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语境效应(context effect)
阅读过程中语境对单词识别的影响。1963年,图尔文和科尔德通过实验发现,语境能够促进与语境一致的词的认知,并且能够抑制对语境不一致的词的认知。[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598页。]
语境的重要性受到传播领域的广泛认同。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出资数百万美元研制俄语及其他语言的机器翻译系统。经过国内一些最有才华的语言学家数年的努力,终于得出这样的结论,唯一可靠的,而且从根本上说最快的翻译器还是既精通语言又熟知相关学科知识的人。计算机能吐出来几米长的打印文稿,可这没有多大意义。单词和语法部分没什么问题,可就是意思说不通。问题不是出在语言代码上,而是出在语境上,因为语境所承载的意义是不断变化的。离开了语境,代码就不完整了,因为它只包含部分信息,一个事件本身往往比用以描述它的语言要复杂得多、丰富得多。
2008年5月19日至21日是全国哀悼日,全国和各驻外机构降下半旗,华夏大地为那些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逝去的同胞低下了头,眼中含泪静静默哀。有一位中学生在文章中这样写道:
我们立在教室里,看到电视屏幕里五星红旗缓缓下降。国家领导人在苍白的石阶前显得有些渺小。他们深深鞠躬,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沉重与严肃。那是从未看过的景象。一切只为悼念、祈祷、铭记这个国家最为平凡也最为悲壮的生命。所有人,无论他们生前曾是谁。[朱佩莹:《尊重每一个生命——中国首次为平民设立全国哀悼日》,《北京青年报》2009年1月5日。]
文章对哀悼日天安门广场的景象描写很到位,“国家领导人在苍白的石阶前显得有些渺小”一句,更是主流媒体中不可能出现的准确描写,也符合彼时彼地的特定情境。但是,如果这句话离开了“国家哀悼日”这一特定的语境,就会让人不好接受,也难以准确理解其中所蕴涵的深意。
媒体如果不注意语境效应的作用,就会引起受众的误解。更有甚者,有的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故意断章取义,脱离语境,制造噱头,那就不仅伤害了受众,更伤害了被报道者。
如凭《我去2000年》、《生如夏花》两张专辑便成为内地最受瞩目的男歌手的朴树,在2006年曾以表演嘉宾的身份赴重庆参加演出活动。而就在朴树离开重庆的第二天,当地媒体《重庆商报》便刊载了一篇名为《被指没家庭责任感而喊冤,朴树:我不是畜生》的文章。这一耸人听闻的新闻标题,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强烈反应。而事实是,当时一直感冒没好的朴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因精神不好想早些结束采访,所以就敷衍地对媒体说自己不关心妻子的专辑,而这却被媒体描述为“没家庭责任感”。后来有记者就此事对朴树进行了采访。他说:“其实,我之所以不想说妻子的专辑,是因为我不想让大家误会她是靠我来宣传的。”“那为什么说你是没家庭责任感的人呢?”“我当时想早点结束谈话。”朴树有点严肃地说,“那真没家庭责任感的男人和畜生有什么两样?”可见,朴树所要表达的意思和那位记者所写的很不相符。但是就是因为媒体的片面报道,使朴树的形象受到损害。
对于《重庆商报》的断章取义,朴树的经纪公司太合麦田表示此篇报道已严重伤害艺人、公司、歌迷,并对公众造成了不良影响,并要求该记者向朴树书面道歉,同时该报必须公开致歉,以弥补此前不实报道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传播者在进行传播活动时,要注意语境效应的作用,准确理解具体语境中的语义,不应有意脱离语境,断章取义,歪曲事实。(杜丙辰)
119.预言的自我实现效应(self-fulfilling prophecy effect)
人们对另一个人情况的预期影响人们对待这个人的方式,这又导致此人以一种人们最初预期的方式来行动,这种循环的结果使得最初的预期成为现实。此即预言的自我实现效应。[〔美〕埃利奥特·阿伦森著:《社会性动物》,郑日昌等译,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464页。]
预言的自我实现效应是指这样一种现象:起初只是一种预言性质的判断,但是由于人们都预期这一预言将会实现,其行为就会因此显示出某种倾向性,而正是这种倾向性致使该预言得以实现。从表面上看,是预言的准确使然,但实际上是由预言引发的人们的心理作用,进而导致其心理或行为上的倾向性,最终使原先并无必然性的一个预言果真实现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获得对自己期望的行为的确证,预言的自我实现效应屡见不鲜。例如老师的期望与学生的表现之间的互动。老师对那些他认为有潜力的学生会给以更多的关注、微笑和点头,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回答问题。相应地,这些被赋予了更高期望的学生在上课时听得更专心,期末考试获得了更好的成绩并评价老师讲得更清楚。在夫妻之间同样如此。那些担心伴侣不爱和不接受自己的人将微小的伤害解释为拒绝,导致他们彼此贬损并疏远对方。那些对伴侣的爱和接受抱有信心的人则表现出较少的自我保护,与伴侣的关系也相应更为亲密。群体之间或群体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也经常会出现类似的现象。
预言的自我实现效应也反映在国际传播中。在全球化浪潮袭卷下的今天,国际传播和全球传播成为时代主题。由于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的差异,中国对西方媒体的涉华报道通常比较敏感,出于对国外媒体报道中国事务公正性的怀疑和戒心,中国政府对外国驻华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的采访有诸多方面的限制。这种限制在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有所放宽,规定外国记者采访只需征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的同意即可。2008年10月17日,国务院公布《外国驻华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宣布无限期延长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的规定。外国媒体对这一政策的实施普遍反应热烈,纷纷给予积极评价。外电评述:此举表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变得更加自信,不再害怕西方媒体“吹毛求疵”的新闻报道和“严厉”的批评。
