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这样做不失眠
48768100000004

第4章 多管齐下,打倒失眠这个“纸老虎”(2)

2.刺络拔罐法

(1)疗法一

取穴:第一组:大椎(第7颈椎棘突下,即颈部最高的颈椎棘突,约与两肩峰相平)、神道、心腧、肝腧。第二组:身柱、灵台、脾腧、肾腧。第三组:中脘(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的中点处)、关元(脐下3寸)。

操作方法:局部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所选穴位后,立即加拔火罐,使之出血。留罐16~15分钟,去罐后揩净血迹。以上各组穴每次用1组,每日或隔日1次。

(2)疗法二

取穴:肩胛间区到腰骶关节脊柱两侧,距正中线0.5~3寸的区域。

操作方法:在以上区域内常规消毒后,用皮肤针或滚刺筒进行轻刺激,使局部皮肤潮红,然后在其上排列数个罐(排罐法)。留罐10~15分钟。每周治疗2~3次,待病情好转时,可减至每周1~2次。

3.针罐法

取穴:背部自风门到肺腧,每隔2横指取l处;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及其上下每隔2横指各取l处;外关、合谷、涌泉、太阳。

操作方法:将青霉素空瓶磨掉底部后制成小抽气罐,置于以上所选用的穴位处,紧贴皮肤上,用10或20毫升注射器将小罐中的空气抽出,罐即紧拔于皮肤上。然后注入4~5毫升清水,保持罐内皮肤潮湿,避免因负压过高造成皮肤渗血。留置10~15分钟后,将罐取下,擦干局部。7次为1疗程,每次更换穴位。

3.注意事项

(1)高热、抽搐、痉挛等症状,皮肤过敏或溃疡破损处,肌肉瘦削或骨骼凹凸不平及毛发多的部位不宜使用;孕妇腰骶部及腹部均须慎用。

(2)使用火罐法和水罐法时,要避免烫伤病人皮肤。

(3)针罐并用时,须防止肌肉收缩,发生弯针,避免将针按压入深处,造成损伤。背部腧穴均宜慎用。

(4)起罐时手法要轻缓,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压一下,使气漏入,罐子即能脱下,不可硬拉或旋动。

(5)拔罐后局部皮肤会呈现红晕或紫绀色淤血斑,此为正常现象,可自行消退,如局部淤血严重者,不宜在原位再拔。由于留罐时间过长而引起的皮肤水泡,小水泡不需处理,但要防止擦破而发生感染;大水泡可用针刺破,放出泡内液体,并涂以龙胆紫药水,覆盖消毒敷料。

药枕在手,谁能偷走你的睡眠

陈莉是某影视公司的一名编剧,收入虽然不低,但是她的工作压力比较大。有时为了赶写剧本,陈莉常常通宵写作。长年的作息不规律,使她患上了严重的失眠。一个偶然的机会,陈莉在网上看到一个“药枕巧治失眠”的帖子。她参照帖子里面的方法,将困扰自己多年的失眠给治了。

药枕真有这么神奇吗?药枕,顾名思义,就是将具有挥发性、芳香性的中草药装入枕芯,做成药枕,让失眠者在睡觉时枕用,以达到治病目的。药枕内所用的药物,大多气味鲜香,具有升清降浊、化湿消暑、醒脾开胃、散风明目、健脑调神、避秽杀菌等功效。但是,失眠者选用药枕也要因人而异,可以根据不同的病情,选用不同的药物。

1.黑豆磁石枕。取黑豆100g、磁石100g,将其打碎,装入枕芯,每晚睡觉时枕用,可安神助眠。

2.灯芯枕。取灯芯草450g,将其切碎,装入枕芯,每晚睡觉时枕用,适用于心烦不眠者。

3.菊花枕。取白菊花、合欢花、夜交藤、炒枣仁、生龙骨各120g,灯芯草、竹茹各80g,远志、石菖蒲各60g,冰片10g。将以上药物研成粗末,拌匀,装入枕芯,每晚睡觉时枕用。

