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
4867800000147

第147章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元结

漫叟以公田米酿酒,因休暇则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遍饮坐者,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1]石渔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2]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3]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座以散愁。

【注释】[1]漫叟:元结的别号。疑:似。长:犹助兴。[2]樽:酒杯;沼:水池,引申为酒水。历历:井然有序,清清楚楚的样子。[3]舫:小船。

【鉴赏】元结在唐代宗时期,曾任道州刺史,在其间他作了好几首吟石鱼湖的之诗。在《石鱼湖上作序》云:“泉南上有独石在水中,状如游鱼。鱼凹处,修之可以贮酒。水涯四匝,多欹石相连,石上堪人坐,水能浮小舫载酒,又能绕石鱼洄流,乃命湖曰石鱼湖,镌铭於湖上,显示来者,又作诗以歌之。”又有诗云:“吾爱石鱼湖,石鱼在湖里,鱼背有酒樽,绕鱼是湖水。”本诗同样也表现了诗人对石鱼湖的喜爱。首先三句把石鱼湖和洞庭湖来对比,气魄很大。其实,石鱼湖之大是在作者的心中,而不是它的外表,是由于作者如此的钟爱石鱼湖,因此石鱼湖在作者的心中就和洞庭湖一样的浩淼无比了。四到八句纪实,虽然没有惊人之语,却也正好反映了元结叙事平易的诗歌特点。诗的结尾耐人寻味,“酌饮四座以散愁”正是作者对现在不满与无可奈何。可是,喝酒解愁只能暂时地麻痹一下自己,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作者苦闷主要来自他悲天悯人的平民思想,而在当时,要统治者关心民众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他就只能幻想归隐山水之间,求醉以解千愁了。

本诗的格调清新、风格朴素、平易自然、不拘形式,充分表现了他自己独有的诗歌创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