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亚洲——泰国
48775500000005

第5章 再见明眸的微笑(5)

突然间号角声起,一艘巨型龙船出现,船头龙首高昂,船上旌旗招展,龙船前后左右有战船拱卫,战船上的禁卫军铠甲鲜明,威风凛凛,又有华丽大船随行而后——这是阿育塔雅国王迎接外国使臣的场面。

当年郑和在阿育塔雅,见到的就是这番景象。郑和下西洋时,曾两度由暹罗湾乘船经水路前往阿育塔雅,以中国朝廷使节的身份拜谒泰国国王,每次都受到泰国国王的热情款待,至今大城城内还有三保公庙,香火颇盛。

阿育塔雅王朝从公元1350年开始一直持续了417年,历经33位君主,因为地理位置优越,四周又环绕着肥沃的稻田,成为历代国王理想的行政中心。当时来经商的包括中国人、日本人、印度人、英国人、荷兰人、葡萄牙人等,可谓是极度繁华,生意繁荣,曾被喻为“人间天堂”。

1767年,在缅甸的侵略下,阿育塔雅王朝画上了休止符。在战火的侵扰下,雄伟的皇宫和佛寺都无法逃脱被毁灭的厄运。经过历史的辗转,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场景,幸亏了一些有心人将古建筑一代代地保留下来,所以今日的阿育塔雅尚有历史古迹可供后人瞻仰。

离开市中心,朝东面走去,阿育塔雅的历史轮廓才慢慢呈现:古王朝的第一代统治者把阿育塔雅东部挖掘成人工水道,并与流经古都北面、西面和南面的河流连接贯通成护城河,将阿育塔雅围成一个人造小岛。历代的统治者就在这个小岛上建造皇宫和佛寺,全盛期多达400余间,而现在仅存10余处文物,分散在小岛的北部和对岸。

这里到处都是残垣断壁,虽然已经看不出当年古都的面貌,不过那一砖一瓦,仍可以看出历史的痕迹。然而在残垣断壁间,一尊尊或坐或卧的佛像,脸上呈现出的淡定之美,仿佛已经看透了世间沧桑。

当然,在岁月的洗礼下,这些佛像并非每尊都十分完好,大多数是令人伤心、惨不忍睹的断头残肢。但是,断头也好,残肢也罢,想一想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能够侥幸被保存下来,可以说是一种奇迹。

在没被战火破坏、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寺里,砖瓦堆砌的密度,建筑的严密程度,整座寺院的建筑风格,像是一座历史陈迹,展现出摄人的气魄。古寺的沧桑,散发着神秘的气息,吸引着人们一步一步地深入。

阿育塔雅市区最大的古庙为亚柴蒙考寺。湛蓝的天映着披着黄绸的古佛,还有高耸入云的塔,蔚为壮观。寺内仅存三座建于15世纪的佛塔,里面埋葬着三位皇帝的遗骨,其雕刻、线条和建筑技巧,均属大城古都最具艺术性的代表作。佛寺的遗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吴哥窟第二”,是泰国最大的佛塔,也是世界最高的佛塔。塔高127米,呈螺旋状的塔尖高40米,圆形塔底直径为50米。金塔有4座佛殿和24座钟亭。人们经过钟亭时,喜欢以木击钟,因而终日可以听到钟声。

寺庙始建于14世纪,是为了纪念在和缅甸的战争中杀死了缅甸王子而修建的,所以寺庙的名字也就是“大胜利”的意思。寺庙中有一尊非常巨大的卧佛,呈现出一种安详的形态,见到之后,心情立刻豁然。

美丽的佛塔四周有很多尊佛像环绕着,登上佛塔,里面有一个小的佛堂,四个角分别立着四尊镀金佛像,抬起头可以看见好多蝙蝠在那里安家。

帕玛哈泰寺的佛像也是很美的,虽然那些佛像多残缺不全,充满了历史的残缺感。不过,还是能传达出一种大慈大悲的情怀。历经劫难的佛陀,将自己的修炼度化给世间的芸芸众生。着名的榕树包佛头就在这里。拉查布拉那寺,在玛哈泰寺的北方约500米。相传寺庙里埋葬了以前的国王和王子,穿过只剩下一面墙壁的大门,就是主塔了,很宏伟、古老,周围满是残损的佛堂围墙、支离破碎的佛身、参天的大树、闭目微笑的佛像,登上佛塔,能远望整个古城的全貌。佛塔中有一个地下室,这里就有泰国最古老的佛像壁画。

阿育塔雅继承了素可泰时代的建筑风格,而此风格又可追溯到柬埔寨的高棉时代。在保留较完整的古寺里,人们可以看到柬埔寨安哥王朝遗迹的影子。大殿位于一个开放式庭园的正中,四周被数个佛塔围绕。

大殿窄而高,顶端尖,也是受高棉时代建筑的影响。大殿的建筑没有窗户,只有一扇小木门通行,而内殿完全依赖从小门外流泻进来的阳光照明,因此整个内殿总是沉浸在一片晦暗中,空气中弥漫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宗教气息。

