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究式科普丛书-外太空送给人类的宝石:陨石
48750200000006

第6章 宇宙中的陨石(6)

陨石的保存状况主要考虑的有:熔壳是否保存完整,锈蚀以及风化程度,是否有人工切面,等等。

有百分之百熔壳的陨石,其市场零售价格会高于同名陨石3倍左右;熔壳为黑色,少有锈蚀和风化的陨石,其市场零售价格通常是其他同名陨石的2倍;有人工切面的陨石,其市场零售价格通常是其他同名陨石的1.5倍。

其六,陨石是否为“定向坠落”决定其市场价格。

“定向坠落”的陨石是指陨石在进入地球大气层以后保持了稳定的方向性,并且途中没有经过翻滚的陨石。定向坠落的陨石在研究陨石来源的问题上有很重要的科学价值,因此其市场价格通常是普通陨石的10倍以上。

以上六点是国际上通用的确定陨石市场价格的基本因素,然而就每种陨石的具体价格而言,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8.陨石收藏要重视另类陨石

人们收藏的陨石一般多为大开门的,特征比较突出的。而对于拥有稀少的形态或物质构成的陨石,则很少得到收藏家的重视。

国内陨石收藏有一个突出的问题:陨石必须是典型的、明确的、特征显着的。不仅仅是个人,就是一些权威研究机构也把陨石的磁性、熔壳等作为鉴定的主要依据。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许多罕见的陨石被忽视了。

有经验的收藏家一般会将罕见的陨石作为疑似陨石去收藏和研究。实际上,今天不能确定的陨石,明天或许就能破解,丢弃或放弃都是不可取的。因此,对陨石的辨别和研究人们必须以全新的观点或角度去探索,陨石收藏界的一些认识需要革新。

某些陨石由于发现地域确定,甚至是与确定陨石共处一体的。

但是该疑似陨石缺乏必要的特征,或者仅具备几个特征,甚至形态和构成与确定陨石有明显差异,我们就称之为另类陨石,有学者称疑似陨石。对于这些另类陨石,不能简单地丢弃,我们要慎重对待。

在铁牛石铁陨石的故乡所发现的部分另类陨石中,其磁性和比重比较突出,高温烧灼的痕迹也非常明显。该类陨石的成分与已确定陨石的成分有显着的差异,多为金属颗粒状态,极少熔融,熔壳的特征几乎损失殆尽。同样的另类陨石与周围自然环境格格不入,但绝非铁矿或地球产物,因为附近没有矿脉和矿床。这类物质的数量极少,体积和重量也小的可怜。正因如此,人们更需要重视这些另类陨石。

与普通的陨石相比,另类陨石的表面结构松散,多呈颗粒状态。

用毛刷轻刷可见细小颗粒落下。而这些颗粒所具备的磁性甚至高于熔融状态完美的陨石,这还是一件令人难以明了的谜题。在正常状态下,这样的陨石难以保存。那么,这种陨石最终保留的原因就在于低空爆炸后没有经过高温燃烧或仅受到低温烧烤(200℃),陨落后深入土中得以保存。

9.浅谈陨石的典型性

在陨石散落的区域内,有着各式各样的陨石。人们通过对其落点环境的分析,可以看出:在陨石爆炸和陨落的各个阶段,陨石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从进入大气层与空气剧烈摩擦产生高温燃烧,到爆炸后陨石是否再次经过燃烧,或者再次爆炸后燃烧程度的不同,陨石形态的变化是非常巨大的。

在充分燃烧后,陨石的熔壳、气印、熔流线等特征非常显着。而这样的陨石零星出现的概率是很高的。这也是目前陨石收藏和研究者极力推崇的原因。陨石一定是这样的形态吗?事实并非如此,特别是陨石大爆炸地区或陨石雨集中散落的地带。

典型性看似科学,实际上则是一种误导。陨石陨落情况不同,它的形态自然也不尽相同,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变化因素。人们应该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分析和研究陨石。不只是通过一些概念性因素判定陨石,人们还应把疑似和没有特征的陨石纳入视线,这样才能真正全面地反映陨石陨落的全部信息。如果按照现行陨石的特征理论,陨石详尽的研究就只能限制在一个固定的范围,这样造成的单一和有失理性应该是非科学的和不负责任的。

典型与非典型问题,并不是陨石的主要问题。有个别陨石爱好者利用自己掌握的陨石资源,号召陨石收藏者一定要考虑陨石的典型性,其实质可能出于典型的陨石容易辨别,而非典型的陨石难以确认。所以,专业的和业余的陨石爱好者都推崇典型论,这导致了陨石收藏和研究的畸形发展,其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陨石收藏来说是有害无益的。

