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48675000000012

第12章 F(3)

冯·莱斯托夫效应本质上强调的是刺激物的独特性,越是与众不同(如报纸标题的形态、色彩,报纸版面的设计,报纸内容的个性等),就越容易被读者所知觉。很多情况下,报纸的个性往往通过较为稳定、连续的风格表现出来,但是在版面革新的浪潮中,一些报纸迷失了方向,走向了个性缺失的误区。目前,我国报业在版面设计上跟风现象严重,尤其是一些大众化报纸,受经济利益驱使,在版面风格上盲目模仿流行版面,缺乏准确的定位,容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

这几年,彩印报纸大量涌现。相对于黑白印刷的传统报纸而言,彩报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像现场感强的大幅彩照、模块化的彩色导读等编排形式,都是彩色印刷技术带来的版面编排的新变化。但是就是因为现在的报纸排版花样太多了,报纸都这样做,反而会显得流于俗套了。

有着“报纸的活化石”之称的《华尔街日报》,立足于服务特殊读者,它的读者主要是政治、经济、教育和医学界的重要人士,金融大亨和经营管理人员以及股票市场的投资者。不走大众报刊办报路线,是《华尔街日报》一贯坚持的原则,因此在版式设计上以严肃见长。尽管有人说如今已是“读图时代”,但《华尔街日报》从诞生起就坚决排斥新闻照片。时至今日,该报都不设摄影部,也没有摄影记者。其在编辑上始终采用传统的黑白灰三种配色,直到1991年才在广告部分出现过少量的色彩。报纸上绝大部分为文字报道,图片新闻很少,或许恰恰是因为这种与众不同的风格,使《华尔街日报》能够从当代众多的图文并茂的报纸中跳出来,稳坐高端报纸的头把交椅[参考郭建良:《加入“瘦身潮流”——〈华尔街日报〉版式改革浅析》,《新闻记者》2007年第2期,第73~75页。]。《华尔街日报》的这种特殊性,凸显出了冯·雷斯托夫效应的魅力。(杜丙辰)

延伸阅读:

冯·雷斯托夫(又译莱斯托夫)效应

台湾心理学家张春兴教授在其所著的《现代心理学》一书中曾专门介绍过莱斯托夫效应,是指“学习材料中最为特殊的事件容易记忆。此种现象系莱斯托夫(H.von Restorff)在1933年所证实,故名。”书中举一例说明:“在一场人数众多的宴会上,主人循列经介绍与来宾一一握手时,只能对身形、相貌、年龄、地位等特征中最为突出者即时记下他们的姓名。”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虽然该效应讲的是记忆规律,但其心理基础是感觉与知觉。从知觉规律看,刺激物的形态、颜色、大小等方面的差异越大,则越容易被知觉所选择,同时也容易被记住。

朱镕基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点名请吴小莉发言,在现场是属于知觉的选择性。吴小莉身着鲜艳的红色外衣,在记者群中容易引人注意。从电视观众角度看朱总理亲自点吴小莉这个带有戏剧性的细节属于“比较特殊的事件”,所以能引起观众的注意,也容易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里还要指出的是,朱总理专门请吴小莉提问,除了上面讲的原因,还有朱总理的主观因素,即他“非常喜欢看她的节目。”只有当主、客观因素相结合时,这件事情才有可能发生。

25.风俗效应(custom effect)

风俗效应是指社会风俗对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制约与规范作用。如黑种人一般爱穿浅色衣服、黄种人一般爱穿深色衣服,热带地方的人爱吃清淡食物、寒带地方的人爱吃味道浓重且刺激性强的食物;日本人每逢喜事吃红豆和四喜饭,中国人则喜欢摆酒席;广东人喜欢甜食,湖南人和四川人喜欢吃辣椒等。[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57页。]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风俗,传播活动要想取得成功,就要照顾到各地的风俗习惯。而在各种传播活动中,广告是最容易触及风俗敏感地带的传播活动。

