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
4867800000278

第278章 转调二郎神

徐伸

闷来弹鹊[1],又搅碎、一帘花影。漫试著春衫[2],还思纤手,熏彻金猊烬冷[3]。动是愁端如何向,但怪得新来多病。嗟旧日沈腰[4],如今潘鬓[5],怎堪临镜?重省,别时泪湿,罗衣犹凝。料为我厌厌,日高慵起,长托春酲未醒[6]。雁足不来[7],马蹄难驻,门掩一庭芳景。空伫立,尽日阑干倚遍,昼长人静。

【注释】[1]弹鹊:用弹击走喜鹊。[2]漫:随意,漫不经心。[3]金猊烬冷:金猊炉内香灰已冷。[4]沈腰:瘦腰。南朝梁沈约以瘦弱著名。[5]潘鬓:未老头白。典出潘岳《秋兴赋》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6]醒:病酒。[7]雁足:代指信使。

徐伸生卒年不详,字干臣,三衢(今浙江衢州)人。政和初,以知音律为太常典乐,出知常州。著有《青山乐府》。”

【鉴赏】相传作者有一侍妾,“为正室不容逐去”,于是作本词以怀念其爱妾。本词以感情真挚而闻名天下。词的上阕首无从自己的角度来描述。首三句是说自从侍妾被迫离去后,作者日夜相思而忧闷不乐。只有喜鹊不知趣,啾啾不停,作者遂迁怒于喜鹊。但弹走了喜鹊,却又反而搅碎了一帘花影,触景生情,徒增伤悲。“漫试著春衫”三句讲作者漫不经心地随意试穿春衣,联想到爱妾那双温柔纤嫩的双手曾经给自己缝衣,联想到她曾点燃熏过的香炉,如今早已因无人而生出灰尘。这句词加强了前句人去楼空的凄清与孤独感。“动是愁端如何向,但怪得新来多病”两句意谓作者动不动就引起忧愁,却又不知该如何,不明白自己为何近来多病。末三句“嗟旧日沈腰,如今潘鬓,怎堪临镜?‘言’为伊消得人憔悴”之意:叹息本来就很瘦弱的自己,如今又添白发,更感到自己变老了,对着镜子不敢看。作者淋漓尽致的表现了笼罩四周的相思之苦,挥之不去。

本词的下阕再从对方的角度来写。以“重省”两字开头,想象自己的爱妾正在同样地思念着自己。开头两句的意思是,回忆当初分别时,爱妾难割难舍,泪溅罗衣,想必至今还能看到泪的痕迹。“料为我厌厌”三句是讲爱妾想来会日夜思我,终日无精打采,不肯早点起床,整天以酒消磨时日和心中的哀愁,然后托故春饮醉酒不醒。“雁足不来”三句是说她终日期待着能得到“我”的消息,却始终等不来鸿雁的来信,终日期待着能再见到“我”的音容,却始终看不到“我”的身影出现在门前。庭院里一派春日佳景,她却把门户关闭,尽情描述出人空憔悴的凄楚情景。末三句是想象爱妾百无聊赖地倚着庭院中的栏杆,空空地等待,自伤自怜。只觉得白昼太长,庭院内外冷清,寂寞无耐。本句已成词中名句,流传千年。

本词抒情婉曲,笔法细腻。上下两片互相辉映,扩大了词的感情容量。两片之间以换头“重省”二字作为过渡,境界变化而意脉相连。作者善于捕捉典型的场景和心理感受,这种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手法,深感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