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
4867800000167

第167章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1],望极春愁[2],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3]?拟把疏狂图一醉[4],对酒当歌[5],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6],为伊消得人憔悴[7]。

【注释】[1]伫:久立。危楼:高楼。[2]望极:极目远望。[3]会:理解。[4]疏狂:狂放,不拘形迹。[5]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古人常指失意之人及时行乐、借酒浇愁。[6]衣带渐宽:出自《古诗十九首》“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指因愁苦思念而日渐消瘦。[7]消得:值得。

【鉴赏】本首是一首怀人之作,写得很含蓄。诗人把漂泊之苦与思想之情绾结在一起,抒发了对恋人的深沉思念和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情怀。

作者从登楼所见写起:在微风中,他久立高楼,极目远望,春草萋萋向远方延伸着,延伸着,一股无法遏止的愁绪伴着无边的暮色弥漫开来。“风细细”给沉重的画面注入了一丝动意,使起句平直而不呆滞,静里有动。无形的“春愁”变得鲜活可感了。天际何物引起作者愁怀,“草色烟光残照里”。原来,“春愁”从一片凄景中来。诗人在此借用春草来表示自己对于羁旅孤栖的厌倦。“残照”二字平添了一种消极感伤的色彩,自然引发“无言谁会凭阑意”的慨叹。登高望远,夕照与青草已引起悲伤,且又无人领会凭阑之意,其情其苦何堪?词至此已把作者的愁思描写得淋漓尽致,无以复加。

下阕笔锋一转,写作者把杯问盏,酒中求乐,以此来反衬愁情的深重和无可排遣,实质是愁极之语。“拟把”三句正印证了“举杯消愁愁更愁”,形象生动地揭示作者“春愁”的缠绵悱恻,欲罢不能的程度,但作者“衣带渐宽终不悔”,他被折磨得十分憔悴、却坚决不后悔。原来是自己心甘情愿的,作者的愁情原是一片痴情。“终不悔”似岩浆炽烈,道出作者心中浓郁的挚情。究竟是什么使他如此痴心,如此钟情?“为伊消得人憔悴。”原来是为她!这两句备受评家称赞,它是作者心底的挚词,作者把自己对爱情的坚贞、专一和对心上人的钟情思念全都蕴含其中。情感之浓烈,表白之决绝,真是“求之古今人词中,曾不多见”(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

这首词构思奇巧,行笔可谓一波三折,起到了引人入胜的作用,结语直接抒怀,至情之语,给人以强烈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