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
4867800000064

第64章 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2]

【注释】[1]玉阶怨:王僧虔《技录》:“相和歌楚调十曲有《玉阶怨》。”[2]却下:还放下。玲珑:形容空明凄清。

【鉴赏】本首诗是按照曲调名的本意而写的宫怨诗,写了一女子在玉阶上的忧怨。首句写玉阶生白露,使人感到秋夜已凉。在此凉气逼人时,伫立于石阶之上的宫女,也许有很数心事诉说吧。由所立之处是玉阶看,她的身份不会太低,应该是一位以前受到过君王宠爱的女子。二句写夜深露重,浸湿罗袜,一则续写出她的服饰美,进一步点明身份。二则也以“罗袜”一词启发读者的构想,因为曹植在《洛神赋》中有“罗袜生尘”句,而洛神是一位绝世美人,所以李白用“罗袜”之典暗示这位宫女同样也是一位美貌绝伦的女子。三则这句中暗藏了一个“望”字,因为夜既深而犹不离玉阶,乃至罗袜被白露浸湿,必定有所期待。由她的宫女身份可以推想她是在等待君王的到来,可见久待不至,其情何堪!此句虽不着“望”字,仍可以让人感到宫女那望眼欲穿的神态,她多么希望能看到君王身影,可是所有的盼望都已落空。后两句诗人才将“望”字推出,其实,这个“望”字在“却下水晶帘”的动作发生之前即已存在。她为何要“却下水晶帘”,仅仅是为御寒吗?水晶制作的门帘是无法御寒的。宫女只是因久望君王不见,故转而仰头远望明月,希望能从明月那里得到一丝安慰。因为这明月普照大地,也许她还能知道君王的事吧。可是仰望的结果却使她十分失望,这明月依然无声无语地放射着光芒。失望之余她落下门帘不想再看明月,但还是身不由己地透过水晶帘向明月投去深情的目光——依旧对君王充满着希望,希望君王能像这玲珑的月色一样进入自己的闺房中……由一道道景致来透露女主人公的心事与幽情是此诗的艺术特色与独到之处。从外表看,白露生玉阶是秋夜中的常景;露水沾袜也是日常生活中普通一景;宫女放下门帘是夜深时的寻常一事;仰望明月更是秋夜人们习以为常的动作。可是,李白将这四个看像平淡无奇的镜头串联成文章,并以一股情韵贯穿其中,再加上诗题中一个“怨“字点睛,立刻产生超越字面内涵的全新意境,将宫女的不幸与哀怨写在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