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鲤
胡锦涛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的讲话中提出,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十六字”方针。[1]针对重大战役性报道,党报如何突破既定模式,出彩出新?《人民日报·奥运特刊》给出了具有借鉴意义的回答。
正如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所言,媒体是一届奥运会是否成功的最终评判。《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需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做好舆论保障工作,加强舆论引导的力度和效度。奥运会作为典型的媒介事件,预设的报道框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媒体运行的成功与否。因为框架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思想的重要凭证,也就是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2]“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奥林匹克精神,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突出体育报道特点”[3],媒介属性框架和新闻价值框架的报道框架预设,决定了《人民日报》作为主流大报的取材界限和建构方式。
作为“对过去几年来奥运报道的延续和发扬,对世界各地不断升温的奥运期待的积极回应”,[4]2008年7月1日《人民日报》推出《奥运特刊》,每日2版,7月21日增至4版,全景展示奥运战前筹备;从8月8日奥运启幕到8月25日落下帷幕,《奥运特刊》每天以12版面世,立体记录奥运盛会。奥运会期间,《奥运特刊》共使用版面216块,刊发报道和评论1080篇,图片864幅,这在《人民日报》历次奥运报道中都是规模最大的。如果说奥运传播竞争使党报传播效能面临“稀释”,那么特刊集中版面的报道,则获得了信息传播数量的相对优势。
一、调整引导理念
舆论引导理念指的是舆论引导的思想和观念,即舆论引导主体如何认识和实施舆论引导这一行为。《人民日报·奥运特刊》如何在奥运报道中展示和谐进步的国家形象,营造客观友善的舆论氛围?理念先于手段,突破首当其冲。
树立大局意识,从“小奥运”到“大奥运”。“小奥运”指奥运赛事直接组织者与参与者的奥运,“大奥运”指全民的奥运甚至全球的奥运。[5]不同于以往,《人民日报·奥运特刊》以小奥运为契机传播大奥运。奥运会期间,《人民日报·奥运特刊》不惜笔墨,每天拿出4个整版报道参与奥运、服务奥运以及来京感受奥运的“普通人的奥运”,突出以“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为特色的北京奥运,向世界展示正在崛起的中国形象,将空泛的奥运理念落到了报道的实处,宣传效果好。
彰显奥运精神,从“民族精神”到“国际精神”。借助奥运会传播公平、平等、相互尊重的奥运精神是举办奥运会的终极目标,也是奥运会能够留给东道国及整个世界的最重要的精神遗产。比照《人民日报》悉尼奥运报道的研究结论[6]:17天的奥运报道中,没有一位外国运动员被给以版面的重要位置,而《人民日报·奥运特刊》则以更开放的心态报道奥运,体现世界性。特刊4版每天整版报道外国运动员参赛情况,特刊8版每天整版报道国际社会对北京奥运的反映,同时策划专栏、专题,对各国运动员都给予了尊重和关注。
弘扬体育理念,从“奥运金牌”到“自我超越”。《人民日报·奥运特刊》中,以金牌为主题的赛事文字报道[7]为200篇,占总赛事文字报道的42%。这与以往奥运会期间对金牌浓墨重彩的表达形成了反差,关注的目光转向了金牌的背后,如8月17日《人民日报·奥运特刊》8版消息《东帝汶:一名选手的奥运会》、8月13日5版评论《比金牌更可贵的》等等,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流露在消息与评论的字里行间,营造了重在参与、重在自我超越的体育文化。
二、突破内容盲区
现代大众传播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传播内容的竞争。特刊在放大了的报道空间中,能够集中力量,营造传播内容的优势平台,跳出传播同质化的窠臼。《人民日报·奥运特刊》突破传统奥运报道的内容盲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新”。
策划出新。在电视网络以信息快捷海量独占鳌头的奥运报道中,《人民日报·奥运特刊》另辟蹊径,紧扣纸媒特色,以策划出新,将镜头视角转向赛事之外,挖掘信息的内在价值。奥运盛典开幕,8月8日《人民日报·奥运特刊》以恢弘篇章推出《北京时刻:2008年8月8日纪事》独家策划,按小时记录北京城的一天,真实、平凡,令人感动。而8月9日独家专访《奥运会开幕式文化解读》,邀请国内知名文化学者,充分解析奥运开幕盛典的文化内涵,品文化大宴,发人深省。奥运即将落幕,8月25日特刊推出“奥运提升中国”的专题报道,从经济、文明、科技和国际形象四个维度盘点奥运遗产,有分量,富启迪,具有大报风范。
