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全世界占有十分独特的地位。我国生物多样性排在全球第8位。在北半球国家中,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如下:物种高度丰富。我国有高等植物3万余种,仅次于世界高等植物最丰富的巴西和哥伦比亚。我国特有属、种繁多,高等植物中特有种最多,约17300种,占全国高等植物的57%以上;581种哺乳动物中,特有种约110种,约占19%。尤为人们所注意的是有活化石之称的大熊猫、白鳍豚、水杉、银杏、银杉和攀枝花苏铁等。同时,我国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及其野生亲缘种的种质资源异常丰富。我国有数千年的农业开垦历史,很早就对自然环境中所蕴藏的丰富多彩的遗传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培植繁育,因而我国的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的丰富度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的。
另外,我国生态系统的类型丰富。我国具有陆生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包括森林、灌丛、草原和稀树草原、草甸、荒漠、高山冻原等。由于不同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又进一步分为各种亚类型约600种。如我国的森林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草甸有典型草甸、草原化草甸、盐生草甸、沼泽化草甸和高寒草甸等。除此之外,我国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类型也很齐全,空间格局繁杂多样。我国地域辽阔,地势起伏多山,气候复杂多变,从北到南,气候跨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生物群落包括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
6.生态失衡有什么后果
近些年,随着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给人类和社会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提高和改善。但是,事物往往存在两面性,高科技的副产品——环境污染,也随之而来,且日益严重。因此,关于生态的平衡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日益关注的话题。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也就是说当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系统内各组成成分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能量、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在较长时间内趋于相等,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在受到外来干扰时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初始的稳定状态,在生态系统内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能量与物质输入、输出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如果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超过它本身自动调节的能力,会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生态平衡是动态的。维护生态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初稳定状态。生态系统可以在人为有益的影响下建立新的平衡,达到更合理的结构、更高效的功能和更好的生态效益。
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山崩、海啸等自然性灾害。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称为第一环境问题。由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称为第二环境问题。人为因素是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
导致生态失衡人为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使环境因素发生改变。如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垃圾等,不断排放到环境中;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或掠夺性利用。例如,盲目开荒、滥伐森林、水面过围、草原超载等,都会使环境质量恶化且土地沙漠化,产生近期或远期效应,使生态平衡失调。
(2)使生物种类发生改变。在生态系统中,盲目增加一个物种,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受破坏。在一个生态系统减少一个物种也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20世纪50年代中国曾大量捕杀过麻雀,致使一些地区虫害严重。究其原因,就在于害虫的天敌麻雀被捕杀,害虫失去了自然抑制因素所致。
(3)对生物信息系统的破坏。生物与生物之间彼此靠信息联系才能保持其集群性和正常的繁衍。人为地向环境中施放某种物质,干扰或破坏了生物间的信息联系,有可能使生态平衡失调或遭到破坏。如大气污染物会影响昆虫交尾和繁殖,导致种群数量下降甚至消失。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以多种渠道进行着,如果某一渠道受阻,其他渠道就会发挥补偿作用。对污染物的入侵,生态系统表现出一定的自净能力,也是系统调节的结果。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能量流和物质循环的途径越多,其调节能力,或者抵抗外力影响的能力就越强。反之,结构越简单,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能力就越弱。农田和果园生态系统是脆弱生态系统的典例。
生态平衡是大自然经过了很长时间才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一旦受到破坏,有些平衡就无法重建了,带来的恶果可能是靠人的努力而无法弥补的。因此人类要尊重生态平衡,帮助并维护这个平衡,不要轻易去干预大自然,以免引起这个平衡被打破。
7.日益膨胀的城市垃圾
当今城市附近,特别是中等发达城市,往往被垃圾山所包围,城郊的垃圾堆放处日益增多增高。城市垃圾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目前,全球城市产生的垃圾在逐年增长,原因是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垃圾以平均每年10%的速度增加,构成一大公害。城市垃圾的严重危害,首先是侵占大量的人类用地。目前,我国大中城市半数以上被垃圾环带包围。其次是污染空气。垃圾露天堆放,大量氨、硫化物等有害气体释放,严重污染大气。第三是污染水源。垃圾在堆放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物,并会将这些垃圾的有毒物质重金属溶解出来。这些污染物经过雨水淋洗,再流入田地或者渗入地下水,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第四是传播疾病。垃圾中有许多致病微生物,通常垃圾往往是蚊蝇、蟑螂和老鼠的孳生地,这些都是传染病产生的因素。第五是产生垃圾爆炸事故。随着城市中有机物含量的提高和由露天分散堆放变为集中堆存,只采用简单覆盖,易造成产生甲烷气体的厌氧环境,易燃易爆。
据统计,每年全球城市产生的垃圾至少在4.9亿吨以上。而发达国家每年生产的城市垃圾要远远大于发展中国家。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居世界之首,可年城市垃圾产量也居世界之首。仅纽约每天出产的垃圾就达2万多吨。纽约湾的斯塔滕岛是一个最大的垃圾场,这座垃圾山现已高达150米,成为美国东海岸的“最高峰”,约为2亿吨。美国每年有100多万辆报废汽车、500亿个罐头盒、300亿个玻璃瓶、2700多万吨废纸被扔弃于环境中,成为难以解决的公害。
近几十年来,我国城市垃圾产生量大幅增加。目前,我国人均垃圾产量达440千克,已经高于人均粮食产量。据统计,北京市生活垃圾日产量为1.2万吨。现在北京市城区周围30千米内已很难找到堆放垃圾的地方了。上海市生活垃圾日产量为1.1万吨,近市区日产的生活垃圾每天就高达8000吨之多,专用于堆放垃圾的场地总共有3000余处。随意堆放垃圾,严重污染着城市的大气、地下水和土壤,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8.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人类对自然无止境地开发利用和过度剥夺,致使自然开始向人类进行报复。环境的污染不仅是生态的危害,也是人类对自己的恶性危害。大自然的惩罚事件已不胜枚举,下面仅列出八例,以敲响人类环保意识薄弱的警钟。
(1)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1日至5日,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发生气温逆转,工厂排除的有害气体和风尘在附近大量积累。三天后,有人发病,症状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一周内死了六十个人。
与此同时,家畜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马斯河谷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年即有人指出:“如果这一现象在伦敦发生,伦敦公务局可能要对3200人的突然死亡负责。”这话不幸言中。22年后,伦敦果然发生了4000人死亡的严重烟雾事件。这也说明造成以后各次烟雾事件的某些因素是具有共同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