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给你插上财富的翅膀
48736200000014

第14章 机遇是财缘的指南针(2)

财商启悟:每一个市场里,都有一些被人忽视的消费群体。只要您善于开发出填补某个细分市场的产品,并加上一点“匠心独运”的智慧,您就能迅速壮大自己……创造机遇的杜德拉拉菲尔·杜德拉,委内瑞拉人,他是石油业及航运界知名的大企业家。他以善于“创造机会”而著称。他正是凭借这种不断找到好机会进行投资而发迹的。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他就建立了投资额达10亿美元的事业。

在60年代中期,杜德拉在委内瑞拉的首都拥有一家玻璃制造公司。可是,他并不满足于干这个行当,他学过石油工程,他认为石油是个赚大钱和更能施展自己才干的行业,他一心想跻身于石油界。

有一天,他从朋友那里得到一则信息,说是阿根廷打算从国际市场上采购价值2000万美元的丁烷气。得此信息,他充满了希望,认为跻身于石油界的良机已到,于是立即前往阿根廷活动,想争取到这笔合同。

去后,他才知道早已有英国石油公司和壳牌石油公司两个老牌大企业在频繁活动。无疑,这本来已是十分难以对付的竞争对手,更何况自己对经营石油业并不熟悉,资本又并不雄厚,要成交这笔生意难度很大。他没有就此罢休,而是采取迂回战术。

一天,他从一个朋友处了解到阿根廷的牛肉过剩,急于找门路出口外销。他灵机一动,感到幸运之神到来了,这等于给他提供了同英国石油公司及壳牌公司同等竞争的机会,对此他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他旋即去找阿根廷政府。当时他虽然还没有掌握丁烷气,但他确信自己能够弄到,他对阿根廷政府说:“如果你们向我买2000万美元的丁烷气,我便买2000万美元的牛肉。”当时,阿根廷政府想到要赶紧把牛肉推销出去,便把购买丁烷气的投标给了杜德拉,他终于战胜了两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投标争取到后,他立即赶紧筹办丁烷气。他随即飞往西班牙。当时西班牙有一家大船厂,由于缺少订货而濒临倒闭。西班牙政府对这家船厂的命运十分关切,想挽救这家船厂。

这一则消息,对杜德拉来说,又是一个可以把握的好机会。他便去找西班牙政府商谈,杜德拉说:“假如你们向我买2000万美元的牛肉,我便向你们的船厂订制一艘价值2000万美元的超级油轮。”西班牙政府官员对此求之不得,当即拍板成交,马上通过西班牙驻阿根廷使馆,与阿根廷政府联络,请阿根廷政府将杜德拉所订购的2000万美元牛肉,直接运来西班牙。

杜德拉把2000万美元的牛肉转销出去了之后,继续寻找丁烷气。他到了美国费城,找到太阳石油公司,他对太阳石油公司说:“如果你们能出2000万美元租用我这条油轮,我就向你们购买2000万美元的丁烷气。”太阳石油公司接受了杜德拉的建议。从此,他便打进了石油业,实现了跻身于石油界的愿望。经过苦心经营,他终于成为委内瑞拉石油界巨子。

财商启悟:创造机会,能激活投资链条中的每一个环节,让一些看似分离的投资资源有机地得到转换和整合,产生出最大的利润。

机遇是财缘的指南针抓住机遇,也是一种投机,但是这里所说的投机并不是所谓的巧取豪夺,尔虞我诈,而是说善于观察和利用时机来取得成功。看准了机遇,敢于冒险,凭着一种直觉和毅力,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在别人料想不到的地方获取巨额的财富。

王志远——一位70年代从大陆到香港谋生的打工仔,便是靠成功的投机发家的。

年春,王志远来到香港,在一家小工厂里做工。但繁重的工作和微薄的薪金使这个志向高远的小伙子感到非常不满足。一天他看到了一则广告:“如果阁下对目前的处境感到不满,希望有所改变的话,请到香港××中心二楼D一谈。”怀着一线希望,王志远来到了广告中所说的地点。

排在他前面的人很多,一个个信心百倍地走进那扇办公室的大门又一个个垂头丧气地出来。

王志远心中捏了把冷汗,十分紧张,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被入选。

好不容易轮到王志远了,他在门外长长地舒了口气,定了定神,然后大方地走了进去。房间里面早已坐好了5个人,像一排法官,眼里透着严厉的光逼视着王志远。

问话开始。有人问道:“王先生,你知道什么是期货吗?”

