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
4867800000110

第110章 梦李白二首(之一)

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1]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2]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3]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4]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5]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6]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7]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8]

【注释】[1]吞声:泣不成声。恻恻(cè):惨惨不安貌。[2]江南:大江以南之地,包括李白系狱的浔阳(今江西九江市)及流放的夜郎。瘴疠(zhàng lì):南方湿热,多瘟疫。逐客:被朝廷放逐之人。[3]故人:指李白。明:知道。[4]平生魂:往日的生魂。测:推测,明白。[5]枫林青:江南夜景。《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魂兮归来哀江南”。关塞黑:秦陇一带多关塞,梦中李白从秦州返回江南路过秦陇关塞,时在夜间,故曰“黑”。[6]罗网:法网。时杜甫以为李白在流放途中,故云。有羽翼:喻来往自由。[7]落月:天晓之时。颜色:指李白容貌。[8]波浪阔:喻路途艰险。蛟龙:喻欲置李白于死地的人。

【鉴赏】唐肃宗至德元年(756),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磷的幕府被抓进狱。后保释出来后,于乾元元年(758)春天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后至巫山,在759年春夏之交,遇赦放还。此时作者客居秦州,只知李白流放而不知遇赦,天涯苦忆,积想成梦,表达了对朋友悲苦命运的深切关怀,对那些迫害李白的恶势力进行了有力的鞭挞。

本诗的开篇,即以“死别”与“生别”对比,极言“生别”比“死别”还痛苦。因为“死别”仅“吞声”一哭,痛苦至极;而“生别”却令人“常恻恻”,久思不断。特别是朋友遭人生之大不幸,被“逐客”“江南瘴疠地”,又长久无消息,相思之苦更是与日俱增。接着,又写到李白。但作者不说自己作梦,而是说李白明白“我”对他的“长相忆”,主动入梦。这种逆转写法,更衬托出他们二人知之甚深,友谊笃厚。“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写作者梦中恍惚之感:你在流放之中,怎么有了“羽翼”来到我身边呢?“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莫非你真的死了,眼前的你不是生者之魂!唉,真是路远难测啊!先写见面之喜,转而生疑,疑而生深深的忧虑和恐惧,逼真地展现了诗人的梦幻心理,同时折射出对李白的无限思虑!“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写作者梦中对李白的关爱:你来时要穿越南方青葱的千里枫林,归去时又要跨越黑沉沉的万里关塞,真是难得你的一片深情啊!“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残月满屋,作者梦醒,仍觉李白憔悴容颜依在。“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写诗人对李白的告诫与祝愿:长江水深浪阔,中多蛟龙,但愿李白的魂能安然归去,不要被蛟龙攫去。这里比喻李白不要再被恶人残害。

本诗先叙梦前李白的流放;次叙梦中相见,忽疑其是,忽疑其非,紧扣“梦”字,扑朔迷离;再写梦后的叮嘱,情深意切,至情至义,感人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