人们在陨石收藏和研究中应该拓宽视野,借鉴国内外一切科学全面的陨石研究信息,正确地进行陨石研究。把自己所掌握和熟悉的陨石研究好,把科学的研究思想运用到陨石收藏中,让陨石收藏的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总之,在陨石的收藏和研究中,人们既要讲究陨石的典型性,又要不片面追求陨石的固定特征,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单纯重视陨石的典型性,排斥非典型性陨石的做法,不利于陨石收藏和研究的健康发展。

10.浅谈陨石的熔壳和外观

一直以来,由于媒体和部分专家的认识问题,在陨石的熔壳和外观问题上给人形成了一种印象:陨石一定要有熔壳,一定要坚硬,一定不会是疏松的,更不能是马蜂窝般的,甚至必须有气印、流纹和熔坑等等。

在正常情况下,鉴别陨石是需要上述条件和因素。但这并非是绝对的,一切问题都要具体分析。陨落环境、陨落历史、陨石种类、星外来源、保存条件、气候变化等因素,都决定着陨石的现状和品质。

在山东莒南西辛庄搜集到的部分另类陨石,它们仍然属于铁牛石铁陨石的子体,与陨石爆炸中心的落点相距500米。这些陨石有什么特点呢?

其与传统陨石的主要区别在于:没有完整的熔壳,没有光滑的外表,质地疏松,甚至某些陨石就像马蜂窝一样。这是陨石吗?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分析确认无疑,答案是确定的。

实际上,这些陨石大多是陨落在田地间。长期农业耕作的缘故,它们被农民当石头从田地拣出扔到地堰边,雨淋日晒,野火烧荒,与乱石一起堆积着。

从这些陨石保存的情况分析,它们是在陨落地面后继续保持燃烧,并且有大雨降落,才造成像木炭般的颜色。由于燃烧过程中被雨水突然终止燃烧,陨石没有被完全燃烧,因而保留了一定的硬度。但同时这也降低了陨石的密度,导致陨石结构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疏松。现在发现的陨石大部分又经过农民长期烧荒和无数次雨水侵蚀,陨石的氧化问题非常严重。

值得提出的问题就是陨石的保存环境。陨石在长期的地质演变过程中居然没有丝毫的锈蚀现象,这与着名的南丹铁陨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南丹陨石的锈蚀严重,保存困难。而铁牛石铁陨石在如此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毫无锈蚀问题,可见铁牛石铁陨石的成分与科研价值之高远远胜于南丹陨石。况且南丹陨石的存世数量与铁牛陨石存世数量也悬殊巨大。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铁牛石铁陨石都要优于南丹陨石。

在陨石研究的问题上,我们不能绝对化和简单化,也不能把个别问题简单化。陨石研究一切都有可能,绝对不变的问题是不存在的。人们要用科学的发展变化的观点去研究陨石,分析陨石。哪怕是疑似陨石也不能轻易放过,现在不明白的、不清楚的,以后会明白、会清楚。如果忽略了这个问题、就可能会对陨石研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今天看似普通的东西,明天或许是珍贵的宝贝。就像目前的陨石收藏一样,几年后当人们普遍懂得陨石是什么的时候,或许就非常难以获得了。

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分析总结,在总结和研究的过程中认证。在这一过程中,陨石收藏者就会发现陨石收藏其乐无穷,妙趣横生。发现、搜索、获得、分析,这对于陨石收藏者而言永远都是一种不懈的动力和源泉。收藏陨石不仅陶冶情操,趣味生活,而且有利于陨石价值和用途的体现。

11.陨石撞击与火山爆发

美国科学家在研究了地球上的大陨石坑后提出,巨大的陨石不仅会掀起大量尘云,还有可能穿透地壳,引起火山大爆发。根据这一观点,巨大陨石的撞击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地球的地质活动,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地球上的陨石坑比估计的要少得多。不过,这种说法还存在争议,一些科学家对此持保留态度。

根据估计,过去2.5亿年以来,地球遭到直径1000米以上大陨石撞击的次数可能在440次左右,但迄今为止人们只发现了38个大陨石坑。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同纽约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合作,分析了这38个陨石坑形成的时间,发现与同一时期地球的”地幔柱”型火山爆发时间存在相关性。地球上大多数火山是由于地幔物质小规模涌出所致,地幔柱火山则是地幔内部的炽热岩浆冲破地壳引起的大爆发。

科学家曾在《地球和行星科学通信》杂志上报告说,陨石坑形成的时间显示,这类火山可能与陨石撞击有关,但他们还不清楚其中的机制。

伦敦大学的两位科学家表示,美国科学家的这项研究结果与他们的一项计算机模拟结果一致。模拟表明,由于巨大的撞击能量,直径1万米以上的大陨石可能穿透地壳直达地幔,导致大量熔岩喷出,形成火山爆发。由于熔岩凝固后掩盖了陨石撞击的痕迹,因此看不到陨石坑。

