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没有人可以不说谎
48778200000023

第23章 为什么我们常常骗自己(2)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偶尔通过自我欺骗,来缓和紧张的状况。面临严重的婚姻冲突、亲人的绝症、威胁到生存的经济状况等问题,如果任其侵占大脑和思维,那么生活将再难继续。

若一个人不懂得适时忘记痛苦、忧虑和恐惧,终日苦思冥想、惶惶不安,就无法正确有效地处理问题。只有暂时的“遗忘”,才能让我们在危机中生存下来。因此,压制这些威胁带来的负面情绪,这是自我欺骗的健康模式。倘若我们能够做到不激动、不恼怒,保持行动力,那么,自我欺骗就是成功的。

但是,对危险可以“遗忘”到什么程度,是需要仔细斟酌的。如果无所作为、一味祈求上帝帮忙,那么随之而来的将是另一种危险。这就像在水深流急的水域里游泳已经很危险了,而高估自己的技术将使自己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因恐惧而吓破胆和轻率地忽视警示,两者同样危险。记住,想要成功走过狭长的悬崖小径,既要认识到危险,又要集中精力,而不是只纠结于危险本身。

发掘“更好的自己”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努力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不过,格劳乔·马克斯[1]曾说:“我不希望加入任何想让我成为其成员之一的团体。”米兰·昆德拉[2]也说:“如果你真的了解我,那你绝对不想了解我。”这些都是非常有意思的“悖论”,恐怕会让99%的人都皱眉。就一般人而言,如果被一个俱乐部“扫地出门”,很快就会“觉悟”:

“天啊!我究竟是怎么想的,居然会希望加入那种毫无品味的、无聊透顶的俱乐部!”通过修改对外部世界的印象,我们逐渐消除了对自己的怀疑,从而保护了脆弱的自尊心。由此看来,自我欺骗是一种健康的反应,它能抵制自我怀疑,帮助我们重塑自信心。

美国著名谎言研究者戴维·尼伯格说:“自己是对的!不管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总是别人的错。”

一旦我们的观点与外界的信息出现分歧,我们的内心就会产生矛盾和斗争。例如,我们认为自己是个优秀的歌手,拥有一大群粉丝,但别人却告诉我们:“哦,你的声音太次了,根本不是唱歌的料!”我们会觉得自己受了轻视、侮辱,自尊心受到了打击,甚至开始怀疑:“我真的这么糟糕吗?”“难道之前都是我一厢情愿?”如果让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我们[1]格劳乔·马克斯(Gruch·Marx):1890年~1977年,美国著名演员。

[2]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年出生,捷克裔法国作家,代表作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生活在别处》、《笑忘录》等。

的心灵和生活都将陷入一团乱麻。因此,我们必须努力把矛盾和争斗降到最少,以维持对自己的好印象。

如果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产生了动摇,这意味着:自我感觉很不好。为了减少这种不好的感觉,我们会根据现实状况改变自己的认知和阐述,并且会特别怀疑批评者的眼光和能力,因为我们不能让自尊心受到伤害,那会打击我们的自信心。我们知道,失去自信心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所以,我们的目标是保持坚定的、有自我说服力的自我认知。

可是,我们经常做自我批评,难道这不是自我怀疑的表现吗?话虽如此,但自我批评必须在自尊心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才会被提出来。换言之,如果自尊心遭到了攻击,自我欺骗就会立马撑开保护伞,将不利于自尊的自我批评阻挡在外。这和过度的自我欣赏有着本质的区别。

事实上,每个人都知道,我们远没有自己认为的那么好,但在自我认知的欺骗下,我们总能把不愉快的因素搁到一边,努力去发掘一个更好的自己。只有当“真诚”地审视自己时,我们才会得出跟约翰·巴思[1]一样的结论:“自我认知总是意味着坏消息。”

问题。

一直高估自己能力的人和总是低估自己能力的人,将面临同样的那些相信自己的外语水平已达完美程度且不愿承认其实别人根本听不懂的人,不会在这方面取得大的成绩。失业了只从别人身上找原因的人,很难接受并适应现实。从不进行自我批评的人,将会不断地失败。

[1]约翰·巴思(John Barth):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他的创作反映了“二战”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

“我现在需要抽根烟。”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真的是身体需要尼古丁吗?这种可能性很低。吸烟可以让人安静下来,得到短暂的休息,因而“我需要放松一下”的可能性更高。我们被自己蒙蔽了,但也得到了一些有益的东西。

很多时候,一句看似随意的“我要休息一下”或者“我现在不想干”其实很难直接说出口。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我们很难表达自己希望“暂停一下”的想法,因为很多人都无法接受一个人什么都不做。

