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地评价基金绩效表现相对来说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但对于投资者来讲如何按照不同的巧妙的减低风险,并达到盈利多元化的效果赚钱?
有收益就有风险
客观地评价基金绩效表现相对来说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但对于投资人而言,也可以不按照投资组合理论中单位风险下收益或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超越收益率的方式来评价基金投资。
一、基金的收益
这是任何投资都不能回避的问题,因为大家投资就是为了获得收益。具体到证券投资基金。其根本目的也就是为投资者在一定的风险条件下带来合理的回报。所以衡量基金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就是基金的收益。
在评价基金表现的诸多因素中。基金的收益(投资回报率)是最简单、易为人们接受的指标。投资回报率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
投资回报率=(期末价格-期初价格+现金分红)/期初价格×100%
通过这个公式计算出投资回报率后,投资者可以和同期的银行存款利率、股价指数变动等指标进行比较,以衡量基金表现好坏和是否具备投资价值。
但基金之间的收益比较一般不能笼统地用投资收益进行,这是由于基金的种类不同,不能简单地将股票基金的收益与债券基金的收益进行简单比较。因此,投资者首先应该根据基金的特点将基金收益和一个既定的指标相联系,以此来对基金业绩进行比较。比如高科技基金对应的是高科技指数,小规模基金对应的是小规模基金指数,如果基金的收益好于该指标的涨幅,该基金的绩效表现就是值得肯定的。其次,同类基金间的横向比较也是判断基金业绩的方法之一。
二、风险
以基金净值的绝对增长率作为衡量绩效表现的唯一标准是不全面的,考虑了风险因素之后的基金收益才是有效衡量基金绩效表现的标准。投资回报与投资风险总是相伴而生的,投资回报率高的基金可能是由于所承担的投资风险过大使然,并不表明基金管理人在投资方面有较高的操作水平,所以仅仅依赖投资回报率的高低并不能准确地选择什么样的基金是好基金。经典的基金绩效表现比较就选用单位风险下收益的标准来跟踪基金的总体业绩,这类跟踪指标很多,如标准差、夏普指数、(比如一个月)内的投资回报率的标准差。它反映基投资回报率的变化程度,标准差越大说明基金总投资回报率越高,偏离均值的程度越大,其投资风险也就越大。在基金评级中,经常用风险指标对基金收益进行调整。将两个因素归并为一项指数,从而方便投资者选择。通常用数和夏普指数把收益与风险因素结合起来。
A系数表示基金在所在风险区间的超额收益,它是基金的实际收益和按照系统风险系数计算的期望收益之间的差额,一般而言,a系数越大越好。其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实际收益是基金的收益减去无风险投资收益(在美国为90天国债收益率,国内一般用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期望收益是系统风险系基金。一般基金公司会公布基金的收益、系统风险系数。投资者很容易根据这些指标计算出基金的a系数,从而进行基金的业绩分析。投资者在利用a系数相系数普指数选择基金时,要注意评估时段越长,指标所体现的风险调整后表现越准确,投资者应尽量增加基金参与评估的年限。
是投资就需成本和时间
一、投资成本
基金的投资成本是更为微妙但同样关键的第三个维度,很多投资者对此并不敏感,毕竟对于2006年这种年收益率超过7%的情况,成本的重要性降低了很多。但从长期来看,很难有基金能够维持年收益率70%的状况,所以低成本基金在总收益上有很好的边际收益,比如从历史数据来看,表现良好的股票基金在正常年份的年均收益率为10%左右,平均每月收益小足1%,而一次完整的基金交易所需的费用约为2%,相当于2个月的基金收益。如果再加上托管费用,基金交易股票等相对隐蔽的费用,频繁交易股票基金的成本可能占基金总体收益的40%,长期来看,这种投资成本绝对是不可忽视。
二、投资时间