“期货”,一个完全陌生的名字,在王志远的头脑中完全没有这个词的印象,他只好老老实实地回答:“不知道。”

“那么什么叫做商品呢?”

“不知道。”

“那你一定没在金融业供过职吧。”

“没有,我只是一个大陆来的打工仔。”

个主考官对视了一下,都纷纷摇了摇头。这时一位主考官又问了他一个问题:“现在有两份工作,一份月薪3000元,每年加薪5%,但是薪水是固定的;另一份工作月薪2000元,但是有一份佣金靠你自己去争取,也许是一笔数额巨大的金钱。如果让你选择,你是会选哪一份呢?”

王志远迟疑了一会儿,说道:“我会选后面的一份。”

“为什么呢?”

“因为我看中了第二份工作中可以争取的机遇。”王志远平静地说道。

个主考官脸上露出了欣喜的表情,在金融业便需这种敢于抓住“机遇”的勇气。“王先生,你回去吧,我们研究后会告诉你结果的。”

结果是令人兴奋的,对期货一无所知的王志远就这样进了期货贸易这个陌生的天地,开始了他的奋斗。

期货市场是投机者的乐园,搞期货交易的人必须要深谋远虑,要在别人之前抢先抓住机遇,才能够赚大钱。王志远初入期货市场,对期货是一无所知,但是他只是全凭着对于投机的灵感,而做成了一笔又一笔的大生意。

有一次,一位布厂老板让王志远替他买下100张日本棉纱,他以为日本的棉纱行情不错,一定可以赚一大笔。谁知事与愿违,不久之后,日本市场疲软,这批期货一个多月都无法脱手,资金积压,造成流通不畅。王志远和布厂老板都仿佛捧着一把热炭,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正在此时,中国唐山发生了大地震。而唐山是红豆的主产区,这次地震一定会大大减少红豆的产量。王志远听到了这个消息,灵机一动,他感到机遇来了,于是马上去见了布厂老板对他讲了自己的想法。

第二天,王志远买下了100张日本红豆合约。别人觉得很奇怪,既然那100张绵纱都已经被套牢了,怎么还那么大胆去买进100张红豆合约呢?他们认为王志远初涉期货市场,对此一无所知。有些人好心地劝他,有些人则冷嘲热讽,但王志远并没有理会。

不久之后,红豆价格暴涨。王志远将手中的合约尽数抛出,所赚取的钱除了弥补了由于买入棉纱合约的损失,还另获了一大笔利润。布厂老板笑逐颜开,连声赞叹王志远的敏锐眼光。

王志远从这件事上了解到要在期货市场有所成就,就必须要充分掌握信息,并且还要通识各种知识。之后,他勤奋自学,并且时时关注一切可能引起期货市场波动的信息。

有一次,王志远从电视上看到沙特阿拉伯提高石油价格的新闻,一下子从床上跳起来,衣服都没有穿就马上打电话下单买入香港“九九”金。

果然,一天不到,金价开始暴涨。一夜之间,王志远的每张合约就赚了10多万港元。

就这样,王志远以其特有的商业直觉和善于抓住机遇的能力,在期货市场中随意驰骋,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财商启悟:生活中许多人都付出了同样的努力,但是有人成功了,有人却失败了,原因何在呢?在商业活动中,时机的把握甚至完全可以决定你是否有所建树。抓住每一个致富的机遇,哪怕那种机遇只有万分之一实现的可能性,只要你抓住了她,就意味着你的事业已经成功了一半。

“北欧风情”进军中国1993年夏天,25岁的丹麦青年李曦来到上海淘金。这位复旦大学的留学生折腾了大半年后仍一无所获,走投无路之际,老同学提醒他:“你不是擅长吹萨克斯吗?干嘛不先用它糊口呢?”当天下午,李曦就在上海卡门夜总会找到了工作,每晚演出收入300元。

温饱无忧之后,他开始反思自己商场折戟的原因,觉得就像眼前只能靠吹萨克斯吃饭一样,应当从自己熟悉的行业入手。他想起刚毕业时曾到非洲采访过一个很有名气的木材商,对方曾拍胸脯说非洲的木材不比北欧的差,但非洲的木材价格就是卖不上去。他迅速查到那个木材商的地址,向对方发出传真,对方很快有了反馈。然后,他又打电话给上海几乎所有的木材厂,终于落实了一笔200万美元的合同。一个月后,生意成功,他赚了个钵满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