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紫芝
一点残红欲尽时[1],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2]。调宝瑟,拨金猊[3],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注释】[1]红:灯。[2]“梧桐”两句:来自于温庭筠的词《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用梧桐夜雨来描写相思别离之苦。[3]金猊:一种像狻猊的香炉。狻猊,猛兽名。
周紫芝(1082-1155)字少隐,自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属安徽)人,绍兴中登进士,官至枢密院编修官。一生著述甚丰,以诗著称,讲求自然顺畅。亦能词,自称“少时酷喜小晏词”,其词风清丽婉约,近晏几道。著有《竹坡词》、《竹坡诗话》、《太仓梯米集》。
【鉴赏】本首《鹧鸪词》体现了周词妙语天成、清丽婉曲的风格。上下阕今昔对比,照应繁富,时空转换灵活多变,意境凄清疏淡,抒情却回环婉妙。
上阕直接从西楼秋夜的一点残灯写起。“欲尽时”点明在这夜深人静时分。“乍凉秋气满屏帏”的“满”与“欲尽时”的“尽”相对应,更能写出主人公夜静灯残孤枕难眠秋凉人心的真实感受。开篇两句描述了居所的客观环境,又渲染了人物的主观心境,两者合一。空间由室内推移至室外,“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这是化用温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梧桐夜雨点点滴滴声不断,秋雨声声更增添了心头的凉意、别离的伤痛。因此,作者方点出“别离”相思的主题,也补充交代了秋凉似水的真正原因,为下阕内容的过渡蓄势。
下阕从忆昔起笔,重在抒发愁恨别离。“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想想当年,两人在宝琴的伴奏下,在拨炉焚香的温馨里轻声同唱《鹧鸪词》,心情多么欢畅甜美。《鹧鸪词》表达爱恋之意的歌曲,鹧鸪双飞双栖,故以之相喻。重温往日旧梦本是为了驱逐秋夜寒凉,慰藉心头孤寂,不料“如今风雨西楼夜”,笔锋一转,时空瞬间转换,才回想起往日的欢聚,又被拉回到冷酷的现实中,同时又将“那时”的聚首欢娱与“如今”的形单影只加以强烈的对比,使人不得不怅叹往日的欢情已逝,往昔的“清歌”也只能成为心头余音袅袅的回响了。“不听清歌也泪垂”,自别后,处在这满耳是雨打残叶的秋声的西楼秋夜,不用听那《鹧鸪词》的歌曲,也多少回黯然神伤,泪如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