报道出新。突破以往奥运报道信息综述的写作模式,突出体育报道的特点,以灵活机动的短消息取胜。精短的文字,既大胆创新,又兼顾了信息量,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同时不拘一格做新闻,写作视角推陈出新:赛事报道以现场取胜,凝固流动的比赛瞬间;赛外报道以角色出彩,揭示蕴涵的人文精神;综述报道以分析见长,梳理变化的形势状态;人物报道以精神闪光,集中展示超越与奉献。8月14日5版《中国姑娘一飞冲天》、21日12版《每个人的奥运都精彩》、14日9版《游泳进入破纪录时代?》都是有力的说明。
评论出新。一线采访的记者既写报道,又写评论,是《人民日报·奥运特刊》评论写作的一大创新。[8]记者身处其境,感同身受,具有天然的评论优势。特刊中的评论以短评居多,篇幅小,文字风格简洁明快,文章结构直入主题,无论褒贬,观点鲜明。如8月16日10版《“和平大赛”扣人心弦》,配以评论《分享经验》,很有针对性。此类例证不胜枚举。在刊有大量赛事的版面上,短评与叙事交相辉映,活泼新鲜。
栏目出新。继续发挥栏目的规模效应,同时创新栏目设计,或突显精彩内容创意,或突出读者服务意识,或体现中国文化韵味。“长焦”栏目,聚焦运动员的感人事迹,体现体育报道的人文色彩,图片、言论、消息珠联璧合,活泼好看,一改党报严肃面孔。“观赛小知识”栏目,针对读者兴趣释疑解惑,灵活机动,服务性强。“大碗茶”京味十足,品奥运文化,“青花瓷”妙语连珠,传北京神韵。
三、放大支点效应
在现代报纸中,有一些元素是版面上的天然视觉中心,在这样的元素上改革创新,能迅速引起关注,产生支点效应,得到最大的投入产出比。版式、图片和标题就是这样的放大元素。而特刊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整合表现方式,形成传播形式的审美优势。
版式重设计。特刊充分调动各类版面元素,运用现代编排手段,呈现灵活的组版方式,并首次将美术编辑手段引入版面视觉设计。如8月9日《人民日报·奥运特刊》5版,版面左侧绘有祥云图案的画卷上如电影胶片般地排列了4幅开幕式小图片,从上到下悠然展开,别开生面,富于美感。9版的文字围绕图片组成“中国地图”铺排开来,标题处大胆留白,版式舒展悦目。10版、11版打通版面,宛如一幅展开的“书卷”,舒朗大气,而上下角落遥相呼应的“北京时刻”印章和两侧的祥云彩条装饰,渲染出浓重的奥运喜庆氛围,在传递信息的同时赋予审美的愉悦感受。这些都是报纸版面编辑艺术的新探索。
标题重传神。特刊创新性地采用了“浓眉大眼”、厚题薄文的标题处理方式。大号标题在形成注意力中心的同时,精练传神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刊中凝练精美的标题举不胜举,如8月21日7版《形蕴雀之灵神飞姐妹花》、8月24日7版《黄河浪涌茉莉花开》,既在修辞对仗中体现出语言的韵律之美,又在关联呼应中相得益彰。8月12日9版《一“方”碧水跃飞鱼》、5版《“月亮”映照“水立方”》、8月13日7版《“鑫琳”,心有灵犀》等标题,或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巧借人名对应关联,妙趣横生,鲜活亮眼。
图片重巧妙。具有版面优势的特刊,在图片的运用上更是便于打破常规,营造独到的效果。适应受众“图像化生存”的阅读心理,奥运会期间《人民日报·奥运特刊》共使用图片864幅,与文字报道的比例为4∶5。篇幅众,角度多,形式活,同时从强化视觉冲击力的角度出发,扩大图片尺寸,强调对图片运用思路的拓展。或综合运用抠图、组合等手法,将精彩瞬间用清晰而有气势的图片凝聚报端,8月12日《人民日报·奥运特刊》8版将人物运动瞬间定格抠出,组合成群,集中展示90后小将的骄人成绩,一目了然,视觉冲击力强;或用整幅图片打底,作为版面背景,8月18日15版版面以前门大街建筑图形铺底,在展示中国特有文化符号的同时,给人以大气流畅之感。
〔李鲤:中国传媒大学报刊理论方向2008级博士生〕
[1]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第4版。
[2]郭晴、周红云、贾哲:《对国内报纸北京奥运报道的框架研究》,《当代传播》2008年第3期。
[3]人民日报社奥运报道领导小组:《坚持正确导向弘扬奥运精神实现“有特色、高水平”的目标》,《新闻战线》2008年第10期。
[4]《共享光荣》,《人民日报》2008年7月1日,第9版。
[5]钟新、王岚岚、浮婷:《论“十大关系”:奥运报道的观念准备》,《新闻与写作》2007年第4期。
[6]高金萍:《就〈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的悉尼奥运报道论中美新闻文化的差异性》,《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第2期。
[7]所谓赛事报道,包括赛场动态报道、比赛结果报道以及对教练员、运动员的报道和访谈。
[8]汪大昭:《更快更高更强与有理有力有神——奥运会评论写作几点体会》,《新闻战线》2008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