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天文地理奥秘
4876800000014

第14章 宇宙奥秘(2)

宇宙会永无止境地膨长下去吗?这主要取决于宇宙的质量及其分布。精确的计算表明,使宇宙停止膨长的最小平均物质密度约为每立方厘米5x10—3克,这相当于每立方厘米内约含3个氢原子。然而,现代观测表明,宇宙的平均物质密度似乎不到这个数字的1/10。于是有些科学家认为,宇宙将永远膨胀下去,因此变得越来越空虚,越来越寒冷,越来越死寂,直至完全冻结或死亡。但上述观测到的宇宙平均物质密度是按物质所发光(或辐射)的强弱折算出来的。有些科学家认为,不能只计算这些发光的星系物质,宇宙中还存在着大量的不发光的“暗物质”,上述的观测物质密度根本就不能当做宇宙平均物质密度。按照美国天文学家西尔克的观点,宇宙中也许有多达97%的物质未被观测到,宇宙膨胀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继续膨胀了,而且还会回到原来的火球状态。

宇宙初诞生时是一个高温火球,现在也仍在不断膨胀,可是在哈勃得证宇宙膨胀的事实后确立的“宇宙大爆炸”理论中,仍存在着几个待解的问题。问题之一是,如果把宇宙大爆炸的时间反溯回去,那么宇宙便是起始于一个能量无穷大的奇异点,而物理学面对这样一个奇异点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宇宙大爆炸理论并未能对宇宙是如何诞生的、何开始膨胀地做出解答。

1980—1981年,美国科学家艾伦?格斯等人根据宇宙膨胀理论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一理论把基本粒子统一理论已解决的“真空相变”现象应用于宇宙学。他们解释说,在刚刚诞生的宇宙中,发生了使宇宙性质完全改变的“相变”。相变前的旧宇宙比新生宇宙具有更大的真空能,这种真空能转变为排斥使 。

根据这一理论,导致宇宙膨胀的根本原因不是“上帝”的介人,而是真空能。换言之,这种真空能与爱因斯坦提出的“宇宙常数”完全是一回事。那么宇宙又是从何处怎样诞生的呢?前苏联物理学家亚历山大?彼连金曾提出了一种理论,即宇宙是从没有时间、空间、物质和能量的“虚无”状态,通过量子力学所说的“隧道效应”产生的。刚刚诞生的宇宙是一个超微型的宇宙,其能量为零。但是在10—44秒之后,宇宙直径为10—34厘米时,立刻发生了真空的相变,由于膨胀,原始微小的宇宙遂演化为一个巨大的宇宙。

“宇宙膨胀的原因在于真空能,而宇宙诞生的原因则在于量子力学效应。”这就是最新宇宙诞生图。但是问题并没有完全得到解答,能够圆满说明宇宙诞生瞬间的时间、空间状态的理论还没有问(果在21世纪,我们能够建立起量子重力理论的话,我们就能够毫不含糊地回答“在无数已诞生和正在消亡的空间中,是否也存在着与我们相类似的智能生命?”这样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了。

21世纪对宇宙学来说,也是一个充满惊人新发现和希望的新世纪。

寻找宇宙的尽头

宇宙究竟有没有尽头呢?每当人们翘首仰望茫茫夜空,神驰遐想时,总要出这的。

在我们的太阳周围,有地球、金星、火星、木星等大小不同的八颗行星在不停地运转,这就是太阳系。那么,在太阳系以外,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那里聚集着约二亿颗像太阳一样的恒星,又形成了一个宇宙,这就是银河系。银河系的形状像面凸镜,镜片的直径为10万光年,中心部分厚度为1.5万光年。

一光年就是每秒钟速度为30万千米的光,用一年时间到达的极其漫长的距离。因此,光若从银河系的一端出发,需不断地飞驰10万年才能到达它的另一端。

那么,果飞出这个银河系,又会到达什么地方呢?在目里,有无数像银河系一样的宇宙,叫做星云。与银河系邻近的一个宇宙称为仙女座流星群,这是一个和银河系大小、形态大致相同的宇宙体系,聚集着约2000亿颗恒星。

如果能画出一个20亿光年的大球,那么其中就容纳了约30亿个星云,这些无数的星云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宇宙系。我们能不能看到这个大宇宙系的呢?

