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没有人可以不说谎
48778200000017

第17章 怎样做个正直的说谎者(3)

心理学上认为,刺激和反应存在于感觉阈限之下,而气味可以从感觉阈下影响一个人的意愿和行为,当我们的鼻子给大脑传送一个愉悦的信号时,我们的购物欲就会上升。

牛津大学的心理学家们曾进行过一个实验,组织者让实验参与者吸入可辨认的不同的气味,然后通过仪器扫描参与者的脑部,记录不同的气味引起的大脑反应。结果显示,人们会把气味与特定的经验或物品联想起来。很多相关的研究也都表明,在我们的大脑中,负责处理嗅觉的神经和主管情绪控制的中枢神经是紧密相连的,也就是说,气味会强烈影响我们的情绪。根据这个原理,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应运而生,我们称之为“气味营销”(Fragrance Marketing)。英国高档衬衫零售商托马斯·彼克耐心地研制出了一种个性化的气味,他在纽约、旧金山、波士顿和圣弗朗西斯科的店里放置了传味器。当顾客经过时,传味器就会散发出一种新鲜的、经过清洗的棉花的气味,这种气味享受让人们迅速产生了价值联想。

新加坡的嘉华电影院安装了散发香味的装置,在影片《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放映时,放映厅里弥漫着浓郁的巧克力的香气。结果,很多观众都选择到嘉华电影院来看这部电影,而更重要的是,许多人看完电影后立即产生了吃巧克力的冲动。

很多商场的入口处都有面包、香水、鲜花的气味。如今,各种各样的空气清新剂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阈限(the threshld fawareness):心理学名词,指外界引起有机体感觉的最小刺激量。这个定义揭示了人的感觉系统的一种特性,那就是只有刺激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才会引起感觉。“阈下”即“低于阈限”,由此引起的反应称为“阈下知觉”。

我们很难发觉,其实很多时候,自己首先是被气味吸引,然后才产生购买欲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买一堆“没用”的东西回家。这就像经过美味的餐馆时,里面飘出牛排的香味,于是刚才还不饿的肚子立马发出“我饿了”的信号,同时,唾液也为这一信号提供了证明。然而,等我们津津有味地吃完整块牛排,才悲剧地发现吃撑了。

对此,聪明而有效的做法是:在出门之前列好购物单,严格按照购物单来选购。这样能帮助我们抵制各种有形或无形的诱惑。

你为什么瘦不下来

我们来谈谈减肥吧,相信很多人对这个话题都很感兴趣。

据调查,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肥胖人数比例是15%,而到了2003年,这一数据提高到了34%。医生、心理学家、科学家都已经向我们证明,肥胖会带来许多疾病,因此,很多人都立志减肥,然而结局很残酷——成功的概率非常低。

究竟是什么阻碍了我们瘦下来呢?

早在20世纪60年代,一位名叫斯坦利·沙克特的心理学家就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他认为,指导我们吃饭的信号有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即由身体发出的“饿了”的信号;一种是外在的,即受到外界影响而产生的信号。

当听到胃“咕咕”叫时,我们知道该去吃点儿东西了,等吃饱喝足了,身体又会发出“我吃不下了”的信号,于是我们会离开餐桌。但是,在不饿的时候,我们也会产生吃东西的冲动。就像前文中提到的那样,仅仅因为闻到了食物的香味,就产生了食欲。或者,我们走过一家面包店,光是看着橱窗里的各色面包,就会垂涎三尺。这就是“外在信号”在发挥着作用。沙克特指出,在吃饭这件事上,每个人都受到“内在信号”和“外在信号”的影响。但是,有些人更倾向于聆听身体自身的声音,能很好地抵制“外在信号”的诱惑。而有些人却很难摆脱“外在信号”的控制,更不要说在身体真正饿了的时候,这就使得他们更容易摄入过多的食物和营养,从而导致肥胖。

你属于哪一类?