如果不从媒体性质而从认知角度看,在看待国外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上,实际上也存在一个预言的自我实现效应。如果我们对西方媒体对华报道的客观公正性存在怀疑心态的“先期预言”,我们自然就会倾向于去限制境外记者在中国的采访活动,这种限制又可能促使国外媒体报道更多未经核实或无法核实的新闻,进而验证了西方媒体是存心在发表对中国的“歪曲”和“有偏见”的报道。反之,如果我们对境外媒体的客观公正性赋予更多的“先期信任预言”,放宽对外国记者的采访限制,最终也会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外国媒体对华报道的真实呈现。
长期以来,中国的对外报道更多局限于以我为主的“外宣”思路,强调“内外有别”,更有“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观念。一旦发生负面新闻事件,有意无意地遮遮掩掩往往成为官方的条件反射,不敢或不愿意在第一时间直面媒体的采访报道。对国内媒体尚且如此,对境外媒体的应对策略更是落伍过时。然而在网络时代没有可以过夜的新闻,与其徒劳地限制而导致事后被动,还不如在事件发生时就直面媒体,把事件的真实情况展现在中外记者的面前。无论记者的报道如何带有主观色彩,事实毕竟还是事实,真相终将浮出水面。我们也看到,并非所有有关中国的外国报道都是负面的。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国内外媒体的迅速报道为中国政府的救援行动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外国报道带来了国际援助,有关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灾区视察的报道提升了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公众形象。放宽对外国记者采访的限制,将使外国记者有更多机会了解中国社会的真实情况,在报道中更加客观和公正,对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具有建设性的意义,这同样也是一个“预言的自我实现”。(牛新权)
120.晕轮效应(halo effect)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一种社会认知偏差。指对某个人某方面特征的认识和评价影响到对此人整体印象的一种心理现象。如看到一个人穿戴整齐清洁,则很可能认为他做事也细心,有条理,甚至负责任;反之,若对某人的某个方面印象欠佳,则往往会整个否定这个人。这后一种现象又被称为“扫帚星效应”。[宋书文、孙汝亭、任平安主编:《心理学词典》,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13页。]
晕轮效应也可以称为“以偏概全效应”,常表现为在知觉他人时,人们根据少量的信息将人分为好或坏两种。如果认为某人是“好”的,则被一种好的光环所笼罩,赋予其一切好的品质,通常也被称之为“光环效应”;如果认为某人“坏”,则认为这个人所有的品质都很坏。后者是消极品质的晕轮效应,也称“扫帚星效应”。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实验者让被试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长得很漂亮,有的不漂亮,有的中等。然后让被试在与长相无关的特点方面评定这些人。结果表明,被试对长相漂亮的人比对不漂亮的人赋予更多理想的人格特征,如和蔼、沉着、好交际、有比较高的学历和行为品德等。虽然这些人格特征与长相并无关联。这个实验非常清楚地表明了光环效应的存在。
比如在追星现象中,追星族并不能和喜爱的明星近距离接触,对明星进行深入地了解,但是他们从喜爱某位歌手的歌声,或者欣赏某个演员的演技这一点出发,对明星产生整体认同。由于对明星某方面特质的认可,从而认为他们在除了唱歌、演技之外的其他方面,也比常人更有才能,更加富有魅力,这正是光环效应的表现。比如提到王力宏,喜爱他的年轻人不会仅仅想到他的歌声,而且会联想到他是一个非常乐观、阳光的人。一位网友这样写道:“相信很多人喜欢力宏,就是因为他的歌声或他的长相吧。我却不是,我更喜欢的是他这个人。在歌坛里,只有他是最单纯,最可爱的。”[百度贴吧,王力宏吧,http://tieba.baidu.com。]但是这样的“单纯”、“可爱”的评价是从哪里得出的呢?在许多回复的帖子中,我们看到这样一则,或许可以代表很多人的看法:“我觉得,只要他一笑,有一种纯真的、充满孩子气的感觉会从他的笑容中散发出来呢。”可见,很多人的评价看似客观,实际是非常主观的,在没有意识到光环效应存在的时候就已经受到了这一效应的影响。我们可以推测,即使媒体对王力宏有所报道,也是非常有限的,普通观众能够接受到的更多的只是他的歌声,而“单纯”、“可爱”这种对于人整体的评价,是需要真实的交往才可以得出的。
俄国著名诗人、文学家普希金曾因晕轮效应吃了大苦头。他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并且和她结了婚。娜坦丽容貌惊人,但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当普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不要听!”相反,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出席一些豪华的晚会、舞会,普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一颗文学巨星过早地陨落了。在普希金看来,一个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然而事实证明并非如此[《晕轮效应》,《医学心理指导》(校园心理)2006年第4期。]。
俗话说,一俊遮百丑,当我们展示自己优点的时候,别人会首先对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印象。尤其是在与陌生人交往的时候,我们应善于扬长避短,给他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比如毕业生在求职应聘中,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光环效应,把自身的优势充分展现出来,一定会赢得考官的赏识。例如,一位毕业生参加应聘,当被问及英语水平时,她便用流畅的英语与考官交谈,从而引起招聘者极大的兴趣,当场便与她拍板“成交”。虽然英语水平并不能代表一个人其他方面的能力,比如学习能力、应变能力,也不能体现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比如敬业、诚实,但是由于这一点表现突出,常会使考官对应聘者产生整体的光环效应。
总之,当人们意识到这个心理效应时,一方面在分析他人的表现时应有意识地克服自己的认知偏见;另一方面,却可以利用这一心理效应,为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范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