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
48708600000081

第81章 国家认同:对北京奥运报道的话语分析——以《中国经济周刊》为例

黄玲

批判语言学理论认为,话语具有社会实践功能,媒介话语不仅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还体现着媒介对客观现实的努力构建,在构建过程中必然体现出媒介的意识形态属性。2008北京奥运会是全球的体育盛会,也是大众传播的盛大节日。本文以《中国经济周刊》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为例,以话语理论为研究视角,通过对奥运报道的文本分析,揭示媒介如何对奥运活动这一客观现实进行积极构建,国家认同这一“潜台词”是如何借助媒介话语的文本得以表达和强化。

一、关于话语分析

话语分析理论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是西方传播学批判学派的一种。话语(discourse)这个概念最早由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主要用来强调语言的具体实现形式与语言抽象规则的区别。阿姆斯特丹大学语言学博士梵·迪克(Teun A.Van Dijk)创造性地将话语理论应用到新闻文本当中,进行新闻话语分析。因为不同体裁样式的新闻作品产生于一定的社会政治文化等语境中,新闻作品是运用语言系统叙述与建构新闻事实的产物,新闻报道当然可以被看做是一种话语。

1.话语的社会实践功能

“说话就是做事”,话语分析理论强调新闻话语和现实社会的相互建构作用,从新闻话语的角度来说,就是强调了它的社会实践性,媒介的报道是“主观的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客观的再现”。

2.话语理论重视文本分析

文本是用符号记录下来的话语实践,因而话语理论必然重视对文本的剖析。话语分析的理论特色在于去除文本的遮蔽,重现、诠释、还原文本的真实意图,揭示出文本背后的隐含意义。在新闻话语文本分析中,通过新闻话语特定的叙述技巧、词语的选择,从看似平常的新闻话语中理解隐含的潜台词和题外意义,揭示新闻话语的意识形态本质。可以看出,话语分析已经突破了原来语言学的范畴,进入意识形态再生产的社会实践领域。

3.话语的社会实践功能来源于语言的“背景化”

新闻话语并不是产生在社会政治、经济的真空里,新闻话语的社会实践功能来源于话语的“背景化”(contextualization),即话语自身的叙事原型得以实现。从心理学角度来理解,原型是集体无意识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它(原型)和本能一样,在某个民族或某个国家具有普遍一致性和可重复发生性。”[1]“一旦原型的情境发生,我们会突然获得一种不寻常的轻松感,仿佛被一种强大的力量运载或超度。在这一瞬间,我们不再是个人,而是整个族类或整个人类的声音一齐在我们心中回响。”[2]话语的叙事原型功能让新闻话语有了深刻内涵,新闻话语不再“是一个最终的产品,一个既定的存在物”,而是各种话语背后的权力关系相互建构的结果。

二、对《中国经济周刊》奥运报道的话语分析

如上文所说,新闻话语具有社会实践功能,在2008北京奥运报道中,新闻话语的社会实践功能集中表现在对国家的认同这一政治学概念。

认同是个体或集团与他者区别开来的自我意识。台湾学者江宜桦从政治学角度对国家认同(national identity)进行了概念界定。国家认同是“一个人确认自己属于哪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究竟是怎样一个国家的心理活动”。[3]“怎样的一个国家”,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区别开来的独特性,是独特的“这一个”,是现代国家国民意识的重要体现,“是一个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表现,也是这个国家统治和治理的合法性的重要来源”。[4]

中国社会目前正处于新旧格局的转换中,社会阶层不断分化,社会利益冲突凸显,以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基本特征的国家认同观的建构和巩固非常重要。奥运会是举世瞩目的体育盛会,当然也是国家认同感传播的最佳契机。笔者对《中国经济周刊》奥运会报道比较集中的五期内容进行了样本分析(从8月4日至9月22日),通过《中国经济周刊》精心安排、选择的采访报道,解读出新闻话语背后的潜台词——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对当前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认同。国家认同是《中国经济周刊》新闻话语社会实践功能的集中体现。

下面是笔者摘抄的三期《中国经济周刊》重头栏目“封面文章”文本片段:

奥运!奥运!奥运!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北京!8月8日,空前盛大的奥运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绚烂启幕;8月9日,有史以来参赛人数最多的奥运比赛正式开始……“北京奥运”这几个字的强大吸引力就已经吸引了来自全球的关注。

——8月11日,第30期,《奥运舞台上的政府营销》

一场如梦如幻的奥运会开幕式,为北京在全世界收获了阵阵惊叹。泱泱中华5000年的文明,与现代艺术完美凝结,浓缩在短短的几十分钟时间中绚烂迸发。

——8月18日,第31期,《老北京,“酷”北京》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170万北京奥运志愿者以史无前例的强大阵容和优质服务,向世界展示北京、展示中国。他们将高质量的服务和热情的微笑奉献给奥运,他们是奥运会赛场之外的金牌获得者。