在时间的洗涮下,那些曾经很美丽、很艺术的佛像,如今已残肢断臂,被岁月洗成了黑色,陈杂在台座上,环绕着同样残缺不堪的佛塔。也许,佛祖正是以这种独特的存在方式向世人昭示着世事无常、生灭有序的真理。没有文字说明,也没有具体的情节,就凭这些残缺的图像,就足以让你体会到时间的神奇以及年轮的更迭。

泰国大城王朝的国王曾在这里修建过夏宫,占地约13多公顷,正靠湄南河的左岸。在泰国的东、西、南、北、中五处行宫中,以此处离曼谷最近,也是建筑规模最大、造型最美的一处行宫。帕昭巴塞通国王于1632年开始修建,后来大城被攻陷,都城南迁,夏宫荒废达80年之久。1881年起,曼谷王朝的拉玛四世王、拉玛五世王先后进行了修复和大规模扩建,于1896年竣工。王宫建筑群内有运河,主要的宫殿基本都是欧式的,这种风格的王宫在泰国比较罕见。

坐船沿湄南河航行,沿途透过两岸的居民,可以看到嵯峨的屋脊。主要的宫殿有三座:

一座缅甸式的、一座哥特式的和一座中国式的,荟萃了泰、中、西的建筑风格。整个挽芭茵王宫以建在一个人工湖中央的一座金碧辉煌的亭栅为中心,亭为典型的泰式建筑“三尖顶”式,亭尖如同一顶金色王冠,由数十根金色柱子撑起,矗立在涟漪的碧波之上,是夏宫的标志。

御湖中间横跨一座石桥,桥两侧的石栏杆上,有四座大理石雕像,是希腊神话中农神、海神、音乐神、爱神的雕像。湖畔四周为各式建筑风格的宫宇、楼台、亭榭,包括西班牙宫、法国宫、英国宫、葡萄牙塔等。湖的西北有一座古希腊式宫殿,淡青色的宫墙与四周草木相映衬,巍峨中不乏秀气,此地原是拉玛五世王接待贵宾之地,里面陈列着名贵的泰式壁画、兵器和皇家用品。

一座中国宫殿式建筑位于花园北面,泰语叫威哈甲隆殿,汉语叫天明殿,由华侨集资献给拉玛五世王。天明殿前临清流,后倚田野,完全是一座中国式宫殿,建筑风格和样式与中式建筑没什么区别。宫殿内部清幽典雅,古色古香。那连接亭台楼阁的小石桥,经岁月打磨,已晶莹剔透。曲折的小径与回廊,全部倒映在清澈如镜的湖面上,宛如一幅美丽的中国画,美不胜收。

屋脊有双龙戏珠、丹凤朝阳等装饰。天明殿不论外观还是内饰都用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建造,譬如殿檐、屏风都是用“神龙”作为装饰,甚至地板的地砖也都来自中国。拉玛王朝六世皇时期还在天明殿南面制造了17块刻有9首中国诗词的屏风。

天明殿中间殿内,有三个亭型御座,上面雕刻有精美的花纹,刻有贴金花纹,两边有一座中文字牌,刻着五世皇的名字,以及五世皇母亲的名字。此碑是1900年五世皇下令设立的。中间供奉佛像。东面也有一座中文字碑,刻着五世皇与皇后的名字。现在的九世皇每年的春节都要去祭碑。

挽巴茵最初很平常,只是河流中的大岛屿。17世纪,阿育塔雅皇朝的芭塞通皇在自己家族的土地上建立了纳卡喃佛寺。接着,他又在这个岛屿中央的湖上建立另一宫殿。宫殿是被一个400米长和40米宽的湖围绕着。这两座建筑物是芭塞通皇在挽巴茵所遗留下的古迹。芭塞通皇以后的历代皇帝,都将此地视为行宫,近都曼谷后,因路途遥远,挽巴茵失去了皇族的宠爱,开始变得冷清起来。

“挽”原意是地名,“芭”是遇见,“茵”是女孩的名字。相传大城王朝时代有位国王到“挽”游玩,遇见了一名叫“茵”的美丽女子。二人很快就坠入爱河,国王向她允诺,回来后一定娶她,令她伤心的是,国王竟一去不复返,杳无音信。茵伤心欲绝,最后抑郁而终。若干年后,当国王记起这段曾经的姻缘后,前去找她,发现她已不在人世。国王因为辜负了茵的一片痴情而自责不已,所以便兴建了这座宫殿以纪念痴情的茵。

1767年,大城王朝被缅甸军攻陷,挽芭茵行宫就此结束了它那一段辉煌的历史,成为了荒野,一直到现今拉玛王朝的第四世皇(电影《安娜与国王》中由影星周润发所饰演的角色),它的命运才有了转机,第四世皇无意中发现它之后,重新开掘池沼,兴建宫舍,自此,挽芭茵宫再次恢复了它昔日的尊贵,成为了王室度假的休闲之地,并更名为“挽芭茵夏宫”。而拉玛王朝的第五世皇(四世皇之子)经常来此地游玩、休息,而现今保留下来的大部分宫殿建筑都是在五世皇的时期所兴建的。目前,泰国皇室也仍在使用这座夏宫,如日本天皇和西班牙国王等各国元首政要都曾下榻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