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神奇植物大揭秘
4876600000022

第22章 千姿百态的植物(4)

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同人一样,也必须每时每刻从土壤里吸取足够的养料。尤其是氮、磷、钾,它们被人们称为农作物生长的三要素。同时,农作物还必须吸取硼、锰、锌、镁、铜、钴、钼等其他几十种元素。这些元素在农作物体内的含量虽然极微(称为微量元素),一般只占几万分之一,但却同维生素对于人一样,是不可缺少的。

微量元素是作物体内以及其他参与调节生理活动的有机质的组成部分。它们既参与糖类、蛋白质与脂肪等物质的合成,又促进植物体内的重要物质,如激素等的生成。农作物缺少微量元素,同样会生各种各样的毛病,不能获得好的收成。例如缺少锌,果树会得叶斑病,桐树会得棕斑病,玉米会得白芽病;缺少锰,甜菜会得黄斑病,燕麦会染上灰斑病,麻会得黄萎病。所以,怎样给农作物吃好吃足维生素,也是争取农业高产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近几年来,我国农业科技人员在研究农作物微量元素肥料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黑龙江省绥化县在7万多亩大豆土地上,每亩增施钼酸铵0.1—0.27千克作为基肥,平均每亩增产了19.5千克,还提高了大豆里蛋白质的含量。湖北省沙洋农场农业科学研究所在江汉平原地区,对棉花增施了少量硼肥,每亩增产皮棉3.27—8.24千克。中国农业科学院陕西分院,对豆科绿肥毛叶苕子,在施磷肥的基础上,还进行了施锰肥的试验,结果不但提高了鲜草产量,还缩短了生。

花盛开的秘密

大自然里,一年四季都有娇丽多彩的花,牡丹有牡丹的美,菊花有菊花的美,大丽花美得典雅华丽,茉莉花美得小巧玲珑,玫瑰美得妖冶,百合美得端庄,让我们赏心悦目。但是,花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古时候流传着许许多多神奇的传说。

按照希腊神话的说法,白玫瑰花是酒神们的宴会上流出来的香汁变成的;而红玫瑰是女神阿弗罗吉塔的手指被玫瑰刺扎破而流出来的鲜血所染红的;水仙花则是一个青年变来的。相传这个青年,长得非常漂亮,世界上有许多美女向他求爱,没有一个中意的,有一次他在池塘边观赏春景,看到池中有一美人,但他弄不清是自己的容貌,误认为是水中的美女,于是下水求爱,结果淹死在池塘里,变成了美丽的水仙花。我国古代也有很多美丽的传说,相信花起源于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家喻户晓的《秋翁遇仙记》里,就说花是仙女们变的。

对于花的正确见解,一直到18世纪,才由德国大诗人歌德在1790年提出:花是由叶子变来的。后来经过不少科学家的考察和试验,终于科学地证实了上述论断。

在地球上生长着千千万万种植物,它们都在特定的条件下开出奇花异葩。植物的开花究竟是受什么因素影响和控制呢?一个多世纪以来,许多科学家进行了很多艰苦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收获。1903年有位植物学家把一株植物的一部分枝条放在暗箱里,而把其余的枝条放在阳光下,经过光合作用,叶片里的糖积累多了,这株植物的枝条上就全部开花了。1918年有两位植物学家设计了一个实验,在田里搭起一间小木房,在光照较长的7月里,每天下午4时把盆栽的马里兰巨象烟草搬到木房里,第二天上午9时再把它搬到房外,过了一段时间,它提如在夏季开花了。另一盆问样的烟早放在温室里,每日延长光照时间,结果却不开花。实验证明,光照长短对植物开花起着奇迹般的作用。1959年又有人发现植物有一种光敏色素,能使叶子产生激素促进植物开花。近来,植物学家在夏秋季给一棵苹果树施上比一般多3倍的矿质肥料,使原来要4—5年生才开花的苹果,1年生就挂满鲜花。这说明细胞液的浓度高,花儿就开放,反之,花儿就会姗姗迟开。现在又有人认为,生长素对长日照植物的开花可起促进作用,而对短日照植物却起着抑制作用。由此可见,娇艳芬芳的花朵的形成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