——8月25日,第32期,《奥运志愿者》

“如梦如幻”、“泱泱中华”、“绚烂迸发”、“史无前例”——这些非常富有中国方块汉字特征的、四字连缀式的新闻话语,简洁、精炼,富有表现力,我们可以从这浓烈的新闻话语中,感受到对北京奥运的赞赏和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正如上文所说,新闻话语的社会实践功能来源于话语自身的叙事原型,来源于民族共同的集体记忆。对奥运报道来说,它的叙事原型与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骄傲和近百年屈辱史的痛苦记忆是分不开的。早在上世纪初,《天津青年》杂志就对风雨飘摇中的中国发出了世纪之问:中国什么时候派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中国什么时候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中国什么时候举办奥运会?这个痛苦的记忆成为多少代中国人心中一个难以解开的心结。很显然,2008年在“家门口”举办的体育盛会骄傲地回答了这个世纪之问,“如梦如幻”、“泱泱中华”、“绚烂迸发”这些字眼可以看做100年前新闻话语的历史延伸与现实回应,北京奥运成了中国人的光荣与梦想。“将历史插到文本之中”“将文本插入到历史当中”,中华民族的历史认同,这一话语原型在当下的奥运报道中获得了“普遍一致性和可重复发生性”。

在笔者所选取的样本中,类似表达国家认同的话语还有很多,有的直接通过标题展示出来:《人人都是奥运“新闻发言人”》(8月4日,第29期)、《奥运会,让我开了眼界》(8月25日,第32期)、《奥运的中国价值飞跃》(8月18日,第31期),等等。

“人人都具有自我评价的倾向,而他人的认同是支持自我评价的有力依据,具有很高的酬偿和强化力量,因而产生很强的吸引力。”[5]政治学理论上的国家认同还有认同主体的区分,国家认同不仅有自我的认同,还有他人的认同。从新闻话语的生产制作层面来看,《中国经济周刊》在奥运报道中还巧妙地运用“他说”的传播技巧,实现了他人对中国的认同。

《中国经济周刊》运用“他说”的策略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在杂志的固定栏目《关注·媒体速览》中采用了《参考消息》的做法,援引国外媒体对中国奥运的评说,利用他人的认同,进一步强化自我的认同

例如,“这里和宣传的一模一样”(英国《每日电讯》8月4日),“志愿者令人心情舒畅”(美国《纽约时报》8月4日),“‘中国魅力之夜’倾倒世界”(路透社8月9日),“奥运掀起中国志愿者热潮”(日本《读卖新闻》8月18日),“北京奥运尽显中国传统”(法新社8月21日),等等。经过编辑的精心选择、安排、筛选出的新闻报道,借“他说”之口,实现了对国家认同的舆论引导功能。笔者统计,《中国经济周刊》在有关奥运的五期报道内容中,仅《关注·媒体速览》这一栏目,援引国外新闻媒体对北京奥运的报道就有15条之多。

2.精心组织《外媒的奥运视角》这一组报道

在9月1日这一期杂志中,《中国经济周刊》以《外媒的奥运视角》这一组报道作为封面文章,整组报道由6个小专题组成,分别是《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国外相关媒体的采访。编辑在编发稿件时,将每组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小标题的形式在文章中标示出来:

食品安全——“担心运动员村食品安全本是荒谬的”

奥运环保——“空气质量问题被夸大了”

奥运经济效应——“给中国经济带来新的飞跃合情合理”

……

最后一篇,《中国经济周刊》安排记者采访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题目是《中国新闻体制越来越开放、透明和公开》。

针对《中国经济周刊》的奥运报道,本文可以进一步作这样的解释:在新闻话语的生产制作层面,媒体通过对与奥运活动相关事件的精心选择、整理、过滤,实现了媒介话语的社会实践功能,实现了媒介国家认同观的传播。这让我们想起皮埃尔·布尔迪厄的一句话,“人们常问:‘谁是话语的主体?’话虽是自己说的,但谁也不能确定自己就是这话的主体。”在媒体的奥运报道中,国家认同观早已镶嵌在媒介话语的体系中,这个框架是预设的,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黄玲: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方向2007级博士生〕

[1]曾庆香:《新闻叙事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224页。

[2]曾庆香:《新闻叙事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243页。

[3]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5页。

[4]苏晓龙:《浅论中文语境中的国家认同》,《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第6期。

[5]高玉祥:《人际关系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