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
4867800000067

第67章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1]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2]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3]

【注释】[1]燕草:燕地(今河北省北部、辽宁省西南部一带)的春草。征夫所在之地。秦桑:秦地(今陕西省)的桑树。思妇所所居之处。[2]怀归:想家。妾:古代妇女自称。[3]罗帏:丝织的帘帐。

【鉴赏】诗人描写了很多的思妇诗,其中《春思》便是其中一首。在古典诗歌中,“春”字通常语意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天,又可以用来比喻男女之间的情爱。本诗标题中的“春”就包含有这两方面的含意。此诗起笔别具一格,开头两句没有从正面细致地刻划秦中伯少妇如何思念在燕地戍守的丈夫,而是以相隔遥远的燕秦两地春天景物起兴,将两地春景不同作为思妇怀人的环境和触发点。独处秦地的思妇触景生情,思念远方的燕地卫戍的夫君,希望他早日归来。萧士斌云:“燕北地寒生草迟,当秦桑低绿之时,燕草方生。”就是说燕地的春草刚刚发芽,细嫩得像丝一样,秦地的桑树已经低垂着浓绿的树枝。李白以物比人,当游子因春天来到而萌动思归之心时,在秦地的闺人的相思已如桑枝低垂的春末——快要断肠了。三、四句由开头两句生发而来,继续写燕草方碧,夫君必定思念自己,盼望归家,而此时秦桑已低,正是思妇“人比黄花瘦”的时候,进一步渲染了思妇的相思之苦。五、六两句,以春风掀动罗帏时思妇对春风的申斥,巧妙地展现她对爱情的坚贞。全诗虽短,内涵却是复合的,既描写了思妇对丈夫的思念,又表现了她忠于所爱、坚贞不二的高尚情操。本首诗在写作上在于紧绕一个“春”字,以景寄情,借助再造想象,由一女相思,构置两地之念,以看似无理之语,妙传不尽思情。末二句以埋怨春风无端来撩动她的春思来凸现其刻骨铭心的相思和对爱情的忠诚,艺术表现十分新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