自我欺骗的作用之一就是帮助我们用另一种方式表达我们不愿直接表达的想法。

丈夫不想陪妻子去看话剧,但他不能直说,否则将引起一场不愉快的讨论。正在郁闷之际,他看到了电话机,突然想起电话费的事。

天哪,上个月电话费居然比之前两个月都多!为此,他和妻子吵了一架。妻子怒气冲冲地离开家,看完话剧后跟一个朋友去了酒吧。丈夫并没有再去关心电话费的事,而是舒服地坐在电视机前,自在地享受着欧洲冠军联赛中一场重要的赛事。

第二天,当妻子为自己喜欢煲电话粥的行为道歉时,丈夫一脸茫然:“电话费?哦,这种事不用放在心上,亲爱的。”

现在我们都知道了,丈夫其实并非真的在意电话费是多少,只不过在那个时间点,这个话题无疑非常合适——连他自己都没有注意到,这是自我欺骗作用下的一个“小阴谋”。

我们很擅长淡忘能揭露真相的提示,从而对自己隐藏真实的意图。这样,不管是面对别人还是面对自己,我们都不会感到尴尬。

有人说:“当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在欺骗自己,你就会看到,人生只有一半是美好的。”

不过,发现自我欺骗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就像自己挠自己常常很难感觉到痒一样。很多自我欺骗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

这不奇怪,自我欺骗是说谎的一种形式,而大部分谎言已经深入潜意识。而且,事实也表明,我们没有必要深究,除非我们觉得生活太美好。

享受美好的生命

20世纪60年代,西方兴起了“嬉皮士运动”,相当一部分年轻人蔑视传统、特立独行,甚至将自己的财产分给别人。然而现在,他们却独自住在封建的大别墅里,享受着传统生活带来的乐趣。这是他们在30年前绝对无法想象的。

那个满脑子都装着浪漫幻想的女大学生,如今却继承了“雇主”的角色,成了“剥削者”和“女资本家”。曾被叛逆的她贬低和斥责过的那个阶层,成了她赖以生存的地方。

一些车主一边宣称自己注重生态和环保,一边却开着精心保养的越野车奔驰在内城的街道上。他们刻意忽略一个事实——这种车都没有保险杠,如果发生碰撞,乘客很容易受伤。如果有人提起,他们就用“我开车很安全”来为自己辩解。至于“大块头”占地大、耗油多的事实,他们就更不愿意想起了。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但我并不是想虚伪地举起道德的牌子对这些行为进行指责。只要有助于实现自我价值,我们可以也必须改变自己的某些想法,否则就无法接受新的自己,也不可能享受新的生活。

自我欺骗的意义在于始终保持自己的纯洁性。那些选择接受价值观、世界观改变这个事实的人,比纠结地墨守成规或在接受新观念时又饱受良心折磨的人,自我感觉要好得多,因而也更容易获得幸福感。

4真假难辨的过去

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反说它欺骗我们。

——[印度]泰戈尔

会说谎的记忆

孩提时代的创伤是很难痊愈的,为了能继续生活下去,我们的心灵会选择否认或遗忘过去,然后臆造出一个新的过去。杰希总说自己的父母特别和蔼,而事实上,她曾过得极度压抑,还动不动就被关几个小时的禁闭;海伦不受家人的喜欢,常常被忽视,但他却认为自己拥有很大的自由空间;曼夫瑞不仅把酗酒的父亲描述成一个开明的、千杯不醉的“好朋友”,而且声称父亲的暴力行为只是酒后的无心之举,并且对自己的痛苦和不幸只字不提。

一些童年时期的记忆,也会被岁月这支画笔美化。曾经那个阴郁、压抑的祖母,曾经那个大家都担心活不久的瘦骨嶙峋的大姐姐,多年后再想起来,一个成了内敛、慈祥的老奶奶,一个成了注意营养和身材的姑娘。更甚者,几乎没见过面的工作狂爸爸,孩子在30多年后谈起来时,却说他是“关爱家庭的忠实守护者”,完全无视母子俩因为父亲常年不在家而遭人侧目的事实。到了晚年,人们会把经历过的磨难幻想成小小的生活波折。比如好斗的儿子恐吓父母多年,但在父母的回忆中,儿子是个自信而有执行力的年轻人,他当初只是处于狂热的冲动期而已——“谁没有年少轻狂过呢?”总之,在回忆中,我们会扭曲事情的原貌,使过去变得符合自己的期望。否则,生活也许会艰难很多。

自我认知也立足于从孩提时期或青年时期开始的记忆。问题是,记忆的可信度有多高?自我认知又有多少是真实的?

在前几章中我们已经说过,记忆是非常不靠谱的,这种不靠谱有一个典型的表现,那就是“美化”。那些不舒服的、尴尬的、受伤的,或者很丢人的经历,会经过心灵的“美化”,变成另一种经历。一开始,我们或许还会对这个美化过的版本抱有怀疑,但在短暂的“回忆”之后,这种怀疑会变得越来越稀薄。同时,不管我们多么希望保持诚实,都不可能再客观地描述过去。我们在“回忆”中把过去弄丢了,而美化了的版本会完全代替原本的事实,从而成为新的、美好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