广告特别是国际广告,在制作和投放阶段要充分考虑到当地人的风俗习惯。比如同样是力士洗发水的一则平面广告,画面上是同一个广告模特。但是该广告在欧美投放时,广告模特穿着很性感,但在阿拉伯地区投放时她穿的则是严实的服装。

2007年9月份的《国际广告》杂志第48页,刊登了一则名叫《龙篇》的立邦漆广告作品,画面上有一个中国古典式的亭子,亭子的两根立柱各盘着一条龙,左立柱色彩黯淡,但龙紧紧攀附在柱子上;右立柱色彩光鲜,龙却跌落到地上。

画面旁附有对作品的介绍,大致内容是:右立柱因为涂的是立邦漆,使盘龙滑了下来。评价称:“创意非常棒,戏剧化地表现了产品的特点……结合周围环境进行贴切的广告创意,这个例子非常完美。”

然而,就是这样一则广告,却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成为各大论坛上的热门话题,很多网友认为发布者“别有用心”。

众所周知,在中华文化中,龙有着极高的地位。早在7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们就有了对原始龙的图腾崇拜。几千年来,龙已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民族的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已经成为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龙的传人”这个称谓,将每一个炎黄子孙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谁希望中华民族的图腾“跌落在地”?

虽然这则广告就创意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但它却无视中国人的风俗传统,必将受到风俗效应的惩戒。

正因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在广告涉嫌侵犯民族习俗问题上,各国的法律规定都是非常有原则性的,国际广告协会制定了《国际广告从业准则》,其中的广告道德准则规定:“广告应遵守所在国家之法律规定,并应不违背当地固有道德及审美观念。”

因此,为了使广告能够顺利播出和取得预计效益,广告人必须重视风俗效应的作用。(杜丙辰)

26.否定效应(negation effect)

否定效应是指人们对他人的否定信息比肯定信息更加关注的倾向。有研究表明,与同等程度的积极信息相比,消极性的信息在信息整合中往往被给予更大的权重。[〔美〕R.A.巴伦、D.伯恩主编:《社会心理学》(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1页。]

在中国有句俗语:“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也就是说,相对于肯定性的正面信息,否定性的负面信息更容易得到关注和快速传播。这一心理效应在公众人物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尤其是当此类信息与当事人的人品相关时。2007年11月底,有媒体披露央视著名主持人毕福剑参加豪华婚礼作司仪,被批“挣钱媚富”,收取高额劳务费。对于“20万劳务费”的说法,有朋友为其喊冤:“不但没拿钱,反倒还送了1000元红包。”尽管经记者事后调查,所谓“20万劳务费”并未得到证实,这一新闻还是很快被传播开来,毕福剑也深陷婚礼事件的“漩涡”中。事实上,出现在这场豪华婚礼上的明星并不止毕福剑一个,但央视主持人的特殊身份却让几乎所有的口水都冲他飞去。不少人表示,央视主持人代表着国家级电视台的形象,身为这样的公众人物,应该更多地考虑社会责任,必须以自己良好的形象为社会做出表率。

因否定效应的作用,人们会认为负面信息有很高的可信度,并对之提高了关注度。如著名电影演员孙道临虽然年事已高,但他的身体一直不错,后来却因为某媒体关于“孙道临索要采访费”的报道而卧病在床。2005年年终,某记者就中国电影百年一事采访孙道临,当时他向记者提出要付采访费。孙道临就此事做过回应,他表示,并非对所有的采访都要求酬劳,只有涉及知识产权的采访他才会这样做。其实孙道临并非是一个看重金钱的人,他对记者这样说主要是由于采访太多,感到有些不胜其烦,索要采访费也只是一句玩笑话。而这家媒体当天下午就以“孙道临索要采访费”为题大幅曝光,随后国内多家媒体全面跟进,成为一时的热门话题。洁身自爱的孙道临不堪重负,大病一场,后虽有所好转,但心灵创伤却难以愈合,身体也大不如从前了[孙琳琳:《孙道临“电波”消逝》,《新京报》2007年12月29日。]。其实,孙道临是一位儒雅大度的学者和艺术家,在所谓“索要采访费事件”出现以前,媒体多是关于他的正面报道,而一旦出现关于他的负面报道则会以更快的速度被传播出去,受否定效应的影响,作为一般受众,往往会对此类信息更感兴趣。

