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佛陀的下午茶:佛经中的人生絮语
48734400000021

第21章 精进:水滞流,不至海;人怠惰,远菩提(1)

赵州和尚茶语:担责任便是赚功德

一个官吏问赵州从谂:“和尚会进地狱吗?”赵州和尚回答:“老僧第一个进!”官人不解地问:“你是得道高僧,修行这么好,怎么会进地狱呢?”赵州从谂回答道:“我不下地狱,谁来教化你?”

禅宗的情怀,不在于洁身自好,而在于毫无保留、不带任何附加条件地帮助别人。

菩萨低眉,金刚怒目,大慈悲,武王一怒而安天下,这些才是菩提心,大悲心。用仙家的道理来说,菩提心是内圣外王,体是内圣之学,用是外王之学。以佛家的道理来讲,菩提心的体,是大彻大悟而成道。发菩提心用的是大慈大悲,爱一切众生,度一切众生,是那些躲在冷庙的孤僧,或自命清高的隐士所感悟不出来的。

不置身事外,勇敢地入世行慈悲,度一切众生,这种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善,正是佛的境界,也是生命的最高道德。

有一回佛陀往世时与五百位商人同坐一条船,船上有一个贼,想杀商人窃取金银珠宝。佛陀当时已知道贼要杀商人,而且是绝对劝不听的。他心里想:“如果告诉商人,这贼一定活不了;不告诉商人,这贼一定会杀商人。那怎么办呢?”

最终,佛陀自己把这贼杀了,这叫“杀一贼而救五百商人”。

不杀此贼,让他杀五百商人,他会堕无间地狱的,怎么得了!佛陀大慈大悲完全无我,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佛陀想:“我自己来下地狱,我来解救他。”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其实是一种责任。这是承担了重担的人对于自己的激励,是以个人的牺牲换来整体利益的一种承担。

某国总统说:“我不敢休息,我休息半个小时,我的国家的前进就慢了半个小时。”这句话让人感动,这是国家总统的境界,对于他来说,自己没有权利休息,哪怕自己过着地狱般的生活,只要自己的国家美好就可以了。当然,他自己未必就是在地狱中。

身居高位的人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他们拥有权力和名利的同时,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牺牲精神。这是一般人无法理解的。他们要承受很多的误解,承受很多的压力,甚至不得不做出很多让人痛恨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是地狱。

对此,他们只是自我安慰:“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责任感是对一个人的基本要求,它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我们一般可以看出,有责任感的人,绝不是个人中心主义者,他们从来都认为他人的、集体的、国家的利益总是先于自己的利益。在家庭生活中,他们孝敬父母,呵护家人,毫无怨言地挑起最重的担子;在社会生活中,他们对属于自己的任务总是全力以赴,从不会袖手旁观或推给别人。

责任感也是一个人思想品德的表现。有责任感的人,他们的价值观是在帮助别人中获得幸福和满足,而他们自己却少有索求,有责任感的人能够顾全大局、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助人为乐、谦逊礼让。他们表里如一,心境澄明,从不追名逐利,对于失误、不足也从不推诿、不塞责。

盏茶铭心

大乘佛法说:“人要勇于担当。要具法眼故,知好赖故,明是非故,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应世入世。”人要勇于承担责任,如果放弃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己在这个社会中更好地生存的机会。每个人都肩负着责任,对工作、对家庭、对亲人、对朋友,我们都有一定的责任,正因为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责任,才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才能更好地成就自己。

星云大师茶语:勤者创造机会,惰者等待机会

古谚说得好,机会老人先给你送上它的头发,当你因为没有抓住而后悔时,却只能摸到他的秃头了。一个人有深厚的学问,有统帅众人的才干,也要有合适的机遇让他展现,否则他也不过是碌碌无为的庸常之辈。那些坐待幸运从前门进来的人,往往忽略了从后窗进入的幸运。只有敢于冲锋、主动进攻的人,才能发觉并抓住胜利的先机,人生当中,并不总是存在掉到等待者头上的机遇之果。

星云大师说:“机会在心里,在能力里,在理想里,在结缘里。”

从星云大师的话里不难看出,机遇既需要缘分,也需要个人能力来支持,需要个人去树立理想,主动争取机遇,取得成功。其实,有理想有抱负的人,都渴望得到很好的发展机遇,因为好机遇不仅是通向成功的起点,更是每个人获得快乐心情的契机。但是机遇“千载难逢,万劫难遇”,所以大师敬告世人,不要光顾着等待机遇,也别忘了去开创机遇。

机遇的消亡来自于人们的懒惰和等待,“守株待兔”的事情不可能每天都发生。想要有一番成就,创造一段精彩的生命历程,就必须主动为自己争取出路,抓住那些让自己施展拳脚的机会。

一位探险家在森林中看见一位老农正坐在树桩上抽烟斗,他上前打招呼说:“您好,您在这儿干什么呢?”

这位老农回答:“有一次我正要砍树,但就在这时风雨大作,刮倒了许多参天大树,这省了我不少力气。”

“您真幸运!”

“您说对了!还有一次,暴风雨中的闪电把我准备焚烧的干草点着了。”

“真是奇迹!那现在您准备做什么?”

“我正等待着发生一场地震把土豆从地里翻出来。”

老农是一个坐等机遇者。好运有时候会光顾他,但不可能永远都是,他坐在树桩上不过是在浪费时光。而一个主动寻找机遇的人,当机遇出现,他就会一鸣惊人,成为响当当的成功者。

伟大的成就永远属于那些富有奋斗精神的人们,而不是那些一味痴等的人们。而良好的机遇完全在于自己的创造。如果你以为个人发展的机遇在别的地方,在别人身上,那么一定会遭遇失败。机遇其实就在每个人的人格之中,正如橡树包含在橡树的果实里一样。

智者所创造的机遇,要比他所能找到的多。樱树虽在静静地等待春天的到来,而它却无时无刻不在养精蓄锐。人在等待时机之时,不能放松积累,还要时时窥测方位,审时度势,以利于自身发展。机遇这东西稍纵即逝,好运也不是常常都有,人们单单去发现它还远远不够,还要懂得利用它,同时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机遇。我们应有这样的意识,机会并非均等,它出现的几率未定,但强者往往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稳稳地把握住生命的航向,为自己拓展一条更好的出路。

生活长久,机运一时。行动宜速,享受宜缓。机遇是一次次偶然的爆发,更是一次次勇敢的开创。

盏茶铭心

星云大师说:“机会不是完全靠别人给予,也不会有上天赐予,机会还是要靠自己创造。”聪明人,不会把光阴消耗在无谓的等待中,他们总是能够在过程中寻找到恰当的时机和方式,从而将一切推向高潮或导向更完美的福地。

灵佑禅师茶语:人世百味,凡事躬行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满腹经纶却不知如何运用的人被称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样的“矮子”很多,既有赵括纸上谈兵成为千年笑柄,又有马谡痛失街亭万古遗恨,所以古人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行,既是行动,也是行走,行动是一种随时而发的实践,行走是永远身在途中的状态,也就是说,修行与学习相伴相随,永远都不会停止。

唐代的智闲和尚拜灵佑禅师为师,有一次,灵佑问智闲:“你还在娘胎里的时候,在做什么事呢?”

“还在娘胎里的时候,能做什么事呢?”他冥思苦想,无言以对,于是说:“弟子愚钝,请师父赐教!”

灵佑笑着说:“我不能说,我想听的是你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