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
4867800000175

第175章 迷神引

柳永一叶扁舟轻帆卷,暂泊楚江南岸。孤城暮角[1],引胡笳怨[2]。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3]。烟敛寒林簇,画屏展,天际遥山小,黛眉浅[4]。旧赏轻抛,到此成游宦。觉客程劳,年光晚。异乡风物,忍萧索,当愁眼。帝城赊[5],秦楼阻[6],旅魂乱。芳草连空阔,残照满。佳人无消息,断云远。

【注释】[1]暮角:黄昏时响起的画角声。[2]胡笳:一种乐器,声调悲咽哀怨,传自胡地。[3]旋:立刻。[4]黛眉浅:此指远山的颜色如同青年女子的浅青色的眼眉一样。[5]帝城:都城,此指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赊:遥远。[6]秦楼:此泛指歌楼。

【鉴赏】本词是讲述晚年游宦之苦的名篇。由于身世的飘零和仕途的坎坷,作者对于萧疏淡远的自然景物似有偏好。寓情于景,因景生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特色,使他获得善于“状难状之物,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的盛誉。

上阕着力写景,为下文抒情蓄势。起笔两句交代事情缘由,“暂泊”写出时间的短暂,暗寓旅途劳顿之苦。然后从不同角度描述江天暮色。所闻“暮角”声声,“胡笳”哀鸣,在游人听来,格外凄凉。寻声望去,但见水天茫茫,只有平沙雁时飞时落,聚散不定,暗示诗人心曲,倍觉沧桑。远处漠漠寒林,淡淡远山,描述一片迷漫冥蒙的烟景,真切如画,而这幅画呈现的色彩又是凄黯的,与全词基调相符。作者着重在荒凉境界的点染上,以景代情,写得异常沉郁、苍茫。为下文直抒胸臆酿造了一种感伤凄楚的氛围。

下阕承上抒怀。“旧赏轻抛,到此成游宦”一句将自己长年行役之苦一语道出,一个“轻”字,写尽自己失去往昔生活的无限悔恨,“觉客程劳,年光晚”句,语极平淡,却蕴含作者暮年垂至,韶华不再的深沉感慨。“异乡”三句,再现旅途的苦闷无奈,以”萧索”、“愁眼”来表达作者凄寂的主体感受。“帝城”三句,抚昔伤今,意迷神乱,芳草凄凄,残阳斜照,佳人音讯渺茫,江天暮色之中,作者空遗离愁满怀。“芳草”四句又由情入景,以景足情,把愁苦、思念之情抒发得深婉、细腻、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