1929年,美国的哈佛尔发现了一个奇异的现象,所有星云正离我们越来越远。离地球约2.5亿光年的后发座星云正以每秒6700千米的速度,离地球5.7亿光年外的狮子座星云正以每秒1.95万千米的速度,此外还有离地球12.4亿光年外的牵牛座星云以每秒3.9万千米的惊人速度,纷纷离我们远去。

可以预见,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星云到达100亿光年的彼方,它们的速度将达每秒30万千米,这和光的速度相等。产生的结果是所有星云的光永远照射不到我们地球上来了。因此,100亿光年的彼方将是我们所能见到的大宇宙的尽头。前面还有星云,但是由于光无法到达,我们也就无法观测了。当然这只是一种关于大宇宙的推测,还有其他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大宇宙呈气球型,它像气球一样不断膨胀,其中有些星云随之离我们远去。但到一定的时候气球又会缩小,星云也会随之接近我们。有的人提出,大宇宙是马鞍形。它如同马鞍,不断地朝着鞍的四个边缘方向扩展。按照这一解释,在遥远的将来,星星将逐渐远离,夜空变得单调寂寥。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大宇宙是永恒的。虽然它会无限地扩展,但在扩展了的空间里还会产生新的星球,大宇宙再怎样膨胀,还是会增加新的星家族。大宇宙空间不会荒寂。

宇宙的年龄

说到年龄,不同对象使用不同的尺度。一般说到人的岁数用年,说到地质年代用百年,说到天体年龄则用亿年。目么,宇宙的年龄有多大呢?

古人对此也有兴趣。西方基督教有上帝创世的说法。中国古代有盘古开天辟地之说,其中提到了盘古的岁数和他开天辟地所花的时间。当然这都是一些神话传说。

对于宇宙年龄的测量和估算一直都是科学家们所关注的问题,但由于没有一种方法是绝对准确的,因而测量宇宙年龄通常采用多方。

用年代测量地球、月球和太阳年龄是一种好方法。经测定,地球年龄为40亿+50亿年,球年龄为46亿年,太年龄为50亿—60亿年。用此法测定宇宙年龄,天文学家布查测定的结果为120亿年。

球状星团测定法是根据恒星演化理论来测算恒星年龄的一种方法,利用该法求得的宇宙年龄为80亿—180亿年。人们对恒星进行观测发现,最老的恒星年龄约200亿年,因此,180亿年的年龄是不够的。

哈勃常数测定法是基于宇宙膨胀的观测事实确立的。在一个不断膨胀的宇宙中,测定膨胀速度可通过红移量的测量来获得。测出邻近星系与地球的距离,再由此标定红移与距离的关系,就可求得宇宙的年龄。由此可知,关键是测出邻近星系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测量地球与邻近星系距离的方法有两个,每种方法测得的结果也各有两个,但最终求得的宇宙年龄都在100亿与200亿年之间。

近年来,有人又采用一种与哈勃常数无关的方法,它测得的宇宙年龄为240亿年。近年,德国波恩大学天体物理研究所的一个小组又提出,宇宙年龄为340亿年。

总而言之,测定宇宙年龄的工作仍在继续着。

宇宙的膨胀

在中国古代有“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后人又对其作了进一步发挥,即盘古花了“一万八千岁”使“天去地九万里”。有意思的是,它采用了一种膨胀观点来描述天地产生的情景。

在西方,认为宇宙的膨胀或演化似乎是不可思议的。《圣经》上讲,“一代消逝了,另外一代降临了,但地球是永恒的……过去是什么,将来还是什么;过去被做成什么样,将来还是什么样。世界上没有任何新的东西。”这种思想对西方的影响可谓至深、至远。

说它的影响深远,并不夸张,就连爱因斯坦也未能例外。爱因斯坦在发表广义相对论之后,同荷兰物理学家德西特一起把它应用到宇宙研究上。

研究结果表明,宇宙是动荡不止的,要么膨胀,要么收缩。为此,爱因斯坦修改了自己的理论,使宇宙重新“静”下来,这使他铸成大错。他曾不无遗憾地谈到,这次失误是“我一生中犯的最大错误”。

俄国科学家弗里德曼计算的结果表明,宇宙可能周期性地收缩和膨胀,也可能无限地膨胀下去。比利时天文学家勒梅特则认为,我们的宇宙原来装在一只“宇宙蛋”中,由于它的突然爆炸才逐渐形成现在人们观测到的宇宙。

在勒梅特的理论提出后不久,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利用加州威尔逊山上1.5米和2.5米直径的天文望远镜发现宇宙是在膨胀着的。

宇宙会永久地膨胀下去吗?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回答。为此人们进行了大量的观测与研究。

能使宇宙中止膨胀的是引力,但它要达到一定的量。能否达到这个量,要看宇宙物质的平均密度能否达到一个量(临界密度)。可是,口果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暗物质”,其平均密度就了。

