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佛陀的下午茶:佛经中的人生絮语
48734400000024

第24章 觉知:烦恼于我如浮云(2)

圣严法师讲禅所求的是对“禅”的悟:“禅并不一定是什么,也不肯定或否定什么,禅是你要什么就给你什么。”抱着一颗领悟与感知的平常心,做到有所追求而抛却贪欲,所求即意味着所得,这就是“禅”了。好比当释迦牟尼对着众人拈花微笑时,大弟子摩诃迦叶自然而然地上扬嘴角,回应了一个微笑。原来他心中牵系着个人修行,却又并不单纯执著于修行,有所信仰而无所执著。禅在两位尊者的相视一笑间盛开,智慧与慈悲的光芒便普照四方。

禅门第一课,须发菩提心,寻上求佛道的智慧心,下化众生的慈悲心。

菩提心是慈悲之心,智慧之心。发菩提心是为了实现众生平等、维护众生利益而使修行者自觉地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意愿。修禅之人希望借助修行提升自我境界,进而以自我的力量关怀世人、普度众生。他们一心向善,既追求道德层面的真善美,更不断攀登着人生境界的大自在。对于“善”的追求是一种慈悲,而对人生境界的探寻则需要智慧。

圣严法师说,发菩提心实际上就是发愿,其中最重要的是有广度众生的愿心。禅修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自度,二是为了度人。自度以求成佛,成佛后进而度化世人。普度众生是真心向佛且心求成佛之人的理想,也是禅宗中常常提到的慈悲心的体现。慈悲心是禅宗的精髓,也是禅宗的起点。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抛开原本的人间富贵去出家修行,正是源于对人世间生老病死的困惑以及对众生的同情——敏锐的观察以及深刻的洞悉令他苦恼从而努力寻求解脱。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本是迦毗罗卫国(位于今印度与孟加拉国交界区域)的王子,他出生在优裕的家庭环境中,衣食无忧,天资聪慧,外在条件与个人品质让他长时间过着一帆风顺的生活。他16岁娶妻,后生子,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但是与生俱来的慈悲之心使他无法忽视世间的生老病死与转世轮回,普通百姓生活的困苦又让他常常感叹命运的不公正。不满于婆罗门祭司说教的他终于决定外出修行,想寻求一种解脱之道,挣脱自己的苦恼,也解脱苦难的众生。于是,在一个月夜,他骑着白马悄悄离宫,开始了修行。

释迦牟尼的开悟是在菩提树下六年苦思之后而得,但他出家的原因却可直接归于他的慈悲心,他因同情众生,所以愿意舍弃世俗浮华,以自我修行换得解脱之法。这种不求回报、救众生脱离苦海的美好愿望,正是促使其参禅悟道的推动力,也就是菩提心中最重要的部分。

发菩提心是禅修的第一步,但是有了菩提心不一定能够参悟到禅学的真谛,就像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为自己设定了很多人生目标,但是到最后,所有愿望依旧如镜花水月一般美好却又虚幻,遥不可及。想到和得到之间的区别在于,行动与否决定着愿望能否达成,修行过程中若不能严于律己而一味自我放纵,则必然业障重重,难以悟透佛法。

圣严法师曾提到,在随他修行的众多禅众中,常有人在打坐之前发这样的誓愿:在引磬声响起之前,要保持内心的绝对宁静,同时静坐时身体不会乱动。发愿的人很多,做到的却很少,很多人因痛苦而放弃了自己所发的誓愿。对于这些修禅人,圣严法师教导他们要生“惭愧心”。

所谓惭愧心,主要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我约束力量。在释迦牟尼佛涅槃之前,阿难曾以四事问佛,其中第四个问题就涉及惭愧心。

佛祖将入涅槃,阿难尊者忧心忡忡地问道:“有一些恶性的比丘,您在世的时候,您自会来教导他们;而您涅槃之后,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对待他们呢?”

佛祖回答说:“对恶性比丘,默而摈之。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方式,也不用和他们讲道理,因为他们恶劣的品性已经蒙蔽了他们的双眼,很难听取别人的劝导;而你如果沉默对待,让他们有空间自我反省,自我忏悔,一旦生了惭愧心,他们就会自我约束,而不再放纵自己!”

