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你不了解的气象季候
4873300000022

第22章 气象灾害之风暴潮

风暴潮是什么

风暴潮是由于强烈的大气扰动——强风和气压骤变,引起海面水位异常升高和海面下降的现象。它与潮汐有着密切关系,如果说潮汐是风暴潮发生的内因,那么台风与温带气旋、冷空气、寒潮等天气系统就是产生风暴潮的外力。

一般来说,风暴潮按诱发它们的天气系统而分为温带风暴潮和台风风暴潮两大类。

温带风暴潮

我国东部海岸线漫长,南北纵向跨温、热两带。春季,渤海、黄海上空是冷暖空气的交汇区,温带气旋、冷空气、寒潮等活动频繁,每隔数日便发生一次。当它们过境时带来的向岸大风,不断地将海水吹向陆地,引起沿岸海水上涨,侵入内陆,我们称这种天气状况下产生的风暴潮为温带风暴潮。

台风风暴潮

夏秋时,活跃在太平洋的台风经常登陆或影响我国沿海,造成严重的台风风暴潮。台风是海洋上最具破坏力的一种热带气旋,它通常生成在西北太平洋的低纬度地区。由于每个热带气旋的强度不同,目前世界气象组织给它规定了四个强度等级,不同的等级名称也不同,它们分别称为:热带气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下面将以台风通称)。在北半球,台风按逆时针旋转,台风中心眼外是台风云系涡旋区,这里有强烈的狂风暴雨发作,风速普遍有40~60米/秒,最大可达到100米/秒。台风在洋面上掀起巨浪高达10~15米,惊涛骇浪使过往的航船颠覆、淹没在汪洋大海之中。由于台风中心气压极低,对海水有吸引作用使海面升高。当台风临近大陆沿海,海水越过堤坝涌入内陆或堤坝决口,淹没城市、村庄、农田,将酿成极其严重的台风风暴潮灾害。

国际自然灾害防御和减灾协会主席认为风暴潮灾害在世界自然灾害中居首位,在人员伤亡方面甚至超过地震。他指出,1875年以来,全球范围直接和间接的风暴潮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约为150万人在风暴潮袭击下丧生,这些损失还不包括与风暴潮相关联的海岸和土地侵蚀的长期影响,因此美国和世界气象组织都认为风暴潮是来自海洋上的杀手。

风暴潮的形成原因和灾害

风暴潮是指由强烈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温带气旋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现象,居海洋灾害之首位。

风暴潮的形成

风暴潮指由强烈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台风、飓风)、温带气旋(寒流)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现象。又称“风暴增水”“风暴海啸”“气象海啸”或“风潮”。

海平面异常升高,主要是因为气压降低把海水往上吸。只要气压降低一个百帕(气压单位,hPa),海平面就会升高约1厘米。

有时海面上升幅度更大,是台风助长的结果。台风吹向陆地时,被吹来的海水聚集岸边,逐渐往海岸上升,此时海平面增加高度,会变成风速增加的2倍。换言之,风速变成2倍时,海平面高度变成4倍。特别是被吹进呈V字形或U字形海湾的海水无处可逃,只好往陆上推挤。

如果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又遇到月亮与太阳引起的涨潮,潮位就会更高,甚至使潮水冲过堤防。这种风暴潮甚至比海啸更危险。海啸袭击陆地不久就会撤退,风暴潮有时盘旋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因此伤害更大。

地层下陷因素

提到地层下陷,主要原因是都市工业化及人口过多,为了补充水源只好超抽地下水。地下水主要聚集在名为“带水层”的沙砾层,一旦超抽,沙砾层内部相邻黏土层的水就会被挤压到沙砾层。这些黏土层70%~80%的体积由水构成,如果50米厚度的黏土层被吸走十分之一的水,这部分地层结构就会下陷5米。不过,黏土层不会一下子就把内部的水全部挤出来,也就是地层下陷是一点一点缓慢进行的。

许多大城市都有地层下陷问题,无数居民住处和海平面一样高甚至更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城市拼命兴建堤防。但堤防有碍观瞻,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减少抽用地下水。

风暴潮灾害

风暴潮有时在台风登陆一周之前就出现征兆。也就是说,台风在距离陆地180千米,被风吹动的高波冲击海岸,会发出轰隆巨响。不过,最可怕的还是巨浪来袭,一旦越过或冲破堤防,就会造成沿海低洼地区灾情惨重。如果风暴潮恰好与影响海区天文潮位高潮相重叠,就会使水位暴涨,甚者海潮冲毁海堤海塘,吞噬码头、工厂、城镇和村庄,使物资不得转移,人畜不得逃生,从而酿成巨大灾难。