一个最高明的画家,也无法把花的纷繁颜色模拟出来。花,五光十色,鲜艳夺目。花中含有一种物质,叫花青素,它遇到酸液呈现红色,遇到碱液呈现蓝色,在无酸无碱的中性状态下,就显出紫色。蔷薇、玫瑰、大理花之类,花青素较多,所以为红色;向日葵、蒲公英、黄瓜花的花青素少,胡萝卜素多,就显出黄色,若是加人花青素它们就变成了橙色。类胡萝卜素有许多种,有的显黄色一黄玫瑰,有的显橘红色一金盏花,有的显红色一郁金香。如果把紫红色的牵牛花放在碱液里,它就成了蓝色,若放在稀盐酸中,就成了红色。

花,点缀我们生活着的环境,丰富和美化我们的生活,陈毅同志的诗中写道:年年花更好,建设亦相同,旖旎春如锦,看花人更红。今天读起来,是多么的亲切,多么令人鼓舞啊!

花儿结构的秘密

一提到花,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它艳丽的色彩,诱人的姿态和扑鼻的芳香。但是,对于植物科学爱好者来说,它那精巧奇妙的形态和结构,却更能引起他们的喜爱和兴趣。

所有植物的花都是生殖器官,无论差别多么大,最基本的结构都是相同的。现在先以大家都很熟悉的桃花为例来说明花儿的构造。

摘一朵桃花来进行观察。花的下面生有短柄,叫花柄。花柄的上面有个杯状的构造,叫花托。花托最外面5个绿色的小瓣片叫做萼片,组成花萼,包着未开的花蕾,起了保护的作用。花萼里面是由5片粉红色花瓣组成的花冠,它的作用是招蜂引蝶。花萼和花冠合称花被。再里面是很多一条一条棒状的东西,那是雄蕊,线状的叫花丝,顶端那个带黄色的小球叫花药,是个制造花粉的小工厂。花中央那个长颈瓶状的东西是雌蕊,下面膨大的部分将来变成果实,里面的胚珠发育成为种子,植物学上把它叫做子房。子房顶上有个棒状的东西叫花柱,它的末端膨大,叫做柱头。雄蕊所产生的花粉掉在柱头上,萌发以后,植物雌雄交配的受精过程就开始了。

一朵花里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叫两性花,像稻、麦、棉花、大豆’柑橘、苹果的花都是两性花。有些植物,像玉米、黄瓜、杨、柳、大麻、菠菜等,在同一朵花里只有雄蕊,或者只有雌蕊的花叫单性花。玉米、黄瓜的雌花和雄花,生在同一个植株上,这叫雌雄同株。大麻、菠菜、杨、柳的雌花和雄花,分别生在不同的植株上,叫做雌雄异株。

棉花和莲的花,都是单独一朵花生在茎的顶端,这叫单生花。多数植物的花是很多的花按照一定的次序生在花轴上,组成花序。花序的种类很多,最有趣的要算向日葵的那只大花盘了,一般人常常把它当做一朵花,实质上,它的花轴缩短肥厚,顶端平展,聚生了很多无柄的小花,花轴的外缘基部则由簇生荷片组成总苞,整个样子像只花篮,所以叫做篮状花序。

同一朵花里既有雄蕊又有雌蕊,自己的花粉授予自己的柱头,这是多么方便呀!稻、麦和棉花等很多植物,都是用这种简便的方式来生育后代的,叫做白花授粉植物。

奇怪的是,很多植物都不喜欢这种交配方式。因为同一株植物的雄性细胞和雌性细胞的遗传性是一样的,所生的后代适应环境的能力不强,生命力比较弱,在自然界很容易被淘汰。只有那些花的构造既可避免白花授粉,又能有效地进行异花传粉的植物,才能世世代代健壮地生存下去。花的千变万化和各种精致巧妙的结构,就是为了达到这种生存目的而产生的。

