属,这里理由看起来非常不靠谱,但军师就是军师,他硬是忽悠地给刘备骗来了,不是,是借来了一块土地,此地名叫油江口,位于荆州边缘,地方小不说,还十分穷困。

等诸葛亮回来说大家准备准备去油江口安营扎寨的时候,大伙全都愣着不吭气,直愣愣地看着他,也难怪大伙是这个反应。

当时的油江口十分偏远落后,让刘备去那里,无异于是一种发配,孙权的意图就是让刘备去当扶贫干部,而诸葛亮竟然答应了下来,关羽刚对诸葛亮产生的一点景仰之情很快消失殆尽了,你不是脑子进水了吧。

刘备却对诸葛亮表示了理解,当下表示要收拾行李搬过去,还托人转告孙权,自己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在路上,诸葛亮又告诉了关羽一个道理,在哪里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混个脸熟才是硬道理。不然自己一无兵,二无权,能怎样呢?

只要长期在孙权周围,就不怕没有机会扩张,现在苦点不怕什么,只要将来有机会就行了。当然做这个决定还要看人,你要是想盘踞在曹操周围,甚至还想借机会敲诈曹大人的地盘,那可真是大大的失误。

曹操不把你的皮扒下来才怪,所以做事情还是要从实际出发,不然教条主义害死人,关羽在诸葛亮的一番教育下,心领神会,原来这是一个权宜之计,看来油江口将是我发展的一个地方。

刘备他们驻扎进油江口后,造福了当地百姓,不但采用惠民政策,还积极改造当地的建筑设施,而且对油江口改了名字,叫做公安,显得非常响亮。从此,这里就是又一个攀登高峰的平台。

关羽很明白,他将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帮助刘备实现一统天下的梦想,虽然看起来有点不太可能,但是诸葛亮说得对,只要守在一旁,总会看到机会的,当然了,要是不想就在公安混吃养老,混到自然死亡,主动权还是握在自己手里要好一些。

关羽在不断招兵买马、积蓄力量的同时,也在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他终于知道,作为一个武将,除了刀上的功夫要过硬外,脑子里的储备也要过硬,他想,等到他学成的一天,大概就是刘备实现梦想的那一天。

其实他前面的路还很长,只要孙权一方严防死守,他们是没有机会占到一点便宜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只有混吃等死了,不过不要着急,机会总会来的,这个舞台注定是精彩的。

唯有坚持,才能看到出口。

4. 三派风云启示录

人在哪里我们就混在哪里

在公安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虽然强行留在荆州的愿望是达到了,但是刘备现在只是一个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小人物而已,在两方强势者对他依旧虎视眈眈的时候,他到底还能坚持多久呢?

答:会一直坚持下去,坚持很久。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春天。

周瑜代表东吴开始了荆州的收复战,因为之前曹操无条件招降了刘表的儿子后,荆州的五郡就都归到了他的名下,但是后来,曹操战败,一直在北方休养生息,对于这块肥肉一直无暇看管。

既然你没时间管,那我们就受累替你多照看照看。周瑜所向披靡,十分神勇,而刘备这时也没闲着,因为诸葛亮说了,这是一个好机会,综合起来,就是一句话方针——他在前面打,我们在后面捡。人在哪里我们就混在哪里。

相信大家小时候都看过狗熊捡玉米棒的故事,因为狗熊能捡的太多,所以它就一直不停地捡,而很多玉米棒也在它不断捡起新玉米棒的时候,掉落了下来。诸葛亮的意思就是让刘备跟在狗熊后面捡玉米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