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亚洲——缅甸
48771000000007

第7章 历史回眸(4)

1915年2月13日,昂山出生在缅甸马圭县那卯镇。昂山将军出生时取名为貌腾林,他父母后来将他改名为昂山。他自幼受到家乡人民反英斗争的影响。进入仰光大学后,随着年龄的增加和阅历的丰富,他在政治上逐渐成熟,成为学生运动的领导人,并且在大学期间,还进入了仰光大学的业余军事组织学习过军事知识。1937年,昂山大学毕业后,他被选为全缅甸学生联合会主席,并参加了“我缅人协会”。他在总部执委会里负责宣传工作,后来出任该会秘书长,昂山参加“我缅人协会”时改名为德钦昂山。

1938年,缅甸爆发了“1300运动”。这场罢工斗争规模空前,也是一场全国规模的反英运动。“1300运动”是缅甸近代民族主义运动中影响最大的一次运动,它促使缅甸人民更加团结,促使民族主义意识更加觉醒,而反英情绪空前高涨。缅甸近代民族主义运动进而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次运动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1938~1939年仁安羌和稍埠石油工人大罢工和“饥饿进军”;第二部分是1938年的反穆斯林运动;第三部分是1938~1939年的学生抗议运动。

1939年8月15日,缅甸共产党成立,昂山出任缅甸共产党总书记。

当时,德国法西斯正在发动侵略战争,英国人无暇顾及缅甸的事,这让缅甸人寻觅到了机会,于是昂山决定趁此机会筹建武装,争取趁机将英国人赶出缅甸,从而获得民族的独立。

当时缅甸军队武器装备极度匮乏,为了加强军事装备,昂山四处求援,1940年,昂山来到中国。但是此次中国行并未为他带来欣喜之情,因为找不到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结果他只能改道去了日本。此时日本人正在打着“进驻东南亚”的如意算盘,日本人答应帮助缅甸人抗击英军,从而获得了缅甸军民的信任。昂山与日本当局达成协议,日军提供武器装备,并且对缅甸军队提供军事训练,前提是承认缅甸独立。1941年,昂山等30人根据协议去泰国接受训练。昂山将军的日本名字为缅田门义。在泰国首都曼谷时,“三十志士”名字前纷纷加上“波”,昂山将军也不例外,他改名为“波德查”。在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事业中,这30人成为骨干力量,组建了缅甸独立军,而他更是以“昂山将军”而闻名遐迩。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国军队受到日军和缅甸军队的进攻,英国人被迫撤离。而此时日本人背信弃义,公然撕毁了协议。他们支持缅甸抗击英军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取英国人而代之,将缅甸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备受屈辱的缅甸人民奋起反抗。缅甸爱国力量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领导抗战,在各地扩大武装力量,建立抗日游击组织。昂山将军是这个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的领导人。作为抗日领袖,他为缅甸的独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抗日武装起义开始,昂山将军任前线指挥部总指挥。1945年3月27日,昂山指挥全国军队发动了武装起义,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于5月1日与盟军一起收复了首都仰光。

日本侵略者被赶走后,英国人又准备返回缅甸,继续日不落帝国在缅甸的统治。在昂山将军的号召下,缅甸全国人民奋起为争取缅甸而独立斗争。反英群众运动风起云涌,席卷缅甸全国。这种情况迫使英国殖民主义者不得不同意就缅甸独立问题进行谈判。

1947年1月,昂山率代表团赴英进行谈判,然后签订了《昂山-艾德礼协定》。根据协定,缅甸成立了以昂山为首的临时政府。但时隔不久,英国当局在“临时政府成立一年后,缅甸将完全独立”的条款上采取了搪塞的态度,为此制造了一起震惊世界的政治谋杀案。1947年7月19日,在部长会议室里正举行部长会议,昂山将军遭到吴素派来的杀手杀害。昂山将军牺牲时,年仅32岁。

当时,他已成为在缅甸人民中威望很高的领导人。7月19日这一天,被定为缅甸的“烈士节”。

昂山将军的遗体在1948年4月11日从仰光市柔美里大厦迁入烈士墓地安葬,缅甸人民深深爱着他,将他视为永远的“国父”。

第四节建国大业

任何一个国家的建国之路都是充满荆棘和坎坷的,抛去建国本身的诸多繁复事务之外,缅甸人民面对的还有英国殖民者的贪婪和凶猛的火炮。没有人能够承诺,在经历了波折之后,幸福就一定会到来,但是人们对于自由和民主总是充满着向往和期待的。因此,人们可以忍受千万倍的折磨,忍受无人理解的痛苦,当然也可以克服旁人无法克服的困难。

当胜利的号角吹起,凯旋的歌声高唱的时候,就宣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胜利。胜利者永远是人民,也只有人民才是真正的主人。