葵花向日开的秘密

小葵花,金灿灿,花儿总是向太阳。

早晨,旭日东升,它笑脸相迎;中午,太阳高悬头顶,它仰面相向;傍晚,夕阳西下,它转首凝望。它每天从东向西,始终追随着太阳。难怪人们又叫它向日葵、转日莲和朝阳花了。

葵花为什么总是跟着太阳转呢?早在90多年前,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就对这个现象发生了兴趣。他发现,种在室内的花草,幼苗出土以后,它的叶子总是朝着窗外探,去沐浴那温暖的阳光。如果把花盆的位置移动一下,叶子又会很快地转过头来,继续探向窗外。他把幼苗的顶芽剪去一小块,幼苗虽然还会朝上长,却再也不会弯向太阳了。于是达尔文断定,幼苗的顶端肯定有一种奇怪的东西,能使幼苗弯向太阳。

这究竟是什么东西呢?遗憾的是达尔文还没研究出来就去世了。科学家们继续研究,终于在幼苗顶端找到一种能剌激细胞生长的东西,这就是植物生长素。

植物生长素是个小东西,从700万个玉米顶芽中提取出来的生长素,也只有一根26厘米长的头发那么重。然而,这种小东西十分有趣,阳光照到哪里,它就从那里溜掉,好像有意与太阳捉迷藏似的。早晨,葵花的花盘朝东,生长素就从向阳的一面溜到背阳的一面,帮助那里的细胞分裂或增长。结果,花盘和茎部背阳的部分长得快,拉长了;向阳的一面长得慢,于是植株就弯曲起来。葵花的花盘就这样朝着太阳打转了。

然而,近年来美国的植物生理学家根据这个解释,对葵花作了测定。他们发现,不管太阳来自何方,在葵花的花盘基部,向阳和背阳处的生长素都基本相等。因而,葵花向阳与植物生长素的含量多少是没有关系的。

那么,葵花为什么能向阳开呢?这里,我们不妨做这样一个实验:把葵花种在温室里,然后用冷光也就是日光灯代替太阳光对花盘进行照射。冷光的方向与太阳光一致:早晨从东方照来,傍晚从西方照来。这时,你会发现无论是早晨和傍晚,葵花的花盘都没转动。如果利用火盆来代替太阳,并把火光遮挡起来,花盘就会一反常态,不分白天黑夜,也不管东西南北,一个劲儿朝着火盆转动。

通过许多实验,科学家们对葵花向阳做出了新的解释:在葵花的大花盘四周,有一圈金黄色的舌状小花,中间是管状小花。管状小花中含的纤维很丰富,受到阳光照射后,温度升高了,基部的纤维会发生收缩。这一收缩就使花盘能主动转换方向来接受阳光,特别是在阳光强烈的夏天,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由此可见,向日葵花盘的转动并不是由于光线的直接影响,而是由于阳光把花盘中的管状小花晒热了,温度上升使花盘向着太阳转动起来。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向日葵还可以称作向热葵。

可以监测污染的植物

环境污染是一个令地球上的每个人都感到头疼的问题,有没有一个可靠而有效的监测污染的方法呢?其实,大自然里就有这样的能手。

唐菖蒲是鸢尾科植物家庭的著名花卉,老家在非洲南部,亭亭玉立的穗状花序上,开着红黄色、白色或淡红色的花,或鲜艳夺目,或温馨可人。将一束生机盎然的唐菖蒲鲜花送给友人或患者,带去的不仅仅是主人的问候,更有一份浓浓的情谊。

可是,在环境生物学家的眼里,唐菖蒲的闻名并不只在于它的美丽。

20世纪60年代,当环境科学在西方崛起时,美国等国的环境学者们发现,唐菖蒲对空气污染特别敏感,当空气中氟化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叶片就会因吸收氟表现出伤斑、坏死等现象,向人们发出污染“报警”信号。

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唐菖蒲的“报警”本领惊人,远远超过了人类本身的感觉能力。科学家们将唐菖蒲置于10亿分之一的氟化氢浓度下,几小时至几天后唐菖蒲叶片就出现受害反应,而人类对如此低的浓度根本无法“嗅出”。一时间,唐菖蒲由于监测污染的特殊本领受到科学家们的青睐,名声大振。