4消暑催眠枕。取青蒿、藿香、菖蒲、薄荷、菊花、茉莉花、白玉兰花、栀子花干品各等量,研为粗屑,拌匀,放入枕芯,每晚睡觉时枕用,夏季使用效果最佳。

5.决明子枕。取决明子、菊花、朱砂、灯芯草各150g,装入枕芯,每晚睡觉时枕用,可改善睡眠。

以上是5种比较常用的药枕,在治疗失眠的过程中,都有一定的效果。其实,睡眠要先静心,心能够静下来,身体才能够听从心的安排,才能睡觉。药枕只是辅助睡眠的一种外在的工具,真正主宰睡眠的还是我们的内心。只有身体内外相结合,才能将失眠这个“恶魔”彻底挡在门外。

敷贴疗法:“睡美人”是怎样炼成的

“会睡的女人美到老。”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一生与美丽相伴,睡眠美容就是她最推崇的养颜方法。会保养的女人都知道“美容觉”,所谓“美容觉”,时间就是晚上10点至次日凌晨2点,这段时间是新陈代谢较旺盛的时间,也是内调的最好时间。

遗憾的是,很多都市女性年纪轻轻就已经饱受失眠困扰。那么,怎么才能睡好美容觉,让自己做个“睡美人”呢?失眠的女性朋友不妨试试敷贴疗法。

敷贴疗法又被称为外敷法,将药捣烂或者研成细末后,用水、酒、蜂蜜、植物油等调匀,涂敷于正确的穴位。使用敷贴疗法治疗失眠症时,应根据中医“上病下取、下病上取、中病旁取”的原则,并且按照人体经络走向选择穴位敷药。

1.吴茱萸、肉桂各10g,安定1片,研为细末后,服用。晚上临睡前,用热水洗脚后,贴于申脉、照海、涌泉等穴,每晚1次,10次为1个疗程。适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的失眠症。

2.珍珠粉、朱砂粉、大黄粉、五味子粉适量拌匀,每次取3g,用鲜竹沥调成糊状,分成两份,涂于小块的医用胶布上,贴于左右涌泉穴,每晚睡前贴1次,9天为1个疗程。

3.黄连15g,加热水煎汤后,再加入阿胶9g,烊化后待稍凉时,摊贴于胸部。具有滋阴降火、养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阴虚火旺导致的失眠症。

4.吴茱萸5g,肉桂5g,适量白酒或蜂蜜。将两味药研成细末。临睡前,取药末10g,敷于两侧涌泉穴;也可取药末5g,用蜂蜜调成软膏,贴敷于一侧神门穴、三阴穴,每天换药1次,两侧穴位轮换贴敷。具有镇静安神的功效。

5.磁石20g,茯神15g,五味子10g,刺五加20g。先煎煮磁石30分钟,加入其他药再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将干净的纱布浸泡于药汁中,趁热敷于患者前额及太阳穴,每晚1次,每次20分钟。具有宁心、安神、助眠的功效。

6.朱砂3~5g,研成细末,撒到涂有少许糨糊的干净白布上,敷于涌泉穴,用胶布固定。具有镇静安神的功效。

充足而高效率的睡眠是女人健康和美丽的通行证,从今天起,做个睡美人,伴随着优雅和美丽一同安详地入睡吧。

防治失眠,要呵护你的“第二心脏”

小薇是一个较为时尚的女性,她的穿着打扮基本上就是办公室的“风向标”。小薇上星期从王府井买来一双最新款的皮鞋,鞋跟大概有8cm左右。小薇1.73米的身高穿着这双鞋子,让好多男同事都对她“高山仰止”,女同事则赞叹不已。

天有不测风云,小薇在一次下楼梯的时候,一不小心摔伤了。她伤得倒不是很严重,可着实被吓了一跳,从那以后小薇再也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好不容易睡着了,也常常从噩梦中惊醒。开始,她服用安定片还有些效果,时间一长,有了抗药性,就只能睁着眼睛等天明了。后来,一位老中医给小薇开了一些中成药,并让她每天坚持足底按摩。几周之后,小薇的失眠就完全好了。

按摩足底能够治疗失眠吗?是的。人的脚掌密布着血管,故科学家把脚掌称为人的“第二心脏”。因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改变就是直立行走,这导致人体的所有压力都压在脚和脚踝上,所以脚对人体非常重要。我们都知道,脚心的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起点,大脚趾是肝、肺两经的通路,第四趾属胆经。因此,经常进行足部按摩可以有效抑制神经衰弱等引起的失眠。