以惭愧心束己,才能更加深刻地了悟修行的不易,才能明因果,知祸福。随时保持内心的清醒,才能让自己一直行走在正途上;一旦方向偏离,及时忏悔并折回正道才能避免坠入泥潭,所发的愿才能达成,所定的目标才能实现,修行才不至于沦为纸上谈兵。

圣严法师常说,学佛的过程,是透过认识自我、消融自我以达到自我成长、自我提升的目标。发菩提心,确认自己修行的最高目的是以佛法服务于他人;起惭愧心,反省、消融自我才能真正包容一切。做到二者的协调与统一,我们才能走上正确的修行之路。

盏茶铭心

正确的方向是求得解脱的基本保证。做人做事不能“三心二意无定性,四处徘徊不专精”。因此,若想入禅门,要用心处事,用菩提心待人,用惭愧心束己,己心才能系佛心。

慈舟法师茶语:苦海无边,放下是岸

我们常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事实上,回头未必是岸,所以人要自救。有一种说法,人会身处苦海,是因为心中横亘着一根梁木,只要将这根梁木放下,就能做生命之舟的船桨,带我们离开苦海,驶向无忧的彼岸。

彼岸人人想去,难的,是放下。弘一法师出家时,离别了两位妻子,这万缕柔情一头牵曳着两位幽怨女子的苦心,一头牵曳着无上光明的法心,怎么斩、怎么断?可是法师毅然放下了,这是万缘放下自逍遥的洒脱。

有位中年人觉得自己的日子过得非常沉重,生活的压力太大,想要寻求解脱的方法,因此去向慈舟禅师求教。

慈舟禅师给了他一个篓子要他背在肩上,指着前方一条坎坷的道路说:“每当你向前走一步,就弯下腰来捡一颗石子放在篓子中,然后看看会有什么感受。”

中年人照着禅师的指示去做,他背上的篓子装满了石头后,禅师问他一路走来有什么感受。

他回答说:“感到越来越沉重。”

慈舟禅师说:“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时,都背着一个空篓子。我们每往前走一步就会从这个世界上捡一样东西,因此才会有越来越累的感觉。”

中年人又问:“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减轻人生的重负呢?”

慈舟禅师反问他:“你是否愿意将名声、财富、家庭、事业、朋友拿出来舍弃呢?”

那人默然,不能回答。

这人向往解脱,但禅师告诉他解脱的方法时,他又默然了,由此可见,放下有多难。

抚州石巩寺的慧藏禅师,出家前是个猎人,他最讨厌见到和尚。

有一天他追赶一只猎物时,被马祖拦住。这位讨厌和尚的猎人,见有个和尚干扰他打猎,就抡起胳膊,要与马祖动武。

马祖问他:“你是什么人?”

慧藏说:“我是打猎的人。”

马祖问:“那,你会射箭吗?”

慧藏说:“当然会。”

马祖说:“你一箭能射几个?”

慧藏说:“我一箭能射一个。”

马祖哈哈大笑:“你实在不懂射法。”

慧藏很生气:“那么,和尚你可懂得射法?”

马祖回答:“我当然懂得射法。”

慧藏问:“你一箭又能射得几个?”

马祖回答:“我一箭能射一群。”

慧藏叫道:“彼此都是生命,你怎么会忍心射杀一群?”猎人虽以杀生为本,但杀取有道,这叫不失本心。

马祖语含机锋地问:“哦,看来你也懂一箭一群的真义,怎么不去照一箭一群的法则去射呢?”

慧藏说:“我知道你说的一箭一群的意思,可要让我自己去射,真不知道如何下手!”

马祖高兴地说:“呵!呵!你这汉子旷劫以来的无明烦恼,今日算是断除了。”于是,慧藏便扔掉弓箭,出家拜马祖为师。

慧藏禅师真可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是慧根,是机缘,其中的因果妙不可言。杀生的猎人,转眼就成了救世的和尚。放下,不在明天,不在后天,就在此刻。

放不下,是因为没看破。佛法在分析人生的基础上更是看破人生,这实际上是对于人生价值的肯定,因为我们只有看透醉生梦死的虚幻人生,看破功名利禄是过眼烟云,把人生的恶习一点一点克服掉,才能够得到人生的价值。不看破这虚幻、迷惑的人生,我们人生的价值是永远不会显现出来的。看得破就能放下,放下了也就看破了,也就不再执著于小我,这样就能步入离苦得乐的解脱之道。

盏茶铭心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想选择这个,却害怕错过那个,于是拿起来又放下,到最后一刻还在犹豫。这个会有这样的缺点,那个会有那样的不足,所以总迟迟下不了决心,或者选择之后,又来回地更改,时间和精力都在患得患失之间被耽搁了,幸福也从指间流走。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每一样东西都会有它自身的弱点,所以,当你选择之后就大胆地往前走,而不是走一步三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