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
4867800000330

第330章 小桃红(春)

马致远

画堂春暖绣帏重[1],宝篆香微动[2]。此外虚名要何用?醉乡中[3],东风唤醒梨花梦[4]。主人爱客,寻常迎送,鹦鹉在金笼。

【注释】[1]画堂:刻画精美的堂室。绣帏:锦绣制成的幔帐。重(chóng虫):指一层又一层。[2]宝篆:指香烟缭绕如篆字。[3]醉乡:醉酒后神志不清的境界。唐王绩《醉乡记》:“醉之乡,不知去中国其几千里。其土圹无涯,无丘陵阪险,其气和平一揆,无晦冥寒暑。其俗大同。无邑居聚落。其人湛静,无忧憎喜怒,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其寝于于,其行徐徐。”[4]梨花梦:梦境。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六引唐王建《梦看梨花云歌》:“薄薄落落雾不分,梦中唤作梨花云。瑶池水光蓬莱雪,青叶白花相次发。……落英散粉飘满空,梨花颜色同不同。眼穿臂短取不得,取得亦如从梦中。无人为我解此梦,梨花一曲心珍重。”

【鉴赏】本是一首为他人赋的曲子,是《四公子宅赋》组曲之一。四公子究竟是何人,诗人没有说明,我们姑且把他看成是诗人时常交往的一位朋友吧。这位公子的富有自不必说,而仕途大概不甚得意。本篇二句极力渲染公子宅院的华丽,雕梁画栋,绣帏重重,篆香袅袅,显然是个不寻常的人家。而后笔锋急转,劝公子不要为虚名不得而烦恼,人生不过几十年,既已有了如此丰富的生活,那就该尽情享受,若还丢不开虚名的诱惑,不妨进入醉乡之中,去做那梨花一枝春带雨的美梦。因此,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已经十分明白了,那就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他自己过着这样的生活,也劝告公子满足于这样的生活,不要掺和到宦海是非中去。

本曲的末后三句写自己与公子交往之甚多,“寻常迎送”,说明自己是公子家的常客,表面上看起来像属赘语,仔细一想,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作者虽然是一介村夫,但交游者却不都是田夫渔父,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自己的身价。现在看来,这种借他人之名抬高自己的作法有些庸俗,但在封建时代里,这也是落魄文人谋求生存的一种必要手段,否则就会被人欺负,这就是所谓社会,没办法金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