用足部按摩疗法治疗失眠症,常选用头、甲状腺、十二指肠、胰腺、肝脏、肾脏、输尿管、膀胱、小肠、结肠、直肠等反射区,手法以拇指推法为主,可结合点法、压法、按法、揉法、捏法、握法,以及借助其他物体刺激。每次治疗时间不少于20分钟,每日1次,连续10天为1个疗程。具体方法如下:

1.踏豆按摩。取绿豆500g,放入炒锅中,用小火炒热,倒入脸盆中,将双脚洗净擦干,借盆中绿豆余热,用双脚踩踏绿豆,边踩边来回摩擦。每天睡觉前1小时开始踩踏,每次约30分钟。

2.拍涌泉穴。每天晚上睡觉前,将双脚洗净擦干,端坐床上,先用右手拍打左脚涌泉穴120次,再用左手拍打右脚涌泉穴120次,每次力度均以感到微微胀痛为度,可消除失眠症状。

3.按摩穴位。持续揉按脚掌上的失眠穴和脚背上的厉兑、照海、行间、太溪、隐白等穴10~15分钟,重点揉按涌泉穴。然后捻摇各脚趾,摩擦足心正中线。

脐疗法,治疗失眠的“非常规武器”

如果说按摩、刮痧、药枕等手段是治疗失眠的常规武器的话,那么脐疗法可以说是治疗失眠的“非常规武器”。运用这一方法治疗失眠的比较少,其实脐疗法并不神秘,它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著作《黄帝内经》中记载了许多关于脐疗的论述。早在殷商时期,太乙真人就用熏脐法治病,彭祖也用蒸脐法疗疾。晋代葛洪《肘后方》总结和提倡脐疗,开创了药物填脐疗法的先河。此后,脐疗历经各朝代的发展,直至晚清进入了其发展的鼎盛时期。

脐,中医穴位又称“神阙”。它与人体十二经脉相连、五脏六腑相通,中医认为,肚脐是心肾交通的“门户”。所谓脐疗,就是把药物直接敷贴或用艾灸、热敷等方法施治于患者脐部,激发经络之气,疏通气血,调理脏腑,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脐疗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方法,对失眠症也有很好的疗效。下面就介绍几种常用的脐疗方法,经常失眠的朋友不妨一试。

1.丹硫膏。丹参、远志、硫黄各10g,研成细末。每次取药末1g,用水调成糊状,敷于脐部,用消毒纱布覆盖,再用胶布固定,每晚换药1次。具有养血、宁心、安神的功效。

2.交泰丸。黄连、肉桂各等量,研成细末,用蜜调为丸,每丸重1g。每次取1粒药,放入脐内,用纱布覆盖,再用胶布固定。每晚换药1次。适用于心肾不交型失眠症。

3.酸枣仁糊。酸枣仁10g,研成细末,用水调成糊状,放入肚脐中,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换1次,连续3~5天。可养心安神、生津敛汗,适用于心肝血虚导致的失眠。

4.柏子仁糊。柏子仁10g,研成细末,放入肚脐中,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换1次,连续3~5天。可润肠通便,养心安神,适用于血不养心所致的虚烦失眠。

5.珠黄散。珍珠粉、丹参粉、硫黄各等量,研成细末,和匀,放入瓶中备用。用时取药末0.5—1.5g,撒入肚脐中,按紧,用胶布固定,每5~7天换药一次,至失眠症痊愈为止。

当然,任何疗法都有“禁区”,脐疗法也不例外。有严重心血管疾病、体质特别虚弱者,处在怀孕期、哺乳期的女性,以及过敏性皮肤者,特别是腹部皮肤有炎症、破损、溃烂者均不适合进行脐疗。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有无药物过敏史,避免在用药时引起过敏。

运用脐疗法治疗之时,一定要特别注意保暖。治疗不要在室外进行,或者让脐部对着风口。保持室内温暖,适当覆盖衣被。尤其是腹泻、感冒、体质虚弱的患者,以及老人和小儿更要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