到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环境科学兴起,国内学者利用唐菖蒲对氟化物污染的工厂或地区进行实地监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有人将唐菖蒲用来监测某磷肥厂的氟污染,不仅能进行“定性”,还能根据叶片的受害程度和含量进行“定量”,结果都相当准确。20世纪80年代,唐菖蒲被广泛用于我国的环境生物学研究,人们称它为氟污染指示植物,是环境监测不下岗的“哨兵”。

唐菖蒲作为监测污染的能手,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是,又是什么原因让它具有这样独特的本领的呢?迄今为止,还是一个谜。

神秘的巨菜谷

美国阿拉斯加州的麦坦纳山谷,是个神秘的“巨菜谷”,那里的土豆如篮球,大白菜40千克1棵,白萝卜20千克1个。巨菜谷的蔬菜为何长得如此巨大?这是个至今未解之谜。有人认为,这里土地肥沃,雨量充足,温度适宜。但是在实验室创造出同样条件都长不出同样的巨型蔬菜。也有人认为,这里处高纬区,夏日日照长。但相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也没有出现巨菜。

是不是日照、气候、土壤等都是植物巨型化的必备因素呢?人们也不敢苟同。因为亚洲东北部的萨哈林岛,也是一个各方面与美国“巨菜谷”不尽相同的“巨菜岛”,这里的牧草高可及骑马者的头顶,豌豆、卷心菜、白菜、蒜头等都异常巨大,荞麦更有两人之高。俄国有位叫魏希里的植物学家将萨哈林岛上的荞麦带回欧洲培植,结果第一年长出的荞麦和“巨菜谷”上的完全一样,各农场主竞相购买巨型荞麦,孰料第二年却变得和当地荞麦一样小。以后又有人运萨哈林荞麦到欧洲,结果依旧。

会“爬行”的种子

野燕麦的种子有会爬的本领,它的种子夕卜壳上有一根长芒,长芒分为芒针(上部)和芒柱(下部)两个部分。芒柱平常是扭曲着的,它有个特殊功能,即对空气干湿度极为敏感。空气相对湿度增加,芒柱不断吸水膨胀,随后发生旋转。芒针在旋转的芒柱带动下也朝同一方向旋转,这时膝状弯曲部分会逐渐伸直,种子便向前爬行。如空气变得干燥,芒柱就会由于不断的失水而干缩,随之产生反向的旋转运动,长芒中间部分又形成膝状弯曲。由于长芒的伸屈运动,种子便产生了向前爬行的动力。

神奇的真菌

16世纪的时候,墨西哥南部山区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来了一位名叫萨古那的西班牙传教士。当地的阿兹蒂克人和萨古那交起朋友来了,他们不再把萨古那当外人看待。可是,村子西头有一间神秘的茅屋,当地人说什么也不让萨古那接近。那儿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呢?萨古那决心去探个究竟。

一天夜晚,萨古目发现,邻居们都不知到哪儿去聚会了。他悄悄地来到那间神秘的茅屋前。屋子里传出了一阵阵鼾声,萨古那硬着头皮把门推开了。他一下子怔住了:满屋子都是昏睡的村民。看来,不久前这儿刚举行过祭祀仪式,然而村民们怎么全会中邪似的睡着了呢?萨古那走到茅屋的中央,那儿有一张供桌,上面还有几只淡紫色、牛角状的东西,也许是村民们吃剩的食物吧。他取过一只,咬了一口,只觉得又苦又涩,便把它放下了。

萨古目失望地回到家里。他怎么也睡不着,眼前总是浮现出一些奇怪的幻影,青铜色的火鸡,张牙舞爪的美洲豹,各种各样的妖魔鬼怪。当天晚上,传教士把自己的奇遇记在日记本上,还记下了自己的疑问:为什么村民们都会昏睡过去?那紫色的“牛角”又是什么?为什么吃了以后会产生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