在我国,几乎一年四季均有风暴潮灾害发生,并遍及整个沿海地区,其影响时间之长,地域之广,危害之重均为西北太平洋沿岸国家之首。

风暴潮来了要怎么应对

(1)选择到达一个安全地点的最短距离,距离越长,在路上遭遇交通堵塞和其他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

(2)选择最近的撤退场所,最好选择在当地地区,并且事先规划好路线,不要走没有规划好的路线或者不是事先选定的地点。

(3)在飓风(台风)季节来临前,选择位于安全区域内的亲近朋友或亲戚的家庭,并和他们一起讨论撤退计划。

(4)可以选择安全区域内的旅馆或汽车旅馆。

(5)如果上述这些选择都不可用,可以考虑选择最近的公共避难所,最好选择位于当地的避难所。

(6)采用经过有关专家制订的撤退路线时,最好事先熟悉路线。

(7)对于家庭中可能需要特殊帮助的成员要联系当地突发事件管理部门进行登记以便于撤退。

(8)要为宠物准备单独的撤离计划,大多数公共避难所不允许宠物进入。

(9)离开家之前,要用木板遮住门和窗户,院子里所有的物品要放到家里或安全的地方,并且关掉所有生活设施的开关。

(10)撤离之前要给汽车加满油,并从取款机上提取足够的钱。

(11)要带上所有的处方药和专用物品,比如眼镜、尿布等。

(12)如果家庭撤离计划中包括娱乐车、小船或者拖车等物品,要尽早撤离,要在撤离命令发布或大批人员撤离之前开始行动。

(13)如果居住在撤退地区并且由政府或当地有关部门安排撤退,要尽快进行,不要拖延时间,否则可能会遭遇交通问题,甚至由于堵塞而不能撤退。

(14)撤离中考虑交通堵塞和时间延迟,要考虑和计划到撤离到目的地较平常需要更长的时间。

(15)要收听或收看当地电台或电视台的节目并且要特别注意当地有关部门意见和特殊的指导。

风暴潮记忆

孟加拉湾

在孟加拉湾沿岸,1970年11月13日发生了一次震惊世界的热带气旋风暴潮灾害。这次风暴增水超过6米的风暴潮夺去了恒河三角洲一带30万人的生命,溺死牲畜50万头,使100多万人无家可归。1991年4月的又一次特大风暴潮,在有了热带气旋及风暴潮警报的情况下,仍然夺去了13万人的生命。

日本

1959年9月26日,日本伊势湾顶的名古屋一带地区,遭受了日本历史上最严重的风暴潮灾害。最大风暴增水曾达3.45米,最高潮位达5.81米。当时,伊势湾一带沿岸水位猛增,暴潮激起千层浪,汹涌地扑向堤岸,防潮海堤短时间内即被冲毁。造成了5180人死亡,伤亡合计7万余人,受灾人口达150万,直接经济损失852亿日元(当年价)。

中国

1922年8月2日,一次强台风风暴潮袭击汕头地区,造成特大风暴潮灾害,有7万余人丧生,无数的人流离失所,这是20世纪以来,中国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风暴潮灾害,当时台风强度超过12级,造成增水达3.5米。1956年8月2日,正值朔望大潮期间,在浙江杭州湾引发特大风暴潮,在乍浦站测得最大增水值达4.57米,创全球风暴潮的最大增水值纪录。

1990年4月5日发生在渤海的一次温带风暴潮,海水涌入内陆近30千米,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渤海沿岸最大的一次潮灾。

美国

美国地处中纬,也是一个频受风暴潮灾害的国家,其东海岸以及墨西哥湾沿岸,濒临大西洋,在夏秋季节多发生飓风暴潮,濒临大西洋的东北部沿岸则以冬季的温带风暴潮为主。特大飓风暴潮约每隔四五年发生一次,每次损失均高达数亿美元,1969年登陆美国的一次飓风,在密西西比的一个观测站曾记录了7.5米的潮高值,创造了美国最高风暴潮位纪录。

荷兰

荷兰是一个低洼泽国,极易受风暴潮灾的影响,1953年1月底一次最大的温带气旋袭击荷兰,海水内侵60多千米,死亡2000多人,60多万人流离失所,经济损失2.5亿美元。这次强风暴潮过程还侵袭了英国,使300多人丧生,北海沿岸的一些西欧国家也不同程度遭受了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