这是投资最为重要也最容易被遗忘的因素。投资的核心就是资产与时间的跨越性配置,很多基金销售人员会建议基金持有时间越长好,从一般意义上理解这并没有错误,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持有基金很长时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总要有相当的时间用于消费,所以在审视自己的投资过程中,投资者需要正视自己可以承担的投资周期究竟有多长,以免出现资金周期的错配。比如2年投资周期,比较适合价值型股票基金投资,而如果是20年的资周期,出于对成本的考虑,可能选择一些合适的指数基金效果更佳。
根据黄金守则实战
一、购买基金,有四条黄金守则必须遵守
(1)根据拥有资金期限的长短来选择不同类型的基金资金适用期限的长短会影响投资决策。短期的闲置资金就不适合用以长期资本增长为目的的基金,而长期的资金如教育资金或养老资金则适合投资长期潜力看好的基金。
(2)根据自己的理财目标及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基金一般来讲,目前的开放式基金可分为偏股型、股债平衡型、偏债型和纯债券基金。它们的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都是依次降低的:
每个人因年龄、收入、家庭状况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理财目标和风险承担能力,一般说来,年轻人比即将退休的人承担风险的能力高,可以选择风险相对较高的偏股型基金或股债平衡型基金来投资。若是为筹措子女的教育基金和将来的退休金等,则可利用稳健型的偏债型基金和纯债券型基金来投资。拥有的资金不太多,且需定期贴补家用的,则适合选择定期分红基金。
(3)选择好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的信誉和形象对投资者来说十分重要,故首先要选择信誉良好的基金管理公司。其次要看基金管理公司旗下基金的整体表现,若其旗下的基金排名较靠前,并且绝大部分时间都优于大盘,那么该基金理公司是可以信赖的。股东背景清新且具有投资管理专长的基金公司,较能提供完整良好的基金理财服务。此外,基金公司旗下共同基金的种类越齐备,也越值得关注。
(4)选准买卖开放式基金的黄金时机
买卖开放式基金的时机可主要归纳为:新基金发行或上市之初往往是介入的较佳时机;大盘处于较低位或中长期上升趋势中也适宜购买开放式基金:购买或卖出开放式基金的时机往往是一定时间段,买入开放式基金前必须抱有长线投资的理念,开放式基金的价格往往与大盘指数呈现正相关性。
二、根据四大黄金法则,新基民更应该对自己的选择慎之又慎。那么,如何对付基金投资的实战呢?
(1)基金新手应注意的问题
与投资股票有所不同,投资基金不能像炒股票那样天天关心基金的净值是多少,更忌讳频繁买入卖出,而应采取长期投资的策略(货币市场基金另外),避免短线炒作。以下一些经验可供基金新手参考:
应认真分析宏观经济发展、国内宏观政策变化以及证券市场波动。从中寻找买卖基金的时机一般应在股市或经济处于波动周期的底部时买进,而在高峰时卖出。在经济增速下降见底或股市低迷时,可适当提高债券基金的投资比重,及时购买新基金。若经济增速开始提升,股市转暖,则应加重偏股型基金比重,以及已面市的老基金这是因为老基金已完成建仓,建仓成本也会较低。
(2)选择购买基金的方式
开放式基金可以在发行期内认购,也可以在发行后申购,不同的是申购的费用略高于发行认购时的费用。对于申购,除一次性投入资金外,还有几种申购技巧或方式。一是“金字塔申购法”。即低价时买的多,高价时买的少,就像一个“金字塔”,这样综合购买成本较低,赢利能力自然也就较强。二是“成本平均法”。即每隔相同的一段时间,以固定的资金投资于某一相同的基金。这样可以积少成多,让小钱积累成一笔不小的财富。这种投资方式操作起来也不复杂,只需要与销售基金的银行签订一份“定时定额扣款委托书”,约定每月的申购金额,银行就会定期自动扣款买基金。三是“价值平均法”。即在市价过低的时候,增加投资的数量;反之,在价格较高时,则减少投资,甚至可以出售一部分基金。
收费方式的选择。基金管理公司在发行和赎回基金时均要向投资者收取一定的费用,其收费模式主要有前端收费和后端收费两种。前端收费是在购买时收取费用,后端收费则是赎回时收取。在后端收费模式下,持有基金的年限越长,费率就越低,一般是按每年20%的速度递减,直至为零。所以,对于长期投资,选择后端收费方式有利于降低投资成本。