这两位英国科学家还说,地球上现有的38个陨石坑可能是巨大陨石的碎片留下的,大陨石本身已经消失在火山爆发中了。他们还认为,6.5万年前撞击墨西哥、导致恐龙灭绝的那块陨石,可能是一块落在印度的巨大陨石的碎片。这块碎片导致了剧烈的火山爆发,形成了如今的印度德干岩群。陨石掀起的尘云加上火山的作用,使恐龙遭受双重打击,从而加速了恐龙的灭绝。当然,这仅是一种猜测中的原因之一,恐龙灭绝的原因实际上很多。

但也有的科学家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认为38个陨石坑的形成时间与火山爆发时间仅在千万年的尺度上相关,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陨石引起火山爆发的理论还需要人们作进一步的研究。

12.为何陨石落地会出现冰块

在远离地球的太空中,温度是很低的。太空中飞行着许多石块,当它们在很短的时间以很快的速度落在地球上时,就形成了人们常说的陨石。

1960年,在炎热的印度大地的上空出现了一团很大很亮的火光,紧接着一个白轵状的物体落到了沼泽地里。惊奇的人们跑去一看,在陨石降落的地方却出现了一个大冰块!这是为什么呢?

据有关人士解说,这是由于陨石在降落过程中会相互撞击,撞击沼泽地会产生大量的热。但热量会在短时间内释放,而被积压的物体也会迅速恢复。物体在恢复的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的热,因为撞击的热量已经被释放了,所以就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这导致空气温度的下降,进而造成空气中水分的凝固以至结冰。

13.找寻失落的宝藏——陨石收藏与投资

目前,全球都在遭受着严峻的金融风暴的袭击,但这场金融危机对陨石的收藏有影响吗?如何投资陨石、如何使陨石保值增值?

陨石收藏还应注意什么?这都是许多陨石爱好者和收藏家需要面对的问题。

据一些着名的经济学家断言:黄金在短期内会继续浮动,一段时期后会相对稳定。黄金数量的增加或金矿产量的多寡也决定着价值的高低。而数量稀少的陨石则决定了价值的稳定和居高不下。

当然,陨石的种类不同,性质不同,品相不同,是否稀有或珍贵,是否经过研究和是否目击陨石等因素都决定着陨石价值的不同。因此,陨石爱好者和收藏家选择陨石精品、放弃普通陨石的投资是明智的选择。集中财力收藏稀有陨石精品,这要人们要讲究陨石的种类和品相,尽量地追求完美。任何时候,精品陨石的价值都不会降低。

这是陨石区别于其他货币或物质的根本所在。

不要追求陨石的数量,减少普通品种的数量,宁缺勿滥。如同股票一样要选择绩优股,远离垃圾股。当然,如果陨石爱好者和收藏家有眼力再加上运气好,自己搜寻到陨石的精品,则乐趣和价值就都得到了。

目前,在陨石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的今天,用最少的资金吸纳陨石精品正是时候。陨石的精品不但收藏价值居高,研究价值更高。

因此,两者便是陨石保值增值的双重保险。

第四节穿越时代的宇宙“飞弹”——陨石坑

1.对陨石坑的认识

目前,根据有关科学家的推算和估计,大约每100万年地球上就会形成一至三个直径超过20千米的陨石坑。陨石坑是行星、卫星、小行星或其他天体等表面通过陨石撞击而形成的环形的凹坑(较大的陨石坑又称环形山)。

陨石坑的中心往往会有一座小山,在地球上陨石坑内常常会充水,形成撞击湖,湖心则会凸出一座小岛。

在具有风化过程的天体上或者具有地壳运动的天体上,老的陨石坑会逐渐被磨灭或消失。比如,在地球上通过风化、风吹来的尘沙的堆积等作用,岩浆撞击坑会被掩盖或者磨灭。

在其他天体上,有可能有其他自然作用的效用来磨灭这些陨石坑。例如木卫四的表面是冰,随着时间的流逝冰会慢慢流动,使得这颗卫星表面的陨石坑消失。

目前,在地球上约有150个大的依然可以辨认出来的陨石坑。

通过对这些陨石坑的研究,地质学家还发现了许多已经无法辨认出来的或完全消失的陨石坑。几乎所有具有固体表面的行星和卫星均带有陨石坑。在有些天体上陨石坑的密度可以被用来确定相应的表面地区的形成年代。

2.陨石坑的形成

陨石坑是陨石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它是鉴别陨石特征、渊源等的标志性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