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你一定要学的20堂养生课
487455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健康、长寿是从古到今人们梦寐以求的目标。现代人每天工作忙碌,常常忽视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人到中年时才意识到自己的身体虚弱,疾病频增,这主要是由于在工作忙碌的时候没有同时兼顾养生保健。

到底什么是养生?养生又有什么益处呢?养生,古称“道生”、“保生”,其意义是通过调摄、食养、药养、节欲、辟谷等多种方法,保养和增强自身的体质、提高正气、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延缓衰老、长寿健康。

形象地说,如果健康是一棵小树,那么养生就是滋养小树的肥料,只有把肥料调配好,小树才能茁壮生长,保持茂盛的姿态。人生最宝贵的莫过于生命,健康是生命的基础,养生又是健康的基础,可见,养生对于我们延长生命,健康生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代人越来越过分地依赖医生和药物,期盼这些能够根治所有的病痛,却不知道药物和医生只能解决一个病痛或是一个症状,而不能由内而外地改善身体,有的时候还会带来副作用,“是药三分毒”就是这个道理。

西方医学之父希腊人希波克拉底的名言:人类最好的医生就是空气、阳光和运动,想要拥有健康就需要学会养生之道……

虽然西方人崇尚养生,但其实在我国古代也有很多圣人推崇养生之道,他们都早于西方人,老子就是其中一个。老子是中国春秋时代的著名哲学家、思想家,也是道家创始人。据《史记》记述:“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二百余岁,以自修道而养寿也。”历史上虽有不知其所终之说,但是有一点看法还是一致的,这就是说老子比孔子年长近30岁,又比孔子死得晚。孔子活了72岁,故此推论老子是一位超百岁的寿星,可见老子有自己的养生哲学。

在《老子》一书中,记载了他独特的养生:之道,其核心就是:“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这“食母”就是食气,食气是古人养生的主要方法。老子不但是个以气养生的实践者,而且还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写出了气功养生的理论和方法,成为历代气功家练功的要旨。

从古人的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出,养生并不是简单的药物调养,它包括通气、通络、食补等多种方法。现代人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忙碌的工作之余并没有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导致气力不足、身心疲惫,需要由内而外地进行调养。

本书结合中外养生宝典,总结归纳出20堂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养生智慧课,由内而外,由冬到夏,由天至地,让您在工作闲暇之余了解养生之道,养生之本,效之养生必将事半功倍。

古人云:“天地之大德日生,所有的生命事物都是因缘际会。”既然上苍付予了我们宝贵的生命,我们就一定要好好地珍惜她,毕竟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多关照自己,好好地呵护身体健康才是对生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