选择伞形基金。伞形基金也称系列基金,即一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有若干个不同类型的子基金。对于投资者而言。投资伞形基金主要有以下好处:一是管理费用较低;二是方便在伞形基金下各个子基金间进行转换。
(3)用基金转换来避免风险
据了解,基金投资中一买一卖的手续费相对较高,一般情况下,每当市场行情不好时,多数投资者都会在反复犹豫之后,选择赎回基金。然后等待市场出现向好行情时,再申购。这样做无疑会让投资者付出很大的投资成本。这个问题,也成为了当下对基金相当感兴趣的一些新老“基民”们在基金投资过程中,判断申购、赎回时机的一个焦点问题。对此,从事多年个人金融服务工作的赵剑虹老师认为:基金投资过程中频繁买卖是完全没必要的操作。现在很多基金公司都为投资者提供了基金转换的业务,即在同一家基金公司旗下的不同基金之间进行转换,通常的做法是在高风险的股票型基金与低风险的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之间进行转换。投资者利用基金转换业务,可以用比较低的投资成本,规避股市波动带来的风险。一般而言,当股市行情不好时,将手中持有的股票型基金等风险高的投资品种,转换为货币市场基金等风险低的品种,避免因股市下跌造成的损失;当市场行情转暖时,再将手中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等低风险、低收益品种转换成股票型基金或混合型基金,以便充分享受市场上扬带来的收益。
基金公司的基金转换业务为投资者提供了费率优惠。投资者在最初选择基金时,应该考虑该基金公司旗下的产品线是否全面,是否可以在市场波动时进行基金转换。
(4)投资时机到底是不是问题
总有投资者对于投资时机的选择耿耿于怀,尤其是股市波动比较大的时候,不时听到投资者说。“要是在股市大幅调整之前赎回就好了”,或者,“唉,要是等到这几日股市调整下来再买就好了”。对投资来说,最理想的情况,莫过于低吸高抛,逢低加仓,逢高减仓。那么,时机选择到底是不是投资基金的关键因素呢?
毫无疑问,市场时机的选择是投资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如果每次买卖的节奏正好能吻合股市的波动,自然可以最大化投资收益。但时机的选择对投资收益的影响并不是决定性的,国外早有大批学者做过这方面的研究,比时机选择更重要的是资产配置的情况、基金的选择等因素。
首先,时机的把握是很难的。当我们谈市场时机选择的问题时,因为是回头看,所以看得清市场的波动,因此可以讲,应该在这个时点买进,那个时点卖出。而投资时,面对的是未来的市场,对于上涨和下跌很难准确把握,事实上经常出现的情况是买入不久后股市下跌了,或者急匆匆赎回了,股市却一路疯涨下去。
2006年的市场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早在2006年4月底的时候,投资者就感觉股市已经涨得很高了,还是赶快赎回,落袋为安,免得五一长假后股市下挫,谁想,5月份股市疯涨,节前赎回的投资者大为后悔。在6月初追涨杀人的一批投资者,没曾想6月7日股市下挫幅度达近年来单日跌幅最高,随后一路“十一连阳”,7号后投资的人又开始高兴了,正在暗喜踩准了点的时候,7月13日又是大幅下调,直到8月4日,都还在下调。其次,投资基金,也不必像投资股票一样,对时机问题那么敏感。基金净值虽然会随着股市波动起伏,但基金有专业的投研团队,基金经理自然会根据市场波动去调整,放宽时间段来看,只要选择了优质的基金,还是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的而且,基金本身也不是知线投资的产品,从各类投资工具比较来看,基金是一个中间产品,收益和风险都处于中等水平,适合于中长期投资者。再说,基金买卖的手续费要比股票高得多,频繁操作反而更容易导致损失。
所以,我们的观点是,适度择时。选择一个相对低的时点买进,然后坚定投资信念,做中长期投资,投资者应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选择优质的基金做好投资组合。当然,基金的选择和组合构建是比较专业和复杂的事情,投资者可以考虑借助专业理财顾问帮助做好这部分工作。
择时的问题给投资者的一个启示,需要使用现金时,应该提前做好规划。预留出一段时间,这样可以选择相对高的时点赎回。