类似的事件还很多,如“洪金宝死讯”的假新闻。2007年12月9日,南京某媒体刊登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功夫巨星洪金宝据传去世》,文中声称香港功夫巨星洪金宝于12月8日晚突然去世,这一传闻随后得到香港英皇某高层的证实。消息在一些网站刊登后,顿时引起了读者特别是娱乐圈内一片震动,连洪金宝的好友成龙都对此表示关注。经过几番调查,记者连线到洪金宝,最后证实这是一则不折不扣的假消息[常雄飞、杜恩湖:《洪金宝惊闻自己死讯》,《华西都市报》2007年12月10日。]。在此类信息的传播方面,媒体也正是有意无意地借助否定效应来吸引受众眼球,制造看点,扩大点击率或发行量。这种现象透视出一些传媒人在道德操守和社会责任感上仍存在不少问题。大众传媒对社会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是构成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媒体都不能为了所谓的“吸引眼球”、“轰动效应”和经济利益,而忽视甚至放弃自己的道德操守和社会责任。(牛新权)

27.附着信息效应(attached information effect)

在传播活动中,信息可以分为事实信息和附着信息两种,附着信息是指那些附着在事实信息上的,传播者有意或无意传播给受众的并对受众心理产生影响的信息。例如,人物的穿着、语调、表情、身姿、动作等。[白瑛、全黎华:《琐谈电视新闻镜头中的附着信息》,《新闻传播》2007年第6期,第32页。]

在传播活动中,虽然附着信息不起主导作用,但是它仍包含有大量的丰富信息,不容忽视。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当年来我国访问,在检阅仪仗队时,镜头中的曼德拉步履蹒跚,他的腿是跛的。这个细节是典型的附着信息。这使受众联想到曼德拉任南非总统之前曾度过的漫长铁窗生涯,但这并不是传播者有意要传播给受众的。

再如一次农民工追讨拖欠工资的采访。当时已进入冬季,几十位农民工拿不到工钱,不能及时返乡,只能暂时栖身于简陋的工棚,生活陷入困境。面对镜头,农民工推举出一名代表接受采访。这位年过五旬的农民出镜前换上了平时舍不得穿的衣服,戴上了比较干净的帽子和围巾,然后面对镜头诉说原委。镜头中这位农民工的形象无形中向受众表明:我们不是无理取闹的乌合之众,我们是要脸面,有尊严的。这就是附着信息对人的心理产生的影响。这些镜头播出后,社会反响较好,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附着信息不仅有正面的,还有负面的。比如,报道风景区时镜头中的花草树木带有枯枝败叶;在报道城市建设的镜头中隐约可见的“城市牛皮癣”。某电视台记者曾拍摄了这样一个会议场面:主席台上,发言者滔滔不绝,而台下与会者却有的木然呆坐,有的昏昏欲睡,会场里的许多座位是空的。这些附着信息充分表明了会议的效果(当然最终会议报道是做了相应的处理之后才播出的)。有电视记者还曾拍过一条有关部门慰问贫困户的新闻。播出前审片时发现镜头中接受慰问的主人不但住房宽敞,装修一流,而且衣着时尚,满面红光,谈笑风生。看了这样的镜头,大家一致认为,如此家居,如此之人,何贫之有?这是典型的负面附着信息干扰传播效果,冗余信息喧宾夺主[白瑛、全黎华:《琐谈电视新闻镜头中的附着信息》,《新闻传播》2007年第6期,第32页。]。当然,换个角度看,这里的附着信息对该接受慰问的主人是否属于贫困户,是否应当接受慰问,也起到了质疑的作用。

传播者在传播活动中,应巧妙地利用正面附着信息,尽量避免负面的附着信息。(杜丙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