沙克特的理论为食品店、餐饮业提供了策略上的指导。五花八门的包装、琳琅满目的货架就是为了把顾客的注意力从“内在信号”上引开。很多餐厅越来越注重营造气氛,其实就是利用灯光、音乐等手段让客人暂时忘记“内在信号”。

不过,这个理论也为我们减肥提供了帮助。面对美味的食物,先问问自己:“我真的饿了吗?”“我的身体真的需要补给吗?”吃饭时,不要专注于食物的美味,而要把注意力放在胃上,时刻感受胃的变化。另外,尽量少去看那些令人心动的图片,也不要去逛零食区。

6亲社会的谎言

不会宽容别人的人,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

——[俄国]屠格涅夫

要麻烦还是要谎言

在史前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捕猎一些在体力上远远超过自己的大型动物。他们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勇敢而狡猾,懂得使用欺骗术。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的欺骗能力对捕猎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在美国,如果遭到暴力袭击,你应该喊“失火了”,而不是“救命”,因为人们更有可能去追逐轰动的新闻,而不是去帮助一个受害者。因此,“失火了”是一个迫不得已的、但极有帮助的谎言。

诚然,在我们的社会里,说谎者常被贴上“麻风病”的标签,被周围人藐视和排斥,但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利用一些小谎,却是被大众所接受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已经举了很多例子来证明)。我们可以称之为“亲社会的谎言”。

在一家酒馆,一个怪脾气的家伙嚷道:“这里不准玩手机!”那个正在打电话的人答道:“哦,好的,我知道了,不过我没有在玩,我是在打电话。”那个激动的批评者一时找不到掷地有声的话予以回击,气冲冲地离开了。

一个上了年纪的但热爱运动的女人在露天泳池穿着脚蹼游泳。尽管她没有给任何人造成麻烦,但游泳池管理员还是要求她把脚蹼脱下来。“我马上就好!”她回答道,然后继续自由自在地在她的泳道里游。半小时后她从水里出来时,仍然穿着脚蹼。管理员这才发觉,那个女人嘴上说得好听,却用实际行动回了他一句“就不脱”。不过,事情已经过去了,他也没有必要去追究,再说,那个游泳池并没有“禁止穿脚蹼游泳”的规定。

在这两个例子中,面对无理取闹的人(怪脾气的家伙和游泳池管理员),狡猾的表演者(打电话的人和游泳的女人)都假装自己明白对方的意思,并表现出一副赞同的样子,同时用实际行动告诉对方:“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但要是这么说,无论是打电话还是游泳,恐怕都不得不中止,因为他们会被卷入一场不愉快的争论中。

类似的事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遇到胡搅蛮缠的人,如果不懂得虚与委蛇,适当地使用一下亲社会的谎言,不仅会浪费宝贵的时间,也会破坏享受眼前的一切的心情。

预言还是谎言

有个小伙子去散步,走着走着,他有感而发,想把当时的心情记下来,可是一摸包才发现自己的本子不见了。小伙子焦急地顺着原路往回找,最后在一位老太太那里找到了自己的本子。他走上前,有礼貌地说道:“这个本子是我丢的,您能还给我吗?”

“哦,是吗?里面都是什么呀?”

小伙子不好意思地说:“是我写的一些文章。”老太太笑了,把本子还给小伙子说:“我刚才看了几篇,写得真不错。

知道吗?我能预测别人的未来,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作家。”一开始,小伙子并没有把这句话放在心上。他家境贫寒,早点儿参加工作挣钱养家才是最重要的,而且,他觉得自己没有那个天赋。所以,中学毕业后,小伙子就开始四处找工作。他做过酒店招待员、推销员、修理工、文员,可是运气总不好,不是被辞退,就是公司倒闭。就在他沮丧之际,老太太的“预言”浮现在他脑海中。

小伙子回顾了自己的工作经历,最后决定从事文学创作。“也许我真的只能当作家。”

事实上,小伙子一直都很喜欢写东西,下定决心后,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创作中。每当遇到瓶颈,他就会想起老太太的“预言”,那个“预言”给他带来了无穷尽的动力。

终于,小伙子写出了很多篇幅宏大、气势磅礴的作品,成了19世纪英国最受欢迎的作家。老太太的“预言”成了现实!这个小伙子,就是享誉世界的狄更斯。

至于那个和蔼的老太太和那个神秘的“预言”,我们来听听她的女儿怎么说:“哦,不可能,我母亲根本不识字!”