1.坎坷的独立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他们在偷袭美国珍珠港的同时,又将目光投向了东南亚分兵进犯东南亚各国,日本侵略者也“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缅甸这片有着美丽风光的土地。

不过,日本人进入缅甸的名义是冠冕堂皇的,他们利用缅甸人对英军的仇恨,以及渴望民族独立的愿望,让他们的侵略阴谋得逞了。

他们在缅甸肆意宣传日本和缅甸的亲善关系,借以培养缅甸人对日本人的感情。

缅甸人民其实并不缺少自己的武装,他们缺少的是武器装备。当时正是欧洲爆发战争的时机,缅甸人民希望能够抓住这个机会,争取自己的民族独立,此时任何能够提供帮助的力量他们都想要争取。事实上,缅甸有很多人对日本的目的看得很清楚,他们没有愚蠢到完全相信日本人的程度。很多人担心德国、意大利、日本轴心国的法西斯同盟无论在政治观点和政治主张上都是相同的,在“善意”的帮助下肯定掩藏着更大的贪欲,因此不能接受日本人的帮助,国家独立应该靠自己的实力来实现。而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先将英国人赶走,剩下的事以后再说。

1940年,寻找国际援助的昂山等人决定接受日本人的帮助,与日本人合作,赶走英国人。双方秘密协商,达成协议:“日本资助缅甸青年军训,组建缅甸独立军,日本向缅甸独立军提供武器装备,缅甸独立军配合日军进攻英国军队。日本承认缅甸独立。”当时接受日军训练的军官有30名,史称“三十志士”,他们作为骨干力量组建了缅甸独立军。1941年,日军偷袭珍珠港,爆发了太平洋战争。昂山将军率领缅甸独立军回国。英国军队在日军和缅甸独立军的进攻下节节败退。英国政府忙于应付德国法西斯,因此无暇顾及缅甸的事务,所以很快就撤离了缅甸。1942年,日军成立军政府,抗日派在日军登陆之初就开始散发传单,揭露日本人的险恶用心。日军占领缅甸以后,对缅甸进行了血腥的报复,逮捕和杀害了很多缅甸爱国人士。日军进入缅甸后,马上背信弃义,不承认缅甸独立。用法西斯式统治控制缅甸。日军强行缩小缅甸独立军的编制,强迫缅甸人民服劳役。这引起了缅甸人民的强烈不满,而这个时候他们才明白自己“引狼入室”,可惜悔之晚矣。

缅甸人民在缅甸共产党的领导下,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法西斯自由同盟成立了。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缅甸自由联盟配合包括中国远征军在内的盟军的反攻,收复仰光。

至此,日本的法西斯统治结束。缅甸人民终于获得了独立和自主。

日本侵略者被赶出缅甸以后,英国人再次来到这片土地。1945年,英国政府发表了关于缅甸问题白皮书,宣布战后的缅甸将经过英国政府治理3年以后,重新恢复战前的制度。英国的政府这种行为受到了缅甸反法西斯自由同盟的强烈抗议。他们要求民族独立,坚决抵制英国政府的白皮书。英国人在缅甸设立了行政委员会,委员会是只有11个人的傀儡委员会,因为整个委员会的成员包括3名英国人、3名少数民族的上层代表人物和5名缅甸的亲英派。

缅甸人民进行了一系列的抵抗行动,首先反法西斯自由同盟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与此同时,缅甸的工农运动也逐渐高涨起来,愤怒的人们在仰光举行了几万人的大游行;此后还进行了全国的政治大罢工。英国殖民当局对此进行了严厉的镇压,反法西斯自由同盟被迫分裂,缅甸共产党退出了联盟。缅甸人民的领袖昂山将军与英国政府进行谈判,最后签订了《昂山-艾德礼协定》。这份协定或多或少地透露出了侵略者无耻的嘴脸和卑劣的手段。根据这份协定,英国承认缅甸的独立,但并没有确定具有的独立日期,英国人的把戏激起了缅甸人民强烈的不满。

1947年,反法西斯自由同盟召开缅甸少数民族代表会议。昂山将军与少数民族地区同时宣布独立,建立“缅甸联邦”。其中,自由同盟是参加选举的主要政党,在经过选举以后成立了由昂山将军为领袖的自由同盟临时政府。对于“抵抗者”的这种行径,英国政府残酷地进行了血腥的报复。他们在仰光制造了一起震惊世界的政治谋杀案。当时,临时政府的首脑们正在开会,突然遭到机枪疯狂的扫射,昂山将军和其他几名部长全部遇难。他们的逝去让缅甸民族革命斗争蒙上了一层阴影,缅甸人民失去心目中的英雄。英国殖民当局单方面认为缅甸人民心目中英雄的逝去或许能够让当时的局势回到自己的掌控当中,可是事与愿违,英国殖民者看到的是缅甸人民坚决反抗的意志和勇气。

在信念的支撑下,缅甸人民奋而发起斗争,给英国殖民者以狠狠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