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科学家发现一种叫做中微子的基本粒子质量不为零。如果它得到确认,宇宙物质就会超过腐界密度,宇宙膨胀就会中止。

宇宙年龄测定也是宇宙膨胀与否的一个指标,但宇宙年龄测定的难度很大。此外,还有一些方法可以检测宇宙演化是继续膨胀,还是将要收缩,但是,无论哪一种方法都还不能提供绝对的依据。

宇宙中的物质

至今为止,这仍是一个没有人能够回答的问题。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对未知的东西掌握的越来越多,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我们还没有掌握足够的资料来证明宇宙间的物质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仍然可以做一些合理的推测,在宇宙间可能存在有某种称为“负能量”的东西,这种“负能量”和普通的“正能量”完全一样,其中的差别只是在于同等数量的“负能量”和“正能量”加在一起,将会成为“乌有”。

反之,“乌有”则可能突然转变为一团“正能量”和一团等量的“负能量”。如果事情确是如此,目么,这一团“正能量”就可能发展成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这个宇宙,与此同时,一定还可能在别的什么地方存在有一个相应的“负宇宙”。

但是“乌有”又怎么会突然变成两团相反的能量呢?

为什么不会呢?也许在一个“乌有”的无限海洋中,会经常不断地形成大小相等的一对对正能量团和负能量团,以后,在它们经历了进化演变之后,又一次相互结合在一起而成为“乌有”。而我们现在则正好处在“乌有”与“乌有”之间的一个时期内的一个能量团中,并在对它感到奇怪。就好像人生下以前是“乌有”,去世以后也是“乌有”,只有中间的生命阶段才是实在的。

上面所说的毕竟只是一种推测。迄今为止,科学工作者既未探测到任何像“负能量”这样的东西,也未找到任何证据来证明可能存在有这样的负能量。因此,除非他们有朝一日终于发现了这样的负能量,否则上述设想将是毫无意的。

宇宙外面又是什么东西呢?我们的回答是,宇宙之外是一个非宇宙。

奇怪吗?并不奇怪,这并不是一个多余的问题,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就有许多问题是得不到有意义的回答的(例如,天到底有多高)。因而,对大多数人而言,这一类问题都是“没有意义的问题”,只有一种人除外,那就是在这一未知领域孜孜以求的科学工作者。在他们看来,问题可没有这么简单。

我们不妨打一个小小的比方,假定你是亚欧大陆中部的一只聪明透顶的蚂蚁,而且还是一只一辈子都在“旅行”的蚂蚁。在这种情形下,在你不断前行的过程中,一平方米又一平方米的地面从你脚下溜过,同时你有一个小望远镜,你一定会认为这块地面是无边无际的。

不过,既然是只“聪明的蚂蚁”,总会提出这样的疑问,这块地面是否有一个尽头呢?这样一来,就会进一步产生一个使你感到困惑的问题,“如果这块地面是有尽头的,那么,在尽头的那一边将是什么东西呢?”

当你搜索枯肠,尽力找寻答案时,你会变得十分无奈。因为你从来没有见到过海洋,对海洋毫无所知,因此,你除了陆地以外,不可能想象出别的什么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唯一可能存在的答案只能是:“如果陆地真是有尽头的话,那么,在陆地的那一边一定是一块非陆地,不管这块非陆地到底是什么东西。”现在明白了吗?

既然如此,如果我们把宇宙定义为物质、能量以及由这些物质和能量所充填的空间这三者的总和,并且宇宙真是有尽头的话,那么,在宇宙尽头之外的就应该是散布在这个非空间的非物质和非能量。换句话说,它该是一个非宇宙,不管这个非宇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如果这个宇宙是起源于一团正能量,而这团正能量是和一团负能量一起由“乌有”形成的,这就是说,宇宙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一个由“负宇宙”与“正宇宙”组成的复杂世界。

神秘的宇宙岛

在宇宙大爆炸之后的膨胀过程中,分布不均匀的物质因引力的作用而收缩成一个个“岛屿”,这就是星系,人们将其形象地称作“宇宙岛”或“岛宇宙”。

提起宇宙岛,可追溯到意大利布鲁诺关于宇宙中恒星世界的构想。175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宇宙中有无限多的星系,这就是宇宙岛假说的渊源。天文学家通过观测,看到许多雾状的云团,便猜测可能是由很多恒星构成的,只是离得太远,人们无法——分辨出。

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首先发现许多星云可分解成恒星群,后来又发现一些星云无法分解,于是他提出了星系并非宇宙岛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