真相大白!一个谎言,成就了一个伟大的作家。

宽容地对待谎言

总的来说,我们对待谎言是相当宽容的;就算被逮住了,我们也总能找出一个善意的动机,成功地获得谅解。

一项调查显示,对易贝网的消费者来说,相较于收到金钱补偿,收到一封言辞恳切的道歉信更容易让他们删除差评。而且,事实也告诉我们,即使一个谎言被识破,也不一定会引起信任危机。

修车铺的人通知艾维拉,他们的店里遭了贼,艾维拉刚送去修理的车被剪断了线缆。艾维拉仔细观察了线缆后,对老板说:“这不可能是小偷弄断的,否则断口不会这么整齐。”

老板也开始怀疑,最后,自知理屈的修车师傅坦白了一切——是他的不小心剪断的。他向艾维拉道了歉,老板笑着耸耸肩说:“再给他一次机会吧。”当然,艾维拉也不认为这种事值得大做文章,还称赞那位师傅承认错误的勇气。

不过,有一种心理值得玩味——当说谎被意外逮到时,很多人都会请求原谅,并且发誓:“只此一次,下不为例!”但他们心里却另有打算:“这次疏忽了,以后可要说得更安全、更巧妙一点儿才行。”

这种人绝对不在少数!因此,就算我们能够原谅对我们说谎的人,内心也已经设了防线:要保持清醒,被逮到过的说谎者,仍有可能继续说谎。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强调不能把谎言当作主食的最主要的原因。

7究竟为什么相信谎言

世界希望被骗,所以它被骗了。

——[德国]斯蒂安·弗兰克

魔幻的想法

很多人都相信,有人确实能够利用超自然力量移动桌子。你很难说服这些对魔法深信不疑的人,根本原因就是他们对现代自然科学不了解、不理解,或者不信任,从而愿意相信“魔法的力量”。

孩子们也有着“魔幻的想法”。他们会虚构出一些不存在的原因,从而为自己无法理解的事物找到解释。比如,当一个5岁的孩子撞到椅子时,他会说:“椅子是坏人!”看到雷电交加,他觉得是“亲爱的上帝在骂人”,而当太阳下山,他则会说:“太阳回家睡觉了。”

或许有人会笑孩子们幼稚,但是别忘了,在几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对自然现象的解释,绝对可以与孩子们的想象“媲美”。甚至时至今日,仍有些未开化的民族保留着“传统”,把活人当成祭品去安慰发怒的神,或者对“不祥”的人实行火刑。

就在前两年,有人为了祈求庄稼丰收,竟然残忍地杀害了一名7岁的女孩,并割下她的肝脏祭献“神灵”!这是一个发生在印度的悲剧,我们在痛惜的同时,也对作案者的愚昧感到震惊。我们都知道,自然科学已经推翻了“神灵”的存在。

但有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相信自然科学的解释呢?自然科学及其对事物的解释是新时代的产物,我们对其细节知之甚少。

但是,就像几百年前的人们对“神灵”不甚了解、却仍选择相信一样,我们也普遍接受了自然科学。如若不然,我们就只能陷入无止境的、可怕的怀疑中。

从另一颗星球来的观察者会认为,我们的宗教创世学说是“相当魔幻的想法”,然而谁也无法阻止其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因为就是有人愿意相信。

精神上的迷信可以帮助我们逃离乏味的日常生活,可以使我们幻想借助超自然的力量改变命运。就算我们不相信这个谎言,也不表示不相信那个谎言。用最简单的话来说,我们之所以会相信各种各样的谎言,就是因为我们愿意相信。

善待抱怨者

在基督教的教育下长大的人从小就知道一条重要的准则:学会忍耐,不要抱怨。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抱怨”似乎比“忍耐”更能带来好处。例如,在很多情况下,适当的抱怨能为我们带来一些同情与理解,让我们的身心得到放松。

“今天工作好累啊!”“我都连续好几天没睡好觉了。”

“哎,我的偏头痛又犯了,只能歪在床上。”很多抱怨都有夸张的成分,甚至只是信口开河,但这不影响他人来关心我们。比起直接说“我现在什么也不想干”、“我感到很心烦”、“让我看看你有多爱我”,抱怨更能得到别人的温情与善待。我们也不会每次都刻意去揭穿其中的不实成分,因为善待抱怨让我们更有人情味儿。

愿世界更和谐

人类始终在寻求和谐。几百万年前,我们就依赖社会关系网,自然而然地把合作和友好作为我们这个物种的纽带。因此,“寻求和谐”是一种源于基因的“程序”。它让我们友善地——或者说——有点儿不加批判地和那些与我们有联系的人相处。

信任会促进彼此的关系,而怀疑则会使关系变得疏远。所以,我们尽量避免与那些和自己有着社会关系的群体发生争端。

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亲相爱的世界中——这个信念让我们感到幸福,但同时,也给了我们说谎和相信谎言的机会。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明知道很多话是假的、很多人不可信、很多现象也都不是真实的,却仍会丧失判断、身陷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